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a 发表于 2008-12-15 22:00

原帖由 很红很革命 于 2008-12-15 20:3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这份经验给你在德国的职位和工资起到什么作用了?也是五年85k还是58k做到经理了么?
2年是真正工作还是靠父亲关系打打工,北京不少大学生都可以去中科院工作工作
和你懒的费话,很理解你酸流流的心情,呵.您自己玩好

[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08-12-15 21:03 编辑 ]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08-12-15 23:32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4 19:4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偶以前同事一个月的房屋补贴就4万多人民币,加车补,一个月至少6万,还不算工资和加班费等收入,全部加上一年到头120万肯定不止
而且这还只是基层经理的水平

你这个例子车房补助每年就有70来万,按120万算, 他自己一年工资加班费才50万不觉得很好笑嘛。。。。按照德国旅馆一晚60欧的标准,也用不了4万rmb一个月吧?

flake 发表于 2008-12-15 23:44

不过之前公司,外派合同,每年机票补贴1w8欧
每天额外50欧补贴,工资涨30%到40%,4星hotel,吃饭全报,只要有发票就给报

johndoe 发表于 2008-12-15 23:48

原帖由 nanguazaixian 于 2008-12-15 22:32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这个例子车房补助每年就有70来万,按120万算, 他自己一年工资加班费才50万不觉得很好笑嘛。。。。按照德国旅馆一晚60欧的标准,也用不了4万rmb一个月吧?

没什么好笑,exp package就是这样,很多人在这里只不过是坐格子间的,到了中国就有木门办公室了

60欧住的是什么旅馆?我们公司出差德国旅馆是120欧一晚的补贴,上海的旅馆补贴是150欧每晚。自己去算吧。

还有车贴,保姆,司机,在德国我估计除了vorstand,他们一辈子也享受不了啊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08-12-15 23:57

配司机了还有车贴?不是重了嘛 $考虑$ $考虑$
福利里面最容易折现的其实还是房贴啊。。。配车配司机的基本上没办法折现。

外派到中国,package好的是可以过的很人上人。

johndoe 发表于 2008-12-15 23:59

原帖由 葱白小小 于 2008-12-15 22:57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配司机了还有车贴?不是重了嘛 $考虑$ $考虑$
福利里面最容易折现的其实还是房贴啊。。。配车配司机的基本上没办法折现。

外派到中国,package好的是可以过的很人上人。

恩,一般分两种,如果单位配了车和司机就没车贴啦,这个可以verhandeln的。其实就是孩子上国际学校的费用,每个月就是一大笔啦。。。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08-12-16 00:02

回复 66# 的帖子

孩子上国际学校的其实也是不能折现的,虽说托儿带小的外派回国最划算。
但是真考虑到孩子教育,在童年时期没两三年就要换地方,可能不怎么好,我知道的实例就是,孩子因为频繁换地方,内向封闭$汗$

UCer 发表于 2008-12-16 00:03

原帖由 johndoe 于 2008-12-15 22:4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没什么好笑,exp package就是这样,很多人在这里只不过是坐格子间的,到了中国就有木门办公室了

60欧住的是什么旅馆?我们公司出差德国旅馆是120欧一晚的补贴,上海的旅馆补贴是150欧每晚。自己去算吧。

还 ...
同意,嗯.

johndoe 发表于 2008-12-16 00:16

原帖由 葱白小小 于 2008-12-15 23:02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孩子上国际学校的其实也是不能折现的,虽说托儿带小的外派回国最划算。
但是真考虑到孩子教育,在童年时期没两三年就要换地方,可能不怎么好,我知道的实例就是,孩子因为频繁换地方,内向封闭$汗$

如果公司不出钱,这部分钱就得自己出。所以说还是真金白银,当然你也可以开后门想办法给孩子报户口到祖父母这一辈的,没试过,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啊

在国内主要是生活质量比这里高,如果不拿EXP,绝对收入(以欧元计算)不大会比这里高啊

zequanyu 发表于 2008-12-16 00:22

zequanyu 发表于 2008-12-16 00:32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6 02:46

原帖由 葱白小小 于 2008-12-15 10:22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你回错对象了$汗$
那位显然不是MM,能力方面也不用多说,
简单概括就是大拿,所以你说的很多情况对他来说都只需要一笑置之。
呵呵,是我见识浅薄所以被一笑置之啦。但是我系里华裔的教授就只有一个呀,还是privat性质的。嗯,我们算是对语言最不要求的系啦。数学系。
大拿是什么意思?不理解的说。很厉害的意思吗?嗯。既然你这么说,那他一定很厉害了。很期待他成为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我曾经写信问过世界权威很愚蠢的问题,但是人家回信里并没有让我觉得自己是傻瓜的感觉。多好的涵养和学术态度。

[ 本帖最后由 Merkuraq 于 2008-12-16 01:52 编辑 ]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6 03:01

原帖由 海市蜃楼 于 2008-12-15 10:3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带übung的时候没有碰到这种情况,我听说的其他中国助教也没有。我带完之后听课的学生给了很好的评价,使得我不得不继续带下去。

当时我的语言和专业都并非出类拔萃,但是我自认称职,作为助教我完成了该完成 ...
可能是那位mm太没有人缘所以才会有那种不好的遭遇吧,而且,也分地方吧。实际上,我系里基本没有同胞当助手呀,基本上是专业好的语言不好,语言没问题的没自信,两方面都没问题的我只知道一个,可是他要负责自己的家族企业,念得都是什么都不做的博士位置。mm说自己语言和专业并非出类拔萃一定是谦虚了。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6 03:05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5 19:5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知道浙大的何赛灵不 呵呵 不多说了 外籍现在在中国提升根本就不是问题 呵呵 不知道只是因为你自己孤陋寡闻而已
我不知道,所以去百度了。但是他20plus就博士了,又是领域内权威,很少有人做的到呀。像他这样的例子,麟毛凤脚。我觉得对普通人不实用呀。
实际上,我认识的外籍华裔在国内工作都很麻烦呀。很多很麻烦的规定,要盖很多章,跑很多地方,看很多人脸色,还受气,还要送礼。。。。。。
孩子上学也很麻烦。。。。。。。
前面有人说配偶是中国籍就没这些问题,但是就我所知,这个也仅限于是男方外籍,女孩就就不行。因为孩子是随妈妈的身份来办的*(或者是颠倒过来的·,认识的真实例子就是夫妻双方一人入了外籍一人长居,但是小孩光上个小学每学期还是每年就要交好几万)。。。。。而且公务员也不行。
而且听我中文班的同学(他爸爸是参赞,消息大抵牢靠的)说过,中国每年发放的外籍人士劳动许可数量其实很有限,就更别提绿卡数量了,所以很多外籍人士在中国其实都是黑工,只是现阶段没人去管罢了。
但是我学姐(德国籍)在北京时都是每三个月要跑一次派出所还是什么地方延居留证,忘了的话,被查到要去派出所喝茶的·。。。。。。

所以我们几个说得来的朋友都决定长居就好了,因为说到底,不打算耗在国外一辈子只是回国养老的话,还是这样比较方便。
entsendung之类的都是德国人和我们交道打不多时的陈年旧事了。一般小职员很难。
真的做到中高层管理了,反而没人在乎你是哪里人,也不会为那些福利为难了。

[ 本帖最后由 Merkuraq 于 2008-12-16 02:59 编辑 ]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6 03:18

原帖由 hope 于 2008-12-15 16:5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支持$ $支持$ $支持$
我们学校原来也有中国助教,都很受德国同学欢迎。
有的时候我们作为外国人是需要一点时间让别人来了解和接受,毕竟德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但是不能一开始就在想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可定不行, ...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看来,我这边的情况真的是特例了。泪,这里明明还算是国际性城市的说。。。。。。

海市蜃楼 发表于 2008-12-16 10:36

原帖由 Merkuraq 于 2008-12-16 01:4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是我见识浅薄所以被一笑置之啦。但是我系里华裔的教授就只有一个呀,还是privat性质的。嗯,我们算是对语言最不要求的系啦。数学系。
大拿是什么意思?不理解的说。很厉害的意思吗?嗯。既然你这么说,那他 ...
据我所知,在德国有将近20位华裔教授。凯泽斯劳滕的ET的liu教授是中国人,萨尔不吕肯的Info或是ET也有一位xu教授。Continental的SD部门几百号人也是中国人掌权。大姐完全有理由为德国的中国人自豪。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08-12-16 10:47

原帖由 Merkuraq 于 2008-12-16 01:4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大拿是什么意思?不理解的说。很厉害的意思吗?嗯。既然你这么说,那他一定很厉害了。很期待他成为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我曾经写信问过世界权威很愚蠢的问题,但是人家回信里并没有让我觉得自己是傻瓜的感觉。多好的涵养和学术态度。
呵呵,如果一个人被质疑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当事人除了一笑置之之外,难不成开始自我夸奖?他如果自夸,说自己的能力很强blabla,倒真显的很没有涵养;或者可以故作谦虚一下,这样也够虚伪。$汗$

carrier 发表于 2008-12-16 10:49

原帖由 joe98 于 2008-12-12 14:46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拿永久居留吧. 如果你不打算在这里一直生活下去的话. 回国方便. 但是如果你想一直在德国生活, 工作, 护照还是稳妥一些. 不过永居拿到15年后, 就没有任何时间方面的限制了. (如每年在德国呆半年). 一般来讲, 他们也不 ...

不是永居拿15年,是居住15年吧。

Moonriver 发表于 2008-12-16 13:31

跑题了$frage$
其实个人行为,我认为,每个人的环境不同,对长居或国籍的需求也不同,只能说,怎莫 合适怎莫办了。。

wisenow 发表于 2008-12-16 14:42

个人拙见:

国籍或者长居对那些经常满世界跑的人有好处,其他的人就随便了,因为:
1.能被外派的人就那么几个,都啥时代了,国内位子都差不多了,这个概率可以忽略不计
2.如果真的对中国长期不看好,准备有风吹草动就靠德国护照溜的人,想想自己国内的亲朋好友吧,一个母国都跨了的人独存于德国也不爽吧?

比较好的方法是培养一个有出息的下一代,如果15年以后德国发展不错,中国不行,你就让他好好学德语,然后你下一代来德国发展定居,你也可以跟过来了。。。。:D 而且我估计你也没啥不适应的,这个跟我们的父母辈情况不一样:cool:
否则就国内呆着吧,拿着中国护照方便一点

胜利 发表于 2008-12-16 15:40

orionsnow 发表于 2008-12-16 16:38

原帖由 UCer 于 2008-12-15 12:5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又是个潜力帖。
不同人情况不同, 只是说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选择,只要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好的选择 就可以了。何必上纲上线的谈爱国呢。 况且谁有不能预测未来, 哪种条件下混得好的,占了便宜的人都有,这种特例 ...
$支持$ $支持$

何必上纲上线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6 17:22

原帖由 海市蜃楼 于 2008-12-16 09:3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据我所知,在德国有将近20位华裔教授。凯泽斯劳滕的ET的liu教授是中国人,萨尔不吕肯的Info或是ET也有一位xu教授。Continental的SD部门几百号人也是中国人掌权。大姐完全有理由为德国的中国人自豪。
我想你只要过了20岁的话,就一定比我要年长,这个大姐我不敢当呀。当然,你是天津人就理解了,他们那里这么叫所有的女孩子。:)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6 17:29

原帖由 葱白小小 于 2008-12-16 09:4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如果一个人被质疑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当事人除了一笑置之之外,难不成开始自我夸奖?他如果自夸,说自己的能力很强blabla,倒真显的很没有涵养;或者可以故作谦虚一下,这样也够虚伪。$汗$
嗯。你好像没有理解对。我从来没有质疑过这位的任何能力,不知您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事实上,我更本没有提到这位的任何事情。我不过是叙述了我周围所发生的事实。我的理解是,你的回复让我认为他对我的叙述一笑置之,认为我的问题傻。这里的逻辑稍微有一点紊乱。

而且我要说明的是,那位国际权威谦逊的态度真的不是故作的,我想区别真心假意的能力我还是有的。我认识的所有知名教授都很谦虚,反倒是有些能力出色的助教会觉得不耐烦,我还和一位脾气特别好的教授讨论过这个问题,他的回答令我出乎意外。他说自己年轻时也很意气风发,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但是随着视线的开阔与自身的提高,才发现世界很大,越学习却发现自己不懂得越多,因而需要更多的充实自己。
ps,我就事论事,没对任何人的能力有质疑。

[ 本帖最后由 Merkuraq 于 2008-12-16 16:56 编辑 ]

mwa 发表于 2008-12-16 21:18

原帖由 Merkuraq 于 2008-12-16 02:0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知道,所以去百度了。但是他20plus就博士了,又是领域内权威,很少有人做的到呀。像他这样的例子,麟毛凤脚。我觉得对普通人不实用呀。
实际上,我认识的外籍华裔在国内工作都很麻烦呀。很多很麻烦的规定,要 ...

外籍配偶必须是女性才能申请中国长期居留和工作许可 还是在中国这个一贯推行男女婚姻权利平等的国家 真是 又给我上了一课 呵呵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的一个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朋友 德国国籍 也偶尔混我们这个坛子 我个人可没发现他申请工作许可多么多么难

希望以后说话多了解清楚再说

[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08-12-16 20:22 编辑 ]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6 21:42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6 20:1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外籍配偶必须是女性才能申请中国长期居留和工作许可 还是在中国这个一贯推行男女婚姻权利平等的国家 真是 又给我上了一课 呵呵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的一个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朋友 德国国籍 也偶尔混我们这个坛 ...
我在想到底是我的表达有问题还是你的理解有问题,
我原文是前面有人说配偶是中国籍就没这些问题,但是就我所知,这个也仅限于是男方外籍,女孩就就不行。因为孩子是随妈妈的身份来办的*(或者是颠倒过来的·,认识的真实例子就是夫妻双方一人入了外籍一人长居,但是小孩光上个小学每学期还是每年就要交好几万)。。。。。而且公务员也不行。
意思和你理解的正好相反。
而且我前面也说过了,特例不太好作为普遍现象。我就是了解过情况才会这么说的。
我听来的数据是,每年颁发的外籍人士工作许可只有n千个。n小于等于3,这个和真正在中国拿薪水的外籍人士相比,不能说是很大的份例呀。

或许你因为是像前面有人告诉我那样的,是大拿,所以你周围的,都是些杰出人士,所以拿工作许可轻而易举。
但是,我还想再次再次说明,我这里想讨论的,是符合大多数人情况的事情。

mwa 发表于 2008-12-17 19:00

原帖由 Merkuraq 于 2008-12-16 20:4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在想到底是我的表达有问题还是你的理解有问题,
我原文是前面有人说配偶是中国籍就没这些问题,但是就我所知,这个也仅限于是男方外籍,女孩就就不行。因为孩子是随妈妈的身份来办的*(或者是颠倒过来的·,认识 ...

我觉得你好象有点缺乏逻辑分析能力,中国颁发工作许可还要先审核外籍人员的素质吗,好了,就算如此,标准是什么呢,是学历还是财产还是职务还是什么其他...外资在中国投资企业何止百万家,除了使馆人员外,在北京一个地方就至少有十万外国人工作,还不算中国同胞拿外国国籍的,还不算上百万中国外嫁女,这些外嫁中至少有一小半在中国生活吧 按一年到头2000多个,等个十几二十几年估计也轮不到吧....难道他们全部靠女方的收入来养活全家或者男方当初肯定是跨国公司中国高层吗

而您居然来个每年全国只有2000个工作许可,知道2000个对于14亿人口的国家是什么概念不,知道中国地级城市有多少个不,2000个名额平摊到每个地级城市是每个城市几张不....

不继续讨论了,有点无聊了

[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08-12-17 18:02 编辑 ]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7 21:16

原帖由 mwa 于 2008-12-17 18:0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觉得你好象有点缺乏逻辑分析能力,中国颁发工作许可还要先审核外籍人员的素质吗,好了,就算如此,标准是什么呢,是学历还是财产还是职务还是什么其他...外资在中国投资企业何止百万家,除了使馆人员外,在北京一个地 ...
这样吧,您打个电话去使馆问问清楚不就行了?看看我说的是不是实话?告诉你,中国,也就是你的祖国,并不比其他国家对于外籍人士工作许可要求要低!甚至要高出很多!我之所以这么清楚,就是因为我很倒霉被父母决定了德国国籍,(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从心底认为自己是中国人!)!难道我不比你清楚?中国是有很多人口·,可大多是务农人口,外籍人士集中的地方就那几个,工作签证每年发几千个也是事实,你看看这都改革开放多少年了,这几十年一累计,又是多少?你小学数学不好呀,而且大多数工作在中国的跨国背景人士不过是侨胞而已,哪里需要工作签证!你知道什么是在华任职、就业(持Z签证)、记者(持J-1签证)、定居(持D签证),及学习(持X签证)人员签证überhaupt?大家来这里就是讨论问题并且解决它的,我一直努力做到就事论事,但是你的表现太没有风度了!我之前一直被误导以为有人说你是大拿是因为你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走得是学术道路,说不定是未来的什么权威,所以我奇怪你浮躁的态度之余,只好安慰自己说,人家那么说话牛是因为人家本身就牛,但是我搜索了你的帖子,发现并不是这样。大家都在这里生活,想要生活的更好些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东西不是说你蒙上眼睛就看不见,捂上耳朵就听不见。自己骗自己没有意思!

[ 本帖最后由 Merkuraq 于 2008-12-17 21:01 编辑 ]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7 21:43

话说论证要有论据,我就可以提供自己的论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c51430100b4zi.html

我这里先无授权引用其中的一段文章


中午与老板一起吃饭,她谈起公司想给加籍律师办理一个工作签证,以免去他每三个月就不得不离境换签证之烦,此事已责成行政人员办理,然数日后仍无头绪。我即率尔而对曰,此事应该不难办理,所有有关手续肯定已在网站上公示得很清楚,我们照章办理,岂有迁延之理。老板听后甚喜,即责成我督促办案人员落实。



于是饭后我即上因公安部私出入境网站上,看到一些程序如下。看完以后,茫无头绪,不得要领。于是再召集办案文员,伊很自信,说需要分6个步骤,三个主管机关,并将劳动部商业部网站原文指给我看。大致为公司先去主管机关(其为北京市出入境管理局乎)申请引进人才批文;然后公司再向劳动部门申请公司的就业许可,并提交外国人在华指定防疫部门的体检报告;其次公司再向商务部办理邀请函;之后由外国人向中国驻国外使领馆申请签证;外国人获签证、抵华后30日由公司再向劳动部门申请外国人的就业证;最后向出入境管理局申请居留签证(即工签)。伊整理成文,洋洋洒数百言。我看后仍有诸多不解,外国人必须要先行在中国体检乎?申请签证必须是在国外乎?我公司必须要有主管机关批复乎?伊听完了以后也是不解,只得签应再去详细落实云。



目送文案出去,我倚靠椅上,嗒然而失,喟然而叹,气为之沮,志为之夺。想我纵横出国服务领域数载,承办移民工作留学访问签证数十百件,对多国签证了然于胸,一路过关斩将搴旗,有万夫不当之勇,却不料对本国的工作签证看不明白,无所适从,悲夫!我作为签证专家尚且如此,况其他芸芸众生乎?况对中国官僚机构一无所知的外国人乎?其能办成居住签证者,几希矣!

Merkuraq 发表于 2008-12-17 21:45

From Chinese gov web.






3. How do I apply for an Employment Visa (Z Visa) if I am going to get employment in China?

You should provide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1) One completed Visa Application Form with a passport photograph attached;

(2) Your passport with at least 6-month validity and at least 2 blank visa pages;

(3) Employment Permit (the original one and a photocopy are needed), and "Visa Notification" letter (the original one and a photocopy are needed), which are both from the competent offic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lease note:

(1) Your employer in China should get the Employment Permit and the "Visa Notification" letter for you from the competent offic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n forward them to you to support your visa application.

(2) After presenting to the embassy the original Employment Permit and the "Visa Notification" letter, please ask for the return of them and only leave the photocopies to the consul together with the application. The original ones are needed when you go through procedures inside China.

(3) The Employment Visa is valid for 3 months. Bearer of the Visa should make the entry into China within this 3-month period, and apply for residence permit in the local Public Security Office within 30 days after arriving China. If need be, the bearer may also apply for a multiple re-entry visa in the same Public Security Office.
(4) The "PICK UP FORM" you get when you lodge the application is the only proof for collection; when lost, only the passport holder himself with proper photo ID can retrieve his passport.

(5) Please pay for the visa on collection (Please refer to Question 11, 12 for the visa fee), and please pay in cash, bank cheque, money order or company cheque. The "payee" should be CHINESE EMBASSY.

AFTER U ENTER CHINA, U NEED TO DO.

[ 本帖最后由 Merkuraq 于 2008-12-17 20:47 编辑 ]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工作了,拿护照或永居,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