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onicie
发表于 2006-8-23 18:02
没有辩论的意思,就是抱小小的不平,希望诸位看红的时候仔细看看黛玉。
袭为钗影,晴为黛影,袭是脱去主子外衣的钗,做起事来更放得开了,
晴与黛大概也类似吧,因为比较倾向某些考证说,不太能单纯地看人物了
weiss
发表于 2006-8-23 18:07
其实,喜欢与不喜欢不是简单的深看浅看就能改变的
我不认为“袭为钗影,晴为黛影”这样的话是对的,我觉得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不该从他或她身上去找别的人的什么影子
而且,晴雯撕扇让人觉得清新可爱,黛玉剪她作的那些女红,则,唉,不说了。。。
灌水专用马甲
发表于 2006-8-23 18:13
栽赃当然不是宝钗有意针对黛玉。但是在她自己要避免尴尬的时候,可以顺口编谎,强调林在边上玩水,分明要让人以为被林偷听,从而不疑到她身上。跟她平日满腹经纶,张口闭口都是大道理的形象相比如何?这件事当然是她无情的明证。还有金钏儿的事,她要迎合王夫人,有很多话可说。她说的偏偏是死不足惜,不过多给几两银子。一个大活人没了,她如此轻描淡写,不是无情又是什么?这也还是因为她的博识,很难有人让她瞧的上眼,更别说动感情。
cleonicie
发表于 2006-8-23 18:13
原帖由 weiss 于 2006-8-23 19:07 发表
其实,喜欢与不喜欢不是简单的深看浅看就能改变的
我不认为“袭为钗影,晴为黛影”这样的话是对的,我觉得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不该从他或她身上去找别的人的什么影子
而且,晴雯撕扇让人觉得清新可爱,黛玉剪 ...
这里的影是指类似吧,也不可否认每个人身上有独一无二,也有和别人一样的地方。 一个红说不是还说,十二金钗实际上就是写一个人么,呵呵, 你不是要写袭人么
weiss
发表于 2006-8-23 18:16
是准备写,不过也要等我吃完饭的,如今不比以前了,唉。。。
其实我也是比较不太感冒宝钗的为人,我说了,香菱去找黛玉和湘云学诗就是明证
但是就像我喜欢黄药师一样,我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女的从心底里有好感,这么一解释,大家就都明白了吧
cleonicie
发表于 2006-8-23 18:17
原帖由 灌水专用马甲 于 2006-8-23 19:13 发表
栽赃当然不是宝钗有意针对黛玉。但是在她自己要避免尴尬的时候,可以顺口编谎,强调林在边上玩水,分明要让人以为被林偷听,从而不疑到她身上。跟她平日满腹经纶,张口闭口都是大道理的形象相比如何?这件事当然是 ...
如果有心庇护一个人,那个人作什么都是有理的。 关于这个偷听的场景,实在是钗不对,weiss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是黛,她的做法。
cleonicie
发表于 2006-8-23 18:20
原帖由 小走 于 2006-8-23 18:55 发表
男生多不喜欢黛玉,以前最烦那些没怎么看过红楼的男生,却把里面的女孩子当gf选,把黛玉贬的一塌糊涂。。。大学时候还为这个和班里一男生差点拍桌子$汗$$汗$$汗$
黛玉一颗七巧玲珑心,聚起多少女子心里的 ...
唉,翻案也不指望了
weiss
发表于 2006-8-23 18:22
如果是黛玉。。。
我想她多半会和那俩丫头推心置腹的说说,总之肯定是不会说宝钗的名字的
这个设想太难了
对了,趁着你们二位都在,我有一个问题想了很久了
王熙凤为什么非要说那个小戏子像黛玉吗?仅仅是为了让老太太高兴高兴?
小走
发表于 2006-8-23 18:25
呵呵,我不是很懂红楼,每次只是看,很少想,所以不敢评。
我单纯的理解,这个细节应该就是体现偶最喜欢的黛玉那么点小小女子心眼的。。。汗。。。
weiss
发表于 2006-8-23 18:27
我就是因为不理解那些“小心眼”所以才对这个人物比较抗拒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