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幻
发表于 2009-4-8 12:58
trees
发表于 2009-4-8 13:01
最后还要对诗雅MM说一下,为什么我说你的回帖最没质量最刻薄.为什么我说不是念几句之乎者也,听些高雅音乐就如何如何.
我四岁开始和家里介绍的一个京剧演员学昆曲, 这也是一个老教授的指点. 昆曲其实算是中国各种戏曲的活化石了. 上小学后开始有老师指导的鉴赏西方音乐和美术. 我说这些不是想说自己怎样, 只是想告诉你,不是只有若干人才懂这些, 很多人只是不说罢了. 大俗也是大雅,这也是为什么诗经和论语一样都是经典
人到一定年龄其实应该了解, 所有事物表象最不重要,人也好物也好,一副皮囊. 但表里内在才是最关键的. 这也是为什么读书的时候要思考要理解, 否则读了八百遍,即使都能倒着写了,有什么用.
珍爱生命, 远离形式. {:5_395:}
yimer
发表于 2009-4-8 13:18
支持开个读经的子版块,也希望如幻和期待诗雅MM继续推荐读经教育。其实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在这里认识如幻,才知道了读经教育这么一回事,现在每天带着儿子读10分钟,他也很乐意。我的目的没有那么伟大,只是希望让他从小接触中文,喜欢中文就可以了。其实一个人的人品人格,父母本身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父母好的,孩子不会差到哪去,言传不如身教嘛。
有时间读读经,我很支持。觉得很健康,比看电视强。现在天气好了,我带着儿子在外面玩,我读读经,他玩玩沙子,偶尔跟着我唸几句,挺有意思的。
还有,背诵可以增强记忆力这一点,我觉得很有道理的。
所以我很希望如幻和诗雅MM可以继续,让我们这些感兴趣的妈妈有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其实从如幻你发的帖子就知道,你是一个很用心的人,看着你的家有春夏,我很感动。
我相信,争论中言语上的冲撞,也是一时说过了头的,都是没有恶意的。不要放在心上。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09-4-8 13:43
最后还要对诗雅MM说一下,为什么我说你的回帖最没质量最刻薄.为什么我说不是念几句之乎者也,听些高雅音乐就如何如何.
人到一定年龄其实应该了解, 所有事物表象最不重要,人也好物也好,一副皮囊. 但表里内在才是最关键的. 这也是为什么读书的时候要思考要理解, 否则读了八百遍,即使都能倒着写了,有什么用.
珍爱生命, 远离形式. trees 发表于 2009-4-8 14:0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赞这个发言!
trees
发表于 2009-4-8 13:51
赞这个发言!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09-4-8 14:4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MM. 估计MM也是个喜欢诗词的人, 很少看到有人拿贺铸的词做ID.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09-4-8 14:01
正如同前面有个mm说的好,相对这个论坛的承受能力,我们是过分宣传了,但如前言,我们真没有“极端个人崇拜“,没有”明显排他性的行为趋势”。但当然个人感受不同,也不可苛求。
现在确实离我们不远有某位“国学大师”或“道学大师”那才叫真如此,老说些“怪力乱神”、玄的东西。慧智出,有大伪。当然但愿大家永远不会遇见他。对不起,扯远了。
大家还真要靠心来判断了。
trees
发表于 2009-4-8 14:03
楼上的mm能支持读经,真是谢谢了!
我完全不认为我们在搞“个人崇拜,学术独尊”,一个有正派学问又力行的人,是值得尊敬和追随的。mm还是不了解王老师,某些印象成见会变成障碍。因为现在的人对“个人崇拜”确实太 ...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09-4-8 13:5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有学之士的称呼实在谈不上, 只是从前有机会多接触了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真没觉得自己怎么有学识怎么高雅, 小时候我愿意唱昆曲听古琴,也愿意唱邓丽君张国荣. 看过史记,也喜欢看楚留香.
这么说吧, 大家都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人, 婚姻的感受中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彼此的改变, 而是彼此的包容. 没必要见面, 各自与各自的观点, 彼此都无法改变. 我说过了大俗既大雅, 国学已经很多人在研究了, 学术上的争论多一个少一个并不重要, 但民俗方面很少人在重视,有时间不如做做这个.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 各得其所才能皆大欢喜.
缘木求愚
发表于 2009-4-8 14:09
大家都承认经典是好的,而且传承传统文化是对的。那么我们以后的讨论能否在如何传承上实践出并提出不同看法,如如何对孩子进行文化熏陶,安排多少时间让孩子读比较合适,师塾怎么办比较理想,安排哪些内容比较合理。即使有人极端反对孩子学经典也相互尊重,各自保留意见,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出不同的声音不至于偏离太多造成误会。
很支持开个读经的子版块,也希望如幻和期待诗雅MM继续推荐读经教育。像期待诗雅MM发的《经典与快乐伴乐嫣成长》这样的实例再多一点,很不错。我是支持做些宣传的,毕竟不了解经典内容的人比知道的多!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09-4-8 14:14
27# trees
是啊,民俗很有意思。像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节气,传统礼节啊。希望mm也能多帖一些资料,让我们多学习。我知道的不算很多,但也会来捧场的。我们家小朋友也有她的皮影,可也只能比划比划,不能演上戏来,春天还剩一个月,大家抓紧时间放风筝(虽然德国人是在秋天放风筝)。下次回国别忘带个风筝来啊。
QCheng1
发表于 2009-4-8 14:17
最后还要对诗雅MM说一下,为什么我说你的回帖最没质量最刻薄.为什么我说不是念几句之乎者也,听些高雅音乐就如何如何.
我四岁开始和家里介绍的一个京剧演员学昆曲, 这也是一个老教授的指点. 昆曲其实算是中国各种戏 ...
trees 发表于 2009-4-8 14:0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MM,再一次顶你!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