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10:07
我想和公司谈条件的策略可以这样:
- 紧紧抓住德国身份不放:这是你和你家人未来的保障,也是你这么多年奋 ...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0:0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万分感谢,呆会儿回帖。。。。。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0:07
为什么?
为什么?
这个和公司在国内的性质有关系?我不入籍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我年龄不小了,过几年有孩子了,上小学了,父母老了,我终究要回国。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反对入籍,我不如可以让我老婆入,愿闻高论。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09:3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夫妻双方一个入了德国籍,就足够了,这样两边不耽误
但是你不会傻到和公司说你想让你老婆入吧
这个千万不要提,要入就说你就可以了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0:17
万分感谢,呆会儿回帖。。。。。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10:0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谢,呵呵,想当年也是这么都过来的
你还可以说,因为自己家庭情况的变化,回中国这个选项目前确实要好好考虑
但是,你知道公司培养你两年不容易,你也是万分感谢的,为了这点,你和你老婆,和你七大姑八大姨,朋友街坊邻居都商量了好几轮了,最终你老婆同意你回去,这也是为了不辜负公司的培育和信任
从你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回去几年也好,但是前提绝对是德国身份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0:18
如果你这么阐述,你对公司绝对是没有背信弃义的
adgjl
发表于 2010-6-23 10:34
我想和公司谈条件的策略可以这样:
- 紧紧抓住德国身份不放:这是你和你家人未来的保障,也是你这么多年奋斗的成果,我想公司无论如何都会理解的 - 这绝对legitim。至于说2年以前刚来公司时谈过中国合同的问题,没关系,你可以说,计划没有变化快,当时你确实是想回去的,可后来老婆也毕业了,也在德国找到工作了,这样一来,你的家肯定要安在德国了,和老婆一起回去肯定不现实,而德国身份对两个人都是个保障。任何人都清楚,中国合同的保障是没有信用度的。站在公司的角度,辛苦培养你2年,绝对不会因为你坚持德国合同,就把你辞掉,而且好的中国合同的薪水和条件待遇,比德国合同也便宜不了多少,有的甚至更高。
- 而要保住德国身份,就必须有德国合同,你可以谈,回中国没问题,时间长短没问题,甚至工资条件也可以谈,但是前提必须是德国合同
- 保证了德国合同这一条,相信工资条件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 别忘了谈每年回德国探亲机票,一般是3-4次往返,也有人谈到每两个月就飞回来一次的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0:0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老实说,我对此持谨慎的态度。我觉得这可以作为楼主提出来的Verhandlungsbasis。但是我觉得可行性不大。如果公司刚刚开拓中国市场,派楼主一个人作为先锋是可以这么坚持的。
德国合同,每年三四次回德国探亲,这个是准外派合同。楼主的德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具有相当规模,为经理弄个外派还有可能,犯得上为一个审计职位弄外派么?我对此持怀疑态度。除非楼主两年的工作中发现公司在经济危机中依然到处花钱,不在乎成本。楼主要想好,如果公司一句话把你打回来说,德国合同不在我们考虑之中,你下一句话怎么说?我觉得个人家庭情况可以作为辞职的原因而不是要德国合同的筹码。就好像你说,我家父母不能给我钱买房,所以我得多要点工资一样。
尽管如此,祝楼主能实现梦想。
fifi
发表于 2010-6-23 10:39
为什么?
这个和公司在国内的性质有关系?我不入籍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我年龄不小了,过几年有 ...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09:3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省的回去有人几几歪歪呀~~~你年纪又不大, 资历也不深. 凭什么你工资比人家高啊?
菲瞳
发表于 2010-6-23 10:46
为什么?
这个和公司在国内的性质有关系?我不入籍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我年龄不小了,过几年有 ...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09:3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妈认识的人里有一家三口都是加拿大国际的华人,在中国好几年了,工作生活都很顺利啊。还有看看咱们国家那些大腕明星哪个不是外国籍,妨碍他们在中国捞钱了么?一个个滋润着呢。所以外国籍在中国生活一样一样滴,没有必要担心太多。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6-23 11:06
我想和公司谈条件的策略可以这样:
- 紧紧抓住德国身份不放:这是你和你家人未来的保障,也是你这么多年奋 ...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0:0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除非楼主换国籍,不然给德国合同的可能性不大,现在公司都精得很。根据我看到的例子,结局不错的是换国籍,拿介于中德的工资,要房补车补,我们公司派二线城市的是6千一个月,上海的中国经理级家住市内要到郊区上班的4千,德籍总经理3万,CFO是德籍华人拿1万2。然后要3年后如果回德国的职位保证。至于探亲费用,好多公司砍了这个福利,或者就一年一次,个人认为这个不是什么大头。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1:10
本帖最后由 Buckyou 于 2010-6-23 11:15 编辑
老实说,我对此持谨慎的态度。我觉得这可以作为楼主提出来的Verhandlungsbasis。但是我觉得可行性不大。如 ...
adgjl 发表于 2010-6-23 10:3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公司和员工之间,就是即矛盾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 公司雇用员工目的是创造价值,同时又要兼顾劳动成本
- 雇员打工劳动首要目的首先是养家糊口,过上美好的生活,而劳动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为公司创造价值
现在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 曾经在德读书奋斗并在德国找到工作的中国人,德国公司想派他们回国工作
站在中国员工的角度
- 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首要任务?而这一点任何公司都不会禁止你去做的
站在德国公司的角度
- 首先要考虑是如何能让受到培训的中国员工回到中国为公司效力
- 而如果能尽量节约劳动成本这是附带效应
一般中国人,总是首先站在公司的角度过度地为公司着想
如果总站在"natürlicher Opfer"的角度,给自己先主动贬值,这个思维习惯最终伤害自己的利益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也不否认,一些公司招聘你来,就是想让你回中国工作并拿当地合同的
- 狡猾公司的成熟做法,就是首先让你在中国工作签中国合同,
然后几个月到半年之内派你到德国工作1-2年给德国工资,前提是签培训协议
-大多数公司都没有这么狡猾,这时候,明白人(咱不说聪明人)会抓住机会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我认识的一些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然,我也认识很多人,他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自己的利益
道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但是让一些人umdenken,他是很难办到的
所以说,这个世界不公平,明白人才能够充分保护自己的利益
-----------------
啥时候有时间和精力,咱开个专题讲座,就叫 "在德中国员工回国工作和公司的利益博弈",呵呵
slash034
发表于 2010-6-23 11:13
我觉得休假这事就免谈了,国内什么规则就怎么干。因为国内有个休假悖论:如果你休假一个礼拜,回来有很多事情等你处理,累得半死,还不如不休假;如果你休假一礼拜回来,没啥事情,那么你就离炒鱿鱼不远了。
现在要认清楚自己的优势,如果这个位置非你不可的,大可开高点价格。
adgjl
发表于 2010-6-23 11:58
道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但是让一些人umdenken,他是很难办到的
所以说,这个世界不公平,明白人才能够充分保护自己的利益
-----------------
啥时候有时间和精力,咱开个专题讲座,就叫 "在德中国员工回国工作和公司的利益博弈",呵呵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1:1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同意你这句话:“道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谁都想“充分保护自己的利益”。
我不是建议楼主放弃自己的权益,而是要求符合自己价值的权益。博弈本意就是下棋,前提是双方棋力相当,要是一个是高手,一个是业余选手还有博弈的必要么?双方商量的不过是高手让几个子而已,高手则会根据自身水平和对对方的水平让子。而高手让棋的前提是他仍然会赢,而不是让了以后他会输。谁都知道让得越多对业余选手越有利,业余选手要是想“充分保护自己的利益”,那就不管对方棋力多高,坚决要求对方大出血。结果就是高手不干了,双方不下了。对高手有什么损失呢?业余选手则失去了和高手过招的提高机会。博弈要你和对方旗鼓相当,也就是说楼主对公司不可或缺。老实说,我不认为楼主目前有和公司博弈的筹码,更多的是看公司策略的运气和RP。你看到别人博弈成功,但是没看到或者不知道别人的筹码(当然也可能别人RP超群,但这不是博弈的结果)。或者说你把德国文凭和两年经验作为年薪几十万的筹码看得太重了,在国内看来,这个筹码太轻了,而且越来越轻。
MainzCC
发表于 2010-6-23 13:12
建议还是换国籍,才能拿德国合同,不然不大可能。如果是国内合同的话,根本没法谈房贴,车贴,休假也是跟中国法律走。
另外房贴注意了,一定一定要是人民币!!!欧元在跌,谈了欧元也没用。我没仔细看贴,如果楼主在上海的话,房租不便宜。刚帮LG在上海租了房子,特别后悔谈了欧元的房租补贴,根本就不够!
另外车贴最好是一次性给多少,什么出租报销太麻烦了,每次要拿发票不说,碰到高峰时候出租都叫不到,还不是挤地铁,那个又没有发票的,人累不说,还没得报。所以一定要是每月给个总价的那种,就算算在工资里面扣税也是合算的。如果公司给租车,注意了,上海停车费也得公司出,很贵的,比每月出租还贵,所以有的公司情愿付出租费而不给配车。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13:19
看了这么多高人的回帖,真是受益匪浅,突然发现自己号称旅德的海外华人,其实很井底,很之娃。。。。
好多名目各种补贴我自己都不知道,也从没听说过,有的听说过也不敢相信,德国的制度稳定,社会体系稳定,再加上我就以刚毕业的学生,也就看看月薪多少,年薪多少,别的都不知道。
如人饮水
发表于 2010-6-23 13:27
。。。
没听说过有人这么算的。。。。那不如把周末算在内,一年100多天的带薪假看起来不是更好 ...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09:2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认识一个人,刚回去,德企 就是5天的urlaub,公司说是因为中国的劳工法。他要是之后回这边就是30天的urlaub
所以我在想一年能给24天urlaub, 是不是工作压力大的不行啊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14:15
我认识一个人,刚回去,德企 就是5天的urlaub,公司说是因为中国的劳工法。他要是之后回这边就是 ...
如人饮水 发表于 2010-6-23 13:2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估计这个算法就是说,把周六周日都算进去了。。。。
我没想过要这么多的假期,上面的前辈说得对,既然想回国,就应该知道国内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就不应该计较这方面太多。
这就好像说既然你想去日本,就要去适应日本的生活方式,平均每天10个人跳楼,就应该准备接受这个也许有一天你就是其中一个的现实。
MrsCat
发表于 2010-6-23 15:21
想问一下LZ,如果公司签的是中国合同(休假按中国同事一视同仁,多个5-10天探亲假,总数不比德国多),税后2w左右,房补、车补、电话…… 一应俱全,不过钱不经你手,给你租个月租6-8k的房子,安辆至少A6的车子,电话免费打,还送n多超市Gutschein…… 反正就是住好房、开好车 --- 但都不属于你,五险一金不少,外加每年2-4套往返德国机票,你自己决定何时使用,你使用还是你LP使用,工作强度比德国大,虽然不必往死里加班,但是要verantworten很多事情……
类似这样的offer,你能接受么?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6-23 15:24
我估计这个算法就是说,把周六周日都算进去了。。。。
我没想过要这么多的假期,上面的前辈说 ...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14:1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把所有法定假日都算进去了,不过因为是说最少5天,有些公司以前就有年假的还保持是7天
MrsCat
发表于 2010-6-23 15:26
这是我一德国朋友得到的offer,已经是3-5年前的事情了,也谈过待遇问题,Arbeitsgeber方面说不方便提工资了,其它补助都给,允诺租个超豪华的房子给他,这德国GG觉得总的来说跟他在德国赚的差不多,况且当时他跟他老婆(中国mm)才结婚,两人爱巢建立起来,那mm还在没毕业,不太想分居,就拒绝了。
后来有点儿小后悔啦,因为算算账,他能存不少钱是真的,如果接受这份工作的话,在德国他们两口子基本就是月光。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5:49
我同意你这句话:“道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谁都想“充分保护自己的利益”。
我不是建议楼主放弃自己的权益,而是要求符合自己价值的权益。博弈本意就是下棋,前提是双方棋力相当,要是一个是高手,一个是业余选手还有博弈的必要么?双方商量的不过是高手让几个子而已,高手则会根据自身水平和对对方的水平让子。而高手让棋的前提是他仍然会赢,而不是让了以后他会输。谁都知道让得越多对业余选手越有利,业余选手要是想“充分保护自己的利益”,那就不管对方棋力多高,坚决要求对方大出血。结果就是高手不干了,双方不下了。对高手有什么损失呢?业余选手则失去了和高手过招的提高机会。博弈要你和对方旗鼓相当,也就是说楼主对公司不可或缺。老实说,我不认为楼主目前有和公司博弈的筹码,更多的是看公司策略的运气和RP。你看到别人博弈成功,但是没看到或者不知道别人的筹码(当然也可能别人RP超群,但这不是博弈的结果)。或者说你把德国文凭和两年经验作为年薪几十万的筹码看得太重了,在国内看来,这个筹码太轻了,而且越来越轻。
adgjl 发表于 2010-6-23 11:5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说的很好
- 公司和员工,本来就是一个是强势,一个是弱势,这毋庸置疑,所以职场博弈即以弱博强
- 对于公司而言,理论上任何人都是也应该是可以替代的,niemand ist unersetzbar
- 公司考虑任何事情都是以成本和利益为先,员工的福祉次之,这是残酷的现实
- 谈判成功的要素是掌握正确的信息,再通盘考虑,要谋而后动
- 现在考虑这样一个事实:公司辛苦培养员工2-3年付出了很大的成本,
现在要派员工到某低成本国家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如果员工"恰好"有这个国家的背景,
如果某些员工显示出极大的愿望接受当地条件,没有哪个公司会不愿意不给当地条件
如果员工因为特殊原因不能接受当地条件,公司怎么办?
- 这个特殊原因也是关键,我想我前面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一般公司很难会不接受这个说辞,任何其他解释都没法和这个来得强有力
- 其实,公司一开始就给这个员工德国合同,(只是口头表达了回国工作的意愿,即使谈及到当地条件),而不是当地合同再反派到德国,而且是无限期德国合同,
这本身就说明公司不会因为员工在2-3年后如果员工不想回去而失去他/她
公司人事部门的人也不是吃素的,他肯定考虑过如果2-3年以后员工不想去了怎么办
所以这个风险考虑在开始的时候就有应该有了
- 当然,过分高估自己是不行的,但是不把自己当成一碟菜也是万万不行的
- 2-3年在德国成功的工作经验+德国学位,这是非常宝贵的,任何人低估了这点,
就低估了自身的价值,公司不会主动提醒你
- 低估自己的人,可能自身自信心也有问题,或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可能德语口语,还有英语问题,或者缺少中国工作经验等等
- 如果公司本身不是个正儿八经的公司,比如私人家庭作坊,比如Ingenieurbüro
设计公司等,劳动成本当然是优先要考虑的,根本就没法谈下来
- 如果公司是个大中型企业,一般就好谈一些
- 就我目前的了解,审计/controlling等,这个在德国应该就业不难
楼主专业是BWL或者MBA么?
另外你这段时间有否尝试找下家?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5:54
本帖最后由 Buckyou 于 2010-6-23 16:02 编辑
我不是说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么,要深刻体会这句话
还有,拜托别老和我谈中国员工工资和待遇多少,如果提到这点,你已经把自己给贬值了,你已经自觉站队到那被不公平的一类里面了
如果这样,对不起,算我在这里废话,我根本就是在鸡同鸭讲
++++++++++++++++++++++++
这个世界就根本没有按劳取酬这档子事,相信这点就是犯幼稚病了,呵呵
violazen
发表于 2010-6-23 16:07
我觉得现在国内的国定假日长得很,一端午节就快一星期找不到人了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6-23 16:08
这是我一德国朋友得到的offer,已经是3-5年前的事情了,也谈过待遇问题,Arbeitsgeber方面说不方便提工资了 ...
MrsCat 发表于 2010-6-23 15:2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他当时接受了,现在能在国内很容易跳一个年薪70万加公车的位置。而且租房的补贴,不少人用来买房还贷了。
adgjl
发表于 2010-6-23 16:15
- 当然,过分高估自己是不行的,但是不把自己当成一碟菜也是万万不行的
- 2-3年在德国成功的工作经验+德国学位,这是非常宝贵的,任何人低估了这点,就低估了自身的价值,公司不会主动提醒你
- 低估自己的人,可能自身自信心也有问题,或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可能德语口语,还有英语问题,或者缺少中国工作经验等等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5:4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起来其实,我们的区别主要在于,“2-3年在德国成功的工作经验+德国学位”的筹码有多重要。没有筹码,就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我不认为我是悲观主义者,算是现实主义者吧,你肯定是个乐观主义者。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16:30
本帖最后由 Ladamandis 于 2010-6-23 16:40 编辑
想问一下LZ,如果公司签的是中国合同(休假按中国同事一视同仁,多个5-10天探亲假,总数不比德国多),税后 ...
MrsCat 发表于 2010-6-23 15:2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再过5年以后会考虑接受。
现在的我,好像还不配,我目前在德国的待遇,就算算上社会能享受到的福利,还是差得很远,除非我在德国按中国的税法扣税。。。。。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16:37
呵呵,说的很好
- 公司和员工,本来就是一个是强势,一个是弱势,这毋庸置疑,所以职场博弈即以弱博强 ...
Buckyou 发表于 2010-6-23 15:4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下家正在尝试找,我是wing,而且专业很不对口。
不过工作经验和表现很对口。
中国工作经验没有,但是我可以说有。。。。。鬼知道。
公司是典型的中型企业,在中国有成熟独立的分公司机构。
MrsCat
发表于 2010-6-23 16:41
如果他当时接受了,现在能在国内很容易跳一个年薪70万加公车的位置。而且租房的补贴,不少人用来买 ...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6-23 16: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必须重申,补贴是不会发到你手里的,比如8k的房补,就是给你租个市值月租8k的房子,你想想在中国住月租8k的房子,很滋润了,但这些补助统统不到你自己手里,你只能享受到而已。
p.s. 这也是他们放置跳槽的一大手段。
不动
发表于 2010-6-23 16:53
关注,因为和楼主条件差不多,现在也在谈回国的事情。
最同意的是backyou的看法。
首先确定自己的ROLLE,我们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
当然是“德国人”!我在公司里从来就没把自己当外国人看待过!
说德语,拿德国文凭,德国的工作方式,德国的工作经验,除了爸妈不是德国人外,
其他都是德国的。公司请你,肯定也不是因为你爸妈是不是德国人,而是你出的是不是德国的活。
所以,我在和公司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明确的偶去中国是HINGEHEN,不是RUECKKEHREN!
所以,一个子儿都别少我的!况且俺们熟悉中国情况,算是zusaetzliche Qualifikation, 还得多给点才行!
心态得有,然后具体再操作。
继续关注,完毕。
Ladamandis
发表于 2010-6-23 17:02
关注,因为和楼主条件差不多,现在也在谈回国的事情。
最同意的是backyou的看法。
首先确定自己的ROLLE ...
不动 发表于 2010-6-23 16:5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种观点儿,很新鲜,我也很赞同,不要说什么rueck还是hin,我就是员工,而公司就是要einsatz。这个观点如果能够成功恰当的进行暗示的话也许在谈判中是一个很容易被接受的并且很有影响力的隐性有力资本。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0-6-23 17:28
LZ别冲动,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看法,而且还是别人对你这件事的看法。普遍现象是,谈论别人的工资待遇什么的都是太低太低,鼓励别人一定要多要。轮到自己都是讨论多高的工资可以拿到工签。所以没有必要多么看重别人的建议。这种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鼓励你漫天要价的,机会失去了也不少他们一块肉。
如果你珍惜这个机会,想回去闯闯,待遇其实也不重要。如果瞻前顾后,那还不如呆在这里,因为这里变数比较少,机遇与风险永远是并存的。
我知道一个例子,06年的时候,一家慕尼黑IC公司给出的Local pay的条件是在中国拿德国的netto als brutto. 不过那时将近5年前了,我那个哥们把这个Offer拒了,然后换了个工作。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6-23 17:42
我必须重申,补贴是不会发到你手里的,比如8k的房补,就是给你租个市值月租8k的房子,你想想在中 ...
MrsCat 发表于 2010-6-23 16:4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但是还是有人钻到空子,我当初去帮我们一德国同事租房的时候,房东就说他上个房客就是和公司说指定租他的房,房租1万2,每月他给那个人5千,据说人事管租房房东出面送了礼物,也就睁眼闭眼的不理会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