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a
发表于 2008-10-24 21:48
原帖由 叮噹 于 2008-10-24 20:1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你看报纸吗,如果大家都像你这么乐观就好了,今天的汽车版块的股票也不会跌了.现在的金融危机的确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和银行的贷款.
放心,我看经济类的报纸比你看的多得多,呵
咱们还是先整明白什么是资本市场什么是实体经济后 再自己琢磨琢磨吧
别没事人云亦云的 投资赚钱的人都必须得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一定要特立独行,但也要自己琢磨道理
catwyc
发表于 2008-10-24 22:56
原帖由 mwa 于 2008-10-24 19:2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种东西还用看某些所谓专家的话吗 自己琢磨一下道理就清楚的很 呵呵
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从来都有区别 股市的下跌也在通常状况下也不会影响银行贷款和企业投资的决策
当然这次跌幅和涉及面比较特殊 是最严 ...
m 那你有考慮過目前市場上貨幣供給量跟現金需求量嗎?
我本來也很樂觀的但是看了一下數字 覺得好像很難樂觀的起來
$郁闷$
icnivleo
发表于 2008-10-24 23:22
我在试用期,三个月不到,已经被裁了, IT 业 :mad:
谁知道签证应该怎么办?签证和工作许可捆绑的。 急问!!!
很红很革命
发表于 2008-10-25 00:00
原帖由 mwa 于 2008-10-24 15:00 发表 http://www.dolc.info/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今年大家都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汽油价格上涨而放弃开车....而钢铁的价格拿国内市场来说,普通建筑6号短短几个月已经6000多跌到了3300,天知道钢铁成本占其车身成本至少4成的汽车行业要得到多大好处
开车和买车是两回事。因为汽油涨价,今年有多少放弃买车的?vw psa好像上半年都有盈利比去年好
照现在石油降又能多乐观,车行真正担心的是购买能力,并不是你少开车和不开车。确实是像上面一个说的daimler现在又要卖spalte,没人买得起,可不
钢铁降了我觉得车价也要降,薄利拉动购买,没什么赚头,加上这个裁员法不管是想借机会整顿还是因为危机,前景并不是很乐观
aerostar
发表于 2008-10-25 02:50
我认为这不单单是一个信心问题,而是银行是实实在在地没钱了。去看看LYMAN BROTHER的债权人名单,上面的银行遍布全世界。居然还有什么湖南发展银行以及其它一些中国小银行的几千万美元在里面。当时没有注意德国的银行,印象中有DB在里面。反正这次看上去倒下的是华尔街的银行,但因为银行之间广泛的拆借,世界上很少有银行能逃得掉。那些小一点的,胆子又曾经非常大的银行这回全倒了。为什么现在连大银行都要政府注入资金,就是因为他们没钱了。当然对于那些有钱的,信心是主要问题。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有钱都要把钱贷出去大家才有饭吃,否则他们拿什么来付储户的利息?
叮噹
发表于 2008-10-25 07:27
原帖由 很红很革命 于 2008-10-25 00:0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开车和买车是两回事。因为汽油涨价,今年有多少放弃买车的?vw psa好像上半年都有盈利比去年好
照现在石油降又能多乐观,车行真正担心的是购买能力,并不是你少开车和不开车。确实是像上面一个说的daimler现在又要 ...
我朋友最近刚买了一辆新车,卖车的人高兴坏了,因为他之前一个月一辆车都没有卖出去,这还是在这次危机爆发前的事情.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德国内需就不怎么样,现在危机出现,连US那边销量也有问题,中国需求也下降.KONSUMFLAUTE,FINANZKRISE,连DAIMLER自己的BOSS都觉得就算钢铁和石油价格下跌,也不一定能抵消这两个的影响.买车个开车的确是两回事情,开可以开旧车,但是不换新车,汽车行业一样赚不到钱呢.我们的确不能象MWA说的人云亦云,但是也不能事实放在眼前,还不承认吧.
[ 本帖最后由 叮噹 于 2008-10-25 07:39 编辑 ]
carrier
发表于 2008-10-25 10:05
原帖由 mwa 于 2008-10-24 14:44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也许是个理由,但钱还在那里不是吗,银行短期收缩银根的原因无非就是信心问题,而银行本身利润来源就是信贷资金,等风头过去了,等欧元,原料和石油价格下跌传导的利润开始体现,一切就会很快好转...
这个和美国华 ...
银行比咱们都明白,钱看起来是在那里,可是他的钱也不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摆在那,他的钱也有很多都是通过贷款,或者直接投资,投在资本市场或者商品市场的。如果他所投资的商品或金融产品突然爆发出问题,他同样还是面临很大风险,在极端情况下,一个坏消息导致的挤兑也可会造成银行的瞬间垮掉,在经济正常的情况下,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什么都难说,网上还曾经看到传闻有人怀疑,莱曼和美林的事情是高盛后面做手脚,导致本来没有那么严重的事情变成了恐慌,客户抛售,股票狂跌,最后资不抵债了。
所以说银行虽然钱在那里,但是银行仍然是没有信心,而且,银行手中的钱,可能也是说没就没的。
即使在银行业的危机逐渐稳定了,信心的恢复也是需要时间的。
当银行恢复信心以后,从消费链条的最末一端开始增加消费开始,到全社会的经济回暖也还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事实都是像现在这样,而且已经清楚了,银行就没有必要保守了。
也正是因为银行现在的保守,所以我说肯定会影响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长短现在也难说。
mwa
发表于 2008-10-25 10:17
原帖由 叮噹 于 2008-10-25 07:2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朋友最近刚买了一辆新车,卖车的人高兴坏了,因为他之前一个月一辆车都没有卖出去,这还是在这次危机爆发前的事情.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德国内需就不怎么样,现在危机出现,连US那边销量也有问题,中国需求也下降.KON ...
在确定是否出现需求减少 首先要搞明白 是内需不怎么样还是内需还在那里 只是因为对前景不明朗而被暂时压抑住了
就其实如同国内目前房地产行业遇到的问题一样 实际上需求还在那里 结婚 改善 城市化拆迁造成得硬性需求还在那里 钱还在消费者手里只是因为国家调控而导致对未来不明朗的观望 想看看买个好价格而已
叮噹
发表于 2008-10-25 10:51
原帖由 mwa 于 2008-10-25 10:1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在确定是否出现需求减少 首先要搞明白 是内需不怎么样还是内需还在那里 只是因为对前景不明朗而被暂时压抑住了
就其实如同国内目前房地产行业遇到的问题一样 实际上需求还在那里 结婚 改善 城市化拆迁造成得硬性 ...
可问题是这帖一开始讨论的是汽车行业的问题,特别是德国汽车行业的问题,不是所谓有刚性需求的中国房地产业.不要说这次的经济危机了,整个经济越来越象低碳方向发展,人们日益增强的的环保意识已经让汽车行业不那么好过了.汽车公司是在研究新的更环保的发动机,但是这是要钱的,很多钱的,如果金融环境恶化了,汽车公司肯定是不好过的啊.
cocon
发表于 2008-10-25 11:07
那么奢侈品行业会怎么样. 象LV那样的,也会裁人,破产吗.
celinecy
发表于 2008-10-25 11:14
原帖由 cocon 于 2008-10-25 11:0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么奢侈品行业会怎么样. 象LV那样的,也会裁人,破产吗.
$考虑$ 需求弹性那么大的产品,在大家都没钱的时候,需求自然会大幅度减少的。不过破产倒未必吧,经济再低迷也总还是有部分人口袋里的钱没花光的,而炫耀的本能也是很难抹杀的。像LV这种产品在第三世界加工的公司,肯定会尽量嫁祸给上游的工厂,减少订单,价格一压再压,倒霉的依然是本来利润就低的加工厂和卖苦力的劳动人民...
叮噹
发表于 2008-10-25 11:24
原帖由 celinecy 于 2008-10-25 11:1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考虑$ 需求弹性那么大的产品,在大家都没钱的时候,需求自然会大幅度减少的。不过破产倒未必吧,经济再低迷也总还是有部分人口袋里的钱没花光的,而炫耀的本能也是很难抹杀的。像LV这种产品在第三世界加工的公司, ...
奢侈品行业的利润是来自那2%的高端客户的.这些有钱的人经济危机的时候还是有钱,可能财富损失一点,但是消费能力还是有的,所以一般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奢侈品行业往往可以度过寒冬.
johndoe
发表于 2008-10-25 11:43
呵呵,LVMH和PPR的产品的需求弹性极小,跟burberry以及coach这种比起来,基本是无弹性
在如今的世道里,反而是defensive
深白
发表于 2008-10-25 12:43
逾四分之一美国公司计划裁员 世界名企纷纷"动刀"
10月24日电 23日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为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每4个美国雇主中就有1个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裁员等措施来削减成本。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华信惠悦咨询公司10月中旬对248家美国公司进行的这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公司计划与员工就工资津贴问题进行商讨,26%的公司计划裁员,还有25%的公司可能停止招聘新员工。
其他公司可能通过减少医疗保险费或差旅费、停止加薪、修改养老金计划等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
世界多家知名企纷纷裁员避"金融海啸"
核心提示: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近来世界多家知名企业纷纷采取了裁员的措施以缓解压力。除金融界外,这股裁员风已经刮到互联网、汽车制造及饮食服务等行业。
西班牙被裁员工举行抗议活动
一家欧洲汽车厂员工在街头抗议裁员
10月25日报道 24日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上,目前的金融风暴自然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话题,由金融风暴引发的企业裁员等实体经济问题也成为热点。
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近来世界多家知名企业纷纷采取了裁员的措施以缓解压力。事实上,世界知名企业的裁员高峰正在到来。如今,除金融界外,这股裁员风已经刮到互联网、汽车制造及饮食服务等行业。
金融业:巨头纷纷裁员减压
由于目前华尔街金融格局重新组合的进程尚未完成,随着购买、合并等环节进行到一个阶段,估计年底以后,裁员高峰将随之到来。华尔街一家猎头公司称,巴克莱银行收购雷曼兄弟部分业务后,可能在所购业务部门中最多裁员5000人。美林公司总裁塞恩10月20日承认,公司将裁员数千人,其中多数为IT部门员工。高盛集团则计划在其全部3.25万名员工中裁员约10%。花旗集团6月份就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解雇数千名投资银行部门员工。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全国城市银行10月20日也宣布将裁减40%的现有员工。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汇丰银行9月26日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100人,约占其银行和市场部门员工总数的4%。被裁人员中近一半将来自伦敦总部,300多人来自欧美其他地区,还有一部分将来自中国香港。另外,英国莱斯银行收购苏格兰哈利法克斯银行后,也将有约4万名员工失去工作。
互联网:雅虎谷歌齐齐行动
10月6日上午,eBay正式宣布裁员10%,即1500名员工,其中既包括1100名来自eBay拍卖部门的员工,也包括400名来自eBay支付子公司的员工。
由于经济不景,雅虎21日宣布,第三季度净利润骤降64%,将在全球范围内至少裁员10%,人数大约为1500人,预计每年可节省开支5亿美元。其实,雅虎今年1月份就已经宣布裁员千人,这次是9个月以来的第二次裁员行动。
谷歌北美地区广告销售业务总裁蒂姆阿姆斯特朗近日也对外暗示,如果谷歌今后业绩出现下滑,则不排除采取裁员措施的可能性。业内人士此前已预计到谷歌将进行大规模裁员,但是具体裁员数字仍高于许多分析师的预期。谷歌2007年新增员工超过6100人,到2007年年底,谷歌全球员工总数达16805人。由于股东对快速增加的费用支出表示担忧,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去年承诺将放慢雇用新员工的速度。
汽车业:欧美日均在劫难逃
近日,尼桑汽车公司表示,由于需求疲软,尼桑西班牙的一家工厂将裁员1680人。此前,为应对高油价和销量下滑,尼桑已在北美地区裁员1200人。为了应对危机,从年初到现在,丰田汽车在日本的工厂已经裁员两成以上。
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处境也不容乐观。9月份,美国汽车销量仅有96.5万辆,同比下滑27%,创下1993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福特汽车9月份的销量下滑了35%。据透露,福特汽车北美公司未来很可能裁员4200人。通用汽车9月份的销量下滑了16%。通用法国变速器工厂也计划裁员约1300人。克莱斯勒9月份的销量降幅达33%。自去年2月以来,克莱斯勒已裁员2.2万人,计划在明年进一步裁员4000人。
欧洲汽车品牌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沃尔沃汽车、雷诺汽车等品牌的销量均有下滑。作为对策,沃尔沃汽车公司将在全球裁员3300人,而雷诺汽车也明确表示,将在欧洲裁员6000人。
饮食业:星巴克之后是百事
据报道,百事可乐本月14日表示,由于美国饮料市场销售不佳,加上美元走强侵蚀百事可乐在国际市场的获利,因此决定裁员3300人,相当于百事可乐在全球员工人数的1.8%。此外,百事可乐表示还要关闭6个工厂,希望在3年时间内节省12亿美元的成本。报道称,最可能丢饭碗的主要是百事可乐在美国国内与国外的管理阶层与工厂员工。不景气让百事可乐今年第三季的利润大跌9.5%,同时对未来获利前景也看淡。消息宣布当日,百事的股价最多下跌12%,创下1982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
星巴克7月份进一步裁减了将近1000名员工,并宣布将关闭61家澳大利亚分店,再显示出这家咖啡连锁公司苦于挣扎的现状。该公司还对数位高层管理人士职位作出调整。星巴克发言人称,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西雅图总部及其他办公地点,并不包括咖啡店职位,裁员数约占该公司非店内员工总数的15%。
全球性裁员:
底层员工受影响更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性裁员已经成为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又一波浪潮。
江涌表示,从公司裁员潮的走向,可以看出此次金融危机仍在扩大;而底层员工受裁员影响更深。“从美国开始的公司裁员起先还限于金融领域,后来不仅扩大到其他国家的金融领域,还对美国及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制造业造成很大影响。就金融领域来说,裁员对底层员工的影响十分大。至于那些职业经理人等‘金领’,他们的收入本就非常高,一时的失业不会造成太大冲击,所谓‘街头卖艺’也只是炒作。但对于金融业底层员工来说,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没有了,因收入不太高又没什么积蓄,所以他们深受其害,却不能像‘金领’一样有通畅渠道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而危机蔓延到制造业后,影响更深的也同样是底层员工,譬如制造业的‘蓝领’等。”
江涌还表示,一些“半虚拟”企业,如yahoo等网络公司也已被裁员潮波及,而全球性的裁员风潮仍在继续,对社会影响颇大。“可以说,全球性的裁员潮成为金融危机扩大化、深化的又一种表现,对很多公司和底层员工来说,更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celinecy
发表于 2008-10-25 12:59
原帖由 叮噹 于 2008-10-25 11:2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奢侈品行业的利润是来自那2%的高端客户的.这些有钱的人经济危机的时候还是有钱,可能财富损失一点,但是消费能力还是有的,所以一般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奢侈品行业往往可以度过寒冬.
$考虑$ 嗯,我对LV倒不算太了解,感觉始终不过是一个比较奢侈的批量产品,也没高端到艺术品或者珠宝钻石的那个地步,而且近些年据说是越做越大路。就我所见到的,消费LV的主要是中产阶级女性,代表人群为日韩的白领上班族,根本不是什么2%,至少是15%。而这次金融海啸波及制造业,倒霉最大的正是这部分中产阶层...
mwa
发表于 2008-10-25 13:17
原帖由 叮噹 于 2008-10-25 10:5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可问题是这帖一开始讨论的是汽车行业的问题,特别是德国汽车行业的问题,不是所谓有刚性需求的中国房地产业.不要说这次的经济危机了,整个经济越来越象低碳方向发展,人们日益增强的的环保意识已经让汽车行业不那么好 ...
定期的汽车更换长期来对于普通德国人就属于刚性需求 你以为什么是刚性需求 难道只是每天吃喝拉撒吗 你以为急着买房子的 有房地产刚性需求的中国人都个个住马路睡棚户吗 呵呵
每一个硬币都是有两面的 在悲观的经济预测和新闻报道出现的一个月前 市场上最乐观的就是现在最悲观的一群人 呵呵
我只知道 成功的投资者从来都是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不管是做企业还是做资产投资
不多废口舌了 这个讨论永远在结果没出现之前没完没了 半年到一年市场会逐渐给出答案 到时候再说吧
BTW 最后更正你一点 如果喜欢读书看报就知道 到目前为止 最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和分析都没提到什么经济危机的言论只有金融危机 最多加上个可能产生经济衰退或萧条如果喜欢经济 可以自己查询下 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的区别在哪里
[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08-10-25 13:24 编辑 ]
深白
发表于 2008-10-25 13:38
原帖由 mwa 于 2008-10-25 13:1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定期的汽车更换长期来对于普通德国人就属于刚性需求 你以为什么是刚性需求 难道只是每天吃喝拉撒吗 你以为急着买房子的 有房地产刚性需求的中国人都个个住马路睡棚户吗 呵呵
每一个硬币都是有两面的 在悲观的经济预测和新闻报道出现的一个月前 市场上最乐观的就是现在最悲观的一群人 呵呵 ...
希望你一个月以后不会变成最悲观的那一群~~$汗$ $汗$
wey
发表于 2008-10-25 14:11
现在德国银行的500欧元现钞吃紧, 有人在提现。
estha
发表于 2008-10-25 14:12
原帖由 celinecy 于 2008-10-25 12:5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考虑$ 嗯,我对LV倒不算太了解,感觉始终不过是一个比较奢侈的批量产品,也没高端到艺术品或者珠宝钻石的那个地步,而且近些年据说是越做越大路。就我所见到的,消费LV的主要是中产阶级女性,代表人群为日韩的白领 ...
不知道,觉得中产阶级消费的是奢侈品的中低端产品
不知道这部分人仗着数量优势带给奢侈品的利润能不能敌过高端消费人群
叮噹
发表于 2008-10-25 14:16
原帖由 深白 于 2008-10-25 13:3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希望你一个月以后不会变成最悲观的那一群~~$汗$ $汗$
我也觉得挺逗的,我一个月前就不乐观啊,而现在乐观的好象是MWA,这话难道他说给自己听的。以前格林斯潘还被人捧上天呢,结果现在也出来认错了。反正大家各有各的想法,我也不想说服别人,只是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们是自己做公司的,总是喜欢未雨绸缪,也许听起来会有点悲观,可是至少可以保持稳健,一个公司能挺过两次危机可能就是这个行业的前几名了,最近我们的一个最大竞争对手刚刚倒了。
fifi
发表于 2008-10-25 14:20
原帖由 叮噹 于 2008-10-25 14:1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觉得挺逗的,我一个月前就不乐观啊,而现在乐观的好象是MWA,这话难道他说给自己听的。以前格林斯潘还被人捧上天呢,结果现在也出来认错了。反正大家各有各的想法,我也不想说服别人,只是表达自己的意见。
...
我也想不通他有什么好乐观的。。。。$汗$
celinecy
发表于 2008-10-25 14:29
原帖由 estha 于 2008-10-25 14:1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知道,觉得中产阶级消费的是奢侈品的中低端产品
不知道这部分人仗着数量优势带给奢侈品的利润能不能敌过高端消费人群
$考虑$ 嗯,有天听广播里面说,LV整了个什么黄金钻石的车还是车模型来着,记不清了,估计那倒真是高端产品。不过真的不太喜欢这个品牌...
estha
发表于 2008-10-25 14:46
原帖由 celinecy 于 2008-10-25 14:2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考虑$ 嗯,有天听广播里面说,LV整了个什么黄金钻石的车还是车模型来着,记不清了,估计那倒真是高端产品。不过真的不太喜欢这个品牌...
我也觉得lv在奢侈品里面不太入流,就我能买得起的那些产品来说,设计 材质 质量都比不上其他同类品牌,
感觉她不厚道,仗着自己品牌糊弄中下层$m2$
叮噹
发表于 2008-10-25 15:25
原帖由 fifi 于 2008-10-25 14:2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想不通他有什么好乐观的。。。。$汗$
可能他是个人投资者吧,只要有足够的钱可以撑过这次危机,总还是可以赚点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不看好汽车行业的股票.
做公司就要考虑怎么渡过难关了,控制成本,搁置一些投资的计划,保证利润,所以肯定要多想一些.
跑来跑去的羊
发表于 2008-10-25 15:35
罗斯福总统说过~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汗$ 挺住啊,同志们!
vdc
发表于 2008-10-25 16:04
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怨社会。:D
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在德国这个缺乏竞争的社会,普通小白领找份工打,养家糊口,还是不难的,人的基本生存权嘛。
关键是求发展,很多人自己都麻木了。$m7$
mwa
发表于 2008-10-25 18:12
:)
[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08-10-25 18:46 编辑 ]
wyzpa
发表于 2008-10-25 18:43
楼上的话有点过了,大家都是在讨论问题,而且在不断的讨论中得到进步的。有多少大牌的金融学家都能耐心得与公众讨论问题呢。再说,不是需要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为什莫一定要说出个所以然呢。能说出自己能看到一些现象也很好!感谢传声筒们!!!
mwa
发表于 2008-10-25 18:52
原帖由 wyzpa 于 2008-10-25 18:4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上的话有点过了,大家都是在讨论问题,而且在不断的讨论中得到进步的。有多少大牌的金融学家都能耐心得与公众讨论问题呢。再说,不是需要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为什莫一定要说出个所以然呢。能说出自己能 ...
说的是 已经删除 不过还是希望大家乐观一点 在危机面前 该找工作还得继续找 该读书毕业还要继续读书毕业 该上班还要继续上班 这些既然你改变不了什么 至少让自己乐观和勇敢一点 对不对 另外遇到事情最好有点自我判断能力 到目前为止 德国还没有出现任何大批量裁员的大企业 也就是出现几个因为恐惧而暂停某些职位招聘 采取观望的企业 说到底 还是恐惧而已
趴趴
发表于 2008-10-25 18:54
飘过一下,刚还心想,ls 的总算爆发了$m12$ $m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