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i 发表于 2014-5-31 22:07

本帖最后由 pidi 于 2014-5-31 22:41 编辑

dc3 发表于 2014-5-31 20:06
你会粤语,也是广州来的吗

不是广州的。
不过会听说。中学开始在粤语区学习。
我认为说比听难度大很多很多。我在10岁以前一直听,也一直看港剧。但是一直没有高密度的说。
只有上了中学才开始真正开始日常都用粤语。

pidi 发表于 2014-5-31 22:10

本帖最后由 pidi 于 2014-5-31 22:18 编辑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4-5-31 21:05
我本来想跟宝宝说普通话的.无奈不是自己母语,说着十分不爽.
所以我现在都说粤语.但是如果要读经或者教中 ...

我粤语是准母语水平,10岁开始学粤语。
太久不说了,有些说不准了。
本来不打算说的,有一个邻居是越南人德国二代,父母是广东华侨,会说粤语不会中文,才感觉其实粤语挺重要的。
让小孩懂点粤语很重要。
当然,普通话的重要性是远大于粤语的,因为有超过13亿在说普通话。普通话可以和台湾人沟通。如果我们会粤语,我们可以和香港人沟通,不过现在大部分香港人普通话很好了。还有一些小部分华侨,只会粤语不会普通话。
我一提粤语,炸出好几个潜水的,看来大家很重视粤语呀。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22:40

想问问有没有爸爸反对读经的呢?特别是中德家庭?我老公好像更赞成孩子去一般的中文学校。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22:42

我是想送孩子去读经。虽然最终还是我来决定以什么方式让孩子学中文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22:44

pidi 发表于 2014-5-31 23:07
一直没有说过粤语。一直都普通话。
普通话比粤语重要得多得多。

再次同意:))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22:46

但是想知道大家有没遇到老公不赞成读经的情况,又是怎么去说服他们的呢?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14-6-1 08:50

好久沒來這裡,聽說來才過來。以前經常來這裡說讀經教育,但是有些朋友不大樂意聽到,所以就有了個“讀經教育”子板塊。不過那裡的訪問量沒有這裡多啦。

七年來,從知道讀經一刻起就開始做了。我只有兩個字“感恩”。在這條路上有苦辣酸甜,更多的是充實和喜悅。從此不再為孩子的中文學習發愁。我家長女七歲大量讀過《論語》《大學》《中庸》《周易》《孝經》《道德經》《千字文》,《詩經》讀了大半,開始讀《孟子》。看中文書完全沒有問題,若是涉及文化的內容我會陪她看。三歲幼女開始讀《孝經》《大學》啓蒙,有個榜樣在那裡,也很是方便。

在讀經路上也結識不少熱心真心的朋友,感謝大家關心。我在Karslsruhe,歡迎附近的朋友來交流。祝願大家都有收獲!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6-1 09:05

beiche 发表于 2014-5-30 22:23
发现热线的帖子过了几天就会出现顺序变乱,前后颠倒的现象。

谈国籍的起因是这样的:


楼高时比较容易歪了或产生歧意。有外国血统的移民在德融合这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不该忽略,但也不该强调。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4-6-1 09:22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23:46
但是想知道大家有没遇到老公不赞成读经的情况,又是怎么去说服他们的呢?

我宝宝还小,还没有这种情况.
不过中文教育还是应该作为中国人那方决定.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6-1 09:40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00:12
其实中中和混血孩子在德国人眼里永远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德国人,就算德语是他们的母语,就算他们在德国土 ...

做父母的该给孩子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孩子会从自己的人生中寻找归属感,寻找朋友堆。我认为假如家长从小就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和别人不同,你不会是真正的德国人。 这往往会使孩子进入一种选择的尴尬,对融入也失去信心。因为孩子在德国人的社会,本来融入就需要比别人努力,但家长却让孩子把门关上,然后说,德国人不和你玩,你就呆在家吧,你还有咱家的文化作后盾呢。你不一定是这样,但我看到有不些土耳其的家庭就是这样的。最后结果呢,两边不着地,他们回到土耳其也非真正的当地人。

当然我周围也不少中中和中德家庭是两语很好并进的,我们也在努力中,但一切循德国教育为主,中文是锦
上添花的方法。让孩子对中文越来越有兴趣,比如我女儿很喜欢写中文字,她就给字帖她写。
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查看完整版本: 读经典学中文是不是已经被证实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