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a
发表于 2014-11-23 10:42
那啥,提一点,送大礼,是可能很大程度的改善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是幼儿园小学里,还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小朋友的感知有时候也是很微妙的。
这么说吧,我老公就是从小被家长送礼给老师而得到特殊照顾的孩子,可是他对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都没啥美好的回忆,还有点厌学,当然除了老师,也和他家里人对他的特殊关爱有关... 倒是我这个从小家里不送礼的,想起小时候都有很多开心的回忆。
因为语言等关系,送大礼的行为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赞同,更不支持。水涨船高,再涨再高,我们小时候国内也不是这么送礼的,开始的总先是一小部分人,然后就慢慢成全部了...
反正我孩子以后在这方面,不想让她/他有什么特殊。大家送20,我们也送20, 大家送2欧5欧,我们也2欧5欧,大家都送大礼,我们尽量...{:5_383:}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4-12-1 23:33
本帖最后由 Don't_speak 于 2014-12-1 23:38 编辑
sannyjia 发表于 2014-11-20 08:17
要相信这个世界上光明磊落的人还是多!不是每个人都哭着喊着要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儿,干不了就在一旁说酸话 ...
哈哈,我给老师就送不起几百几千做礼物,但人家肯做,做得出,做得到(所带来的后果人家也要承受着),我也不会说什么酸话,质疑别人的人品就是了.
论坛就是各抒己见的地方,让人别说话,可见你的素质不怎么样.
你的id名又有什么缘故,散你家吗?
sannyjia
发表于 2014-12-2 08:08
本帖最后由 sannyjia 于 2014-12-2 08:59 编辑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4-12-1 23:33
哈哈,我给老师就送不起几百几千做礼物,但人家肯做,做得出,做得到(所带来的后果人家也要承受着),我也不 ...
拍你的人,唾弃这种形为的人满篇都是,你敢说这些人都是送不起大礼在这儿说酸话的?
你若非要把我ID的意思往你身上套,那我还真拦不住,你随意!
wanglin0608
发表于 2014-12-2 08:18
baby66 发表于 2014-11-18 14:33
这个可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这是个道德规范问题。就像国内医院
送红包,你觉得正常吗? 是不是已经达 ...
我认识的两家中国人的孩子就在同一个班级,其中一个妈妈特别喜欢送礼,经常看到她拿着个名牌商品包装袋(有一次居然看到是boss的包装袋)在学校走廊上穿梭,太名目仗胆了,我有时候都会为她感到不好意思,要送礼低调一些不行么。另外一个中国妈妈就跟我说过,那个送礼妈妈的孩子就是老是调皮,但是老师都不怎么批评。有一次送礼妈妈的孩子找事跟另一个中国孩子打架,本来老师应该批评找事儿的孩子,但是那个老师也就是各打五十大板了事儿。
chezshen
发表于 2014-12-2 12:30
wanglin0608 发表于 2014-12-2 08:18
我认识的两家中国人的孩子就在同一个班级,其中一个妈妈特别喜欢送礼,经常看到她拿着个名牌商品包装袋( ...
事实证明,送礼是有用的,德国人也一样。
细雪
发表于 2014-12-2 12:36
我是个18岁孩子的妈妈,我们是中中家庭,我讲一下我儿子的经历让那些孩子还小的妈妈们有点信心。
首先,真不用担心孩子的德语会不好,我儿子九岁来德国时,一句德语不会,附近一个小学校长先把我儿子安排在一个国际班学德语,随后一年交给本校一位年青男老师手上,一年后,孩子在他的推荐下,上了家附近的GYMNASIUM。我只在孩子上学第一天和学期结束时见到过这个班主任。从没送过礼,后来,这个男老师成为了这个小学的校长。
后来,儿子随我们从斯图转学到爱尔兰根,儿子告诉我同学们说他有施瓦本口音。好吧,几年过去了,他回斯图看望同学和老师的时候,同学们说他有弗兰肯的口音。
他现在是学校广播台的小记者,昨天跟我说他采访了爱村市长关于最近的难民增多的问题。
再回到送礼这个问题,自从他来到爱村这个学校,我就从没参加过家长会,是不是很汗。就更谈不上送礼的事了,因为,我连他的老师都没见过。
过几个月他就要Abi,他有门音乐课参加考试,那是他的特长,也是他的音乐老师看中他的一些成绩给他推荐的。这个音乐老师,我只在孩子们每年两次的vorspielen时,远远见过。
也许,有人会问,你家孩子的德语是如何学的呢。
他刚来时,有两点比较好,一是爱看书,经常自己去图书馆借书看。二是写日记。没有给他请过家教,都是在学校学的。
所以,本楼楼主在担心我们中国人德语不够好,会影响孩子的德语,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相反,我倒是很可惜儿子的中文字很多忘记写了,好在他和我在一起时,我们喜欢看百家讲坛,罗辑思维,还喜欢看袁腾飞上课视频等等,这样让他对中国文化保持极大兴趣有好处。
wanglin0608
发表于 2014-12-2 12:47
细雪 发表于 2014-12-2 12:36
我是个18岁孩子的妈妈,我们是中中家庭,我讲一下我儿子的经历让那些孩子还小的妈妈们有点信心。
首先,真 ...
你这是运气好,生了个好孩子,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像你儿子这么省心。也有不少孩子语言学习比较费劲,这根天赋也有关系,所以有些家长着急也可以理解。
细雪
发表于 2014-12-2 12:55
我比较支持前面几位好妈妈观点,孩子的教育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
在孩子早期,我们主要是在孩子的内功上下功夫,培养他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后来,上了Gymnasium,慢慢放手发挥他学习的自觉意识。这时候,管这个字就要靠边,主要是让他感觉父母在爱他,在他需要的时候有人关心他。这一系列的教育意识,可以从孩子自小学到高中德国教育方式看到。
公鸡毛和鸭子毛
发表于 2014-12-2 12:57
本帖最后由 公鸡毛和鸭子毛 于 2014-12-18 08:23 编辑
细雪 发表于 2014-12-2 12:36
我是个18岁孩子的妈妈,我们是中中家庭,我讲一下我儿子的经历让那些孩子还小的妈妈们有点信心。
首先,真 ...
{:5_342:}
chezshen
发表于 2014-12-2 13:04
细雪 发表于 2014-12-2 12:55
我比较支持前面几位好妈妈观点,孩子的教育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
在孩子早期,我们主要是在孩子的内功上下 ...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