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kudo 发表于 2013-1-13 10:02

砖头哥 发表于 2013-1-13 03: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兄弟,要不你再看看??
T34上的诱导轮是自T34开始,直到现在都有的经典布置,典型的雷诺FT17的布局。
...

{:3_244:}我说的是上部小的诱导轮。。。不是前部那个

克里斯蒂本来是轮履合一系统,确实很超前了

砖头哥 发表于 2013-1-13 10:27

kidkudo 发表于 2013-1-13 10: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的是上部小的诱导轮。。。不是前部那个

克里斯蒂本来是轮履合一系统,确实很超前了

克里斯蒂式现实版方案!在早起的T34上依旧能看到旧的轮式-履带两用车辆的痕迹,依旧使用挂胶负重轮。T34的后驱布置,来自BT的典型的轮式车辆的后驱布置方案。T34一公一母的履带,带有浓重的克里斯蒂两用坦克的特色。T34只是歪打正着而已。
后驱的履带必须要做宽,否则坦克起步的时候,履带销会断掉。于是,苏联人通过后驱,平衡了履带和越野通过性的关系。
前置诱导轮具有很好的战场毁伤后的自我修复优点。直接舍去诱导轮,坦克依旧可以开动,尽管会影响履带寿命并影响机动性,但至少可以做到废物利用。

德方:死脑筋,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只能用前驱方案。动力输出占地方,只能扭杆。交错负重轮,只能用窄履带。就这么样,车内空间并不比苏联的更富余。相反,多了分置的分动箱,车体前方能做成倾斜的,实属不易。变速箱就那么一款是斜角的,剩下的都是四四方方的。于是乎,德国佬的坦克必须是四四方方的。前置主动轮,装甲分配就必须要悲催,厚也不是,薄也不是,进退两难。等后来有这些技术了,生产线需要改工装,这会耽误产量和制造速度。于是就更悲催了呗。

kidkudo 发表于 2013-1-13 10:39

砖头哥 发表于 2013-1-13 10: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克里斯蒂式现实版方案!在早起的T34上依旧能看到旧的轮式-履带两用车辆的痕迹,依旧使用挂胶负重轮。T34的 ...

嗯,所以二战后基本主站坦克都是后驱方案了

其实个人觉得3号坦克的扭杆悬挂,动力布置是还是不错的,可惜这个平台几乎无法升级。

德国人打仗脑子还是很好用,机械么。。不说了。。。坦克说白了也是消耗品。不过他们好像很乐于给车辆做保养,车组成员个个都是修车能手{:3_244:}不修不爽斯基

砖头哥 发表于 2013-1-13 10:49

kidkudo 发表于 2013-1-13 10: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所以二战后基本主站坦克都是后驱方案了

其实个人觉得3号坦克的扭杆悬挂,动力布置是还是不错的,可 ...

脑子能好过苏联人么?
一个是短腿的强击理论,一个是NB加变态的战役大纵深理论,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哦。
都是在东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起做军事演习,这智商的高下,看看最后总结出来的东西,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古德林已经很NB了,但还不够NB,还没达到毛子那种NB的高度。
最后如何?总理府不一样被人家给拆了,石头拿去给人家盖了胜利纪念碑和大使馆么?
假如智商一开始就不行的话,被挖祖坟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哦。

xianwubo 发表于 2013-1-13 17:56

砖头哥 发表于 2013-1-13 1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脑子能好过苏联人么?
一个是短腿的强击理论,一个是NB加变态的战役大纵深理论,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哦。 ...

你说的古德林是不是也可以翻译成古德里安的哪位?
俺赶脚战略的制定可能跟国土面积,资源,眼界,假想敌有关吧,大纵深穿插在日本可能就不会被思考,大规模坦克会战在日本可能也不会被考虑。

砖头哥 发表于 2013-1-13 20:26

xianwubo 发表于 2013-1-13 17: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古德林是不是也可以翻译成古德里安的哪位?
俺赶脚战略的制定可能跟国土面积,资源,眼界,假想敌 ...

你可以查一下战前德国的领土面积,或者说是1战后,德国的领土面积。是他们智商不够也!强击理论苏联人也玩,只是玩腻歪了,发展出更高级的来了。而德国佬还在低等级的强击理论那打怪混加成,自己正High呢!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砖头哥,你觉得这车怎么样,能入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