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nn 发表于 2010-10-14 22:23

10月17号读经教案

第一节:诵读第49,50章,每两位妈妈带读两遍。唐诗新唱《元 日》作者:(北宋)王安石。跟录音一句一句学唱。歌词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二节:诵读第51章,每两位妈妈带读两遍。大孩子带读第49,50,51章一遍。第40章到第51章快板读。复习前面第1至5章,每两位妈妈领读一遍。再唱两遍《元 日》

第三节:小班内容:闪字(我的家 你好 有礼貌 谢谢 不客气 对不起 没关系)
复习前面的内容,孩子们轮流站到桌子上,自己读选定的章节。不能背诵的,妈妈小声读一句,孩子大声读一句。这个环节,麻烦妈妈们一定注意让自己的孩子安静些,每个孩子读完,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别忘了,对他们来说这些就是最好的奖励。恳请各位妈妈配合。
闪字第二遍。
最后10分钟左右闪百科卡,欢迎大班的孩子一起来听。

大班的内容:复习前面的内容,写字造句。

xindoudou 发表于 2010-10-15 10:52

刚在这个网站订了鞋,幼儿园老师让准备暖和的雨鞋,有家长推荐了这个牌子,说性价比很高
http://www.fumino.de/index.php?manu=m33_TTY.html

江南春 发表于 2010-10-15 13:25

这星期天还去游泳吗?

wynn 发表于 2010-10-15 16:37

这星期天还去游泳吗?
江南春 发表于 2010-10-15 14:2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游的,只是我这周不方便去游了,就把票给你们,你们去吧。

忘了说,我上次买了一张50次票,以后大家一起用。

涵妈 发表于 2010-10-15 21:09

游的,只是我这周不方便去游了,就把票给你们,你们去吧。

忘了说,我上次买了一张50次票,以后大家 ...
wynn 发表于 2010-10-15 17:3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没有用心念咒,罪过啊罪过{:5_309:}

涵妈 发表于 2010-10-15 21:15

因为看了一个文章说小孩积痰最好多游泳,所以自己昨天带着小路去游,结果连跑两家游泳池居然都做保养维护,超级衰啊{:5_361:} 这个星期天无论如何也得游,要不孩子非跟我急不可。不过还是先打个电话哈,以防万一{:5_355:}

筱立安然 发表于 2010-10-16 22:03

刚在这个网站订了鞋,幼儿园老师让准备暖和的雨鞋,有家长推荐了这个牌子,说性价比很高
xindoudou 发表于 2010-10-15 11:5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太好了,我们每周去次waldspielgruppe,正好需要棉的雨靴,谢谢,马上订双。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10-17 17:05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0-10-17 18:12 编辑

2010-10-17


经典的魅力在于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语言的精美。利用儿童天生的语言天赋,让他们在记忆的黄金期不把时间浪费在平庸之作上,这应该是读经理念越来越被接受的原因。理论上讲,孩子从一出生就具备学习经典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大人无可比拟的。从读经班的情况看也确实如此,大班大一些的孩子理解力和接受能力非常强,但是他们大脑复印机的功能的确比不上两三岁的孩子。
读经班成立快四个月了,家长们的热情始终不减,但是对读经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疑惑却也始终没能找到答案,最主要体现在读经时的一厢情愿,单边主义,家长很积极而孩子却不肯听,不肯指,不肯读。教林林读经有一年多了,我也有同感,为了让他读经,每天都经历着耐心的考验与磨练,总是捱到晚上睡前读个三五分钟,十分钟凑合了事,习惯形成了,但是兴趣没培养出来。
最近阅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作者对如何培养女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感觉茅塞顿开。有兴趣的学习和有任务的学习从性质上讲是不同的,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去年七月份刚刚开始教林林读经的时候,林林正好得了两个星期的肠炎,我只能天天给他念,不要求他什么,结果他不仅全会背了,而且让他指读的时候也很开心,自己还边念边编小调唱着玩儿。等他病好了以后我感觉这种读书认字的速度太慢了,就要求他跟我一起指读,结果总是不高兴。虽然我尽量不逼他,知道会有后遗症,但总认为学习是应该的,他没有理由拒绝。但我现在明白了,我在教育上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急功近利。读经典的作品本是应该怀有崇敬之心,像练气功一样心无杂念,反复诵读的,这样才可以深入到脑海中,不仅可得其文气,且能加深日后的理解。现在人们说起儿童读经,感觉赋予了它太多的希望: 学习中文,读书认字,了解文化,继承传统,智慧启迪。。。我们知道读经的好处,也了解了儿童读经的可行性,但是没有根据教育的原则,启发儿童的兴趣,激发儿童自主向上之心,而是目的性很强的当成了手段,成了每天要完成的一个任务,现在想想,每一次的要求都造成一次对兴趣的消磨,最终导致不配合甚至厌烦是情理之中的。
“少则得,多则惑。”“无为而无不为”我们天天读《老子》,这些话现在读起来感觉豁然开朗。目的单纯一些反而能得到想要得到的; 不去做自以为应该做的事情,很多问题反倒迎刃而解。那么我们现在就不去想别的,只把读经当成是一种文化熏陶,每天陶醉其中,感受它的美,体会它的精深,足矣。
现在班上一到四岁的孩子很多,针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做到听够就可以了。等他们能真正坐下来读书识字的时候,我相信有了前面的功底,有了兴趣的激发,识起字来会像脱缰的野马不可阻挡。两年突破识字关完全可以达到。另外也不要做多少解释,古文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用白话文言传,解释多了会破坏语感以及自主想象力。
下面这张画是林林前些天画的,他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云彩?迷宫?结果他说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他一口气背完了《老子》第一章,说完,还注了字,画个小箭头标明是这幅画的意思。我完全没有给他解释过,尽管画得像两三岁小孩子的涂鸦,但他能有这样的理解我还是很惊讶,看来不只是单纯背下来了,在孩子的心里是有他们自己的理解的。

vivch 发表于 2010-10-17 19:03

我们的读经班在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上正轨, 越办越有生机!今天的这堂课有读、有唱、有学习百科知识、有运动、学习气氛很是轻松。下课后嘉嘉心情特别好,还第一次主动告诉我,今天上课很开心的。 我听了后很是惊喜。我想连他这个上课不积极的小家伙都这么说,别的孩子们肯定也都上得很开心。

叮叮妈真有办法!把所有孩子们,不管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今天基本上每个小孩都上台背了,而且欲罢不能,都是背了还想背。要不是时间的关系不得不打住,估计这帮娃娃们能背一下午。另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背诵风格,真是太可爱了!{:5_322:} 也要赞一个叮叮妈!{:5_370:}

王财贵老师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作者都说过,学习本来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这句话我今天是深刻体会到了,只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孩子就能学得快乐。孩子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才能主动去学习,才能学到知识、才能达到学习效果。真高兴我们的读经班逐渐做到了快乐读经、快乐学习!教研组的妈妈们为此也都做了不少努力。{:5_315:} 各位妈妈们我们一起继续加油。{:5_342:}

xindoudou 发表于 2010-10-18 09:26

上周我们一家都得了胃肠炎,本来周日偷懒想不去了。可是一想,少去一次损失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对于不到三岁的銤銤,我不期望她能够掌握多少,在这样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中熏陶,等明年再来一次复习的时候,效果自然就会显现出来。而且最重要的是,养成了一个这样的习惯,不会在以后中文学习产生太多的反感情绪。她上幼儿园2个月了,德语单词没学会几个,中文倒是一点都没有退步。昨天画画,还和我说,这是一个独立的房子。我很惊讶她会使用独立这个词。
也来支持一下叮叮妈,越来越专业了,很好的调动了小朋友的积极性,各个方面都是一个超级好老师!!
页: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查看完整版本: Wuppertal亲子读经班教学笔记(尘埃落定,见P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