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熊乖乖 发表于 2010-12-7 18:51

回复 470# mikimiki
不好意思,最近没啥大事就犯懒了。倒是追着看拉拉的贴了。你写的那俩个“靠狗为生”的女人很形象,看了有跃然纸上的感觉。

郝熊乖乖 发表于 2010-12-11 12:59

本帖最后由 郝熊乖乖 于 2010-12-11 13:05 编辑

与狗共舞(1)

        熊的伤终于是好了,虽然每每看到缺了一个指甲的脚丫,还是有些心疼,但看他毫不在乎地在雪地里奔跑,总算是得到一丝安慰,毕竟没有影响到他的行动自由。回顾这一个月来的种种焦虑时时忧心,一个缠绕了我很久的问题重又浮上心头:究竟该如何与熊一同度过此后的宝贵时光?选择其实就是两个,一是安全起见,维持现在的稳定局面,不再去试图改变,小心防范看守,尽量杜绝意外和伤害;二是在熊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去改变他的现状,力求能给他更高质量的生活,让他能享受到更大的自由。前者的好处是省心省力,然而一旦熊生病或受伤,那么噩梦又会重演,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因无法治疗而不得不放弃。一想到这种可能的出现,我就会深深地自责,立刻有一种痛弥漫在心头。而后者的风险则在于,如果我不能做到收发自如,就可能出现意外和伤害。坦率地说,一直以来,我都是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因为害怕而放弃了努力。那么,当我今天还有可能选择的时候,究竟该怎么做呢?

        带着这些困惑,我翻阅了不少的书籍,希望能找到一条正确的答案。其中有三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三本书基本上代表了人与狗共同生活的三种态度,三个层次。从中也令我认真审视了自己与熊的关系,很希望能把自己的这一点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也很乐意听到大家对我的建议。

一)《借你一生》——宠物宠物,尔乃吾之泄宠之物

        听到这本书的名字,还是在跟老妈打电话的时候,听她几次提起。老妈说这书很畅销,据说不错。人一生可以有很多内容,也可能有不少的亲朋好友,但狗狗一生跟了你,就是把这一辈子交给了你。我听了,也觉得说得很不错,便托人带了一本来看。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感动千万爱犬族心灵的作品!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竞相疯狂抢版权“ 没想到的是,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感到失望不说,有些地方令我这个养了十一年狗的人实在是忍不住的愤怒。作者写了她养过的两只狗狗,据序言介绍,这本半自传体小说中,“对雪球(她的第一只狗)的描写全部真实”,“写雪糕(她的第二只狗)的是真实的”。那么除了满篇作者一再重复的“我爱你们”之外,我们就来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真实”!

        先来看看两只狗狗的结局:坚持守候的雪球在无数次地从乡下亲戚家逃回之后,终于没能等到它的小主人来接它,在主人读完了大学,找到了工作,物色到能够养狗的小区,租到了房子,又最终等到了公司的假期,在为狗狗买好了一应用品之后,她终于可以去接她的狗狗了。而她却没想到,狗狗能否等到这一天!对于狗狗来说,等待意味着什么?这是她重来没有想过的问题。终于,狗狗在她动身的前三天去世了。

        如果说雪球的悲剧还只是一个无奈,当一个少女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她自然也无法承担对一只狗狗的责任。那么对于雪糕之死,主人公或者作者则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雪糕是一只可卡,死的时候才不到三岁,正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年纪,而死因却是一块卡在了食道下面的鸡骨!当事情发生时,路人责备他们:“小狗是不能吃鸡骨头的!唉,你们会害死它的!”作者的表述是:怎么可能这个样子!我的小孩从来到这个家。就最喜欢吃鸡翅膀,还有鱼,还有排骨.....这些带骨头的东西它每天都在吃,从未出过事!怎么可能,今天突然就出事了.....怎么可能!”对于作者来说,不幸的发生,只是一个偶然,一个意外,一个“怎么可能”的事故,也就是说,做为主人,做为从来没想到过狗狗该吃狗粮而不是鸡骨头猪骨头的主人,她和她的男友是一点责任也没有的!这就不能不让人愤怒了!通观全书,我没有看到一句关于他们试图去了解狗狗,想方设法去与狗狗沟通的描述。他们似乎无师自通,生来就知道狗狗是怎么回事,因为他们从来都是站在人的角度上,居高临下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狗狗,所以他们自以为爱狗狗,就顿顿给狗狗打包,带什么酱骨头海鲜煎鱼之类给狗狗,却从来不知道,这根本不是狗狗该吃的日常食品。如果那天郊游雪糕没有被鸡骨卡死,早晚有一天也会被其它的骨头害死。因此雪糕的结局根本不是意外,而是必然。

        再来看看当他们遇到麻烦时是如何来教育狗狗的:一岁多的雪糕有着种种的坏毛病,诸如:对人太热情,因此会扑人,不会随行,走路拽狗链,主人叫不回来,见人跟人走,因此被认为是“连主人都分不清楚的坏狗”。可是,做为主人,主人公做过什么来训练雪球吗?从来没有!因为主人连一点意识都没有,从来就没想到过,狗狗是需要教育的。似乎狗狗天生就是令行禁止的乖小孩才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他们教育雪糕认识主人的方法就是:“我们共同决定送它去别家寄宿几天。当然,这几天里,要让它受尽折磨。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我们的小男孩吃点儿苦头,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对它好。这样它就明白家里是最温暖的。“这一周里,不到两岁的雪糕被放在车库里,只有一堆干草可躺,即便”拼命抓车库的大门,甚至半夜里发出凄惨的叫声,叫到天亮也没人搭理它“,”每次见到朋友时都格外热情地扑上去,却被朋友训斥着撵开......”最后,主人终于满意了,因为雪糕再也不肯跟人离开这个“家”了。主人于是得意道:“这次的教育可谓空前成功,我们的小狗狗又朝完美小狗的行列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如此教育,对一只年幼无知的狗狗造成的心理伤害似乎根本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或许在这对所谓的爱狗主人心目中,狗狗只是一只可以任我摆布的宠物,何谈感情与思维?

        对于雪糕这只“麻烦狗狗”,女主人用以制服它的“秘密武器”,竟然是一根拖把!主人称之为“很意外的收获。”起因在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男女主人外出吃饭,将不能进饭店的雪糕留在了家里。结果恐惧的小狗便将家里变成了垃圾场。看到“犯罪现场”,怒不可遏的男主人便一边大喊着:"老子今天不收拾这个小东西,就不是男人!“一边用拖把狠狠地教育了本就被风雨吓得够呛的小狗。”从那以后,每次雪糕闯祸之后,我只要拿出拖把就可以把它震慑住。甚至在他最讨厌洗澡的时候,我照例拿出拖把,他立刻不闹不叫了,乖乖地站在盆子里任由我摆布。“对于主人来说,有了这把”秘密武器“,便万事大吉,可他们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狗狗为什么会搞破坏,是不是因为分离焦虑?有什么方式能帮助狗狗放松下来,能使其克服对噪音的恐惧心理。看过《马里与我》的朋友一定知道,马里做为拉不拉多犬的破坏力比可卡大了不知多少倍,这只天不怕地不怕的狗狗就怕暴风雨,每次都会将家里破坏得惨不忍睹。马里的主人没有简单地暴打它,而是尽可能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时,采取的是理解与接受的态度。我不知道雪糕的主人相比之下还有什么权力说我爱我的狗狗。

        在我看来,雪糕对于主人来说,只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宠物,就像女主人谈到雪球时说的:”我的雪球是一条宠物狗,本来应该过的是被人抱在怀里宠着,像个高贵的小公主一样的生活。“这就是作者对于狗狗生存状态的最高理想。然而,这决不是一只狗狗的理想生活。狗狗需要的不是被宠爱甚至被溺爱,而是安全而健康的生活,有主人可以信赖,有家可以遮风挡雨,而只有确定无疑的规则才能给狗狗带来安全感。反之,被宠溺到无法无天的狗狗,只能因为主人的心思难以琢磨而丧失安全感。全书中几乎没有提及雪糕的年龄,只在接雪糕回家时提到,它是一只一岁半的棕黄色可卡,雪糕去世前还不到三岁。由此可见,它的主人从来也没有考虑过,狗狗在什么样的年龄段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该如何对待。而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恰恰是主人对雪糕的态度,那根致雪糕于死地的鸡翅,是男主人在女主人”扔,你扔点吃的给它吧!“的要求下,在牛排和鸡翅间做出选择扔给它吃的。一个”扔“字,鲜明地体现出雪糕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尽管他们一再称它为”我们的小男孩“。但我无法想象,有哪位做父母的,会把食物“扔”给自己的儿女?在爱雪糕的主人眼中,雪糕真的比一件物品更重要吗?主人爱它,却从来也不曾想到要去了解它,更何谈理解了?这样的爱,充其量不过是自私的爱。狗狗也不过是因为主人需要表达爱并从中得到自我满足而投射的对象。这样的主人一旦成为父母,大概对孩子的爱也不会与对狗狗的爱有本质的区别。

        我鄙夷这样的主人和父母,狗狗这辈子摊上了如此主人,只能是狗狗的不幸。所以完美忠诚的义犬雪球在七年的等待中耗尽了生命;活泼调皮的雪糕则只与主人共度了不到一年半就凄惨地命归黄泉。而主人们依然可以大肆宣扬对狗狗的爱。

(未完待续)

mausreis 发表于 2010-12-11 16:55

本帖最后由 mausreis 于 2010-12-11 17:12 编辑

无知的人太多了,不学习和了解狗不说,知道有人养大狗但懒得溜狗,狗狗根本得不到artesgerecht的生活。幸好德国的法律比较健全,这样的人迟早会被邻居举报,被剥夺养狗的权利。

cindyprc 发表于 2010-12-11 22:01

这样看来,这本书没必要看了。
等着下面更多数的介绍。
辛苦了辛苦了!{:5_336:}

Bobbyschatz 发表于 2010-12-11 22:15

熊妈给上几张照片呗。我现在阅读能力好像都退化了,不仅大段的德文看不下去,连中文都看不了大段了。{:5_367:}

mikimiki 发表于 2010-12-11 22:34

本帖最后由 mikimiki 于 2010-12-11 22:37 编辑

熊妈,我真想抱抱你。这书我没看过,但是我看忠犬八公的时候,就是这种很气愤地感觉。好像感情很深,可看那么大只的狗会一直站起来扑人就知道他也没用心教八公,而且还每天让狗自己在马路上走,对狗的安全也不负责,而且他死了以后他家人就让狗去自生自灭了。他才养了2,3年,何得何能凭什么让狗为了他放弃温饱的生活,用生命剩下的10年像野狗一样的捡垃圾睡铁轨,然后这么饥寒交迫的死去。而且也没有什么动物保护组织出现,也没有城管。
这种电影确实会误导大众,我家附近就有人看了电影领了只8个月大的秋田回来,好大只,好有力,看见公狗就愤怒,斗犬来的,根本就不好养,从来都不能放开遛。
忠犬八公好多人看完会哭,我看得义愤填膺。马力和我算是比较真实的电影了,平凡又温馨,到后面想到自己的狗也会有那么一天,眼泪哗哗的。忍不住要每一天都珍惜它。

郝熊乖乖 发表于 2010-12-12 12:38

回复 476# mikimiki
当初看八公的电影时,我也为狗感动的眼泪哗哗的,因为还不懂得如何对狗负责。所以看到这本书真的很愤怒,尤其是看介绍误导了那么多人,更觉得作者其实是在极不负责人地宣泄自己的感情。本来很多人就不知道该如何养狗,看了这本“感动千万爱犬族”的书,岂不是会也来如此爱狗?从前有个四川同学说他家的狗是川狗,他们吃什么狗就吃什么,麻辣不忌,结果狗狗最后得的都是人的病,高血脂高血压中风死去。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尤其是小女儿伤心得不行。我真的是不知道该表示同情还是愤怒!

郝熊乖乖 发表于 2010-12-12 12:39

回复 475# Bobbyschatz
惭愧!照片还得等我再次学会用电脑。

Anu 发表于 2010-12-12 20:36

本帖最后由 Anu 于 2010-12-12 23:13 编辑

其实就是个爱心泛滥,责任心(包括对狗的和对周围社会环境的)不足的问题。

我觉得这么多人爱狗,喜欢动物可喜可贺,但你能不能首先把它当狗看,知道你养的是什么,了解它起码的生物习性,然后再把那拟人化的爱给它涅?
还有人养狗其实狗连宠物都算不上,就是想起来时才揉两下的玩物。
还受不了养狗不遛狗的人,任何理由在我看来都是借口。狗狗想撒个尿都得憋啊憋。。。

adele717 发表于 2010-12-12 21:05

熊妈写得真好{:5_394:}国内很多养狗的人让人真的无语,我知道的一个人养了一条金毛和一条不知道是什么狗的小混血,为了不让狗在家里乱跑乱养,全天用铁笼子关起来,出门溜的时候才放出来,就这样还训斥狗不乖,稍不留神放出来就跟疯了一样,我听着都觉得那两只狗狗可怜
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查看完整版本: 熊的故事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P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