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听不懂
这个学期去选了几门选修课,都是Philosophie的,VO,SE,PS都有.兴冲冲地跑去上课,才发现我太高估自己了.听得似懂非懂,更要命的是VO的教授没有板书,没有幻灯片,也没有handout,连书都没有,就在那里讲啊讲啊.....我问邻座借了笔记想去复印,可是他的手写体我看不太明白$郁闷$ 回家要复习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好郁闷啊!!!吃饭的心情都没有了.请问有学哲学的同学吗?大家刚刚入学时有类似的情况吗?是如何克服的呢?$握手$ 我不是学哲学的,但是刚开始专业课的时候也觉得很吃力,可能因为语言班学的德语实在有限吧,我觉得德语进步最大的一年就是学专业课的第一年。 教授应该有推荐看什么书的
你问问你同学,教授都推荐看什么书了,借来啃一啃
另外,教授会不会在自己的主页上放上上课的提纲什么的,你也可以问一下你的同学啊
会听不懂是正常的,听不懂的情况么,就是自己多看点
德国人的手写体看多了会习惯的,一开始的时候,联系上下猜一猜是什么词
然后总结一下,抓一抓每个人写字的习惯,看东西就没问题了 可以找些中文书先看看,一般经典的教材都有中文翻译的版本。:) 谢谢大家的建议!$握手$ 现在心里缓一点了.一步一步来:cool: 我也是,我去听法律课,就觉的晕,案例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师讲了很久,反正基本全没听懂。。。555 呵呵,混着混着就听懂了,不要紧张,一开始都是这样的。就是要多接触就ok了。 扫单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本上第一学期总会有很多新的单词,过过就好了。lZ 加油! 不敢妄言文科的学习方法,只出个馊主意,
实在听不懂,先用mp3录下来,反复听,慢慢研究,每个教授都有自己的习惯表达和口音,多听适应的快. 课前预习是必要的
回复 #9 熊猫羊 的帖子
这个主意不错,我的同学就这样坚持下来了,不过没问她究竟回去有没有反复听。我有过这样的念头,可惜太懒了,没执行过。现在终于不用再去听课了,突然觉的有点遗憾。人是不是总这么贱$frage$
[ 本帖最后由 violett12 于 2006-10-12 13:20 编辑 ] 我们医学课的教授也是从来没有板书,看班里有德国人拿录音笔去录。不过教授上课的时候有推荐我们去读一些书,提早预习下书上的内容接下去上课就轻松点了。 听不懂是正常的,听得懂才不正常。
对策: 应试式学习法,抓重点要点,直接面向考试进行学习。
;) 原帖由 live 于 2006-10-20 23:26 发表
听不懂是正常的,听得懂才不正常。
对策: 应试式学习法,抓重点要点,直接面向考试进行学习。
;)
我道觉得挺对的~~~~~~~~~~~~~~ 不知道你听不懂多少,如果完全听不懂,那就不太好办了,那要提高语言能力了.
不过我想你只是一部分听不懂,这个很正常,他们德国学生也不会百分之百听懂的.就像我们在中国上大学,不能完全听懂教授的课一样:不是因为语言,而是因为内容.
我和上面很多人的建议是一样的,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还有一点:专业书要读德语的,不要读中文的,否则你永远不能适应德语的思路. 我也认为不要读中文的。先不说你时候能找到同样内容的。就算是同样的,德国人学一遍,你却要学2遍。$汗$
就从教授推荐的参考书入手。听不懂很正常。就算你是地道的德国人,语言没有问题,也不表示你能明白教授在说什么。比如我以前上一门比较深的“经济周期理论“的课。我的一个很要好得德国同学上课的时经常和我讲的一句话:我一个字也听不懂!所以别以为他们就一定特明白。;)
解决方案 :
预习加课后做功课,1个半小时的课,你可能需要6或7个小时去课后阅读。另外可以多和同学讨论一下(不知道是否适用于纯文科)。
投资买一个录音笔。把教授的课录下来。听得似懂非懂的地方标记下时间,回来再听,而且可以很快找到(无需从头到尾听一遍)。 原帖由 云裳 于 2007-3-9 15:15 发表
不同意这样的方法,这样只能是听不懂的永远听不懂!
其实没有别的好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上课认真听,课后找教授推荐的参考书看。如果课都听不懂,看书肯定也有困难,不过没关系,开始时可能要一小时甚 ...
$握手$ $握手$ $支持$ $支持$
偶们一个变态教授还强迫我们打印他的ppt,不过好处也很明显,可以直接在上面写他讲的一些重点,回家再对照书一点点看,收获是巨大的。
尤其是物理,物理里面很多名词,一般不看过定义,光听根本听不懂,所以一定要课后复习。如果没有太多时间,哪怕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一定要复习 原帖由 熊猫羊 于 2006-10-11 22:56 发表
不敢妄言文科的学习方法,只出个馊主意,
实在听不懂,先用mp3录下来,反复听,慢慢研究,每个教授都有自己的习惯表达和口音,多听适应的快.
如果教授上课讲得比较详细的那种,可以录音回家好好听
但是有些教授上课讲得天马行空的,说白了,讲得太泛了,不如回家看书
当然,一开始,语言肯定有问题。grundstudium可以不用看太多的书,如果实在不懂就老实看书,一开始是很慢,当年1页都要看一个多小时呢,什么都不会$郁闷$
有助于理解的,可以多琢磨练习、alte klausuren, 很多时候“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不是没有道理的,需要的失恒心
到了hauptstudium,这种应试的方法不太可行,因为要求提高了,要开始系统地、理性地思考。这个时候一定要看书了。好的书,比教授上课讲的系统。当然,好的教授,上课还是抓住重点,讲得很精彩的。
这个时候,个人觉得,如果上课大致明白,还是多花时间看书为好,录音帮助不是很大。毕竟录音动不动就是一堂课,九十分钟呢,你要听两遍就是三小时,这时间看书也能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vorarbeiten,nacharbeiten少不了的。前几天刚跟一个德国女孩儿聊天,她每天早上很早起来,除了上课,坚持学习到晚上7、8点呢,平时一直如此。——现在知道自己为什么考试成绩这么差了:(
还有,不懂就去问。教授、或者dozent,总有一个负责解答的。听不懂让他们用简明的例子。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同时,一般教授啊、老师啊,都会告诉你一些正确的方法
[ 本帖最后由 nightdream 于 2007-3-9 19:08 编辑 ] 云裳 于 2007-3-9 15:15 发表
其实没有别的好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上课认真听,课后找教授推荐的参考书看。如果课都听不懂,看书肯定也有困难,不过没关系,开始时可能要一小时甚 ...
同意。可以直接问教授,哪本参考书相对比较适合初学者啊,自己也可以找找,从相对能够引起你兴趣的开始。看第一本时候很痛苦,不过坚持下来,一本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原帖由 糖丸 于 2007-3-8 23:47 发表
我也认为不要读中文的。先不说你时候能找到同样内容的。就算是同样的,德国人学一遍,你却要学2遍。$汗$
就从教授推荐的参考书入手。听不懂很正常。就算你是地道的德国人,语言没有问题,也不表示你能明白教授 ...
嗯,觉得读德文的必要的。但是学到一定程度,要深化理解的话,中文也是必要的。因为作为中国在这里的留学生,最好也能够用中文给人家解释出来 原帖由 nightdream 于 2007-3-9 19:14 发表
嗯,觉得读德文的必要的。但是学到一定程度,要深化理解的话,中文也是必要的。因为作为中国在这里的留学生,最好也能够用中文给人家解释出来
完全正确,西文可以理解但很难记忆,而中文看书的速度要快很多,基本上英文要看三天的,中文基本上8,9个小时就够了,所以要推广基于中文的文献,这样看得快,记得劳 谢谢斑斑加分:) $害羞$
其实想说的是:如果不是科班出生学德语的——即在国内德语专业并且基础非常扎实——,经过这里的学习,再努力也不可能跟德国学得好的同学完全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所以这样的竞争,对我们来说不容易,尤其工作了。如果用母语理解得也很好,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小声说一句:俺很贪心的哦,写了那么多字,给了20分吧,不是不满意,可是俺还回了好几个帖子啊,发言多踊跃啊:P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3-9 19:22 发表
完全正确,西文可以理解但很难记忆,而中文看书的速度要快很多,基本上英文要看三天的,中文基本上8,9个小时就够了,所以要推广基于中文的文献,这样看得快,记得劳
用德语也可以记,但是深度不够、而且……也挺容易忘记的:(
其实、其实当初用英语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可能接触德语太晚了:(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3-9 19:22 发表
完全正确,西文可以理解但很难记忆,而中文看书的速度要快很多,基本上英文要看三天的,中文基本上8,9个小时就够了,所以要推广基于中文的文献,这样看得快,记得劳
我意见和你不一样,仅供参考: 专业书籍开始用外文看的确是很难的,但是这一关必须过.而且外文专业书是越看越快,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不是很多中国学生抱怨考试看题不如人家德国人快吗?看中文书是导致这个的一个大问题.
我的以及一些其他中国人的经验说明,用外文看专业书的人外文能达到很好的水平,有时比外国人还好.如果老是看中文专业书的话(不包括为了开阔眼界而看),而且先看中文才能更明白外文,这样永远学不好外语.
个人经验之谈,不属于吵架贴,望版主海函 原帖由 nightdream 于 2007-3-9 19:43 发表
谢谢斑斑加分:) $害羞$
其实想说的是:如果不是科班出生学德语的——即在国内德语专业并且基础非常扎实——,经过这里的学习,再努力也不可能跟德国学得好的同学完全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所以这样的竞争,对我 ...
这个不同意啊;)
我见过很多非德语科班出身的中国同学,德语比科班出身的要好的多,而且在大学学的也比德国人好.天生加勤奋啊! 以前也这么认为
后来认识有德语本科加上工作三年、或者加上研究生是德语
在阅读、理解、词量上面能力确实很强的
有这个扎实的基础,专业上学习很优秀(经济的)。比如看参考书吧,一摞一摞地
去实习,公司也非常满意
注明:big 4的公司,方向:wirtschaftspruefung,或者steuerlehre
至少这种基础,当时学得很扎实
在这里学德语,口语确实还可以,但是阅读量、写的能力,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没有系统的学习,确实欠缺的.最简单,看到生词,不懂就不懂。但是专业系统学过学得扎实的,能够根据单词构造比如前缀猜出来什么意思
当然国内读大学也有混日子的啊,这个就不能比了
[ 本帖最后由 nightdream 于 2007-3-9 23:15 编辑 ] 原帖由 maomaomimi 于 2007-3-9 22:31 发表
我意见和你不一样,仅供参考: 专业书籍开始用外文看的确是很难的,但是这一关必须过.而且外文专业书是越看越快,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不是很多中国学生抱怨考试看题不如人家德国人快吗?看中文书是导致这个的一个大 ...
看书至少培养语感
这也是为什么学习语言最好是背书,记得辜鸿铭学英语的例子么??
所以看德语参考书、看德德字典都是对的、应该的
当然,如果只是知道德语,还是不够的。就算19、20岁来德国,开始学习德语并用德语学习。从理解深度来讲,还是比较片面的。
有些单词德德字典解释得相当明白,但是如果看一眼中文的翻译,会有比较“切肤”地理解
或者,德文参考书看明白了,看看国内一些财经达人们的理解、分析,会更深一步
所以我说,hauptstudium,经济专业,要深学,德文、中文,一个都不能少$ok$ 罗嗦几句:
其实很多教授都很欢迎学生去提问,无论学生来自哪里
大可以坦白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问有没有什么比较容易懂的参考书
其实录音吧,如果有老师德语特别纯正,录下来,回家没事听听,也是提高语言的。讲得好的,每听一次——很认真的那种哦,就有新收获
这个是勤劳的同学做的。俺懒,平时做饭啊、洗碗啊什么的听听,当作背景音乐:P 因为抱着90分钟的录音一遍一遍地听,还是很耗时间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