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glili 发表于 2008-12-14 14:11

回复 25# 的帖子

有道理

warumdarum 发表于 2008-12-14 14:30

其实说到事业,我也有个好例子。
所里有两个工作了十年的博士大姐(国籍换了),他们现在拿的还是半位的工资,和我们博士生共办公室。其实她们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家。可是位置抢不过德国人,因为毕竟是德语不是人家对手,也没有做Habilitation。日子就是这么过。
可是几个同期的回国的,现在一个43岁,是这个行业的权威,名字不说了,院士级别。北大的。
还有比她们晚来的,前两年回去的,35岁不到,博士导师。
不过,我说的是搞研究的行业,至于其他的行业我无法给出例子。
虽然说换国籍提不到政治的角度,可是在德国工作,别人始终会在某些时候和政治挂钩的,比如敏感的行业还是 不可能给一个即使是拿着德国国际的中国人的。所以,我不n能反对换国籍这种个人行为,但是我十分的不建议换,三思而后行,再有,当天平只是轻微的偏向换国籍的话,还是往中国这边加个祖国,添点重量。

milo_j 发表于 2008-12-14 15:16

换了国籍就不爱国了?就不能为做贡献了?大把的各国国籍的大卫之子照样被以色列人当英雄。
杨振宁和邓稼先?现在还是这个观点?
他们的区别不在国籍,而在于为国家实际做了啥。杨振宁如果做出很多实际为国的事情,就算是拿的非洲小国的国籍照样受夸奖。他现在回国只是养老,自然很多人不忿了。如果p都不做,就是拿外星人的国籍也鄙视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08-12-14 15:26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4 08:2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谁说入国籍就影响三代人了 混的好的德国国籍的都在北京上海混呢 再说 配偶是中国国籍 就更是灵活自如 呵呵
我刚去翻老贴了,印象里有看到过说现在规定夫妻双方必须一起入籍的规定,找到贴子如下
http://www.dolc.de/forum/viewthread.php?tid=509128&extra=&page=2
看一下12楼
操作性方面可能有问题,真有这方面打算的,还是建议去外管局问一下目前的政策到底怎么样。如果还是可以一方入籍一方永居,的确很方便。:)

国王 发表于 2008-12-14 15:48

mwa 发表于 2008-12-14 16:43

原帖由 warumdarum 于 2008-12-14 13:3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说到事业,我也有个好例子。
所里有两个工作了十年的博士大姐(国籍换了),他们现在拿的还是半位的工资,和我们博士生共办公室。其实她们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家。可是位置抢不过德国人,因为毕竟是德语不是人家 ...
这个和国籍没有关系 说白了是你工资低是因为你由于语言无法作领导工作或无法承担教学任务 而同期回国的 如果拿了国籍 一样可以在国内研究所任职 而且待遇可能更高 我家里就是中科院的 对这个当然了解

再次提醒下 入籍不等于留在德国工作

warumdarum 发表于 2008-12-14 19:22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4 15:4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和国籍没有关系 说白了是你工资低是因为你由于语言无法作领导工作或无法承担教学任务 而同期回国的 如果拿了国籍 一样可以在国内研究所任职 而且待遇可能更高 我家里就是中科院的 对这个当然了解

再次提醒下 ...
呵呵,我可以说所里的人都知道那个大姐的能力比其他任何德国人都强,每年的paper就可以证明。至于说语言不好,怎么说呢。不是绝对的不好,而是和德国人比,自然没有别人母语好。其实说穿了,还是保护德国人。
问一下,如果要回国工作,有何必要这个国籍呢。如果只是为了那么点金钱上的利益,就把国籍换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至少我的一个朋友是因为这边的研究气氛单纯才留在这里的,这个理由可能比你说的好很多吧。
不讨论了,我觉得燕雀焉知鸿鹄之志。把钱看得高于一切,安心的守着你的温室生活,无可厚非,我只是觉得总该有人会不把金钱看成人生的唯一目标吧。

warumdarum 发表于 2008-12-14 19:27

原帖由 milo_j 于 2008-12-14 14:1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换了国籍就不爱国了?就不能为做贡献了?大把的各国国籍的大卫之子照样被以色列人当英雄。
杨振宁和邓稼先?现在还是这个观点?
他们的区别不在国籍,而在于为国家实际做了啥。杨振宁如果做出很多实际为国的事情, ...
呵呵,理解错误了,我没有说换国籍不爱国,相反,我觉得中国政府应该出一台政策方便至少第一代的华侨出入境。因为我觉得大多的中国人换外国国籍不是不爱国,而是为了个人的某种方便或者利益。但是这些人还是对国家能做出贡献的,个人的利益并不影响国家的利益。只是我不喜欢那些认为换了国籍就觉得别人会看自己高人一等,很可悲,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中国护照,我觉得这种人我忍不住要说两句的。

mwa 发表于 2008-12-14 19:53

原帖由 warumdarum 于 2008-12-14 18:2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我可以说所里的人都知道那个大姐的能力比其他任何德国人都强,每年的paper就可以证明。至于说语言不好,怎么说呢。不是绝对的不好,而是和德国人比,自然没有别人母语好。其实说穿了,还是保护德国人。
问一 ...
和你说最简单的原因吧 可能你也不理解 外派合同ENTSENDUNG你的德国国籍就能拿到 你要不是 呵呵 就只能拿中国本土合同 这就是区别
什么事情别急着拍,回国发展大家都想,但怎么回去才能争取到最大利益才是聪明人所需要琢磨的,国内10几亿中国国籍的人,呵缺我这一个不缺的

[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08-12-14 18:54 编辑 ]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08-12-14 19:59

插问一下,Expat是不是最多三年?回来之后还可以再次外派吗?
盘算了一下,有家小的,得到的补贴是非常丰厚,单身的恐怕主要集中在房贴这块,派一次能有100万人民币的额外收入吗?$考虑$

warumdarum 发表于 2008-12-14 20:21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4 18:5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和你说最简单的原因吧 可能你也不理解 外派合同ENTSENDUNG你的德国国籍就能拿到 你要不是 呵呵 就只能拿中国本土合同 这就是区别
什么事情别急着拍,回国发展大家都想,但怎么回去才能争取到最大利益才是聪 ...
说来说去,你都是那点利益,算了。我不想讨论了,中国却是是缺你一个不缺。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08-12-14 20:37

看了半天,拿国籍为了那点便利,还有拿德国国籍回国路路吃香的现象,为了这点好处就心满意足的话,不反对。

另外,别指望中国的核心科技项目会交给一个拿德国国籍的“华侨”科研人员,没那种事

mwa 发表于 2008-12-14 20:48

原帖由 nanguazaixian 于 2008-12-14 19:3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了半天,拿国籍为了那点便利,还有拿德国国籍回国路路吃香的现象,为了这点好处就心满意足的话,不反对。

另外,别指望中国的核心科技项目会交给一个拿德国国籍的“华侨”科研人员,没那种事
不懂就别说话了呵呵,自己查查中科院的网站去吧

mwa 发表于 2008-12-14 20:49

原帖由 葱白小小 于 2008-12-14 18:5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插问一下,Expat是不是最多三年?回来之后还可以再次外派吗?
盘算了一下,有家小的,得到的补贴是非常丰厚,单身的恐怕主要集中在房贴这块,派一次能有100万人民币的额外收入吗?$考虑$

偶以前同事一个月的房屋补贴就4万多人民币,加车补,一个月至少6万,还不算工资和加班费等收入,全部加上一年到头120万肯定不止
而且这还只是基层经理的水平

[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08-12-14 19:50 编辑 ]

warumdarum 发表于 2008-12-14 20:56

突然让我想起新时代的伪军了。奇怪的感觉,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换国籍的理由。很黄很暴力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08-12-14 21:11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4 19:4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偶以前同事一个月的房屋补贴就4万多人民币,加车补,一个月至少6万,还不算工资和加班费等收入,全部加上一年到头120万肯定不止
而且这还只是基层经理的水平

版子内看来经常有人拿个例当普适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08-12-14 21:12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4 19:4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懂就别说话了呵呵,自己查查中科院的网站去吧

如果你以为你internet上看到查到的就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全部内容,不得不说和你的文字有所差异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5 00:34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4 15:4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和国籍没有关系 说白了是你工资低是因为你由于语言无法作领导工作或无法承担教学任务 而同期回国的 如果拿了国籍 一样可以在国内研究所任职 而且待遇可能更高 我家里就是中科院的 对这个当然了解

再次提醒下 ...
嗯。这位mm的语言一定很好所以才这么说了。但是,据我知道的有限的几个例子里,就算是在德国出生的华裔,也还是会仅仅因为外表而被怀疑专业能力。有很多时候,先入为主的印象决定了一切。所以那位mm的übung除了我们几个同胞,基本没有什么其他人。要知道那是500人的大课呢。其他助手的教室都挤的坐不下人。所以很遗憾的,这位专业能力优秀的mm只带了一个学期就没法做了。你说,她有这个国籍和没有区别大吗?

至于回国做学术研究,我家不是中科院的,所以不好说中科院的事情。但是就我所知国内大学学术和行政好像不是太分开的,国立大学不会让外籍人士参与行政,行政不强的话,经费批不下来,无法展开研究。。。。。很难呀。

怎么说呢,长居比入籍难,因为他享受双方的所有福利。
入籍的话,就算只是香蕉人,还是会有人不断的问你,woher kommen Sie?
wie lange wollen Sie in deutschland bleiben?
裁员的时候,能力相同情况下,你永远是优先考虑对象。

言尽于此。

vimin2008 发表于 2008-12-15 00:38

其实我觉得永居和换国际对我来说差不多,不过老实说,中国的护照是不太好用了。。。。如果其他什么政治方面不考虑,安稳地在德国住下的话, 换个护照,好多地方可以去了。方便多了。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08-12-15 11:22

原帖由 Merkuraq 于 2008-12-14 23:3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嗯。这位mm的语言一定很好所以才这么说了。但是,据我知道的有限的几个例子里,就算是在德国出生的华裔,也还是会仅仅因为外表而被怀疑专业能力。有很多时候,先入为主的印象决定了一切。所以那位mm的übung除了我 ...
看来你回错对象了$汗$
那位显然不是MM,能力方面也不用多说,
简单概括就是大拿,所以你说的很多情况对他来说都只需要一笑置之。

[ 本帖最后由 葱白小小 于 2008-12-15 10:25 编辑 ]

海市蜃楼 发表于 2008-12-15 11:34

原帖由 Merkuraq 于 2008-12-14 23:3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嗯。这位mm的语言一定很好所以才这么说了。但是,据我知道的有限的几个例子里,就算是在德国出生的华裔,也还是会仅仅因为外表而被怀疑专业能力。有很多时候,先入为主的印象决定了一切。所以那位mm的übung除了我 ...
我带übung的时候没有碰到这种情况,我听说的其他中国助教也没有。我带完之后听课的学生给了很好的评价,使得我不得不继续带下去。

当时我的语言和专业都并非出类拔萃,但是我自认称职,作为助教我完成了该完成的任务。不多不少。

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我们不需要给自己树立心理障碍。

海市蜃楼 发表于 2008-12-15 11:40

我看到现在,关于这个讨论里反对入籍的声音,要区分为两种意见。

一种从理想出发,立足点是对国籍要忠诚。这是一个观点问题,没有客观和量化的评价标准,所以没有比较争执的立足点。

另一种从实际出发,确实是认为保留中国国籍比入籍德国更能符合个人利益。我相信我本人对这个方向的讨论更感兴趣。

$支持$ $支持$

UCer 发表于 2008-12-15 13:58

又是个潜力帖。
不同人情况不同, 只是说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选择,只要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好的选择 就可以了。何必上纲上线的谈爱国呢。 况且谁有不能预测未来, 哪种条件下混得好的,占了便宜的人都有,这种特例性基本没有意义。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08-12-15 14:09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4 19:4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偶以前同事一个月的房屋补贴就4万多人民币,加车补,一个月至少6万,还不算工资和加班费等收入,全部加上一年到头120万肯定不止
而且这还只是基层经理的水平
这个Expat package是相当好了,我看到的很多都是有房贴,配车配司机,孩子的学费报销,所以可以折现的也就房贴那块。
逛了一大圈,发觉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说Expat package有越来越差的趋势,尤其是派北京和上海的,理由毕竟是不是当年hardship的时期了。$汗$

ZKZ 发表于 2008-12-15 16:40

hope 发表于 2008-12-15 17:54

原帖由 海市蜃楼 于 2008-12-15 10:3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带übung的时候没有碰到这种情况,我听说的其他中国助教也没有。我带完之后听课的学生给了很好的评价,使得我不得不继续带下去。

当时我的语言和专业都并非出类拔萃,但是我自认称职,作为助教我完成了该完成 ...
$支持$ $支持$ $支持$
我们学校原来也有中国助教,都很受德国同学欢迎。
有的时候我们作为外国人是需要一点时间让别人来了解和接受,毕竟德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但是不能一开始就在想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可定不行,哈哈,没准那帮德国人还在心里佩服你,只是嘴上不说而已。

[ 本帖最后由 hope 于 2008-12-15 19:40 编辑 ]

mwa 发表于 2008-12-15 20:43

原帖由 nanguazaixian 于 2008-12-14 20:1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你以为你internet上看到查到的就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全部内容,不得不说和你的文字有所差异
和你说个事 我父亲在中科院某研究所一直做到退休 我本人也在里面工作了2年 具体不多和你多废话了 呵呵

mwa 发表于 2008-12-15 20:50

原帖由 Merkuraq 于 2008-12-14 23:3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嗯。这位mm的语言一定很好所以才这么说了。但是,据我知道的有限的几个例子里,就算是在德国出生的华裔,也还是会仅仅因为外表而被怀疑专业能力。有很多时候,先入为主的印象决定了一切。所以那位mm的übung除了我 ...
知道浙大的何赛灵不 呵呵 不多说了 外籍现在在中国提升根本就不是问题 呵呵 不知道只是因为你自己孤陋寡闻而已

johndoe 发表于 2008-12-15 21:15

没办法,中国很多地方就是崇洋媚外啊,历史遗留问题

很红很革命 发表于 2008-12-15 21:36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5 19:43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和你说个事 我父亲在中科院某研究所一直做到退休 我本人也在里面工作了2年 具体不多和你多废话了 呵呵
你这份经验给你在德国的职位和工资起到什么作用了?也是五年85k还是58k做到经理了么?
2年是真正工作还是靠父亲关系打打工,北京不少大学生都可以去中科院工作工作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工作了,拿护照或永居,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