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8 19:59
本帖最后由 stijlisis 于 2013-1-9 01:34 编辑
我们那里是侨乡,海外关系多。传统的人家族观念很重,自己一人的生死苦乐其实是不要紧的。人家都说富不过三代,我们那里以前却有一说:三代才能富起来。那是因为没有路子谋生,一家人里,父亲先下南洋,几乎终身不回,只是寄钱寄物,母亲则留守持家,守活寡。然后儿子长大了,也漂洋过海赚钱。到了第三代,才能称得上殷实之家,盖点小洋楼啥的。
我曾经想过,那样流血流汗供养出来的第三代,到底有多少败家子?
国内饿的时候,很多家庭有海外关系的(已经不是直系亲属),就往回寄东西。现在的人都相对独立了,理解不了那种宗族和血缘的亲近,我也不理解。放在如今,那些往回输血的人会觉得老家都是一帮摆不脱的极品穷亲戚吧。
总之,铺垫那么多,我想说的故事是:某人他跟他的海外亲戚哭穷,等援助物资一到,简直无言,是一篓子怪怪的鱼干。某人心里怪亲戚小气,拿人手短又不能说什么,只能天天晚上煎了配粥吃,骨多肉少,且吃且怨。
直到有一天,有个懂行的人看到了他的“鱼干”,我靠,那什么,是药材,海马啊!
某人大惊,赶紧拿着篓子底的一点去卖了,得了好多钱。
没文化害死人哪!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8 20:10
还是饥饿的故事。我写过,被新~浪~小秘书删掉了,哼。
街坊一男,体面人。虽每日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必蘸水梳小分头。家父其时年幼,随众顽童啸聚,朝其叫喊嘲弄。某怒,叉腰而立,其腰只得一握,手指几可相碰,大短裤迎风招展。渠有亲姐在海外,偶尔寄回钱物。某得援大喜,于是购粮票,重梳分头,西装革履入饭店,叫粥一碗。苦等良久,昏沉欲睡,待粥至眼前,奄然一扑,面沉入碗,遂殁。
suanlamifen
发表于 2013-1-8 20:14
{:5_342:}
{:5_335:}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8 20:19
本帖最后由 stijlisis 于 2013-1-8 20:21 编辑
一个石匠,是粗人,他的老婆也是粗人,拉板车的。体力活儿消耗多,何况石匠天天挥大锤,根本吃不饱,一个大男人空着肚子干重活,极其煎熬。
有天石匠懒懒的,不起床。老婆问,他说前一天给石头崩了脚,歇一天。他老婆听闻有理,就拉着板车出去了。
老婆走后,石匠把家里米缸里仅剩的两三斤米倒出来,都做成了干饭,敞开肚皮硬是都吃了下去,然后上吊身亡。
我每想起这个故事,怜悯之前都是不屑:就算死,不能给老婆留一斤嘛?!叫人家以后日子怎么过?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8 20:27
还有一个小姑娘,饿极用手捞泔水桶里的东西吃,却被邻居看见了。邻居说:“哎呀,某某,你怎么吃鸡吃的东西啊!”小姑娘听了羞愤不已,竟投井自杀了。
这个不够曲折离奇的死亡故事告诉我们两点:
1.那年头居然还有泔水,还能养得起鸡
2.跟敏感期的Teenager说话一定要小心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8 20:51
本帖最后由 stijlisis 于 2013-1-8 21:27 编辑
好吧,饥饿不仅是60年代才有的事,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
我奶奶说,她小时候也是大面积的饥荒,战时嘛。人没得吃,反而肿胀了,胖胖的,皮肤亮亮的,一压一个坑。街上游荡着胖胖的饥饿的人,肿得眼睛也睁不开,有时候两个人迎面相撞倒地,旁人扶起来一看,却经不起这一摔,死了。
有时候来轰炸,防空警报一响,满街的人都往防空洞跑。人着起慌来就很可笑,抱着头跑的都不算什么,还有人掏出一条小手绢护在头上,两手扶着跑呢。
奶奶兄弟姊妹多,一大窝孩子。大人教的,空袭一来,全躲在床下。床上棉被是已经铺好的,万一有流弹,经过棉胎缓冲一下应该没问题。
孩子不知愁,挤在床底下还你推我搡,嘻嘻哈哈的。等空袭警报一解除,更是争先恐后往外跑。有天出来得太快,床边上的马桶“咣当”挤翻了。要命啊,大孩子只好收拾。但你知道,这味道没那么容易清掉的,怎么洗还是有味儿。小朋友急了,拿起梳妆台上的花露水拼命洒,一洒近半瓶也压不住。等到曾祖母回家都错愕了,这都什么味啊!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8 21:04
我小时候只是听奶奶讲,后来越想越不对。不是日占区么,都占领了,日本人来轰炸个什么劲?不是破坏自己胜利果实吗?
奶奶说,是美国飞机来炸,然后日本人在下面反空袭,打上去的子弹没着落的,就成了流弹。。。
靠啊,倒霉的就是中国老百姓!
还有一个倒霉又搞笑的故事。一个人走在空地上,空袭一来,避无可避,飞机竟冲他来了。小飞机压得很低,带着巨大的轰鸣和气压掠过他头顶,又猛然抬高,负压竟把全身衣服都扯破了,这可怜人赤身裸体地晕倒在光天化日之下。
我有一次在机场附近,一架客机掠过我头顶,估计少说也有上百米距离,但是我已经觉得无限地近,觉得它黑压压地就要掉到我的头上,那个心理压力巨大。很同情那个被飞机扒光的哥们。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8 21:25
奶奶读过日本人办的学校。在同龄妇女里,她是读书多的,四岁开始上学,到后来填什么表格,学历都是“小学”。
日语她不记得多少了,只剩零星几个单词。倒是有一次舅公来看她,也是一起上小学的,说起以前的事,奶奶还记得一两首日文儿歌,很简单,一首大意是“花儿开了很漂亮”(额,不会是那首《樱花》吧),另一首大意是:“骑大马,真开心,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每天作业总是《生字本》两页,《写字本》两页,能磨蹭到很晚。奶奶很鄙视,说你这作业根本不算多,我上小学的时候,还写的是毛笔字,每晚上两大张指甲盖大的小楷,拼命写才能写完。写到半夜曾祖母还不让写,说这死丫头还开灯费油。她就等我曾祖母睡着了,小心把煤油灯开起来,拧得暗暗的,把作业写完。
作业写不完不行的,当时的老师还流行体罚学生啊。而且日本先生很严格,写错了字都是要打的。要只是戒尺打手心就好了,日本先生叫你把手伸出来,手背向上,然后把尺子立起来敲手指的骨节啊,巨疼!
奶奶说,这就可见日本人天性残忍。其实先生人不错,教学很尽心,高兴的时候笑眯眯的,颇有几分慈祥。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8 21:46
本帖最后由 stijlisis 于 2013-1-8 21:54 编辑
日本人控制了全城,做下了不少混账事。有随便杀人取乐的,拿刺刀挑孕妇肚子的事也有过。还有个新奇的,是去问街上玩的孩子,你要玩“升旗”还是xx?(xx是啥我忘了)升旗,就是把孩子挑在刺刀上高高举起来,xx反正是另一种死法,没活路的。
渡口上也有日本人守卫,所有人下船,必得排成一溜长队,依次给守卫的日本兵鞠一个躬才能走。有个年轻人死硬不肯鞠躬,直接被腿上戳了一刀,跪下了。他能保命就算是运气了。
有时候敲门“查户口”,就是进来看一圈,骚扰加震慑的意思。一遇那种粗暴的敲门,奶奶就抢着去开,门一开,她就顺势躲到门背后的墙角里,感觉不那么怕一点。居然从未被发现。
有的日本兵也憨。日本战败了,奶奶倒没说日本兵有自杀的,只是不再威风了,因为自知理亏,甚至会主动帮老百姓干这个干那个,类似打水倒屎盆子一类的杂活。有人一边驱使日本兵干活,一边各种骂,诸如猪头大坏蛋之类的,日本兵也听不懂,还乐呵呵地笑。旁人见了,忍不住也跟着笑。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8 21:49
今天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