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22

本帖最后由 澜风抚袖 于 2016-6-16 09:30 编辑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09:17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不要总拿政治地域来框死自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
其实,美国根本就没有这种融入要求,如果你去过美国,就会很快看到,美国有很多各种人聚居区,
很多这些聚居区用的根本就是自己的语言,美国比德国差吗?
而且,西方人其实最喜欢人有自己的Position, 点头哈腰的假洋鬼子才最让人瞧不起。
这个和根正苗红的爱国主义情怀没关系,而是,正是因为我理解西方文化保护自由的精髓,所以,
提倡每个人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保持自我。而不是像你那样在融合的名义下的要求别人抹杀自我。
美国怎么就没这个问题?

你楼上那个,根本没理解我的意思。
你去看看我给她的回复。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37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09:17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不要总拿政治地域来框死自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

我觉得你真可笑,如果融入得像德国人一样,你不过是接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思维,你又怎么国际化?
你非常德国化,那你就排斥了别的文化对你的影响。
所以,接受部分德国的东西,还保留部分自己的文化,才可能国际化。

你的逻辑太可笑,那么大硬伤{:5_319:}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16-6-16 09:53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22
其实,美国根本就没有这种融入要求,如果你去过美国,就会很快看到,美国有很多各种人聚居区,
很多这些 ...

你的意思是说理解和适应别国的文化是对异族点头哈腰?说你极端你还不承认。你说的好像很一板一眼,其实你心里对德国文化不认同的多。其实也没什么。不过你举美国的例子恰恰举反了。美国确实有黑人区有白人区有西班牙语区。但是你真的觉得这是好事?美国的这些少数民族区域基本上就是不同种族的贫民窟。你可以说这些人是因为穷没条件接受教育,但也可以说是这些人不肯接受美国价值观和文化,所以被边缘化了。

fangxiao100 发表于 2016-6-16 09:59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37
我觉得你真可笑,如果融入得像德国人一样,你不过是接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思维,你又怎么国际化?
你非常 ...

你和一个不拿现实说话,而只是拿自认为的对的空话的人争辩,不是自我糟蹋么?

有那个闲工夫,干点什么不好。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6-6-16 10:02

adbks 发表于 2016-6-15 19:20
当然,有可能他们半夜开窗,我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我虽然时不时地观察一下,但是确实没有24小时候着。如果 ...

我后来想起,在斯图市区里的住宅区确实有这种感觉,特别是楼层低的,几乎家家都有装外面的金属卷帘,一到晚上就全拉下来,好像是怕贼也怕陌生人朝里看,可以想象这个城市经历过大量外地人涌入的新兴工业时代。不过在郊区或者旁边的小卫星城,就要好很多。
PS. 关于开窗习惯,要是我有这个疑问,肯定找当地熟人求证下,不需要自己24小时候着:)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10:05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16-6-16 09:53
你的意思是说理解和适应别国的文化是对异族点头哈腰?说你极端你还不承认。你说的好像很一板一眼,其实你 ...

极端的人很难理解别人的观点,理解不了就把别人当极端。和那个校长一个样。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校长的言论被那么多人批评的原因。{:5_387:}
对德国有很多文化不认同有什么奇怪,对中国文化,我也有很多不认同的地方,但吃的,我很认同。
并没有法律规定,我一定要对德国文化有很多认同才可以生活在这里,才可以开心。
你大概不懂人的自由选择这个命题。
我说过,我选择我需要的生活元素,但德国文化不是我需要的,德国一些硬件条件是我需要的。
而德国法律也允许这样的选择,我也遵守德国的法律,贡献自己的力量保持良好的硬件条件,不就行了。

你确定,在美国,只有少数族裔种族的贫民窟?
其实,我在那里看到很多亚洲人聚居区,挺漂亮整洁的
那你怎么理解美国犹太人这个少数族裔的生活条件,贫民窟?{:5_387:}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10:16

本帖最后由 博士祭酒 于 2016-6-16 10:25 编辑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09:37
我觉得你真可笑,如果融入得像德国人一样,你不过是接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思维,你又怎么国际化?
你非常 ...
抱歉,是你对于社会融合的概念理解有误。

所谓融入或者融合(社会学概念),不是让你变成德国人,而是指原文化与流入地文化融合到一起,互相渗透,形成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意的社会文化体系。不是让你成为德国人,实际上,你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德国人。融入强调的是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而不是躲在自己的文化安全区里。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10:18

几个伪国际主义者,要求大家完全融入德国,接受德国文化,抹杀个人特性
但如果完全融入德国,全盘接受德国文化,又何谈国际化?应该称为德国化,而不是国际化!
西方的文化精髓之一就是保持自我,到了中国人,这些伪国际主义者就不懂这个原则了
就要求中国人像德国人一样,那才叫国际化,哈哈哈
这是那门子的(单一国家单向)国际化???

和逻辑有硬伤的人说话真累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10:20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10:16
抱歉,是你自己对于所谓社会融合的概念理解有误。

所谓融入或者融合,不是让你变成德国人,而是指原文 ...

每人定义的文化安全区不同,不能是你定义的就是标准,别人的就是错的
这是你的认识错误
符合法律框架下,选择自己的安全区是个人权力,现在你懂了吗?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10:24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10:16
抱歉,是你对于社会融合的概念理解有误。

所谓融入或者融合,不是让你变成德国人,而是指原文化与流入 ...

不过,从你这段话,还是可以看出来,经过我几次提醒什么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你开始有点悟了

这在任何一个有外来文化的社会都很难完全协调,矛盾不可避免
让别人来就要彼此要宽容,这个校长的言论很不当

lj7435919 发表于 2016-6-16 10:24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09:17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不要总拿政治地域来框死自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

你昨天给我留一个根正苗红的小心脏
今天就说自卑和狭隘的根正苗红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自认我昨天对你所有的回复,最多也只是不赞同,没有评断对和错,网上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但是有不同意见,就要把别人限定为自卑和狭隘,然后再和爱国情怀联系在一起?
另外,我认为歧视这件事不对怎么就和根正苗红联系在一起了?
不管歧视谁都不对,不该地域歧视,不管歧视非洲人或者印度人,中国人受歧视也不应该!女人不该被歧视,某些职业也不该被歧视!
难道你认为你该歧视他人?难道你认为,一个反对歧视的人就是所谓的根正苗红?
你一面标榜自己心胸开阔,一面却不断的下定义,只要抱怨德国不好,就是自私狭隘,而且还只有自信大方国际化的人才能融入社会?
世界不是那么非黑即白

kidkudo 发表于 2016-6-16 10:24

本帖最后由 kidkudo 于 2016-6-16 10:29 编辑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09:17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不要总拿政治地域来框死自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
德国根本就不国际化好吧。。。。就普遍水平而言

什么叫融入?我觉得能够理解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交流和工作,遵守这里的规则习惯,就可以了。德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去尝试,比如徒步,温泉,骑车等等


如果能结交一两个德国朋友,或者这里的外国朋友,那也不错。没有也无所谓,交流本来就是双向的,刻意去结交只能适得其反。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最好

另外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上来就什么爱国主义,国际视野。。。。你连世界多少个国家都没去过,也就在德国读个博士,就不要夸夸其谈了。
多看点德国和欧洲历史再来谈国际视野,读书读少了要害死人的


kidkudo 发表于 2016-6-16 10:34

lj7435919 发表于 2016-6-16 10:24
你昨天给我留一个根正苗红的小心脏
今天就说自卑和狭隘的根正苗红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自认我昨天对你所有 ...

有的人就是这样,德国其他好的不学,双面标准倒是学得很快,国内那套地域歧视也没有放下,真是让人感动,真国际化阿{:5_319:}

还有就是天真的认为世界上事情和电视上一样,坏人好人一下看的出来的

读书读到这种程度也算废了,他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党卫军军官可以一边弹奏巴赫一边下令屠杀犹太人的,参见辛德勒名单。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10:42


博士祭酒我们对校长的言论宽容了吗?

这个校长因为不宽容,有此言论。我们为了保持社会的宽容性,对不宽容的言论必须不宽容。

你是不是,对什么都宽容?既然如此,为什么对中国人扎堆和爱自己煮饭就不宽容了呢?
认为就不国际化了呢?

博士,你除了研究语言,能不能也学点逻辑学?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6-6-16 10:46

同意
国际化不等于德国化 甚至不等于全盘西化
国际化其实就是尊重和了解其他文化 知道怎么一起做游戏就可以了
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和最多人口的国家呢
了解和适应中国是不是也应该是国际化一部分?
至于什么抛开什么地域和爱国主义情怀 那就更加可笑了
完全就是潜意识里面自我否定自我贬低 认为只要是中国的,都是愚昧落后要抛弃的
这算什么自信、大方,完全就是典型的自卑,狭隘心理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10:51

本帖最后由 博士祭酒 于 2016-6-16 11:22 编辑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10:42
博士祭酒我们对校长的言论宽容了吗?

这个校长因为不宽容,有此言论。我们为了保持社会的宽容性,对 ...
我在说融入参与社会,不要固步自封。
而你却拿煮饭这件事来反驳我。你赢了。

自始至终,我表达的核心思想都是:一、作为留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斯图校长拿中国学生举例并无不妥,通读原文,并没有针对(更没有歧视)中国学生的意思;二、所谓融入德国社会,不是让你变成德国人,而是和德国文化融合到一起,中德互相渗透,形成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意的多元文化;三、作为留学生或者移民,要参与到社会中去,而不是躲在自己的文化安全区里。过着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

不再对曲解我本意的、带有人身攻击的、以及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回复作任何评论。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10:54

本帖最后由 澜风抚袖 于 2016-6-16 10:56 编辑

博士祭酒
在符合法律框架下,校长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

他当然有发表他自己观点的权利,我们也有批评他观点的权利
如果他的观点的确不当,我们也有权利说他不当,不是吗?
但他更需要注意的是,他不是作为私人在私人场合发表个人观点,
而是作为一个校长,关于他的工作发表的观点,这个有关公众利益和公众影响
你不能忽视这一点。你认为任何担任公职的人在公众场合,可以随便说吗?

冈巴左 发表于 2016-6-16 10:54

周恩来说过〉没有民族的,就没有国际的-->德国的这种所谓的multikulti和intergration就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sb理念。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11:03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10:51
我在说融入参与社会,不要封闭自己。
而你却一直拿煮饭这件事来反驳我。有意思吗?
我认输。你赢了。


如果我认为这种融入我不喜欢呢?我不能自由选择了吗?为什么我一定要按你的要求方式融入呢?
其实,你还是不明白,人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尊重人的自由选择,只要不违法。
而德国法律也没有要求我一定要积极地参与到德国社会中去。
它法律要求的,我达到就可以。
在国内,我都不是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的人,我就这种性格,凭什么在德国我就要勉强自己呢?

而煮饭什么的,因为是这个校长的言论,我们在讨论他的言论,不是吗?

xianwubo 发表于 2016-6-16 11:13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09:17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不要总拿政治地域来框死自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

完全融入当地社会就是国际化?完全改变生活习惯就是这是高大上?说说德国的不好就是自卑和狭隘?这是作为一个博士甚至“祭酒”应该有的价值观吗?

xianwubo 发表于 2016-6-16 11:16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16-6-16 09:53
你的意思是说理解和适应别国的文化是对异族点头哈腰?说你极端你还不承认。你说的好像很一板一眼,其实你 ...

在中国文化里生活了30年,来到德国5-10年,就完全抛弃之前30年养成的习惯,完全认同德国的文化和习惯,你不感觉某些地方怪怪的吗?这是投胎的时候不小心去错了通道,终于回归'祖国“的意思吗?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6-6-16 11:22

我有时候并不是很理解所谓中国留学生遇到的歧视,具体的案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作为群体形象当然是受媒体和国家背景的负面影响,这个一时半会不能改变。但作为个体活动时,到底歧视是怎么发生的呢。陌生人就知道是个亚洲面孔,德国人根本就分不清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等等的区别,怎么就知道他们歧视的是中国人呢。

以前上学时,那几位名声在外所谓对中国学生态度不好的角色,从校主楼的门房,管宿舍分配的大妈,到Hausmeister, 一番交道打下来,我怎么就觉得他们特别热情呢,住学生宿舍几年,各种大小的修补,找过无数次Hausmeister,从来没有问题。语言中心的德语课,一开始老师不怎么搭理我(我比别人晚了4个星期才报上她的课,后来,她说我跟她教过的其他中国学生不一样),总是特别爱提问那几个欧洲学生,但到学期末,她已经很关注我了,连新剪的头也会恭维一下。另外,我从来没有送过这些人任何东西,之所以特别说明,是因为看见他们的办公室都挂了不少中式饰品,可以脑补是中国学生送的。

上面提过实习时住施瓦本人的房子,问房子到签合同都是远程的,房东也就公事公办的样子,甚至是你爱租不租的没啥耐心,但入住之后就很nett, 自家的自行车给我骑了半年,还包维修,走的时候老头老太还开车送我、、、同Haus的另外三个都是德国人,他们跟房东间就没啥来往。

啰嗦了。。。个人经历,没有代表性,我不会由此说德国人对中国人特别热情。只是好奇,所谓的被歧视经历,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kidkudo 发表于 2016-6-16 11:37

本帖最后由 kidkudo 于 2016-6-16 11:40 编辑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6-6-16 11:22
我有时候并不是很理解所谓中国留学生遇到的歧视,具体的案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作为群体形象当然是受媒体和 ...
个人经历不一样,不好说,或者说你个人心也比较宽,就算别人对你怎样,你也没有注意

我觉得我刚到德国的时候,语言班里亚洲来,有我们几个中国人和一个台湾妹子。你知道台湾人其实出来留学语言能力很差的(某些人英语可能好点)。语言班的那位老师,从来都是对我们几个爱理不理,或者各种挑刺,即使我们作业和Seminar完成的很好。但是这个老师对这个台湾妹子就格外热情,因为在她印象里那是民主的国度?{:5_319:}

最后考试,那个妹子两次都不过,我们一次都过了。。这老师的脸色当时相当难看。。

这是对德国的第一印象。至于后来找房,买东西和德国人打交道,也没遇到啥歧视的事情,实习和房东相处的也很融洽,还一起经常吃个饭什么,帮他看看小狗

上班了和同事相处,就知道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也仅仅限于电视和报纸,而这些东西,你懂的。。。效果和国内德吹差不多,洗脑厉害。其实无所谓,你所能做的,就是能客观介绍点情况就是,至于他们信不信,那不关你的事。。思维模式已经成定势了,骨子里的排外是没法改变的
现在欧洲局势和中国的发展,能让人更客观的看待德国。还是那句话,德国好的一定要学,毕竟人家是打脱了两次世界大战还能如此强的国家

至于楼上某些人说的,要刻意的融入那就是扯淡。

fangxiao100 发表于 2016-6-16 11:37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10:51
我在说融入参与社会,不要固步自封。
而你却拿煮饭这件事来反驳我。你赢了。



“自始至终,我表达的核心思想都是:一、作为留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斯图校长拿中国学生举例并无不妥,通读原文,并没有针对(更没有歧视)中国学生的意思;二、所谓融入德国社会,不是让你变成德国人,而是和德国文化融合到一起,中德互相渗透,形成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意的多元文化;三、作为留学生或者移民,要参与到社会中去,而不是躲在自己的文化安全区里。过着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

你确定你的观点就是这样了么?还是需要修改一下或者补充说明什么的?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6-6-16 11:56

kidkudo 发表于 2016-6-16 11:37
个人经历不一样,不好说,或者说你个人心也比较宽,就算别人对你怎样,你也没有注意

我觉得我刚到德国 ...

我其实是个较为敏感的人。。。
因为国家或者以前的经历对人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真的会有影响,在继续接触的时候,就是靠别的了。

山中翁 发表于 2016-6-16 12:04

本帖最后由 山中翁 于 2016-6-16 12:08 编辑

kidkudo 发表于 2016-6-16 11:37
个人经历不一样,不好说,或者说你个人心也比较宽,就算别人对你怎样,你也没有注意

我觉得我刚到德国 ...
完全同意,这里有的人,真的不明白,说点儿德国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他们眼中好像就是要全盘否定德国所有的一切的大罪一样,太搞笑了吧

德国是还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好好研究,学习和借鉴,这一点也没有人否认,怎么他们就那么一根筋,死心眼的觉得别人是要全盘否定德国呢

再者,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有那么极端的人说出了全盘否定德国的话,那也是人家的 persönliche Meinung,有些人整天放在嘴边的什么Meinungsfreiheit,在这个时候成了废话一句,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不是太可笑了吗

估计有人要全盘否定中国,他们就该大喊什么心静如水,淡定淡定了

看来这种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的,马列主义手电筒式的双重标准从头到尾就没放弃过



山中翁 发表于 2016-6-16 12:14

本帖最后由 山中翁 于 2016-6-16 12:16 编辑

博士祭酒 发表于 2016-6-16 05:57
估计抱着那种心态的,学也是学不好的。

说到底所有人都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德语不好啊,德国人不 ...
呵呵,不喜勿喷,多好的四个字

只可惜,你要求别人对你的帖子里的观点,要做到这四个字

可是对别人帖子里的观点,你却好像根本就做不到这四个字

你这马列主义的手电筒还真打算一直这么亮下去吗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6-6-16 12:29

某些人哪,对自己不愿融入解释为合法的个人自由,说得似乎头头是道;
而在难民版,指责穆斯林在德国群体性地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时,那一个尖酸刻薄。

XML 发表于 2016-6-16 12:36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6-6-16 12:29
某些人哪,对自己不愿融入解释为合法的个人自由,说得似乎头头是道;
而在难民版,指责穆斯林在德国群体性 ...

“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你还真是避重就轻!绿教可是要强迫别人遵守他们丑陋的教规的!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6-16 12:41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6-6-16 12:29
某些人哪,对自己不愿融入解释为合法的个人自由,说得似乎头头是道;
而在难民版,指责穆斯林在德国群体性 ...
穆斯林的某些特性真的不是仅仅自己的文化特色而已,而是真的违反法律
比如,童婚,多妻制,比如,性骚扰,比如,没有宗教自由,比如,极端主义行为,用极端手段反同性恋等等
我知道必有人扯到这上面来,但最好不要想,大家都像某些人那么肤浅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斯图加特大学校长: 中国留学生倾向于扎堆生活,德语水平普遍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