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10-20 10:48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0-10-20 11:57 编辑
回复 1152# 江南春
其实你的困惑也是我以前的困惑, 现在读多了也有了不少感悟.就像筱立说的, 读经要么轻松淡然, 要么读透研究透, 否则是读不好, 读不下去的.
现在读经教育就像一顿丰盛的宴席, 有太多的诱惑. 家长们也真是希望孩子们一口气把所有的东西都吃掉, 希望孩子营养丰富,希望孩子长高个儿.可是对于孩子来讲, 他们关心更多的是食物的味道而不是它的营养价值. 如果你让孩子吃一只鸡腿, 反复的告诫他要好好吃, 认真吃, 因为吃了它有很多很多的好处, 恐怕孩子吃到嘴里也会胃口大减.
当然我们读经的时候可能没有这么直白, 但是对于读经我们会不会因为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反过来又因为孩子的感受而影响到自己呢。
所以我们能不能回归自然,以人为本,只根据幼儿记忆功能强大这一条去读经,把目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听够就可以了。经典体现的是大智慧,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不可能一时半会儿全能感悟到。所以不用着急的。
另外对于读经量的问题, 我们现在是一周三章,240字左右。 对于小班孩子来讲是合适的。如果按照读经教育的方法每天读50-100字的速度看,这个量算少了。 如果感觉量大的话,就要考虑每天是不是认真读了,因为一章按80字算的话,半分钟就可以读完,读十遍只需五分钟,何况我们也只要求5到10遍.
大小混班本也是迫不得已,大小孩子的重点不一样能分开的肯定是要分开。孩子领读是读经学习比不可少的环节,这个环节我们从来没有缺少过。只是以舞台的方式效果会更好些。我之所以开会的时候对领读的时间应该加长没有认可,有几条考虑,也发给教研组小班的几位妈妈了,不妨贴到这里来表达一下我的想法:
1.每个孩子给一次最多两次机会,点到为止就可以了,还可以保持下次上课还要抢着读的积极性。
2.另外舞台不同于擂台。读得多的有可能会骄傲,读的少的有可能会感觉落后而自卑。读经是一个练功底的过程,不要出现比赛的现象。
3。 我们读经班是个非常好的集体,每个孩子的进步家长们都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因为受到鼓励引发对读经的兴趣,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良性发展。但是我们不能让孩子养成一种读书是为了鼓励才读的,一旦哪天孩子进入学校,老师不再以这种方式教育了,甚至打击出头的学生,那么孩子不就失去学习的动力了吗?
也许我在时间上没有充分的考虑,但是我认为好的方法也要适可而止,起到作用就可以了。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一起努力吧。
xiaozhuzhu
发表于 2010-10-20 11:02
上次课回来我感慨了很久,为女儿的语言,为自己的心态。家欣是个害羞的小姑娘,不太爱说话,这使她的语言进 ...
江南春 发表于 2010-10-19 15:1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家欣妈,太能理解你了,握个手把{:5_377:}。我也经历过这种困惑的状态,客观的讲,家新也是双语家庭,说讲中文的机会必定比单语家庭要少,两个语言兼顾,孩子还要有个Zuordnung的时间。家新还有个妹妹,你老公工作忙,长出差,你要照顾两个小孩子,每次还都能坚持一个人那么老远开车来上课,精力真是让我佩服!
说道孩子的语言发展,你真的是不能急。我家阳阳就是例子,和你家家欣很像,害羞,内向。阳阳真正开始说话是3岁,先是说德语,现在慢慢得也说汉语。够晚的吧,我那时真是有些担心,老虎思乱想,不会是自闭症吧。去我公公婆婆家,每次回来,都受打击。因为到了那里,完全德语环境,就我一人和阳阳说汉语,阳阳每次还都没反映,搞的我像是对牛弹琴。再加上公婆经常说阳阳很可怜,这么小就要学两种语言,搞的我那时真是没有信心。尤其我婆婆有天说,阳阳在她所有的孙子外孙子(我婆婆共有6个孙子)里,无论什么都不是最早的。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就很郁闷,和老公说,好像是这么回事,第一次会爬,会翻身,会走,完全拖尿布,到说话,阳阳真是好像是最慢的。老公却说,那又怎么了,阳阳是最快乐的和最 pflegeleicht 的,爱因斯坦五岁才开始说话的。我马上无话了,说的也是真的。当妈的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短处,还要多看看孩子的长处,往正面多想想。我们当妈的都不能给孩子自信心,还能期待谁给他们呢.
现在阳阳对我说中文也有反映了,有时也会学着说几个字,就这样,让我这当妈的已经乐的屁颠屁颠的。现在公婆也不那么说了,上次居然看玩笑的说要让我婆婆去上个什么老年大学的中文班什么的,否则她以后听不懂阳阳讲话了。我心里窃喜,哈哈,儿子,中文成了咱们的秘密语言了。
我们的读经班给孩子创造好了个很好的中文环境。爱心和坚持是王道。说到坚持,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当年到美国读书时,我们中国学生的TOFEL和GRE都是最高分,但我们说的英语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差别很大,很多人还是哑巴英语,听的懂,说不出来,和老师同学交流起来很成问题。当时有个几乎是专门为我们中国学生开设的一个英文课程,专门纠正我们的发音。当时这个课是非常枯燥的,你想,每个单词都会象教孩子说话那样反复的教,嘴要张多大,压舌不压舌,一个月下来,班上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我当时也想放弃,但最终是坚持了一年把这个课完全上下来了。一年半后,经常有同学到我这里取经问我怎么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我说没别的,坚持和做个有心人。哈哈,有点自吹的嫌疑。(英文现在也忘掉差不多了)。有时我读经时纠正阳阳发音纠正到烦时,脑子里会经常浮现出那个英文老师的样子,心里也就静下来了。想想她那时对我们的耐心,何况我现在是纠正自己的儿子呢。
我没有那么力安妈强的理论基础,举几个实例而已。你再给自己一段时间,给家欣一段时间,等家欣厚积薄发的那天,你就偷着乐吧。{:5_387:}
果冻儿
发表于 2010-10-20 12:01
当妈的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短处,还要多看看孩子的长处,往正面多想想。我们当妈的都不能给孩子自信心,还能期待谁给他们呢.#
xiaozhuzhu 发表于 2010-10-20 12:0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话说得太好了{:5_394:}。妈妈们句句肺腑啊{:5_335:}。
wynn
发表于 2010-10-20 19:38
10月24号读经教案
第一节:诵读第52,53章,每两位妈妈带读两遍。
休息时间听唐诗新唱《乌衣巷》 作者:(唐)刘禹锡 歌词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二节:跟着录音唱《乌衣巷》。诵读第54章,每两位妈妈带读两遍。大孩子带读第52.53.54章一遍。第45章到第54章快板读。复习前面第6至10章,这次还是像上次一样,妈妈领读。再唱两遍《乌衣巷》
第三节:
把百科卡提前,大小班一起看,5到10分钟。然后分班。
小班内容:闪字(有礼貌 谢谢 不客气 对不起 没关系 再见 名字)
复习前面的内容,孩子们轮流站到前面的椅子上,自己读选定的章节。不能背诵的,妈妈小声读一句,孩子大声读一句。这个环节,麻烦妈妈们一定注意让自己的孩子安静些,每个孩子读完,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大声说三次“某某真棒!”。请妈妈们都帮助维持秩序。读完的孩子发一个小贴画。
闪字第二遍。
大班的内容:复习前面的内容,写字造句。
课后豊庭爸爸带领大家学习“哼哈”拳,大约10分钟左右。
几点要注意的,请各位妈妈支持:
1.我们准时10点开始读,请妈妈们尽量早到一点点。
2.休息时间暂定为10分钟,不再拖延,如果有事情商量讨论的,争取留在课后再商量。这次要讨论小班规律复习前面部分究竟是妈妈带读,还是让孩子自己读的问题。
3.孩子不能集中精神很长时间,如果孩子不能老实跟读的不必勉强,可以让他们玩,但是尽量不要影响别人,如果有哭闹的,请妈妈暂时把孩子带出教室,等孩子恢复平静了再带回来。
下午还是去游泳,准备好行头哈。
江南春
发表于 2010-10-20 20:42
回复江南春
看了你的贴,我真的有很多话想和你讲,有时间电话里聊吧。王财贵的七碟讲座和答疑你好像只看 ...
筱立安然 发表于 2010-10-20 00:2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一直也很想和你聊聊,我们有空打电话吧。
江南春
发表于 2010-10-20 20:43
老子的版本跟解释有很多种,断句什么都很不同,我之前也在网上找过,后来放弃了,下了好几种版本的解释 ...
莱茵仙子 发表于 2010-10-20 11:3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5_338:}
江南春
发表于 2010-10-20 22:28
本帖最后由 江南春 于 2010-10-20 23:30 编辑
回复江南春
其实你的困惑也是我以前的困惑, 现在读多了也有了不少感悟.就像筱立说的, 读经要么轻松淡 ...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10-20 11:4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我就一开始来读经班的时候强求过女儿在家必须跟读和指读,在发现她对此不感兴趣而产生逆反心理时就顺其自然了。如果她能像林林一样在我给她读时不跑开,安静听,那我真是谢天谢地。而实际情况是她听一会儿就跑其它房间里去了,我得追着她读,再加上她闹别扭,没有1,2个小时是完不成5到10遍的量的。以至于现在我就只给她放录音了,灌耳音。
孩子的领读环节我理解了你的想法,因为家欣还小,还不太懂的骄傲和自卑,所以我从来也没往擂台方面想,只是觉得这种方式对她是一种鼓励,可能站在大孩子的角度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所以我们大家以后多讨论是好的,可以就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来相互理解。现在小班孩子多,时间又紧,我想每个孩子
也就能轮一遍。他们现在还小,我们先鼓励着,等读经读成了习惯,习惯变成了自然,鼓励也就自动消失了。我好期待那一天啊!{:5_342:}
对经典的困惑不是一句话,一两天可以解惑的,套句桐妈的话,对经典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以后多交流吧,我要把你的研究成果和精华拿来主义,你不反对吧?{:5_347:}
wynn
发表于 2010-10-20 22:30
吼一嗓子,我在群空间里增加了视频中心,里面创建了一个名叫哼哈拳的文件夹,文件夹里上传了上次录的哼哈拳,以供妈妈们复习用。还有热身运动的,可是太大了,传不上去。
江南春
发表于 2010-10-20 22:56
家欣妈,太能理解你了,握个手把。我也经历过这种困惑的状态,客观的讲,家新也是双语家庭,说 ...
xiaozhuzhu 发表于 2010-10-20 12:0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阳阳妈,重重回握你的手或是拥抱一下,感觉找到组织了,我俩的孩子好像啊。
你写的我看了好几遍,尤其你美国正音那段让我很佩服,在坚持方面我一直做得比较差,
要向你学习。{:5_380:}
江南春
发表于 2010-10-20 23:04
吼一嗓子,我在群空间里增加了视频中心,里面创建了一个名叫哼哈拳的文件夹,文件夹里上传了上次录的哼哈拳 ...
wynn 发表于 2010-10-20 23:3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正等着呢,话说上次学完拳回家试着打了一番,老公问我是在跳舞吧,恨得我咬牙切齿。{:5_352:}
明天按你的视频打,争取打出个模样来。{:5_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