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发表于 2002-9-2 00:21

德国旅游索引

波恩 (Bonn)

重过波恩
波恩一景——莱茵大跳

Fuessen

德国富森浪漫之路——路边突然跳出几个小矮人

慕尼黑(Munich)

慕尼黑欢乐之旅
德国天体公园参观记

jun 发表于 2002-9-2 12:34

法国的味道——美景、美酒、美食、美人

马戏八姑

   六月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妻一起到法国与德国交界的小镇——BELFORT逗留几天。乘火车从巴黎到BELFORT实在是一件趣事。一路上风景美得不得了,就象一张张流动的Monet、柯罗和Constantin在你眼前掠过。在火车上你会感觉到,你真的是在一个国际环境里,因为你很难偷听周围人谈话。他们说的可能有四五种语言。到了BELFORT火车站,最使我们头疼的是接我们的司机除了我的名字,居然不会说这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都会说的中国话,更不用说没几人能懂的英语了。这迫使我们只能用刚学的“笨猪”(你好),“傻驴”(再见),“马戏八姑”(非常感谢)和“一件白大褂”(不客气)之类的法语和他对话。好在周围没人了解这些词面的真意。
   
   BELFORT是一个只有四五万人的小镇。曾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据说普法战争中Napoleon三世就是在这里被德国人打败的。二战时期自然也是被德国占领。在小镇的中央有一个广场,广场的中央有四个人物雕像。经朋友介绍了这些人物,我还是记不住他们的名字。谁让我爹妈没给我一个好记忆性的。这些人物中至少还有一个普鲁士将领,看得出BELFORT人不是狭隘的爱国者。有一个传说我是很喜欢的。据说都德的《最后一课》描写的就是发生在这个小镇上的故事。我无心考证这故事是否属实,但我逮到机会就会给人讲。路过这小小的广场时,我们静静地在广场边上站了一会儿,似乎仍能听到普鲁士大兵的操练声。这小镇的象征是一只没有舌头的狮子。朋友告诉我们它象征着不屈的BELFORT人,即使在德国占领时不能讲法语,而BELFORT人仍然是不可战胜的狮子。在二战后联合国曾让这的人投票来决定BELFORT是属于法国还是德国。人们选择了法国。我们本想去参观BELFORT的一个古老的城堡。城堡里有许多可回味的故事。但是妻子在这里发现了新大陆。这里商店的东西比巴黎便宜得多。她把三天的时间都泡在BELFORT的商店里了。到该离开的时候她才捶胸顿足地感叹没有去看看城堡。咳,俗人就是俗人。
   
   人们说到了法国应该欣赏美景、美酒、美食、美人儿。在BELFORT的三天里,我们和朋友的一家吃了两次晚饭。我的朋友的一家:他、他的准太太,还有几个月的女儿。法国少妇就是美。白嫩的皮肤、金黄的头发,还有那得体的举止。看上去人人都象贵夫人似的。她那媚人的微笑,使我觉得我若是活在文艺复兴的欧洲也一定能成为达芬奇。我本不喜欢有人在我面前讲我听不懂的话。但是他们之间的对话似乎一下打消了我的反感,法国少妇的法语还是很好听的。
   
   第一个晚饭他们带我们去吃PIZZA。吃过法国PIZZA的人一定能理解PIZZAHUT为什么是垃圾食品。饭前我大侃了一顿如何欣赏法国酒。不懂的人一定会被我骗了。我的法国朋友很是在我妻子面前给我留面子的。他没有戳穿我。只是说他不懂酒。不记得是我创意,还是哪一篇文章上看到的。法国的葡萄酒就象中国的唐诗。Bordeaux的酒象李白的诗热情而奔放。当酒杯接近鼻下时,你立刻会感到浓郁花的香。Bourgogne的酒象杜甫的诗,你可以衔在口中慢慢地品味那无尽的醇香。在中国时我曾请这个朋友吃过四川火锅。你可以想象我点了什么。所以这次他说一定给我点一种特殊的PIZZA。我们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吃了一半儿时,朋友告诉我,那在PIZZA上布满的绿点点是一种发霉的奶酪。我听了后感到一阵恶心,不再动那张有绿点的PIZZA了。看我那样子,他乐得手舞足蹈地说:“This is so called REVENGE.”
   
   第二天我们去的是一家牛肉馆。这饭馆儿不象广东的海鲜馆儿熙熙攘攘的,很象典型欧洲家庭里幽静的一角。我们选择了靠近壁炉的桌子坐下。这次我的朋友还比较讲究中法友谊。他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叫Baeckoff的菜(请不得考证这个字的拼写)。当这个菜上来时,你可以感到一股强烈的香味儿向你袭来。一个精雕细作的小罐儿,比我们儿时装蛐蛐儿的罐儿大一些。盖子用香喷喷的奶酪封着,牛肉切成块儿状加上各种香料泡在上等的红酒里,经过几个小时的烤制。吃起来既有法国菜高雅神秘之感,又有中国菜的丰富味感。妻子尝后很是不服,起誓说也能做出同等的菜,还扬言要在中国请法国朋友吃她做的Baeckoff。可是至今,她从没“踹”(try)过。

jun 发表于 2002-9-2 12:36

在德国“拍门”——一个很好的选题

陈钰鹏

   到国外出差,我和别人不一样,我不拍人和景物在一起的照片,几乎只拍建筑物。上次去德国,我住在勒弗库森市,旅馆位于一条幽静小街上,两边几乎都是二三层楼的花园小房子。让我最欣赏的是这些房子的门,它们的艺术含量很高,设计和装饰各有千秋,我真想把这些门全部拍摄下来。
   
   但我心里有个大顾虑:我到每家门口去拍照,主人会不会有意见,甚至会不会怀疑我有什么动机?一天我把这个问题向一位德国同事提了出来,他一听便说:“拍门?这是摄影艺术中一个很好的选题。我们这儿有一位女士是专门拍门的,我带你去见见她。”这位女士的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门的照片,许多门我见所未见,我羡慕极了。我向她请教:“随便在人家门口拍照会不会有问题?”“我没有问题,我属于一个摄影协会的。”“噢,原来这样。”我有点失望地说。我的同事安慰我说:“在百货公司或专卖店拍照或摄像,这牵涉到商业秘密。拍别人的房子呢,我想问题不大。”
   
   此后,我提心吊胆地拍完了街道半边的房子和门。可是在一个上午,也怪我动作太慢,尚未按下快门,房子的主人牵着狗开门出来。我只好迎上去说:“您早,先生!我觉得您家的大门挺漂亮的,所以我想拍一张照。”“请便,请便。您是专门拍门的吧?”“对,噢……不,我喜欢,我喜欢。”我又为主人、狗和门一起照了一张相。临走,我又道了谢。“不客气,不客气,再见。”主人说。原来在德国,拍别人的门是可以谅解的。

jun 发表于 2002-9-2 12:37

德國剪髮記

今天早上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美容院,目的只了修修,打?淖蛱焱砩暇烷_始?懒艘徽

jun 发表于 2002-9-2 12:39

德国人虚伪的礼仪——“坐怀不乱”的客人们

代表

   在德国生活了很多年,一个深切的感受是:德国人特别虚伪,越是“有身份”的人越虚伪。
   朋友开着一间旅行社,专门接待国内来的代表团。他总是对我抱怨中国人不好伺候,特别挑剔,老是不满意。当年我在中餐馆打工,来了一位上海的客人,餐牌上的菜全不合他的口味,叫着要吃鲜鱼。大师傅专门拿出我们自己吃的鱼,花了半个时辰,给他做了端上去。吃完,我照例问:好吃么?他眼睛翻了一翻,说:还凑合吧。我把手插进裤袋,为的是不让他看到我攥起的拳头。
   几年前,看到国内的电视。一个出名的节目主持人(大约是叫倪萍什么的)去江西采访茶农的生活。到了人家里,老妈妈精心给她炮了一杯茶,里边放了好多果仁儿一类的好作料,颤颤巍巍地端给她品尝。她不经意地抿了一口说:嗯,还可以吧。看到这一节,我的拳头又攥起来。现在大家知道我为什么不爱看国内电视了。
   前年,德国一家电视台的做了一个小测验。他们把一间出名的餐馆的厨师和跑堂换了,要测验一下客人们的耐性。他们先是把汤、菜做得其咸无比,端上给客人们,看他们的反应。谁知,绝大部分的客人一声不响地把汤、菜吃得一干二净。只有一位客人幽默地说:你们的大师傅是不是谈上恋爱啦(意谓魂不守舍)。收盘子时,跑堂问大家味道如何,大家异口同声:多谢,很好。跑堂还故意作出很恶劣的姿态,羞辱客人,客人们还是“坐怀不乱”。
   大家也许会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连电视台组织这个节目的人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这是德国“上流社会”实实在在的现状。
   在德国,越是有身份的人,就越是态度好,越是谦恭。这丝毫不是因为他们的心里真是这样善良,而是因为有所谓“社会形象”的约束。
   那些吃完咸菜汤还连声叫好的客人们在真实生活里再也不会第二次来光顾这个餐馆。同样,在讨论问题时,假如他不同意你的观点,差不多不会直接说不(中国人可以说不!),而是说:我不知道。开始的时候,德国人的这种“虚伪”令我非常厌恶。后来才渐渐发现,“虚伪”是调节人际关系、社会气氛很有效的润滑剂。崇尚社会的和谐、温文儒雅,是绝大部分和平富裕的社会的共同特征。

jun 发表于 2002-9-2 14:29

熱情慕尼黑

在到慕尼黑前本人照例 K了一本慕尼黑旅,中提到慕尼黑是啤酒大本_I,而且慕尼黑人非常豪情!看到我慕尼黑人生莫名的好感,而且也慕尼黑充?M好奇心
.....
慕尼黑是德第3大都市,人口次於柏林和?h堡,在大熔_t有?碜允澜绺囊泼

jun 发表于 2002-9-9 09:55

吃在北京

lambeth 原作 

"吃在北京"是让南方人摇头叹气的事,善侃的北京人似乎不善吃,食物的粗糙与马虎令南方人却步。当然这是平均水平。北京不是没有好吃的,你得付出更多的钱,更多的耐心,慢慢地才知道在北京应该怎么吃--饭店能不去就不去,一条街都是餐馆的地方比独此一家更有物美价廉的可能性,一家馆子去到第三次就可以要求打折……其实北京最大的好处是口味杂,天南海北,国内国外,"只要你想得出来的,什么没有?"《北京晚报》文化版的记者,每天一到饭点就开始琢磨今天上哪吃的戴方说了。

  10元

  从绝对价格来说,吃在北京是比上海广州便宜的,也许是因为低收入阶层人数的庞大--一个月入数百的下岗工的家庭,主妇不一样安排一日三餐?从香喷喷的街头烤白薯(2元一斤)、煎饼果子(1.5元一个)、烤羊肉串(大的1.5元,小的1元),到每个大的超市、副食商店都卖的热烧饼、葱油饼、炸鸡,以及快餐式的小店的饺子、兰州拉面,要想用低于10元钱吃饱的选择还是很多的。

  很多像模像样的中式快餐店,一个套餐也不过8元左右,这在肯德鸡、麦当劳是绝对吃不下来的。营养搭配还更合理。值得推荐的有SOGO小吃城里6元一个的卷饼,一层鸡蛋,一层薄饼,卷着各种新鲜的素菜,再抹上酱--是最合健康的快餐。新华社西门一条街上的饺子都好吃,1.5元到3元1两,几十种馅--建议你试试秋轩鸡蛋黄瓜馅的。还有,就是一夜之间兴起来的韩国小馆子的石锅拌饭,10元一个,香喷喷热辣辣。

  50-100元

  北京没有大排挡的概念,却满街大排挡的价位,有的为了招徕生意,索性把菜单--也就是价目表贴在门外:鱼香肉丝8元、尖椒土豆丝5元、葱爆羊肉12元……能把你吓一跳,这还有得赚吗?当然便宜没好货,肉丝不成形,羊肉不新鲜,多搁料酒遮着。

  最近满街是28元一只的烤鸭,或者吃200送一只烤鸭--希望游客不要去吃,太坏烤鸭名声了。而西直门鬼街上号称北京最正宗的上海菜--小明珠,格局是大排挡的格局,价位可不是大排挡的价位。在北京,100元能让4个人叫上一桌子菜,叫做"家常菜",但好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多半是咸、油腻,牛羊肉不新鲜。多吃足以坏了口味。

  如果能吃辣,那还好一点,眉州东坡、渝信这样的川菜连锁店出品有保证的多,价钱没有便宜到偷工减料的程度,3个人100元也够了。

  200元左右

  最好的选择是上海菜、宁波菜,像赛特旁边的老宁波、东单的雪苑,好的江浙菜是精致、清淡,就算只有几样做的好,每次去都点,也吃不腻。坏的也可以很坏,北京有的上海菜,门面很好,很能唬人,可是连一样糯米糖藕都不是味。

  湘菜,本来比川菜稍贵一点,3个人,100多元可以吃好。现在也有"家常菜"化的趋势,一味地咸而不辣,剁椒鱼头蒸老了,腊肉又还不够。不过总的来说,湘菜还没有川菜那么泛滥,做法也比较规矩。更有特色一点的是贵州菜,比如赵登禹路与平安大街交叉处的贵州竹笋酒楼,菜式与器具都有特色,使人精神一振。

  300-500元

  日本菜,肯出300元以上就能吃到生鱼拼了,要不就在寿司鳗鱼饭那打转。在广州和上海,日本菜都有大众化的趋势,戴方对上海的日餐自助印象很好。广州的回转寿司店水准直追香港,一到周末人头涌涌。而北京,回转寿司都难得一见,店家最大的让步是推出七八十元一份的套餐,即使不打商务午餐的名义,谁肯晚上吃那个呢?不过日餐胜在环境清雅,间隔出小小的位子,隐约的背景音乐,吃惯了嘈杂中餐的人实在觉得是种享受。

  国贸的鸭川,几乎是北京最早的烹割白云,戴方推荐。

  价钱相近的还有韩国菜,烤肉为主,小菜免费,主食是火锅面。来来去去就那几样,原料讲究的话,也吃不腻。

  一份烤牛肉70元,实在是不便宜,韩国老板频频向你鞠躬表示敬意。

  韩国菜在北京是两极分化,同时兴起的还有小馆子、烤鱿鱼、拌撅菜、大酱汤,出品完全两样,另有一番味道。

  使馆区那边,很多小的西餐馆,老板可能是在法国,西班牙混过几年的,回来还是跟外国人熟。价格比门脸吓人得多,有的菜式可能比五星级酒店还好,又比五星级酒店多一分家常味,所以生意并不坏。

  FRIDAY当然是更多人最早想到的美式西餐,永远热热闹闹。

  1000元

  1000元在北京吃一顿饭,用戴方的话说,"大概是鲍翅阶层了"。在高星级酒店吃饭,菜牌与结帐单有一定差距--差在那15%服务费。而且还不好吃。在北京餐饮业不很发达的前些年,有些国家的风味只能在酒店吃到,那没办法。现在就看不出有这种必要了。除非是结婚,要个体面,那就别管吃的好不好了。

  东华门的四合院,专门做外国律师生意的,地下是画廊,一楼是餐厅,二楼是旧家具,从窗户能看见故宫。一瓶红酒600多,一支雪茄200多。戴方第一次去,跟人要龙徽,人说,龙徽在我们这儿是做菜用的。

  这大概是北京一绝,深藏在小胡同里,不起眼的小馆子,来头大得,不是一般食客能问津的。

  3000-5000元

  粤菜,而且是海鲜,顺峰,香港美食城。别问"时价"几何,点菜就是了。据吃家说,顺峰确实是做的好,难怪一直屹立不倒。

  10000元

  北京饭店的谭府谭家菜,10人一桌的燕翅席,从3000元起,上不封顶,上万在话下。330元一位的黄焖翅,是有国家专利的。阿一鲍鱼,一只就是4位数。吃鲍翅是没有谱的,这是另一个层面的"丰俭由人"。

  真是有钱而不是偶尔摆一回谱的,大概肯多花点心思加入隐蔽些的私人会所,俱乐部,犯不着与大众为伍。在北京,想花钱还不容易?








--------------------------------------------------------------------------------

-- 作者: 小水晶
-- 发布时间: 2002/08/20 00:56am

吃吃吃!!想家了,北京....我来拉!





--------------------------------------------------------------------------------

-- 作者: jun
-- 发布时间: 2002/08/20 02:11am

上次回国,因为时差的关系,晚上12点拖着朋友去上海的Friday吃饭
进门也不看菜单就点皮蛋豆腐,一杯扎啤,
把服务生点得一楞楞的,
说我真会点,一点就是他们的特色菜,
可把我朋友笑坏了.
我只记得一杯扎啤要九十块.





--------------------------------------------------------------------------------

-- 作者: titihi
-- 发布时间: 2002/08/20 08:26am

惨阿,北京1000元的楼主说的不是很对阿,1000吃不到什么好鱼翅。最多吃吃韩国菜,撑死了!





--------------------------------------------------------------------------------

-- 作者: ally
-- 发布时间: 2002/08/20 02:11pm

昏死过去~~~
想立马买机票回北京了~~~






--------------------------------------------------------------------------------

-- 作者: 顽石
-- 发布时间: 2002/08/20 02:18pm

3000-5000元

  粤菜,而且是海鲜,顺峰,香港美食城。

香港美食城去过,被人狂宰,我记得很清楚。。。是这个价位了。。。5555
现在想起来还心疼~~






--------------------------------------------------------------------------------

-- 作者: ally
-- 发布时间: 2002/08/22 10:34pm

我想回家!!!!怎么发这种帖子啊~~~出人命的诶!~~

jun 发表于 2002-9-9 09:56

上海的另一种游法

去上海,就一定要奔着它的小资情调去,所以你的弹药要充足。在这里我介绍另一种游上海的方式
踏到上海的地头,第一件事当然是找下脚地,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决定住在繁华的闹市中,什么陕西路,南京路,北京路都在我们搜索的范围。因为上海的地铁十分便利,大家也可以选离市区远点,但在地铁附近的酒店、旅馆入住。我们几个fb分子住进了陕西路上一家重新装修,环境怡然的棠柏酒店,标间特价200,四个女孩挤进去没问题。匆匆洗漱后,就去了“上海人家”吃上海菜。
第二天起了个早,散步到外滩,那时人还不多,但日头已经爬上头顶,我们抓住这充足的光线,将外滩的美景一并摄入了相机。接着坐30元/人的海底隧道快车进浦东,这车不坐也罢,除了不用被太阳晒,可以叹叹空调,隧道里的变幻激光晃得我眼都花了,还不如坐5,角/人的渡轮过江呢!
在浦东晃了半天,就觉得上海的建筑有特色。旧楼不管外墙怎么脱落,但那股欧式的贵族之气总是向你迎面袭来。新厦不论高与矮,它的独具匠心不得不让你感叹。在东方明珠下的coffee shop歇歇脚,就直奔码头,坐上5角/人的渡轮去了城隍庙。城隍庙和豫园十分近,满是游客,不过在这种地方是绝对见不到上海美妹和帅哥的。赶快走了!
晚餐是在上海百货旁的一间西餐厅吃的,味道不错,可服务态度就让人大跌眼镜了。总算感受到上海人的傲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的来临,我们在酒店里收拾一番后,就像午夜的精灵向横山路酒吧街飘去。其实上海的酒吧街很多,但横山路比较出名,间间有自己的特色。由于我们正赶上周末,几乎间间酒吧爆满,我们无奈地找了间有位的坐下,喝起酒来。总算酒吧的歌手没有让我们失望,我们一会儿就陶醉在她那幽幽的歌声中。酒喝了不少,时间消磨了很多,23点的时候,酒吧的人已有了退潮的迹象,我们几个递了递眼神,决定去一家可以“活动活动”的酒吧继续high下去。
酒精在热舞中挥发了,人开始从迷幻到清醒,此时已接近打烊时分。
第三天睁开眼睛的时候已是中午,我爬起来拉开厚实的窗帘,强烈的阳光毫不客气地窜了进来,我的同伴们鬼叫似的抓起床单蒙住了头......
依然是步行去淮海路的新天地,真是个别样的天地,一间间独具特色的酒吧、西餐厅、coffee shop在我眼前跳个不停。因为日头当空,游人不多,露天偏阴的地方也有几个老外在喝coffee,老外就是这个样,何时何地都是情调致上。我们几个饥肠辘辘,钻进了香港几个大腕联手开的“东方魅力”,吃buffet dinner,要知道“东魅”在新天地里可是首当其冲的哦,可见它的大哥大地位。但是它那的buffet dinner 中午45元/人,晚上75元/人,没什么好吃的,要说只能是拿钱来吃环境咯!
吃完了中午餐。在新天地里乱窜乱拍了一阵,就到周围的商厦闲逛。同伴都说到上海shopping了,就不用去香港了。
一路下去逛到了南京路,南京路与泰兴路交界处有一条“吴兴路步行街”,很小巧的一条街,夜幕降临时,这条小街的热闹程度不逊色于人民广场,而且晚上还会搞english salon,蓝眼睛、黑眼睛都在闪,是的,上海的学英文气氛浓得化不开。我们在街头的一家“基地餐厅”就餐,因为装修得像西餐厅,我们以为以西餐为主,没想到是吃中餐的,那的“石头孜然牛肉”做法独特,牛肉爽滑可口,我们几个大快朵颐地吃了一顿,5菜2汤130元,不贵!
当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我们知道又要出动了,于是匆匆回酒店淡抹一番,步行10分钟到了hongkong plaza5楼的jam disco 。jam disco门票40元/人,送一支啤酒,一进门就是震耳欲聋的disco,绝对能把你的心脏振到嗓门。。一个可以容纳千人的舞池里人头涌动,,一个超大的屏幕vido不停的播着,所有的人都在疯狂地摇头摆身,都不知道要把身体里的什么甩出来。舞池已挤满了人,个个high得不行,我们几个只好拿着啤酒,在人群中边挪动脚步边看着,10分钟后就溜了出来,因为这个地方不太适合我们,还是喜欢听着某人唱着歌,有个地方坐着的感觉。于是我们又坐地铁去了横山路,在那消磨到零晨1点。(也可以打的去,价钱贵一点,4个人一均摊,没多少了)
别以为我们的活动就此结束了,我们拦了辆的士去了人民广场,那儿有间“统领”ktv,我们打算在那唱到天亮。这里要先说一下,“钱贵”和“统领”是两家十分够档次的ktv,白天在那唱歌按钟头计价十分昂贵,但零晨1点到6点这个时间段就很便宜,每人35元任唱,你是一个人也可以要间包房,还有buffet dinner免费提供!当我们到的时候,吓了一跳,原来还有很多人在大厅等位,当时已是零晨1:30,我们只好坐在大厅的软沙发上坐着喝茶,闭目养神,养精蓄锐,准备战斗到天明!
当我半梦半醒的时候,waiter来叫我们了,此时已经零晨3点,我们个个睡眼惺忪地跟着waiter进了包房。包房很雅致,音响设备一流,你想唱的歌没有找不到的,我们一边吃着自助餐一边唱着歌到了天亮。
每个人从“统领”出来,就像见不得光的僵尸,见到初升的太阳,抱头鼠窜,溜进的士回酒店了。不用说又要睡到华灯初上时了!!!!
有这样玩上海的吗?
(虽然我们住的酒店贵了点,但离我们吃喝玩乐的地方都很近,为我们节省了不少路费,不过这本来就是一次fb之旅!)

jun 发表于 2002-9-9 09:57

旅游购物六大成语

  出门在外,想要握紧自己的钱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多数人在眼
花缭乱的情况下,都容易对当地的物价产生错觉。尤其是到了经济不太发
达的地区,老想当然地认为那里遍地都物美价廉,这样一来,疯狂购物的
本性没法不变本加厉。以下几招虽然保证不了你的钱包去时什么样回来还
什么样,但至少可以提醒你,在众多的诱惑面前不至于太忘乎所以。
 
  ★狐假虎威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采购,最要紧的是身边要带上个会
说本地话的朋友。不会砍价没关系,哪怕他笨到人家要多少钱他给多少,
反正钱包在你手里攥着呢。他的任务就是东拉西扯转移视线外加敲敲边鼓,
所以最理想的人选是见面磁自来熟的那种,让卖东西的人生怕误“宰”了
自己的远房亲戚,以至于拉不下脸来咬定“物价”不放松。这样一来,你
花最少钱买最好东西的目的就快达到了。只是事先你得给这朋友打打预防
针,确保他在听到“吃里爬外”这4个字时不至于反应过于激烈。     

  ★避实就虚 记住,别在热闹的旅游景点买东西,除非你的钱多得实
在花不完。据说在当地小贩的眼里,有两种人不宰白不宰,一种是大鼻子
蓝眼睛的老外,另一种就是你这种初来乍到不知深浅的外地游客了。另外,
还有一个不能轻举妄动的地方是机场。那里的东西多半都像有些杂志一样
中看不中用,就算买来送礼人家都未必领情。要是费点儿事摸清当地人常
去的购物场所,你的钱包就会安全多了,即使享受不到和当地人一样的待
遇,至少不会被误认为是个不识数的冤大头。     

  ★孤注一掷 暂时抛开那些诱人的“售后服务”吧,只要不是在自己
家门口买东西,包退换保维修的承诺就和你没有任何关系。掏钱之前,你
最好睁大眼睛、集中精力,用最佳状态做好你的一锤子买卖,因为就算有
朝一日你还会再来,只怕到那时候,眼前这位老板早就带着他的笑容和商
品跑得没影了。衣服要试穿,CD要试听,影碟要试看……眼下的麻烦越多,
日后后悔的可能性就越小。据本人的经验,旅游购物的风险系数丝毫不低
于炒股,没做好孤注一掷的思想准备不可仓促上阵。     

  ★南辕北辙 曾有朋友不辞劳苦从大洋彼岸带回一套真丝睡衣,兴致
勃勃送给老婆,却遭兜头“痛骂”,原来标签上清清楚楚写着“Made in
China”。50美元足够在国内买3套同样的衣服不说,连昂贵的空运费都硬
是替人家交了。一种产品离产地越近,价格就越低,这是个经常被人忽略
的常识。除非你要买的东西有什么特殊的纪念意义,否则,以后有时间就
多关心关心国内外的轻工业分布,别再南买皮草北买茶了。     

  ★心血来潮 几年前有过一回沿古丝绸之路游新疆的经历,一路上曾
被各种民族服饰迷得神魂颠倒,于是异想天开要搞个专题收藏。等大包小
包上了帕米尔高原,又看上了“古兰丹姆”的帽子。不想塔吉克女孩的刺
绣珍贵异常,可善始善终心切,到了还是哭着喊着留下 200块钱,从一个
舞蹈演员头上硬摘了一顶回来。旅途结束,情绪也渐渐正常,忽然发现我
这一路的收获不但没成什么气候,反倒成了搬家时的累赘。尤其是那顶帽
子,连参加化装舞会都嫌夸张。唉!真成鸡肋了。     

  ★入乡随俗 一身地道的当地打扮招摇过市,而又没有一口流利的地
方话相得益彰,这可不是明智的做法,不但无法滥竽充数,反倒暴露了自
己的身份,除了能多赚点回头率以外,对你下一步的购物极为不利。这等
于你在脑门上贴了个条子广而告之:我是刚从外地来的,我对你们这儿的
一切都好奇。一条街的店主不都虎视眈眈盯着你才怪!这个时候,再精明
的当地同伴,再高超的砍价水平可都帮不了你啦。因为不知不觉间,你已
经哄抬了老板们对这笔生意的期望值,人家大不了不卖,你要忍痛割爱却
是难上加难。

jun 发表于 2002-9-9 09:58

海德堡快速旅游攻略

-- 作者: wtao
-- 发布时间: 2002/08/25 11:55am

海德堡玩过好几次了,走了不少冤枉路后终于搞清楚了东南西北,简单写出来和大家分享.由于自己也在巴登州,去玩用的是巴登票,21欧元5个人,这个票在海德堡,卡尔斯鲁尔和乌尔姆等大城市里还可以坐公共交通工具,很合算.
到了海德堡火车站,从北出口出来,随便上一辆去Bismackplatz方向的公交车,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到了一个很热闹的广场,这里就是海德堡的中心了,下车走入步行街,左右都是小商店,慢慢看吧,一路往北走,路上不少咖啡店快餐店,慢慢走大概20分钟就到了圣灵教堂,在圣灵教堂之前有一个土耳其Doenner店,味道很好,3.10欧元一个,贵了点,但那是在德国吃过最好的.
过了圣灵教堂,右手边一个小广场,中心一个金色小人,穿过这个小广场就是上堡的路了,两条路,左手是一条长斜坡,前门,右面是台阶,进后门. 看自己喜好选吧, 都差不多是10分钟能到.堡里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就是站得高,风景好些,然后就是两个大酒桶,藏在地窖里,空气糟糕得要死.后门走过去是Schlossgarten,像个梯田,好几级,是个休息的好地方.
从堡里下来,再次穿过圣灵教堂旁边的广场,向Nerkar河边走,就到了那座古老的桥,在桥头脑袋钻入怪兽的头照张相后过桥,对面就是哲学家小道,其实没什么看头,蒙着头爬,中间有两个休息的地方,15分钟就到了半山腰,到头了.
下山不过马路就有一个公交站,好像是34路,上车没有几站就回到了火车站.
整个过程也就是四个小时,有兴致还可以去逛逛海德堡大学或者其他城市.






--------------------------------------------------------------------------------

-- 作者: 春江潮水
-- 发布时间: 2002/08/25 03:28pm

快速功略之我见:

1。火车站出来先别忙着坐车,去北出口对面的TOURIST INFOMATION要张简单城区地图,如果愿意可以顺便买张海德堡卡,凭卡参观城堡,大学监狱半价,某些博物馆免费。

2。到了BISMARKPLATZ,别走步行街,看好时间换3路坐一站过桥,下车后右转,小巷正对着的才是真正的哲人之路,(楼上说的没看头的小道叫SCHLANGENWEG,纠正),哲人之路坡度稍缓,比沿SCHLANGEWEG上山省力的多,而且处处都是隔内卡尔河看城堡和古桥的好位置,远眺够了相照够了,沿SCHLAGENWEG下山,一鼓作气5分钟绝对到山脚,没必要中途休息。

3。下山后穿过马路就是古桥,桥头的“怪兽”是只拿镜子的猴子,传说,猴子手中的镜子能照出人心中的真实想法,可惜老猴子二战时候被炸到河里了,现在的是新修的,被人摸的锃亮。

4。从猴子对面的小巷穿到圣灵教堂,参观后再穿过集市广场,市政厅旁边儿是古堡索道车的始发站,可以选择坐车或是爬山到达古堡,堡里的酒桶可以储酒二十万升,个人认为还是很值得一看的(海德堡卡坐索道车应该是免费的)。

5。从古堡下山后沿步行街返回BISMARKPLATZ,途中路过大学广场可以顺路去大学监狱参观(按门铃进门)。

6。从BISMARKPLATZ坐公交车回火车站,一路溜达回去也行,大约二十分钟。

按以上功略,全程走马观花,三个小时足够了。

另外,走过德国不少城市,海德堡是第一个看到有专门中文编写旅游介绍的,虽然文字值得推敲,但城市给我的感觉,立时亲切了不少。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jun的世界旅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