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妈 发表于 2010-9-6 09:41

昨天跑出去玩儿,又没来上课,惭愧惭愧{:5_367:} 这个星期把缺的课补回来!

涵妈 发表于 2010-9-6 09:59

还有一点就是认字的问题。本来我对这个有保留态度,原因同另一个帖子(自主阅读http://www.dolc.de/forum/viewthr ... &extra=page%3D1)的观点。不过既然大家都认同了认字这一环节,我提议是不是系统一下,或者有个大纲,这样每次课认哪些字就有目标了,或者把每次课认过的字来做一个文档,存在咱们的群空间里,每次上完课添加新字上去,这样在家复习也方便一点。

看来我和桐桐妈的观点有些象啊,星期六和欣欣妈也说起小小孩认字的问题,也都有些疑议。我是觉得像小路在第三节课上认字基本没什么效果,注意力都在游戏和奖励品上了。我也看了自主阅读的帖子,以为然,而且从小路身上看到了效果:我之前读书只是偶尔给他指读,有一天他指着一个字说“之”,把我惊讶的,因为这个字我没有教过他,纯粹是自己认识了!所以我和欣欣妈觉得是不是给2岁多的小小孩再分出一个班来上第三节课,给他们读读故事或者唐诗什么的,不着急专门认字。而对再稍微大些的小孩,如果家长比较重视认字,或者孩子本身也有兴趣的,做小班的认字写字游戏如何?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9-6 10:40

回复 722# 涵妈
积累的过程还是挺重要的,两三岁的小朋友还是先多接受些东西。再过个一年半载的,认起字来会很快。

果冻儿 发表于 2010-9-6 11:59

本帖最后由 果冻儿 于 2010-9-6 13:01 编辑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不急于专门教认字的观点也比较认同,觉得增加阅读量更为重要。一是经典的输入量很大,二
是中文的学习不光是认字,表达也很重要,中文阅读对此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通过阅读学习认字可能没有
闪卡等办法快,但长期效果会好。等孩子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差不多四岁的时候开始认字都不晚。比较赞同小路
妈妈的观点,不如把小班再分一下,有认字需要的孩子进行小班的认字和游戏。另外的孩子可以讲中文故事书,
读唐诗或笠翁对韵等。这样孩子数量少的话,也比较好控制,孩子也比较容易集中精力。如果要进行识字课的
话,还是那个观点,要有系统和连续性的进行,如果每次课换个游戏换个办法,东一锤西一棒的作用不大。还有
第二节的复习课,觉得时间也有些长了,开始领读的办法是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现在看来也可以调整一下
了,比如每个孩子领读一次,或集体诵读几章。剩余的时间再加些新的内容。

江南春 发表于 2010-9-6 12:08

本帖最后由 江南春 于 2010-9-6 13:19 编辑

有一点我不太明白。无论是读经还是自主阅读,首先培养的是孩子的阅读习惯,其次通过在阅读中指读的方式达到认字的目的。但是对于2,3岁的小小孩来说,能安静地坐下来跟读都很困难,更别说指读,那么认字将无从谈起,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我想与其被动地等待孩子的爆发期,不如主动地引导孩子,譬如每周认上4,5个字,就算孩子只记住1,2个,一年以后也认识了50到100字,那就真的可以自主阅读100字以内的书了。这个认字能不能采用欣欣家的课本,图文并茂,也很系统,从网上就可以下载,还是彩色的。
关于认字这一点我是不是又犯了心急的老毛病?如果是,欢迎各位妈妈指正。

还有关于加量的问题,这次读经我们加到了3章的量,我感觉对于大孩子来说仍然不够,所以穿插其它的读本是可行的,可是对于小孩量太大,以以前的进度家欣都跟不上。所以能不能大小班就第一节课一起读老子,从第二节课就可以分开。

江南春 发表于 2010-9-6 12:31

本帖最后由 江南春 于 2010-9-6 13:52 编辑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不急于专门教认字的观点也比较认同,觉得增加阅读量更为重要。一是经典的输入量很大,二
...
果冻儿 发表于 2010-9-6 12:5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二是中文的学习不光是认字,表达也很重要,
这点我很赞同,怎么把认的字用来表达也很重要。譬如你家课本的第一课是家庭成员(如果我没记错),那孩子学了爸爸妈妈后可以让每个孩子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爸爸。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9-6 12:46

上周原来打算去的,可惜因为我自己的原因,最终还是放弃。我惭愧加悔恨吧。
最近感觉俺家有点瓶颈,涛的抵制情绪比较大,自从去了一次读经班后,再问他,他就说不愿意去,愿意在家读,问原因,说读经班读的时间太长了。每天现在也仍然在坚持,可是原来认识的字很多他又忘记了,我承认我有点泄气,涛读的时候唧唧歪歪,很不情愿,学过了也忘记,有时候我自己也控制不住跟他急,他爸还说我凶。想起来真是郁闷,你说我这点时间我干啥不好啊,可是想想为了他学中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现在有点理解了,当年我逆反的时候,我老妈有多头疼。

xindoudou 发表于 2010-9-6 12:57

还是那个观点,要有系统和连续性的进行,如果每次课换个游戏换个办法,东一锤西一棒的作用不大。 ...
果冻儿 发表于 2010-9-6 12:5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有这个想法,每个人的方法都很好,可是没有系统的训练,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上次去小路家,我发现她把古诗写成大大的字贴在墙上,这个方法挺好的。也许可以把一起读的诗歌,儿歌也等课后贴在墙上,这样小朋友就能自主读,识字。

wynn 发表于 2010-9-6 13:39

上周原来打算去的,可惜因为我自己的原因,最终还是放弃。我惭愧加悔恨吧。
最近感觉俺家有点瓶颈,涛的抵 ...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9-6 13:4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现在就开始体谅老妈当年的苦恼啦,孩子真正逆反的时候还没到呢,现在只是冰山一角。

对于孩子学中文,真是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我们在一起的孩子,大小不一样,家里的语言环境不一样,接受速度也不一样。半年之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真是不知道从何说起,每个孩子大概都有自己的目标。对于我来说,我的目标就是叮叮上小学之前,能达到“自主越读”的程度,能越读一些简单的中文书籍。到这个目标,我还有三年时间。

对于认字,我是觉得我们花这么多时间来读书,为的就是认字啊。只有认了字,才谈得上自主越读,不然看的还是图画。只是这个过程漫长,不是几个月就能实现的。
我原来觉得能不能背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慢慢记住这些字。后来发现能背诵似乎是个必经的过程,因为背诵比认字容易多了,而且孩子会背了,似乎更愿意指读,把音和字对上。对于三岁之前的孩子,现在还是诵读的阶段,班上的小朋友都很厉害了。叮叮三岁之前我什么都没让他学,他也没兴趣,他那种状态,完全不予理睬,我是坚持不下去的,怎么也要有点回馈才行啊,当然如果我花很多时间想很多办法匡他学,他也能学会,可是我实在没精力这样做。所以我非常佩服现在班上三岁以下的孩子妈妈们,你们都太了不起了!

我倒是也觉得三岁一下的小小孩们不需要着急认字,现在是不是还没到认字的敏感期?叮叮现在3岁9个月了,对字型确实有感觉了不少,能找到一样的偏旁部首,比如说他会说“虚”字的上面个老虎的“虎”字一样。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也有孩子很小就能认字,就对字型很敏感的,每个妈妈都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调整进度,没法一刀切。

就是因为情况太复杂,我们上课的安排也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读多了,小小孩跟不上,读少了,大孩子觉得量不够。太难协调了。上面家欣妈妈说第二段就可以大小班分开,倒也是个办法。小路妈妈和欣欣妈妈说的小班再分两部分,好像没法再分了呀,三岁以上的只有叮叮东东阳阳,他们也一定更愿意去听故事。干脆就调整小班第三段的学习内容好了,别再分两部分了吧?

我们是因为在西班牙一个礼拜,每天读得多了,所以进度稍微提前了一点,其实也就到了能背诵的程度,认字方面我也没法强求,但是一些简单的字出现的次数多了,他也就认得了。唉,亲爱的妈妈们,教孩子学中文是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只是长征第一步啊,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伴,可以相互扶持,坚持走下去。我们都要加油。

lina2008 发表于 2010-9-6 16:11

看了上面妈妈们的讨论,我也来说两句.
由于年龄的差距接受能力的区别也很大.关于小班的孩子第三节课的安排,我个人建议还是以读为主,至于读什么,就不一定读经了.大家不是都叫在家没时间给孩子读中文故事书吗!那为什么不利用这30分钟的时间给孩子读读故事呢.这也是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关于认字各个家长有不同的理念,各个孩子也有不同.所以妈妈们可以自己在家用自己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先教.到了一定年龄再进行系统学习.
当然,这个是我的建议,具体还得小班的妈妈们决定.
页: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查看完整版本: Wuppertal亲子读经班教学笔记(尘埃落定,见P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