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3-15 22:24

《新聊斋短篇故事集》--作者:红袖翩翩

第一章、长尾巴的女人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听来的故事。

  至今还记忆犹新。虽然不太相信这会是真实的事情,但又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也许是人类反祖现象吧!就是现在也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听说在男澡堂里,确实有长尾巴的男人,只是很短,没有那么长而已。他自己对于尾巴之事不惊慌,能够泰然面对,旁边的人也就见怪不怪了,也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不管世上男人长什么或不长什么没有人去计较。可女的要长点什么不该长的,那就不得了了,一切都会断送在这多一点上。女人给人的印象是弱者,但有时比男人坚强。男人看起来坚强无比,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就马上崩溃,不是自己了。

  下面我要说的这个故事是女人的事,也是男人的事。我的心情已经沉重起来了。

  在一个遥远的边陲小镇,那里是一片戈壁荒原。一年四季很少见到绿色,且气候多变,刮风的季节尤其让人受不了。风吹风吼,沙飞沙扬,有时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回家还得翻开眼皮清除沙尘。

  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里,生长着一种树,叫胡杨。只有它能给这里增添一些生机。小镇以它为名,叫胡杨镇。镇不大,三十分钟就能走个来回。这里的人口也不多,就百十号人。

  这时是六十年代后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很差。吃的不好,穿的千篇一律。家里什么都没有,偶然看场文艺节目就象过年一样。

  那个时候有部队驻扎,还有一个部队文工团。

  文工团表演的文艺节目人人都爱看。他们把白纸折叠起来,中间绑上细铁丝,然后浸到装满红颜色的盆里,拿出来以后就变成了鲜艳的红花。跳舞的时候双手舞动着红花,红花映照着笑脸,别提多激动人心了。

  有一天文工团调来了一个女队员,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她长得实在好看,是一个大大的美女。她长辫细腰,眉目如画。不用开口那两只眼睛就会说话。谁见了她都会一步三回头,赞叹不已!只见她穿上军装,腰里扎上一条皮带,更显得身材苗条,风姿绰约。

  她到了以后,认真排戏演戏,谁都爱看她的表演。她的舞姿是轻盈的,曼妙的,人又格外出众精神,一时倾倒了无数的人。文工团的,部队上的,地方的小伙子争先恐后来找她。有找她送花的,有找她谈心的,有的直接说要和她谈对象的,甚至还有上级领导找她谈话的。明的暗的,铺天盖地,都向她涌来。她勾去了所有人的魂儿!而她一脸正色,不为所动,竟然一一回绝。只说自己年纪尚小,不想过早考虑此事,只想认真工作,做出一点成绩再说。

  从此,人们只能仰视她,不敢再有非分之想。这样过了好多年,她从跳舞.领舞到编舞,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这时她好象有二十八九了,经过认真筛选考虑,选中了一个部队上的小排长。她觉得他稳重老实有干劲,工作认真负责,遇到危险挺身而出,是出了名的胆大。女的尤其满意这一点。于是两人确定了关系。这位排长欣喜万分,感到无比荣幸,心中充满了自豪。他们于是决定八月十五结婚。

  八月十五到了,他们在小礼堂举行了婚礼。部队领导讲了话,他们讲了恋爱的经过……礼堂里热闹非凡,掌声不断。大家都在祝福他们。俩人幸福无比,只是不停地向人们抛撒糖果,小孩子们都快乐的去抢、去拣,那时毕竟生活不宽裕,吃糖是他们最大的热望。

  到了晚上闹新房的时候,有人从房顶吊下一根线绳,绳上绑着剥了纸的糖块,让新郎新娘去咬。他们红着脸不好意思,人们推着他们上前,笑着闹着,他们咬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反而咬到了对方的嘴唇,人们笑得更欢了。新娘穿着红红的嫁衣,脸色绯红娇羞,有人看的眼红,心里十分嫉妒新郎。新郎满面春风,神采飞扬,端茶递烟忙的不亦乐乎。

  闹到夜半,人们纷纷散去,只剩他们俩人。女人低头走到窗前,望着天上一轮明月,心中充满了无限憧憬,并默默地祈祷。男的把杂乱的东西简单收拾了一下,走过来轻轻地说:“我们睡吧!”女的深情地看着他,问他道:“你娶我是真心的吗?不后悔吗?任何时候都不后悔吗?如果我没你想象的那么完美,你会怎么样呢?”新郎拉起新娘的手,热切的说:“我对你当然是真心的,我怎么会后悔呢?只怕是我配不上你,我实在没有想到你会看上我,你是那么骄傲的一个人,我太感到意外了。今生我会好好爱你,放心吧!”说着拉上窗帘,和她走到床边。床头边一盏小灯柔柔地照着,照着红红的缎子被面,也照着他们甜蜜的心。男的脱去外衣坐到床边,女的迟迟疑疑地脱去红色外衣,穿着衬衣站在新郎面前,新郎呆呆地看着她。新娘咬了一下嘴唇,把新郎的手拉过来,环到她的腰间,他感到她的腰里缠绕着什么东西。于是问她:“你腰里绑着什么?”女的眼里飘起一层雾,神情凄楚,嘴唇颤抖不止,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她木然地缓缓地脱去内衣,只见她高高的胸脯,洁白的肌肤,细细的腰肢上盘绕着一条长长的毛茸茸的尾巴。在灯光下,非常恐怖吓人,再看那女人,好象面目也狰狞起来。这位排长凄厉地大叫一声,向后一倒昏死过去了!

  女的无言地看着他,两颗大大的泪珠绝望的从眼中滑落。她呆了半天,默默地穿好衣服,走了出去。

  天亮了,只见在沙漠深处走着一位红衣女子.她木然地走着.走着,跌倒,爬起,然后无力地坐在了沙丘上.她哭泣,伤心,绝望.过了一会儿,她从身边掏出一把锋利的剪刀,再从腰间摸索出细长的尾巴来。她闭着眼,咬着牙,一狠心拿起剪刀“咔嚓”一声,剪断了那条断送幸福,让人惧怕的尾巴!……

  胡杨镇远去了.一切都已远去.那些传说也已烟尘缭绕,不复存在.

  传说毕竟是传说,何以当真呢!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3-15 22:25

第二章、校园里的美女蛇

  在某地,有一所中学。是一所寄宿学校,学生几乎都住校。学校附近有一个澡堂。学生们经常在那里洗澡。看澡堂的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头儿。不管是谁都叫他老张头。

  正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满街的香气,人也变得精神起来。

  有一天学校转来一位女生。她笑容可掬,样貌出众,美丽清纯,是其它同学所不及的。她的出现,引起了一阵躁动.

  她泰然自若的穿过目光编织的网,来去.

  到了班上以后,学习成绩良好,思维敏捷,对人尊敬礼貌,深得男女同学喜爱。老师也很器重她。不长时间班主任就让她担任学习委员,她也乐意接受。同学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她,她认真解答,不厌其烦。就连班上的差生也变得乖起来,学习也认真了,也不讲怪话了,对人也彬彬有礼了。一时班上学习风气日增,成绩很快排到了年级最前面。

  这样的过了一个时期。女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说这位女孩好是好,就是行为怪异,从来没见她洗过澡。同寝室的人叫她去她也不去,总是说她怕水,洗洗头就算了。但也很少见她洗头。奇怪的是她每天上学都衣着干净清爽,头发明亮柔顺,脸庞新鲜红润,象刚出水的芙蓉。她什么都不觉得呢!

  *** *** ***

  在燥热的夏夜里,人特别爱出汗。学生们一放学就来冲澡,洗了澡别提多畅快。他们唱着闹着,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正是无忧无虑时!他们喧闹的声音嘈杂,尖利,能撕破天空.老张头呵呵笑着.

  看门的老张头日夜都住在澡堂门房里,很少回家去,其实他家就在附近。

  他对同学们很好,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没有洗完,不管多晚他都耐心等待,决不发脾气。

  有一天,他半夜起来解手,(人老了老爱起夜)他听见女澡堂有动静,心中纳闷:门锁得好好的是谁进去了?女同学半夜三更是不敢出来洗澡的,再说校门一到晚上零点就上锁了,不可能有人来呀!老头抬头看了看皎洁的月光,到门房后面搬了一架梯子,支到澡堂窗户前看个究竟.借着一缕月光,他隐约看见一条长长的蛇在淋浴头下“啪嗒、啪嗒”在戏水,水哗哗流着.他心中紧张一害怕从梯子上掉了下去,把腰摔坏了。他回家去休养。

  这天他的邻居,一个小伙子上他家串门,听说了这件事.他好奇心重,就想去看看是真是假。他以为老张头编故事呢!

  有天晚上,月亮照着,他来到了澡堂.他壮着胆子,爬上了那架梯子。果然听见澡堂里有声音,哗啦哗啦的.他伸头一看,只见一条白花花的大蛇,两眼放光、口吐红信,躯体蜿蜒扭动,尾巴甩来甩去,不想一下甩到了窗户上,小伙子大惊,赶忙跳下梯子,跑回了家里。他心跳不已.

  第二天,他觉得眼睛不舒服,点了一些眼药水就去上班了。谁知过了几天,他觉得眼睛上像蒙了一层云翳,就去医院看病,大夫一看,说他得了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小伙子听了十分沮丧,懊恼.

  他休养了一段时间.

  他回家以后,没向邻居老张头说起此事,从此沉默寡言,不再是非,人稳重多了。

  过了一段时间,那位女孩又转学了,不知所踪.

  传说弥漫开来......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3-15 22:25

第三章、会下蛋的女孩

  在某山村。这里山清水秀云蒸雾罩,山花烂漫、河水清幽,尤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有一户人家,只有一个女儿。父母天天下地劳动,女孩去上学。家里养了许多鸡,他们的生活也还不错。女孩一回家,那些鸡就冲着她直叫唤。她就给它们喂食,把鸡蛋收起来,然后去做饭。农村的孩子什么活都会干,也不觉得苦。

  这样到了她十六七岁,正是青春年少时光。有一天她从外面回来,鸡又冲她叫了几声,她感到心中一动,感觉想要上厕所。于是赶忙跑到后院去解手,谁知回头一瞧,见自己也和鸡一样下了一个圆溜溜,白花花的蛋。她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办好,最后把蛋放到了鸡窝里。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从此以后就开始天天下蛋。她还在上学,每天一到十点多钟课间操的时候,她就往家跑。老师和同学也没太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她家里床底下、草筐里都是白花花的鸡蛋。

  有一天,她正憋得脸通红在下蛋的时候,她妈妈正好回家,看到这一幕惊呆了。女孩“哇哇”地哭起来,委屈极了。她妈妈醒过神来,安慰她不要怕,带她上镇医院看病。把情况一说,大夫给她拍了片子,一看说一切正常。

  女孩回到了家里。从此不再上学。

  这件事传开了,传得沸沸扬扬的,让她羞愤异常。于是离家出走了。走啊、走啊!走到了河边。她坐在河边上哭泣起来了。哭了不知多长时间,这时一阵旋风把她卷起来了,她非常恐惧,一下给吓昏了。等她醒来一看,自己好端端的在河边站着。往水里一看,只见自己已然变成了一只五彩斑澜的锦鸡。翅膀还在微微扇动着。

  她起来试着飞行,竟然能飞一段路。她不愿待在山林里与野鸡做伴。就往家的方向飞去,到家以后,家里的鸡又欢快的叫起来。她飞到了鸡窝里,再也不走了。她妈妈本来很忧伤,天天垂泪。见到这只野鸡以后,竟有熟识的感觉。对这只鸡非常好,经常抱在怀里,舍不得放手,并给她取了个名字:“美姬!”

  这是女孩以前的名字。

  她哭了!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3-15 22:26

第四章、西瓜地里的冤魂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许多的山坡地。山民们种了许多树。有苹果树、梨树、枣树,还有核桃树。还种了一些庄稼。

  每年果树开花的时候,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煞是好看。更兼着蝶飞蜂舞的,一片生机勃勃。

  可真是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啊!

  李全有在半山坡上种了几亩西瓜。

  他四十几岁了,秃顶,有几根山羊胡子。

  有一年,七八月份正是瓜熟季节。老李在地边搭了个窝棚,日夜守护着西瓜,防止野兽侵入和人为偷瓜。家里人为他轮流送饭,不敢怠慢。

  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从外村来,路过此地,他要上亲戚家去。他肩上挎了一个布包,身穿布汗衫,脚蹬露了脚趾的布鞋。

  脸黑红黑红的,上面流着许多汗。

  看得出他的五官是清秀的,只是嘴大了一点。

  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感到嗓子在冒烟,他四处望望,看见不远处有个瓜地。想起西瓜那红瓤沙甜的汁水,他忍不住地向西瓜地里奔去!

  此时是下午三点钟,周围无人静悄悄,只有知了在鸣叫。闷热难耐.

  他摸到瓜地里,看到地中央有一个西瓜大大的,瓜纹凸起,好象熟透了。他过去摘下西瓜,轻轻一拍,瓜脆脆的裂开了。皮薄瓤沙籽少,他拿起一块就啃起来……

  老李正睡午觉,一阵苍蝇“嗡嗡……”声传来,把他吵醒了。他喝了口水,走出窝棚。

  突然看见瓜地里有人在吃瓜。

  好大的胆子!他顺手抄起一把铁锹,向瓜地里冲去。

  他一步步走近了,少年狼吞虎咽地蹲在地上吃着。他可能渴极了,没有觉察危险已经来临。

  老李气愤已极,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铁锹向蹲在瓜地里的人头砍去……

  少年闷哼一声倒在了西瓜地里。

  老李一看是一个半大孩子,只见他满头满脸都是血,嘴里还含着瓜瓤,也是红红的,眼睛定定地望着他。试了试他的脉搏,没有!鼻息也全无。

  老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墩坐在了地上。

  头上大太阳照着 ,“知了”拼命地叫着,他感觉就要虚脱了。

  不知坐了多久,他想到这孩子是外乡人,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起来翻了翻孩子的布包,里面有一件衣服外套,有一块白布里包着两个馒头,干得翘起了皮。没有其它的东西。

  他四处望了望,没有一个人。于是定下心来,用铁锹在原地挖了一个坑,把孩子和那个布包全都埋了起来。

  最初他很懊悔、自责也害怕。时间长了没有人找,他也安心了。

  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他依然是种瓜、看瓜、卖瓜。

  这样过了三年,又是瓜熟季节。镇上来了几个人来买瓜。两个男的一个女的,都很年轻。女的对老李说:“听说你的瓜很有名,我们来尝尝,想买一些回去,可以吗?”

  老李高兴的说:“可以!可以!你们摘吧!”说着向地里走去。

  其中一个小伙子边走边说:“你的瓜要是好吃,我们多要些,局里派车来拉!”

  另一个是个矮个青年,有两道浓浓的眉毛,给人印象深刻。他接话道:“是啊!只要瓜甜沙瓤就行,我们给你全包了!”

  老李眉开眼笑:“好好好!你们先尝尝再说吧!保证不后悔来一趟。”他向地中间 走去。

  他们都看见地中央有一个瓜,大大的、瓜纹凸起,很是诱人,一看就知道熟透了。

  老李轻轻摘下了瓜。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刀,把瓜切开,一人分了一牙。

  那个女的吃了一口,没尝着甜味,皱了皱眉头,放下了瓜。

  矮个青年拿了一块大的啃了起来,只见他咬一口就有血水冒出来,另外那个小伙嘴上也红红的,他吃惊地张着嘴,看着地上的西瓜。他们都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刚切开的西瓜还有一半,里面全是红红的液体,正在不断地向外涌出……象泉眼一样!

  女的惊叫一声!

  老李惊骇的脸变了形,一下瘫倒在地。

  矮个青年回过神来,拿出证件。

  老李一五一十交代了事情经过。

  他拿来铁锹把坑挖开了:

  只见一具枯髅,牙床间含着一颗黑瓜子,已经发芽!

  警车鸣叫着……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3-15 22:27

第五章、夜半追羊

  在西北某山村。

  三十多岁的单身汉梁娃,没事干的时候喜欢串门。

  他在下庄里住,他表姐在上庄里住。他表姐素荷十六岁就嫁给了大地主做小妾。生有一儿一女。孩子找的都是有钱人家,自己过日子去了。没想到前年老地主死了,凶悍的大老婆把她赶出了家门。无奈之下,从上庄里租了一间房子,勉强度日。挑水要去很远的地方,只有靠梁娃帮忙。

  院子里还住着几户人家。农闲时候他们坐在一起谝闲传。

  这时是夏季,他们早早吃完饭,坐在院里乘凉。

  梁娃来了坐在素荷给他的小板凳上。他抽起了水烟。一时间“咕嘟咕嘟……”声,掺和着烟草的香味,在人们的话语中飘荡……

  张老汉清了清嗓子“嘿!”了一声说:“你梁娃晃了这么大了,也不找个女人,屋里冰锅冷灶的,呆得下人吗?”

  梁娃呵呵一笑:“谁跟我吗?先人没有留下祖产。把我都养活不下,还害别人受罪吗?这辈子算了吧!”说完看了表姐一眼。

  素荷红脸低下了头。

  张家女人说:“我娘家后山里有一个寡妇,你要不要?带着两个娃,脸上有些麻子。”

  梁娃摇头:“不要!”众人哈哈大笑。

  青山家的两岁娃娃跑过来,鼻涕流到了嘴里。梁娃顺手在他裤裆里掏了一把,小孩“哇哇”大哭起来。青山女人笑骂着抱起娃娃到一边哄去了。

  大家又一阵笑……

  第二天梁娃坐到了半夜一点半,然后起身回家。

  出得门来,只见在月牙微光映照下,还看的见路。他哼着小曲,往家走去。走到快到下庄里的时候,他隐约看见眼前站着一只羊,白白的毛,体形也较大。羊叫了一声,往前跑去。

  梁娃左右一看没人,心中一阵狂喜,撒腿就向白羊追去……

  羊拼命地跑,他拼命的追,羊急得“牟牟……”直叫。

  就这样追了半夜,追到了一片荒地里。羊停下了脚步,并转过身来。梁娃高兴的扑了过去。在他快要抱住的时候,羊在他眼前轻轻吹了一口气,就不见了。他四处望望,觉得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叹口气,转身往家的方向摸去。

  回家摸到炕上,倒头就睡下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素荷来敲门。梁娃睁眼一看天还没亮,“嘀咕”着起来开了门:“天还没亮你就敲门,啥意思吗?”

  素荷惊奇道:“你说梦话哩!都中午饭时候了。就知道睡懒觉!”

  梁娃揉揉眼睛:“怎么没有太阳?一点光亮都没有,是不是要下雨呀!”

  “胡说八道!太阳早出来了,你还犯迷糊哩!”

  “啥?我怎么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眼睛看不见了……”“不会吧?昨天还好好地。”素荷把饭放到炕桌上。

  梁娃“呜呜……”哭起来,抱着头坐在了地上。

  他想起昨晚追羊的事情。

  他揪着头发“嚎”起来:“我昨晚不该追羊呀!我追了半晚上。我糊涂啊!呜呜……”

  “你晚上追羊?羊是白的?人家说晚上的白羊是鬼。你不害怕吗?”

  “我咋知道吗!呜呜……”

  他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从此梁娃半夜追羊的事传遍了上下庄里!

  他很少出门了。

  素荷经常来他家里帮忙做饭。

  有一天,素荷和院子里的人一一道别,她说她要另走一家。

  出门梁娃就在门口候着。两人手拉手走了。

  素荷的儿女不认她了,说她丢了他们的人。并说要找也要找个好人家。

  素荷走的时候肚子已经隆起!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3-15 22:28

第六章、一根绣花针

第一节说媒


  解放前在中原某地。有一户王姓人家。家里五口人,两儿一女。

  他们日子过的很艰难。只有几亩 贫 瘠的土地,打不下多少粮食。

  老大是个女儿,叫盼儿。如今已经十六岁了。虽然穿得不好,人长得却很水灵,跟一把小葱似的。

  有一个屈家大院。屈老爷五十多岁,膝下无儿,夫人没有生育,他们常感到有些遗憾。但是也不寂寞,叔侄表亲们走动频繁,家里常常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 *** ***

  老王头这天从地里干活回来,刚坐下喝了几口水,就见刘媒婆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手里提着一个大包袱。大着嗓门喊道:“老王头!老王头!告诉你个好消息,屈老爷向你们提亲了!”

  老王头一愣:“给谁提亲?”

  刘媒婆把包放到桌子上,一屁股坐在盼儿娘递给她的板凳上,嘴里还在嚷嚷:“给谁?还不是给咱盼儿吗!今天屈老爷做寿,他五十八了,还没有一男半女,他说起娶小的事,我提了盼儿,他和夫人都同意,看你们有什么意见,并托我把聘礼带过来了。”

  盼儿娘叹口气道:“他们是有钱,可盼儿才十六,他都五十八了,给他当闺女都嫌小,这不是害了盼儿吗!不合适。”

  “嘿!盼儿娘!看你说的,自古以来有钱人家娶十个八个的多得是,不都娶的是年轻貌美的吗?老眉‘喀嚓’的谁要哇!再说要了也不能传宗接代呀!如果盼儿过去给他生个一男半女的,老爷的家产不都是她的了吗!你们以后日子也好过些。再说你的儿子以后还要娶媳妇,拿什么娶?你们也要传宗接代呀!这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呢!”

  老王头听到这里有些动心的说:“盼儿能愿意吗?”

  “父母做主,媒妁之言是天经地义的事,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她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你们就给她做主了吧!人家屈老爷说,事成之后给你们五百大洋,今后你们不愁吃喝了。还可以早早娶个媳妇回来,你们就等着享福吧!哈哈……”刘媒婆一席话说得老王头心头激荡,热血沸腾,搓着两只骨节粗大的手,来回走动。

  盼儿娘一脸忧色,心事重重。刘媒婆趁机打开包袱:只见一匹上好的锦缎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还有一包银元敞开着,有一个精致的首饰盒。打开一看,一串珍珠项链,两枚金戒指,一个银制蝴蝶头花,两只翅膀正微微颤动着,煞是好看!一时照得屋里亮堂起来了。老王头和盼儿娘看得呆住了。

  这辈子梦里也没见过这些好东西。

  刘媒婆从盒里取出一个金戒指,走到盼儿娘身边把戒指塞到她手里说:“盼儿娘!这是屈老爷送给你的,你好生收着,今后也过过好日子吧!”

  盼儿娘看着戒指眼睛湿润了:“有钱就是好啊!”感觉自己也高贵起来。

  刘媒婆拍拍两只手兴奋的说:“好了好了!我又说成了一门好亲事!就这样定了吧。下月初八是吉日。你们给盼儿准备嫁妆吧!我这就给老爷回话去。先恭喜你们了!”说着颠颠地跑出门去。

  老王头刚走到桌子前,只听得盼儿从门外边喊边哭着进来:“爹!娘!我不干!谁爱去谁去,我死都不去!我不跟老头结婚。”

  盼儿娘把闺女搂在怀里又抹起泪来。两人哭做一团。

  老王头眼泪汪汪地说:“谁让你爹穷呢!可怜你连一件花布衣裳都没有穿过,我早就心酸哩!我没有能耐!没有本事!只能让你们受穷。你娘一辈子没享过一天福,还落了一身的病,也没钱去看。你弟弟连学都上不起,我也是没有办法呀!”说着煽了自己两个嘴巴。

  盼儿不吭声了。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3-15 22:29

第二节认亲


  六月初八,屈老爷家。只见张灯结彩,红光满堂。大红喜字、红对联、红蜡烛、红帐幔,连桌椅都铺着红。真是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红得喜庆,闹得激动人心。

  洞房里,盼儿顶着红盖头端坐在床边。

  屈老爷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摇摇晃晃地推门进来。他看见红烛映照下,一身红衣的小新娘坐在那里等他。他满心欢喜地走到跟前抬手揭下红盖头:只见小女人头插蝴蝶花,胸挂珍珠项链,脸擦胭脂,眉描青黛,如画中人一般美丽。眼睛水汪汪地望着他,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看着她的小小手儿戴着戒指,他心里充满了怜惜。于是拉起她的手温和地说:“你叫盼儿是吗?你是不是怕我呀?我不会吃人的,你放心。”说着坐到她的身边。盼儿吓得一下站起身来,然后跪到他面前哭道:“屈老爷!你饶过我吧!我给你磕头了,我没想嫁给你呀!我……我还太小,不懂事,你别打我好吗?”

  “哦……你不愿意?为什么?你嫌我太老吗?是吗!我以为我还年轻呢!”

  盼儿只是哭不说话。她已看清屈老爷有一头黑发,和一双和蔼的眼睛,是一个有气质的男人。和她爹不同。屈老爷沉吟半晌,拉起她道:“你是太小了一点,和我不相配。确实委曲你了!你说,该怎么办呢?你也已经来了,再送回去人家笑话。你说吧,怎么办?”

  “老爷!我给你当闺女吧!以后我给你们烧香磕头、养老送终。从现在开始,我伺候你们。给你们端茶倒水,烧水做饭洗衣服,我什么都会干。让我留下好吗?”她迫切地恳求着。

  屈老爷望着这张稚嫩的脸,和那哀求的眼神,他动摇了。是呀!这还是个孩子呢,怎么能对她下手!当初真是欠考虑,悔不该听那刘媒婆的。让她当闺女也好,以后多少有个照应。想到这里他点点头说:“好吧!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闺女,我是你的亲爹!我们互相照应,相互扶持,以后给你找个好婆家,不让你去受苦,你看行吗?”

  盼儿激动地又想跪下,被他拉住了。

  “爹!”

  “哎!走!去拜见你娘去。”

  “是!”她响亮地回答。两人都笑了。

  他们走到东厢房,敲开门说了事情的经过。夫人惊奇地望着他们。她是一个白净文雅的妇人。她看了看盼儿,从手腕上取下一个翡翠手镯套在盼儿的手上。

  “娘!”盼儿怯生生地喊。

  夫人沉静地点头微笑。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3-15 22:30

第三节绣花针


  盼儿从此精心照顾这个家。伺候老爷夫人,善待下人。上下都很喜欢她,连家里的那只小花狗都和她形影不离。只有老爷的亲戚们对她不满。

  这样过了两年,老爷把她嫁给了镇西的大户黄家二公子。她过得很不错,老爷也很高兴。她经常回来探望。

  又一年秋末,屈老爷的夫人突然害喜了,吐得苦胆水都出来了。谁也没有想到她这把年纪还能怀上,真是奇迹!屈老爷高兴异常。盼儿听说后非常高兴。感谢老天保佑,好人有好报呀!她一边念叨着一边找来碎花布头拼了个面做成小被子。又买了顶小瓜皮帽送了过去。老爷和夫人看了满心喜欢,直夸她手巧。

  转眼到了十月临盆,夫人要生产。亲戚们给她找来了经验丰富的接生婆。因为夫人年龄偏大,折腾了一天一夜才生下孩子。接生婆一看是个男孩!

  屈老爷在外面急得直转圈。不能进去,又帮不上忙。脑子里给孩子想着名字:“承祖”、“继业”、“晚成”、“宝生”……只听“哇…”一声,再没有动静了。他跑到门边急切问道:“生了吗?夫人怎么样?是男是女?孩子怎么不哭了?”

  接生婆抱着孩子打开门,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地说:“屈老爷!是男孩!可是他没气了。对不起!我也无能为力,夫人年纪太大了,孩子在肚子里憋得时间太长,出来只哭了一声就断气了。真是可怜呀!”

  屈老爷头“嗡”得一声,感到天旋地转。他定睛一看,孩子用小花被包着,头上戴着瓜皮帽。小脸胖呼呼的,只是脸上泛着青色,紧紧的闭着眼睛。“儿呀!”他倒了下去。

  夫人已经昏死过去!

  亲戚邻人帮着把孩子扔到了后山坡。他们讲究夭折的孩子不能埋。后面跟着摇头摆尾的小花狗。

  盼儿在家计算着夫人生产的日子,觉得该生了。这时下人跑来说,有只小花狗站在门外不走,把门挠得“沙沙”响。盼儿急忙跑出去,一看是老爷家的小狗。小花狗一见她,冲过来咬着她的裤腿不放,直往外拽她。她觉得蹊跷就跟着去了。结果被带到后山坡。

  后山坡上.她远远看见有一包花花的东西,走近一看,是她缝的小花被包着一个婴儿。她抱起一看,孩子脸色青紫,头上戴着她买的帽子。她略一沉思,把帽子取下,只见在婴儿头部囱门上扎了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她一把拔出针来,只听孩子“哇…”一声哭出声来,孩子活过来了!小花狗“汪汪…”直叫。她赶忙抱着孩子往老爷家奔去。

  屈老爷这才明白为了他的家产,亲戚们买通接生婆想害死他的儿子。

  他愤怒极了把他们通通告上了法庭。

  绣花针就是证据!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3-15 22:30

第七章、精变

  一、


      古时候,有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

  他年轻力壮,精明聪慧。时常穿着一件长衫,总是干净利落的样子。

  他推着一个独轮小木车,车上堆着布匹绸缎、针头线脑、胭脂花粉以及绣花线等等,都是姑娘、小媳妇喜欢的东西。

  他的货物卖得不错。他每到一个地方,停下车子,掏出拨浪鼓,一边摇一边喊叫:“卖货啦!卖货啦!卖胭脂!卖花线啦……谁要买啊?”这时就会有人出来挑选货物。自然对他也会悄声评论一番。

  有一回,他不知不觉间走到一个离城镇很远、人烟稀少、很偏僻的一个山村。那里只有几户人家。沿途走来,两边绿树成荫,流水环绕。古朴的小木桥,还有远远的鸡鸣狗叫声,鸟儿在树上婉啭啁湫。真是一个景色清幽的所在。他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

  “绿水清清好风来,有个姑娘去采莲。

  一对鸳鸯来又去呀,姑娘那边羞红了脸。"

  ……

  他一路走着一路唱着,走过小桥,来到一家门前。门口站着一个老妇人和一个小姑娘。他喊了一声:“卖货了!”

  老妇人走上前去:“货郎倌!从哪儿来呀?”

  他放下车子:“从城里来。老妈妈!”他看见小姑娘羞涩地躲在老妇人的身后。

  “都是什么货呀?”

  “老妈妈!您看有针线、花布还有脂粉。您要哪一样啊?”说着摊开了他的货物。

  老妇人拣了一包针和两团黑线白线,小女孩两眼放亮,拿了一盒胭脂,和各色花线不放。

  “几文钱?”她亮了亮她们手中的东西。

  货郎笑吟吟地拿出一根花头绳递给小姑娘:“这个送给你!老妈妈!一共五文钱。”

  老妇人付了钱,拽着欢天喜地的小姑娘走进门去了。货郎收拾好东西一路喊着向前走去。他走到了一个独门独院的人家门前。

  “卖货啦!卖针线啦!有绣花线……有花布啦!”他停下车坐在车把上休息,拿出毛巾擦起汗来。

  这时只听木门“吱呀”一声,袅袅婷婷走出一个俊秀的小媳妇来。她盘着发髻,鬓角插着一朵小绒花,脸庞粉红娇嫩,一袭杏黄长裙套在她的身上,腰间扎着丝带,柳腰细细一握。一双媚眼娇羞地闪躲着货郎热辣的目光。

  她轻飘飘地走过来道个万福说:“货郎大哥!我要绣花线。”

  货郎回过神来,忙不跌地说:“好啊!有花线,有好花线!你要什么颜色的?”说着拿出五颜六色的花线来。小媳妇挑了红绿蓝三色线拿在手上。

  货郎热情地说:“小姐!我收你一文钱吧!”

  “钱?哦……我没带呀!我给你拿去,你先等着。”说着打开门走了进去,并拿走了丝线。

  他高兴地等着。他还想见她一面。她的轻盈、她的飘逸,是从来不曾见过的。他等啊等,等了有一顿饭的时候还不见她出来。货郎忍不住喊了起来:“小姐!给我钱吧!我还要赶路呢。小姐!你出来好吗?小姐……”怎么喊都没有回音。他过去敲敲门,还是没有动静。他一推门开了,于是走了进去。院子里,野花恣意地开着,杂草丛生,小石径上草木长了半人多高。看来许久没有人整理了。他小心地走过去,走到迎面正房门前,只见门框上的漆彩陈旧剥落,上面结着蜘蛛网。他又敲了敲门,还是没有应声。他只好又推开门,看见里面有些昏暗。木凳桌椅倒塌着,床上只有木板一块,已腐朽不堪了。看来没有人住过。他找了找,发现门背后有一个光秃秃的扫地的条帚.条帚上很干净,上面缠绕着红绿蓝三色丝线。

  他吓得赶紧逃出这个诡异的地方

  他推起车子向前跑去。

  这时听见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从后面传来:“货郎大哥!有脂粉吗?”

  他头也没回地跑了。

  谁也想不到,一把条帚也能成精!

  老辈人常说,以前人少,那些常年不见阳光的东西,最容易成精。

  不知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反正大家都在讲!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3-15 22:31

  二、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户人家。家里有婆媳二人。公公和丈夫出外做生意,一年了都没有回来。婆媳俩早睡早起警慎地过着日子。

  有一天晚上,婆婆早早睡下,媳妇在自己的房里,看着窗外的月光,心中思念着远在它乡的丈夫。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眼看天就要冷了,衣服鞋子够不够穿,有没有生病?该回来了吧?

  这时听见房门轻轻一响,插着的门栓自动开了。只见进来一个人,个头高高大大的。她意识到不是婆婆,吓得惊叫一声。那人上前捂住她的嘴巴,柔声细语道:“别叫了!我来和你做伴。我知道你很寂寞,常常睡不着觉。我早就注意你了,你可能不认得我。我今天来一是感谢你对我多年的照顾,二来吗……我对你倾慕已久,早就想来陪你了。你的丈夫他回不来了,今后想着我吧!我时时刻刻都会陪着你的。”说着他松开了手。

  她惊骇得说不出话来。

  月光下她看见他是一个清清秀秀的小伙子,只是穿着有些花哨。

  她颤兢兢的说:“你……你快走吧!我不认识你。孤男寡女的,怎能相处一室!被人知道了我怎么见人?我婆婆就要起来了,那样我就活不成了。你走吧!”

  “骗我!她这个时候是不会起来的。我不走!”说着搂住了她。

  “不行!不要这样!你不能坏我名节呀!”她急得哭了起来。并努力挣开他的怀抱。“嘘……不要吵了!你婆婆醒了我不管。你这样是徒劳的。我想你很久了。今天我决不回去!”他贴上了她的脸。

  小媳妇无声地反抗着。

  但没有用!

  天麻麻亮的时候,他悄悄开门出去。

  这时鸡叫了。

  婆婆咳嗽着出来,并叫她起床。

  这一天她很卖力的干着活。婆婆很满意。

  晚上他带着多情的微笑来到她的身边。

  她不可抗拒的叹息着。

  就这样,他晚上来,天不亮就走。一时都不耽搁,很有规律。他一出去,鸡就叫了。她心中有了疑云:这是谁家的人呢?怎么没有人找他?他晚上不回去行吗?我认识村上的人,却没见过他。真是太奇怪了!

  她越想越不对劲儿,渐渐地心中有了主意……

  晚上,他又来了。

  半夜,趁他熟睡中。她悄悄起身,拿起早已放在一边的针线,别在了他的后衣角上。

  天不亮他走了。衣服上拖着一根长线。

  这时,院里的大公鸡打鸣了。

  天亮了,她起身顺着长线出去,发现针线插在她家漂亮的大公鸡尾巴上。

  她吓了一跳。

  原来是它!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新聊斋短篇故事集》--作者:红袖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