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bl102 发表于 2013-2-10 21:39

我有接近一年的FEM实习加论文的经验,面试过两个正常公司berechnungsingenieur的职位,而且都到二面了,最后都被淘汰了,现在只能考虑DL了

china123xi 发表于 2013-2-11 01:08

messerfisch 发表于 2013-2-10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边找边在家练习,在什么地方啊,可以搞一些软件在家练习

有什么软件自己练啊?

china123xi 发表于 2013-2-11 01:09

messerfisch 发表于 2013-2-10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软件,你一点都不懂吗, 学过关于fem 的一下东西吗,做cad吗

懂软件啊,找的工作都要求有实践经历

china123xi 发表于 2013-2-12 21:09

abaqus 发表于 2013-2-11 2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bakus 学的如何?

用那个做过热力学分析,基本菜鸟

china123xi 发表于 2013-2-14 01:32

abaqus 发表于 2013-2-13 2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nsys APDL,
Nastran 会吗?



Nastran 只在NX里面用过,其他的不会。。

xeonrong 发表于 2013-2-14 09:54

看到你们还在讨论软件,就忍不住说几句:
去年,我们这边面试了一位中国女生做毕业后freiwillig的实习,头没时间,我们senior带着我去的,主要觉得都是中国人好交流,从侧面看出来,fem对语言要求相对要低。
这位女生准备地相当好,和人力资源谈笑风生,我当时觉得这就将是我的同事了,转折出现在senior拿出一张纸之后。上面一共30多个小问题,很多都记不得了,说说我能记住的,找FEM工作的朋友,你们自测一下:(局限固体力学)
基础理论:
1.        说说什么是刚度矩阵吧,别光写个字母
2.        为什么三角单元比四角单元硬
3.        影响有限元计算的结果的因素,使劲说吧,8个以上至少
4.        什么是模态
5.        Woehlerlinie
还有些我记不住了,但是如果这几个你都要想半天的话,基本可以考虑面试后回家别耽误了赶车了。

软件:
1.        说说RBE2和RBE3的区别吧
2.        写一个一维的非线性弹簧单元, 随便求解器格式
3.        说说网格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4.        如果abq中odb输出文件太大的话,怎么改输出参数
5.        频繁遇到的不收敛问题有什么通用的检查方法
6.        如果你会编程的话,是否可以把一个刚度矩阵从nas转为abq

等等吧,还有不少。实话说这些问题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是有些困难的,当然我是指软件部分。
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你想比德国人更有竞争力,就只好自我高要求了。高要求不是体现在你会多少软件上,这个真的没用,基础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真诚地建议想从事这个行业的朋友认真地复习一下有限元理论,而不是装一机器软件,会跟着教程在图形界面下做几个例子。

懒人_Nr? 发表于 2013-2-14 15:01

xeonrong 发表于 2013-2-14 0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你们还在讨论软件,就忍不住说几句:
去年,我们这边面试了一位中国女生做毕业后freiwillig的实习,头 ...

{:5_370:}

kilin027 发表于 2013-2-14 15:19

我是做CFD的,FEM也学过,略懂。
做仿真并不是光会用几个软件就行了的,这样的人太多了。大家都会用软件算,但你怎么知道自己算的结果就是可靠可行的呢。所以对问题的分析最为重要,这才是做仿真的人需要把握的重点。

xeonrong 发表于 2013-2-14 15:31

kilin027 发表于 2013-2-14 15: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做CFD的,FEM也学过,略懂。
做仿真并不是光会用几个软件就行了的,这样的人太多了。大家都会用软件算 ...

呵呵,有些问题不是真的让你说出答案,而是看你的思路而已。真正玩过的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你说的理论三不好说,那我说其实所有求解器文件出现的东西都影响,从单元的属性,到材料卡,到边界条件,到控制参数

软件的三:说到底还是刚度影响了结点位移的近似解,有限元书上很明确地有
软件的五:这个不太好说,一般笼统地来说就是先查边界条件

hans1234 发表于 2013-2-14 16:02

有人知道 Berechnungsingenieur 三年经验在 Bayern 或在 Baden württemberg 市价是多少?

山区人民爱照相 发表于 2013-2-28 10:29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3-1-21 1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制造业的中小型公司对FEM几乎0需求

职位需求不等于实际需求。制造业的工程师也知道模拟计算可以解决问题,但怎么解决,能有多大收益,找什么样的人,这都说不好,所以这样的需求不会直接转化为职位需求。
汽车业航空业有庞大和成熟的计算模拟工作流程,但中小制造业对simulant的要求全能得多,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什么五花八门的问题都可能遇到

山区人民爱照相 发表于 2013-2-28 10:34

xeonrong 发表于 2013-2-14 0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你们还在讨论软件,就忍不住说几句:
去年,我们这边面试了一位中国女生做毕业后freiwillig的实习,头 ...

收敛这问题,实在是太大了。
俺不久前遇到的,几何模型1,2,3,4,材料模型a,b,一共8个组合,7个收敛,1个不收敛。这到底是什么原因?abq的技术支持答非所问,还没时间继续讨论下去。

xeonrong 发表于 2013-2-28 15:07

山区人民爱照相 发表于 2013-2-28 1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收敛这问题,实在是太大了。
俺不久前遇到的,几何模型1,2,3,4,材料模型a,b,一共8个组合,7个收敛,1个 ...

hotline没用的,我去年的时候出了点问题,接触模型不收敛,接触对太多,实在没办法找他们,他给几个例子而已,一点参考价值都没。后来直接把inp发过去了,他居然把参数给我放粗了,然后算收敛了,可惜结果差得厉害。其实材料和几何两个非线性一开,就算收敛了也有很多问题。

如果牵扯到复杂的材料模型,我个人觉得有时候的收敛成了碰运气,材料的屈服点上本构方程的导数如不连续,很容易造成此材料计算的收敛困难,小变形你就算解决了,大变形也不成。什么都对,就是算不出来。。。

其实我觉得你的这事,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招个实习生,针对这个开篇论文,正好这个帖子里那么多人,
一箭双雕,哈哈

山区人民爱照相 发表于 2013-2-28 17:51

xeonrong 发表于 2013-2-28 14: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otline没用的,我去年的时候出了点问题,接触模型不收敛,接触对太多,实在没办法找他们,他给几个例子而 ...

材料是DPC模型。一种粉末的dpc参数收敛,另一种粉末死活不收敛,把dpc部分去掉,只剩纯弹性,还是不收敛。已经无法解释了

messerfisch 发表于 2013-3-2 10:37

本帖最后由 messerfisch 于 2013-3-2 09:44 编辑

做FEM CFD的 飘过

计算中的收敛不收敛,

这个是人为的去定义的东西。

什么叫就算收敛,什么叫计算不收敛

FEM CFD 计算机在规定的计算时间&ITERATION里找到了结果就是收敛, 反之,不收敛

但是不收敛的计算结果一般情况下也是可以用的。。

{:5_310:}

messerfisch 发表于 2013-3-2 15:17

abaqus 发表于 2013-3-2 1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FD不收敛的话,结果很差啊,

尤其是多相流,


konvergenz kriterien
{:5_310:}

ytbl102 发表于 2013-3-3 21:05

Bei starker nichtlinearen Problemen- typischerweise komplexer Kontakte und großer Verformung, ist die Konvergenz machmal nie zu erreichen. In diesem Fall ist die Verwendung eines expliziten Solvers effektiver.   

abaqus 发表于 2013-3-22 18:04

{:5_389:}

楼主现在呢

irini 发表于 2013-3-26 13:02

xeonrong 发表于 2013-2-14 0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你们还在讨论软件,就忍不住说几句:
去年,我们这边面试了一位中国女生做毕业后freiwillig的实习,头 ...

看到版主的帖子受益匪浅 现在也在学有限元软件 很迷茫
不知道版主能不能谈一下是怎么学习有限元软件的 如何把理论和软件结合起来 等等 不胜感激!

xeonrong 发表于 2013-3-26 14:58

irini 发表于 2013-3-26 1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版主的帖子受益匪浅 现在也在学有限元软件 很迷茫
不知道版主能不能谈一下是怎么学习有限元软件的 如 ...

很难能帮你总结一下,况且我也不认为我有资格来引导你,不过既然你问,我试着说说我的一些看法,不见得对,你可以有选择地借鉴。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学过有限元基础理论,不能光是衍架结构的。没学过就没必要继续谈了。。。。以我个人来说,当年国内学过,学完就还给老师了,这边也学过几个学期,基本也是应付考试,后来从实习开始是三步一坎,一个名词查一晚上地慢慢补了一年。清华有一本有限单元法,其实也无所谓哪出的,我建议你备着,基本所有的实际问题都能从书中找到理论解释。

但是,光看书非常枯燥,尤其你如果没有考试压力的话。当年,我也是一头扎进软件堆里,在图形化的界面下觉得一切都生动起来。现在回头看,不能说这是个误区,但是起码不是正路,就和沙子上盖房子一样,一切都是虚的。要感谢我的公司,他们为了统一调配license,基本很仇视我打开abaqus的图形界面,因为图形界面会同时消耗5个授权,我们有nastran,却没有patran,又是个没有图形界面的东西,所以,
你桌面上最长出现的窗口是UE,到现在也是如此。(除了打网格)

UE里读的就是各种有限元软件的输入文件,不管是dat,inp,还是bdf等等,真正读懂了它们,你才敢说你会用软件了。不管任何软件,最基本的输入文件无非是4部分组成,由点和单元组成模型,材料和单元属性,边界条件(约束+载荷),输出控制。怎么写,各家有各家的规矩。但是通了一个,其余的几个也没有任何困难。如果你不想只枯燥地学基础理论的话,我推荐你如此顺序来接触限元:

1.        先去淘宝买个patran/nastran,版本无所谓,先装P,再装N才能装上。
2.        Nastran安装目录下找一个叫nastran_library的pdf,里面找到打开Getting Started with MSC Nastran User’s Guide的pdf
3.        一共不到300页,有罪基础的理论,也有实际的例子,2,3天应该能顺一遍了。理论不懂得问题,去查有限元理论书。

为什么先从nastran开始,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写的真的很好。浅显易懂。到现在为止,你的结果只有f06的数字文件,并没有接触到红红蓝蓝的OP2图形结果。但是,你开始真正会读结果了。

下一步,去买本 Hypermesh&hyperview 应用技巧与高级实例,从易趣买,邮到德国一共2,30欧,或者别的方式。这是目前最好的一本打格子的初级书,不在书本内容,在里面的视频和模型,更重要的是历年的中国区论文。Hypermesh有选择地看,略去实体的部分,只看有关shellelement的部分。
把里面的例子输出为nastran求解器格式,这时候,输入文件你应该能读懂了。。。用nastran来求解,记住材料随便搞个线弹性的就可以。等你得到了Op2文件,用hyperview打开,顺便学学它。然后UE中删除你hypermesh输出文件中所有除grid,element和材料的部分,自己去加边界条件和输出。
等到这些都完成了,2周吧大约。

把你的相同的模型用hypermesh输出为abq的inp格式,看看不同求解器的输入文件写法的区别。其实真的是不大。

从现在开始,你对有限元有了实际性的认识,可以开始坐下来有重点地好好研究了。。。

xeonrong 发表于 2013-3-26 15:11

ytbl102 发表于 2013-3-3 2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Bei starker nichtlinearen Problemen- typischerweise komplexer Kontakte und großer Verformung, i ...

你们公司都是隐式分析不收敛直接改显式吗?
实话说这种解决方案除了从hotline听说过我还真没有见过,计算精度成数量级地丢失算出来有什么意义?

xeonrong 发表于 2013-3-26 15:32

messerfisch 发表于 2013-3-2 1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做FEM CFD的 飘过

计算中的收敛不收敛,


所谓收敛,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方程两边无法配平,大部分是由最大迭代次数控制的。
而你说的时间,只是本身收敛的情况下,不同构造收敛的算法的不同收敛速度。
简单点说,该不收敛,你设1年也不收敛,除非,你调整容差。
至于可不可用,就看情况了,大变形如果出现了收敛问题,计算就断了

ytbl102 发表于 2013-3-26 16:21

xeonrong 发表于 2013-3-26 14: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们公司都是隐式分析不收敛直接改显式吗?
实话说这种解决方案除了从hotline听说过我还真没有见过,计算 ...

我还是个学生,写毕设的时候是这样的,因为总是不收敛,最后我用quasistatisch的方式,如果条件定义得好可以控制精度,区别和隐式不大,只是运算时间太长,所以quasistatisch的精髓不在于精度,在于控制时间

xeonrong 发表于 2013-3-26 16:43

本帖最后由 xeonrong 于 2013-3-26 16:47 编辑

ytbl102 发表于 2013-3-26 16: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还是个学生,写毕设的时候是这样的,因为总是不收敛,最后我用quasistatisch的方式,如果条件定义得好可 ...

呵呵,也不是在于控制时间,在于能收敛吧

显性阴性在计算机理上是不一样的,n个自由度的单位时间t的一阶常微分位移方程上就能很明显看出来。阴性的由于方程两边都有未知量,只能通过迭代,解也是一个逼近值,时间步要小。显性的可以直接积分求解,时间的增量步可以较大。表面上看是时间的问题,其实不是。

我一直比较死,也始终认为,隐式的问题隐式解决。

ytbl102 发表于 2013-3-26 16:57

xeonrong 发表于 2013-3-26 15: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也不是在于控制时间,在于能收敛吧

显性阴性在计算机理上是不一样的,单位时间t的位移积分方程上 ...

隐式的问题是可以显示解决的,现在大部分商业软件都有自动控制t的命令,其实隐形solver主要是因为他的精确度和解决某些问题时省时的原因被应用。explicit解决问题时理论上可以达到implicit的效果,尤其是当牛顿拉普森迭代不足以解决某些starknichtliniaritaet的问题时。
explicit解决问题精度的前提是t要足够小,这个很常见的是10^-8的数量级,并且采用能量波的形式从一个element一个element的传播,这使得计算时间无比大。我做过一个实验,对于某个模型:explicit solver和implicit solver解决出来的应力及应变基本一致,implicit用了7分钟,explicit用了一天一夜。
但是如果采用一些小技巧,可以极大的缩小时间,比如massenscalierung,多用rigid body等。

xeonrong 发表于 2013-3-26 18:44

本帖最后由 xeonrong 于 2013-3-26 18:56 编辑

所谓隐式问题显式解决,基本上是把问题转化成为了基于惯性力的动力学平衡问题吧,不平衡力以波的形式在单元间传递,通过人为锁定时间增量步为极小值,来保证计算准确,我理解的没错吧?实话说我没有试过这种转变,也没有想过把这种瞬态的解法应用到静态中去。

但是有一点我想不通,也是我觉得很矛盾的。抛开计算准确性的问题,你做的这个7分钟对比1天一夜实验的意义我不太清楚,因为我们在解决非线性问题的时候,在固定的时间域内部,静态计算为了收敛,没办法必须把增量步最小值放得很小,才能使方程平衡,使计算收敛,一般在10的-5,再小就没有意义了。一般会大约1-2天完成。为了加快速度或者解决收敛性问题,改用显示的,这个我可以理解,因为你是求解总体方程组嘛。一般增量步反而会大一点,带来了所谓准确性的问题。如果我真的把增量步像abq文档里说的调整到百万级,尽管每一个增量步的计算成本小得多,计算时间应该也是很恐怖的吧,意义又何在呢?我相信你那个一天一夜的显示计算绝对没有把时间增量步的最大值让程序自己决定,而是把最小最大都设为了e-8

我更加不确定的是,对于静态问题把基于位移的微分方程组改为基于惯性力的,到底准确性如何呢?
呵呵,我要是读博嘛,说不定我会想想,现在我宁愿想想晚上吃点啥。
至于你说的质量放大,其实就是就是相当于倍数提高加载速率,减少增量步,这个是必定影响准确性的。
当然,我是猜的,没试过。

还说你的那个7分钟对比1天一夜,我估计也会准的,因为你稳态7分钟收敛,如果不是模型超级简单的话,只能说明整个过程中位移或者说几何变化是很平滑的,一阶导数斜率=0.对应于你的显示计算加速度是连续的,那你那么小的增量步当然结果相近。问题是当几何非线性呢?不能继续分析了,我已经乱了。。。

lemmide 发表于 2013-3-26 18:52

原来有那么多人都做有限元分析,有没有必要单开一版,大家相互学习一下{:5_363:}

xeonrong 发表于 2013-3-26 19:04

lemmide 发表于 2013-3-26 18: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有那么多人都做有限元分析,有没有必要单开一版,大家相互学习一下

这个帖子后面这几页都属于闲的蛋疼的茶余饭后,对工作没有什么大意义

ytbl102 发表于 2013-3-26 19:43

xeonrong 发表于 2013-3-26 17: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谓隐式问题显式解决,基本上是把问题转化成为了基于惯性力的动力学平衡问题吧,不平衡力以波的形式在单元 ...

我的题目是模拟一个软顶敞篷汽车的自动开合。
整个系统由一个硬多体连杆系统加一个非常软的篷布组成,整个系统的运动持续20-30秒钟,可以想象,惯性力存在于运动从始至终,但是相比重力,关节阻力,空气阻力等对系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最开始我用adam模拟了多体连杆系统,然后又用abaqus implicit进行模拟,难度不大,计算速度很快,论文的难点在于加上篷布以后的模拟,由于篷布的折叠属于大变形加复杂contact的强线性情况,所以导致静态分析不收敛。

在看过和做过ababqus manuel实例之后我开始尝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显性分析,一个难题就是客服惯性力和计算时间,因为在显性中设置的时间是有真实意义的,默认的时间为1s,这时候发现连杆系统出现Klemm的情况,因为惯性在系统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导致连杆系统失效。

因此我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一个系统由4个连杆组成,然后分别在abaqus implicit和 explicit中模拟,观察连杆中的应力分布,发现当把explicit中的时间延长时结果接近于implicit,而仅仅这样一个四个连杆的小实验,20秒时间域的计算就持续了一天一夜。
所以总体而言,我的模型是由一个极度适合在静态分析中进行的多体连杆运动系统和一个在静态中完全不收敛的软体篷布组成。。。。这就是原因

实际上你说的t大部分是软件自动设置的,因为在explicit solver中如果t不够小就会造成numerische Instabilitaet。
因为t与整个系统中具有最高Eingenfrequenz的Element相关,这个element就叫做kritische Element 如果不考虑Daempfung,那这个t就与kritische Element的边长和密度成正比,与E-Modul成反比。
一般来讲kritische Element就是系统中最小的那个单元,质量放大的功能是只放大那些小得不正常的单元的密度,提高运算速率,如果放大多了就又会带来不真实的惯性,这里就需要用selektive Massenskalierung来进行筛选,并且监控,是否质量放大得夸张,比如百分之3的质量放大不会对整个结果产生太大的影响,速率却能提高很多,在我的模型里几乎是一倍。
最后说一句,我的最终模型,用96个CPU,做了各种简化和加速措施之后算了一个半星期。

lemmide 发表于 2013-3-26 21:31

xeonrong 发表于 2013-3-26 18: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帖子后面这几页都属于闲的蛋疼的茶余饭后,对工作没有什么大意义

那如果我将来有问题 私下请教版主行么{:5_383:} 先谢下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FEM找工作不是很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