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FUNNY 发表于 2009-4-13 13:19

一直想跟如幻说点什么, 就趁这个机会吧。

你的大多数很长的帖子, 我没有看, 顶多看了开头, 后面飞快的扫了几眼。 实在是因为分量太大, 如果不是特别特别感兴趣, 我估计一般人和我一样, 没有那个耐心去读。 ...
DLIII 发表于 2009-4-8 09:5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94:} 第一次觉得DLIII说得很好!

天边的云 发表于 2009-4-16 18:17

quote] 97# 凌波不过横塘路
没有家学的人来握握手.{:5_377:}
满腹经纶,成龙成凤非我所求,自娱自乐尔.
doppiaw 发表于 2009-4-10 14:4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要跟你们握手,凌波不过横塘路mm说话一针见血,很欣赏。这个板块都快成经版了,每次看见这样的长篇大论,跟那个神话的王老师,真的好害怕,怕原来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都被他们吓跑了。

nussknacker 发表于 2009-4-16 22:26

路过~
大概翻了翻,非常赞同22楼和35楼mm的发言!

好奇的问一句,那些每天坚持读经的孩子,比如LZ曾经提到的有些3,4岁,4,5岁就开始读经的,按年龄推算现在应该上小学了吧?现在还在坚持么?每天在这上面花多少时间?还有时间参加其他兴趣活动,约小朋友么?

swlizhen 发表于 2009-4-17 09:23

本帖最后由 swlizhen 于 2009-4-19 13:07 编辑

讲一讲我家的情况。
我们家的宝宝从4,5岁开始读经,读的都是些浅显的蒙学,如三字经,千字文,诗经等。每天坚持读我们是算不上的,只在晚上睡觉前和早上送去学校的路上和他一起练习背诵。我们每个星期都去读经班,基本上保证把老师课上要求的背诵的章节都背了下来。
自从去年上了小学之后,我们选择了放弃。一是,有中文学校的课时安排的原因。
二是,我觉得孩子上了小学之后的还是有一定的压力,需要一段时间,精力去适应新的环境(即使他去过Vorschule)。比如说,上学第一个星期他就一直在和我们讨论,如何能在尽早的学会德语字母,因为他惊讶的发现他的同桌能拼写出任何德语单词。
三是,孩子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不像小的时候那么好摆布,让他干什么,他就乖乖的做了。他越来越会思考和你争论,我为什么一定要读经,我想做其他的事情或是玩。他又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也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中文学习只是他所需要学习的科目中的一类,不应该占据主导的地位。比如说,他这阶段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一直在听Was ist was和阅读类似于书籍。
读经相对于他的这些兴趣爱好,当然显得枯燥无味。前些天,他在和我复习海外版的语文教材的课文“人有两件宝”时,忽然,他对我说“妈,我来给你念古代的文章”。接着,他把课文竖着一行一行给我念了一遍。他念完之后,我当时有些哭笑不得,敢情优美的古文对他而言,只是一些咿咿呀呀的让人无法明白的文字组合而已。这算不算是我读经教育的失败?
我打算中国的经典古文,等到他大了一些之后,有一定词汇量之后和人生阅历之后,还是会引导他去读的。但现阶段,我想介绍他去读一些能引起他兴趣的,能让他读得懂的中文书籍(比如豆娘帖子中介绍的儿童读物)。
以上只是我们家的情况,但中文学校不乏有读经的成功典范。我想这是和个人的资质,成长环境和家庭培养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
在此,我还想表示对如幻的感激,谢谢你对中文经典的积极推广。

vacuum_6 发表于 2009-4-17 20:47

讲一讲我家的情况。
我们家的宝宝从4,5岁开始读经,读的都是些浅显的蒙学,如三字经,千字文,诗经等。每天坚持读我们是算不上的,只在晚上睡觉前和早上送去学校的路上和他一起练习背诵。我们每个星期都去读经班, ...
swlizhen 发表于 2009-4-17 10:2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你的经验。时间是有限的,孩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每天15分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且在德国还是让孩子适应这边的教学环境,多参加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看了你写的择校的帖子,虽然不在汉堡,但是还是很有帮助的,多谢!能介绍一下现在的情况么?我最近也在研究私立学校,你觉得你孩子的学校和其他学校比有什么明显的优点?{:5_335:}

swlizhen 发表于 2009-4-18 18:32

本帖最后由 swlizhen 于 2009-4-18 19:37 编辑

月初在宝宝的学校里呆了一天,做课程试听(Hospitation),感慨颇多。我不能一概而论,这到底是好还是不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我们那个时代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学校的学习气氛相当宽松,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孩子,老师注重每个孩子的发言和见解,提倡因才施教(Individualisierung),学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确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他们学校的教学进度相对于汉堡普通的学校要快,但这和他们的生源有关,班上有几个孩子都具备高年级的德语阅读能力,有些孩子还有相当的英语阅读能力。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强,每个班除了固定的班主任,此外还有数学老师,Erzieher,英语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数学课,英语课和体育课是分班上的,每个小班只有11个孩子。
罗罗嗦嗦又讲了很多,不在这里水了如幻的帖,我的其他的感慨可以在你的帖子里慢慢讨论。

vacuum_6 发表于 2009-4-18 20:39

月初在宝宝的学校里呆了一天,做课程试听(Hospitation),感慨颇多。我不能一概而论,这到底是好还是不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我们那个时代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学校的学习气氛相当宽松,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孩子, ...
swlizhen 发表于 2009-4-18 19:3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好啊,欢迎欢迎,随便去我的哪个帖子都行,介绍一下是试听的感受吧。多谢!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4-18 21:51

我觉得如幻MM很热心,也很不容易。如果是我,我也会觉得委屈。
但是Trees和DL都写得很诚恳,有些写的也是我的感受。
我想,即使是蒙氏教育,如果整个版块都是,那也会引起人的反感。所以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
“读经”是一家之言,我认为绝对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但不代表学习中文完全都要用这种方法。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不同,有人天生就不是那种很专但是什么东西都想了解的人,比如我,要我这样去教孩子,从我自身来说就有难度。
我想这里很多妈妈都想了解怎么能让孩子快乐的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更人性化的东西。其实如幻也有这方面的经验的,不是么?

trees 发表于 2009-4-18 22:50

月初在宝宝的学校里呆了一天,做课程试听(Hospitation),感慨颇多。我不能一概而论,这到底是好还是不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我们那个时代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学校的学习气氛相当宽松,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孩子, ...
swlizhen 发表于 2009-4-18 19:3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35:} 我也是看了MM的帖,收获很大. 如果MM有时间的话, 请再传授传授经验吧.

建筑师 发表于 2009-4-18 22:56

讲一讲我家的情况。
我们家的宝宝从4,5岁开始读经,读的都是些浅显的蒙学,如三字经,千字文,诗经等。每天坚持读我们是算不上的,只在晚上睡觉前和早上送去学校的路上和他一起练习背诵。我们每个星期都去读经班, ...
swlizhen 发表于 2009-4-17 10:2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例子很实在,也很及时,{:5_335:} 正好和知足长乐MM 的那个帖子对照着看。两个例子更证明, 类似的方法用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效果都不同。我们这些有着美好愿望的妈妈还是得根据孩子的个性年龄自己调整方法和心里的期待。能教出豆妞那样的是福份,教不出也不是说自家孩子就学不好中文了,将来还可以继续调整方法,母子继续努力。

我姐的孩子在加拿大,早先也是痛苦地学着中文,可到了十岁以后,似乎开了窍,大概是在媒体中越来越多了解到中国,自己就有兴趣了。那以后的进步就快多了。现在自己读中文书基本没问题了。{:5_346:}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再在本版继续“打扰”大家了(第一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