琴馨
发表于 2008-10-20 22:31
原帖由 子木 于 2008-10-20 22:3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茉莉花】的曲谱,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刊刻的《小慧集》一书中。该书卷十二“小调新谱”部分收录了一首【鲜花调】,全曲共两段唱词。由于第一段唱词开始两句为“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故名鲜 ...
茉莉花据说最早在明洪武年间就有了 据说而已 我不是很确信$汗$
[ 本帖最后由 琴馨 于 2008-10-20 23:33 编辑 ]
子木
发表于 2008-10-20 22:40
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学者John Barrow用五线谱记录的《Moo-Lee-Wha》
Hau ye-to fien wba,
Yeu tcbau yeu jie lo tfai go kia go pun tai,
Poo tcboo mun twee tcbo fien wba ul lo.
Hau ye to Moo-lee wba,
Man yuen wba kai foy poo quee ta go pun tai tfai ye ta tai you kung kan wba jin ma.
琴馨
发表于 2008-10-20 22:43
原帖由 万金油 于 2008-10-20 23:2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了看了,不错,比想象中简单点~这些上尺工凡啥的唱名和宫商角徵羽应该没区别吧?是不是因为比划太多被简化的?f和#f不分,不会吧?
貌似×是八分音符,但十六分音符怎么表示啊?休止符怎么表示啊?符点怎么表示 ...
错了 x是四分音符 前x到后x就是一拍 休止符有小三角形 或者干脆空一个字 多于一拍的子尾加横线 横线越长音越长 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比其实对节奏的要求不很严格
万金油
发表于 2008-10-20 22:43
俺现学现试了下,那个“鲜花调”不是茉莉花,茉莉花估计是再往左,被掐掉的那块~
琴馨
发表于 2008-10-20 22:44
原帖由 万金油 于 2008-10-20 23:4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俺现学现试了下,那个“鲜花调”不是茉莉花,茉莉花估计是再往左,被掐掉的那块~
果然才子啊 万兄玩什么乐器
万金油
发表于 2008-10-20 22:46
原帖由 子木 于 2008-10-20 23:4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学者John Barrow用五线谱记录的《Moo-Lee-Wha》
Hau ye-to fien wba,
Yeu tcbau yeu jie lo tfai go kia go pun tai,
Poo tcboo mun twee tcbo fien wba ul lo.
Hau ye to M ...
这段中文太强大了lol
子木
发表于 2008-10-20 22:49
油兄 看看那个五线谱 和现在的相似吗?
万金油
发表于 2008-10-20 22:51
原帖由 琴馨 于 2008-10-20 23:4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错了 x是四分音符 前x到后x就是一拍 休止符有小三角形 或者干脆空一个字 多于一拍的子尾加横线 横线越长音越长 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比其实对节奏的要求不很严格
我也发现了,这么发展而来节奏不可能严谨,×也就是表示一拍,里面把旋律给出来,戏子再创造~说实话音乐本来就该这样,让德国人弄得跟科学似的。
万金油
发表于 2008-10-20 22:55
原帖由 琴馨 于 2008-10-20 23:4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果然才子啊 万兄玩什么乐器
俺小时候搞klarinette的,现在想玩箫都玩不转……不过刚才你给的那些唱名从低音sol开始,倒正好是箫的最低音,挺对应。
万金油
发表于 2008-10-20 22:57
原帖由 子木 于 2008-10-20 23:4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油兄 看看那个五线谱 和现在的相似吗?
ganz gen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