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0-17 20:16

曾祖母70多岁的时候,我已经觉得很神奇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当时我一听她的年纪,就像听到了武侠小说里的世外高人——这也能亲眼见到的?后来隔几年她的年纪就上到80,又到90,每一次听到都觉得十足震撼。

其实现代人,真是不大显老,我奶奶如今也80+了,虽然身形有些萎缩,但是还是非常活泼。一个表伯更厉害,前些年说上了70岁,除了背驼成罗锅(估计跟年纪关系也不大),面上完全是光鲜的,怎么也不像退休已久的老人了。

曾祖母到我们这里时候,就由奶奶带着她出门晃荡。本城对老年人有优惠,凭敬老卡,上公车不买票。奶奶带着曾祖母去坐车,她有卡可是曾祖母没有,司机要曾祖母买票。奶奶指着曾祖母,理直气壮地说:“她是我妈!我可以免票,她倒不能免?”路人笑,票自然是免掉的。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0-17 20:26

我出国以后,多年没有见曾祖母。后来有次回国,老爸突然袭击,说全家要去拜访她,仍是在邻市的小屋里。

我当时很生气。我爸很爱这样的突然袭击,他的计划是计划,别人的计划就不是计划。我已经提前几天和闺蜜约好了,偏偏是那天。我知道我爸爱安排家族活动,还特别几次确认,那天没事吧?早先讲好没有,后来说变就变。

我爸也生气,直接指称我不孝顺,看曾祖母这么大的事情都能反对。我说这跟去看谁没关系,你不能自己事先没安排,一要有事就牺牲我的独立自主权。我们大吵一架,最后我当然知道去看曾祖母是大事,带着吵完架的泪痕就去了。

曾祖母,人没有变,但是自然更老了,有些呆滞,开始不能自理。舅公给她雇了一个保姆,似乎不大如人意,欺负老人糊涂,偷懒或者偷钱,无非这些事,也就凑合用。我对当时的曾祖母已经没多少印象了,她也没有什么举止可让人有很多印象。只记得一屋子人,比较挤。

我回德国后不久,曾祖母就去世了,没有大问题,无疾而终,或者说是总体的衰竭。做了一辈子大大咧咧的开心人,享过福也吃过苦,她得到了安静的死。生理上说是善终,只可惜最后时刻床前无人。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0-17 20:34

另一个曾祖母,爷爷的母亲,也是善终。很早,在我爸他们小时候。

我爸的奶奶,老人家很传统,看重男孩子,所以一开始不喜欢我大姑。然而我爸和我叔相继出现,老人家“无后”的担心放下以后,就很疼爱她,孙女是贴心小棉袄之类的意思。吃饭睡觉,都带着我姑姑。

事情很简单,当时家人都在外间,老人家在房里,带着孙女坐在床上。我姑姑还是个很小的孩子,突然喊:“奶奶睡倒了!”爷爷奶奶赶进去一看,老人家倒了下去,压着姑姑了。奶奶说到这一段就说万幸,家里有别人,不然小孩子压久了也要断气的。

老人已经去了,没受罪。大概是脑梗一类的,我家的遗传病。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0-17 20:49

心血管方面的遗传病不是啥优势。脑溢血,假如立刻就死,就算死得好的。但还有一种可能,假如没死呢,很可能要在瘫痪中郁闷地度过余生。

比如我姑婆,也就是爷爷的姐姐。一朝中风救过来,在藤椅上坐了八年才过去。子女孝顺,隔段时间还推着轮椅带她出去旅游散心,但是瘫痪总归不是什么舒服事情。

我跟着奶奶去看望她,她开始脑子还清楚,只是话也说不清了,吚吚呜呜的,颤巍巍地指我。她的子女就代为翻译,说她叫我。后来逐渐地就真不认得了,吚吚呜呜地,问这是谁。不要说我,连她自己的孩子也不认得了。

八年后,她去世了,我们全家都替他们全家松了一口气。出殡那天下小雨,奶奶轻笑说:“还真的,都说爱喝酒的人出殡会下雨。”

gin2013 发表于 2013-10-18 20:36

好看,LZ加油啊{:5_315:}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0-19 19:14

小时候总以为,孩子永远是孩子,老人永远是老人。日月星辰,永远不变。
其实姑婆也有青春年少。据说她年轻时与夫婿两个每天晚上总要喝点小酒,诚为闺房一乐。
奶奶颇重养生,她提到此事的重点是,饮酒不利身体健康。我当时虽小,倒也觉得包办年代的夫妻能有这样的情调,甚为向往。

家家有各种不如意,大姑婆在子女上也有些伤心事。一个儿子,本是意气风发少年郎,80年代赶早买了摩托车,却不料行驶中一头撞树,当场死亡。

不过她家的子女多。我爸小时候去她家玩,到了饭点就是一大桌孩子。但我奶奶对她家的饭桌规矩颇有微词。
她家的家境一直都还可以,当时饭桌上还是有肉吃,但也不多。吃饭之前,姑婆把肉拿出来,切成一片一片地分给孩子们:“这一片给小x,那一片给小y。。。”奶奶的批评则是“真小气,像割鸡眼一样”,尽管那时候,奶奶自己也一片肉都拿不出来。

奶奶和大姑婆的关系本来不是甚好。大姑婆的夫家家境颇富庶,大约从来比较傲气。奶奶有些疑心,这样分餐,不过是怕我爸多吃了去的缘故。

后来物质极大丰富以后,奶奶便显现出她的豪爽本色来。肉最爱一整条卤的,且囫囵块给你放碗里;因嫌一般的玻璃杯小,啤酒都是倒在碗里,真真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让她待客,不撑死不算数。多多少少,也是不愿重蹈早年姑婆的“覆辙”吧。

姑婆家确实都是精细人儿,这是家风,其实和经济状况无关。就是后来,子女们也做了教师或科研的工作,符合那认认真真的性子。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0-19 19:16

小姑婆是一个比较灵异的角色。

在大姑婆家的小c出事之前不久,小姑婆梦见“小c和三哥在一起”,并告诉了我奶奶,因她三哥就是我当时已故的爷爷。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奶奶感觉很寒。

小姑婆从小不识字,但据说看见经书偏会念,惊了一片人。从此以后屡有些奇异的事,可以看见各种的“东西”,最厉害的就是上面一例。她没有疑义地信了佛教,吃斋,但是可以吃鱼。我感觉不是很理解这个准则。

她常说,身边神佛围绕,甚至后来出了国也是如此。偶尔跟我奶奶提起,奶奶问:现在也在这?她答是。奶奶又寒,此后跟她的往来闲谈略少了一些。其实我家平日按照民间传统会拜一下的,算作广义的信佛,与各种拜上帝教相对,不过从这件事看来,奶奶还是认为敬鬼神而远之比较好。

但是鬼神的存在,我们还是得信的。爷爷去得早,奶奶每年也要供点东西,做做祭祀,但是逐渐不过流于形式。生者为大,做些我们大家爱吃的菜,买瓶葡萄酒倒上供一番,然后全家聚餐,度数低的酒也好消耗。然而有一年爷爷忌日的前两天,姑姑梦见爷爷,说“我要喝烈酒”。姑姑半信半疑,在电话里跟奶奶说了,却发现奶奶也做了一样的梦。

奶奶又惊着了。爷爷生前爱喝烈酒,年年倒葡萄酒是敷衍了一点,可谁知道还真的地下有知嘛。。。从此以后每年买瓶白酒,爷爷专用,必须的。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0-19 19:38

说起小姑婆的出国,也是有意思的事。先是她的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姑阿兰去了澳大利亚。阿兰是在国内婚姻不幸,离了婚过去的,又绝非美女。谁知怎样,一个老外偏偏看对了眼,猛追猛追的。阿兰本不想折腾,没有答应,结果人锲而不舍,都有些年纪的人了,闹到电视台去登求爱广告。再有年纪,浪漫还是很动人的,阿兰又不真讨厌他,就从了。

男方叫保罗,条件不坏,是个医生,而且是心血管方面的学术权威。因为爱情,对阿兰千依百顺。阿兰想妈妈,也就是我小姑婆,保罗就给办手续接了到澳大利亚。而且小姑婆和保罗竟投缘,有时能一聊几个小时,其实他们俩一个说中国方言,一个说英语,根本就是鸡同鸭讲,但又讲得很热闹。阿兰后来生了孩子,小朋友给奶奶带,才出现了一个n语种小翻译。

小姑婆在澳大利亚呆惯了,倒不愿意回国。别的老人家有什么文化不适应,她全不放在眼里——估计还是跟保罗处的好,又有女儿孙女,样样齐全。其实她的条件不符合长居,总要一次一次的延签。但她强烈要求长居,说连佛祖都让她留在澳洲呢,签证官后来竟也准了。想必觉得老人家一把年纪了,诚心诚意仰慕我大澳洲,这面子不能不给吧。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0-19 19:47

说到这种神奇的特批签证,我爸还听过一个例子。早年他和我妈蜜月旅行时去的黄山,山上遇到一个也是来旅游的老太太。老太太说她已拿了美国的签证,这一去,料定是终老异乡了,因此要把大好河山游览一番。

当年不是现在。现在的美国签证尚且刁钻,何况几十年前,出国的人寥寥无几。我爸难免奇怪,问她以什么理由签出来的。场景还原如下:

签证官:你为什么要到美国?
老太太:不是我自己要去的,是上帝叫我去的!

众皆晕。签证官呆,然后批准。上帝都批准了嘛,还有什么说的。

西瓜蜜柚 发表于 2013-10-19 22:38

哇,超好看的,刚刚从头爬完了,赞!!!
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查看完整版本: 我所知道的各种人生(没完了,继续写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