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k 发表于 2005-6-3 18:12

1967年5月23日
  今天,终于迎来了区里的公审,本校和我一起挨批斗的还有另外两个出身有重要问题
的学生,还有附近各高校类似的学生,总共十八个人,被批斗的群众戏称为“十八罗汉”
,公审会开到一半,其中一个被批斗的学生就往台下跳,虽然没死,但头破血流,腿也摔
断了。
  回来时,我的眼镜碎了,浑身是唾沫,膝盖因为跪得太久,已肿了起来。
  人生所能遭受的羞辱,莫过于此了吧?
  这时候,我突然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月光社”同仁会不约面同地痴求玉碎。首先,
他们大概都太过唯美,沉醉于古典音乐的人是不是有这样的通病?追求唯美的人,承受挫
折或者不公正待遇的能力是不是很差?或者,根本就没有试着去承受?再联想起以前学过
的那点心里学,这些人无一例外地选择跳楼做为自杀的方式,会不会是一种集体暗示行为
,一种趋同性的追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有些害怕了,难道自己也产生了相同的念头?
  不会的,我还很在乎生命,在乎那些爱我的人。我从小就缺少父母的疼爱,所以对任
何爱我的人都很珍惜,甚至可以说,我就是为他们活着。
  但那样的人似乎并不多,伯父生死不明,伯母已去世了,依依、劲松,还有谁呢?

peak 发表于 2005-6-3 18:12

1967年6月1日
  这大概是我写的最后一篇日记了。
  原因之一,明天起,我就是被隔离审查了。其实最近我已经被盯得很紧,即便这篇日
记,我也是在厕所里写的。这个日记本,我一直放在宿舍楼五楼的那一小间卫生用具室里
,那里有几个放杂物的破柜子,堆着许多永远没人清查的破烂旧招贴画到破损的马扎,什
么都有。
  原因之二,我感觉调查组似乎铁了心要查出我和“月光社”的渊源,我不知道还能撑
多久。有时我在想:为什么?是不是学校很久没有“大案”可抓了?似乎并非如此。找个
理由批斗我?他们不需要任何理由,一句话,我就已经被公审了六次,挨的拳脚和唾沫不
可计数。
  唯一的解释,有人想让我成为正式的罪人,入狱,甚至枪毙。如果有确凿的证据,我
就能很顺利地被从历史上抹去。
  我想,我一定是个疯子,即便在这个时候,居然还想保留这份日记。如果我是个正常
的人,应该在调查一开始,就将这日记炼为灰烬。
  但我知道我的意识,是想记录下这段日子,记录下“月光社”的清白和挣扎,或许有
朝一日得见光明,提醒后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虽然压力很大,难得的是,劲松还常来看我,和我一起在食堂吃饭,鼓励我坚强下去
,不可否认,他的确是我至今仍保持坚强的动力之一。他对我如此,我没有必要向保留任
何秘密,于是我将“月光社”的事告诉了他。
  另一个知道我是“月光社”仅存者是是依依,但她很久没有出现了。
  我可以理解,因为她自己的出身也不佳,又在“铁托”的监视之下,任何继续接近我
的行为,都无疑飞蛾扑火。我能感觉她还惦记着我,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为了这个期待
,我会隐忍,即便长期隔离,甚至入狱,我也会像以前的革命烈士那样,“将牢底坐穿”

  今天是儿童节,从调查组回来的时候,看见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行政楼前的草
坪上愉快地玩耍歌唱,无忧无虑,心里突然酸楚。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哪里会想到身遭正
发生着巨变。同时又想起,当年和劲松两个人,也都是这样无忧无虑地玩耍着。

peak 发表于 2005-6-3 18:13

 1967年6月2日
  我食言了,又拿出了这个日记本。这个日记本在原地放着,显然没有被移动过。
  食言不是罪,但背叛呢?
  昨天,调查组突然告诉我:调查已经结束,我可以走了。
  近半个月的隔离审查,每天面对的,除了调查员,就只有墙壁。如果我说此刻我还精
神健全,那一定是种自我安慰。
  我可以走了,但并不代表自由了。调查组的人告诉我,老老实实在宿舍呆着,等着下
一步安排。我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调查组的人被我逼问得烦了,终于告诉我说,有人
提供了证据,我的确是“月光社”余党。怎么处理我,调查组做不了主,他们自称还算有
人情味儿,放我回去,是让我收拾收拾,和家人朋友通个气,做好一去不返的准备。所以
回校并不是自由,自然有革命同志监视我。他们同时上报市里,等待处理决定,入狱是至
少的,也许会更糟。
  我呆呆地站在调查组的办公室里,脑中空白一片,不知道该有什么样的心情,从表面
看,仿佛我还舍不得这审查了我几个月的地狱。
  失魂落魄地走回宿舍,一路上似乎想了很多,但什么都没想明白。知道我参加过“月
光社”的只有劲松和依依,如果真有人作证,就应该是他们两人中的一个。我虽然问过调
查组谁是证人,他们坚决不说,是要保护革命同志,但会在下次公审,拿证词一一和我对
质。
  会不会他们只是准备诬陷我?
  临出调查组时,听他们说起了我参加“月光社”活动的几个细节,都是实情。
  这么说,劲松和依依两个人中,一定有一个供出了我。
  刚回到宿舍,劲松便闻讯赶到了。他一见我,顿时愣住了,随即竟然眼圈红了。这还
是我第一次见到一向如铁打般的劲松这么难过,或许是我近半个月来不事梳洗,邋遢得像
个流浪汉的缘故。但他一开口,我就知道他的难过另有原因。
  他已经听说了我将被定罪的事。
  “你既然知道了,为什么还来找我,不怕以后背个‘通敌’的罪名吗?”我被他这么快
的到来深深打动。
  “这是什么话,我怕过什么?”劲松还是那气吞山河的样子,“知道是谁供出你的吗
?听那些调查组的人说得有板有眼,说是证据确凿。”
  我叹了一声:“知道这件事的只有两个人。”
  劲松惊讶地望着我。他当然知道自己是二者之一。
  他一动不动地望着我,忽然说:“我这就去前卫线医院,把依依叫来,问她为什么做
这样的事。”显然,他不是揭露我的人。
  难道真是依依?我的胸口开始发闷,疼痛。
  她很久没来看我了,也许这说明了什么。
  但我还在思考,想到劲松脾气火暴,说不定会对依依做出格的举动,依依又在“铁托
”的眼皮底下,他这么怒气冲冲的跑过去,正好给“铁托”一个打击她的机会。何况,问
清楚了又怎么样?
  我严辞阻止了劲松去前卫线医院,并告诉他,我会找依依问清楚,并感谢他没有揭发
我。这时,他的眼泪终于落下来,抱着我的肩膀说:“好兄弟,我真要是做那样的事,还
不如去死了好。”
  多么震撼人心的话,一生有此一友,不枉活一场。
  但这替代不了我心中的苦闷。
  其实,如果真是依依供出了我,我会理解。调查组不会放过她,就像他们一直没有放
过劲松。一个娇弱的女孩子,要求她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是不是很不公平?

--

peak 发表于 2005-6-3 18:13

但是一想到这么一个残酷的现实: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把我的命运交到了调查组
的手里。
  等待我的是什么?公审的羞辱,难测的刑期(据说枪毙也是有可能的),永远失去依
依。
  我突然觉得活得了无乐趣。我忽然可以理解“月光社”同仁们的选择。选择绝路是因
为看不到希望,或者说,没有信心和耐心等到希望的到来。这就是现在的我。我甚至开始
相信,也许那个可怕的预言,我一直嗤之以鼻的可怕预言,竟真的会在我的生命中实现。

  更可怕的似乎是,我正在走上宿命论的道路。
  会不会依依并没有供出我,而是另有隐情?我觉得必须找依依问一问,哪怕只要听到
她的声音,我就能大致感觉出究竟发生了什么。
  调查组不会给我太多“自由”的时间,如果我要见依依,必须要快。
  想了一宿,我没合眼,天一亮,我就下楼,准备坐公交去依依所在的前卫线医院,谁
知还没出校门,就上来两人,“请”我回去。显然,他们怕我潜逃。我拗不过,只好到电
话房,拨打前卫线医院的电话。
  费了很大周章,转接了好几个科室,电话那端才传来了依依的声音。乍听之下,我甚
至不敢相信她是依依,那么怯怯的,欲言又止,又略带哽咽的声音。我的直觉立刻告诉我
,也许,我最不愿相信的事真的已经发生。
  但一听见依依颤抖的话语,我想问的话咽回了肚里,不知该说什么。还是依依用几不
可闻的声音问:“你……好吗?”
  我知道男子汉不应该在电话里哭哭啼啼,便故作平静地说:“我还好。”
  电话里沉默了良久,依依忽然说:“我怕……”她怕什么?她此刻受的压力一定大得
惊人,说不定“铁托”就站在她身边,虎视眈眈。我更是可以理解,即便是她供出了我,
也不该受责备。人需要生存,生存下来才会有希望。除非像我这样的人,生存对我,已是
一种负累。
  “你不要怕。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我还爱着你。”我觉得自己语无伦次。
  电话里又沉默了好一阵,依依终于说:“我们……不能在一起了,你不要怪我。”

  这是真的么?为什么?我还是说不出话来。
  “我知道现在是你最困难的时候,但你知不知道,现在也是我最困难的时候。”依依
沉重的心情我能感知,但我还是不相信她要离我去了,在揭发了我以后。我能理解,但难
以接受。
  于是我还是很平静地说:“依依,你不是难过,我能理解,也能接受,但答应我一件
事,请你务必到我这里来一下,我有要紧的话和你说,说算是你见我的最后一面,这一面
见过后,我们就再无瓜葛了,好不好?”
  迟疑了很久,依依说:“不行……”
  “为什么?”
  “我怕……”
  “我的要求不算过分,我只想见你一面,你就算是来探监、慰问,甚至斗争,怎么叫
都行,就一面,或者,你让身边的革命同志陪着你来也行,就一面。”我想见她一面,看
着她的眼睛问,是否揭发了我,然后告诉她,无论怎么样,我还是爱着她,她做的一切,
我能理解,虽然难以接受。
  其实,我甚至可以一句话都不问,这已纪没有太大的意义,工其实只想在临走前见她
一面,她毕竟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人。
  “让我想想吧……”她踌躇的语调撕扯着我的心,这不是我熟悉的依依。
  我恳求着:“今晚你一定来,我等你到午夜。”
  电话里再次沉默,隐隐有依依的哭泣声。忽然,电话被扯断了。
  依依会来吗?
--

peak 发表于 2005-6-3 18:14

  电话里她犹豫的回答几乎彻底击碎了我残存的美好梦想。威尔第《弄臣》里有《女人
善变》一歌,本以为是对女性的偏见,莫非有智箴言在其中?
  我不信。我只知道,如果依依能在午夜前出现,说明她心里有我,看着她皎洁的脸儿
,我会有坚强生存下去的勇气。但如果她不来呢?
  我也做好了安排。
  日记到此突然终止,欧阳倩再看了一下最后一段日记的日期,正是六月十五日,她闭
目想了想,忽然跳了起来,叫道:“彭师傅,游书亮,你们陪我去找个人,咱们今晚就揭
开谜底。”

 6月11日9:00
  “叶馨,你看谁来了。”护士大姐喜笑颜开地招呼叶馨。
  “妈妈!小倩!怎么这么巧,你们一起来了!”同时看到两个最亲近的人,叶馨欢欣
无限。她仔细端详着母亲的脸,风尘仆仆,显然刚抵江京不久,但满脸笑意;再看欧阳倩
,却面色沉静。
  “猜猜是谁叫我来的?”乔盈笑问。叶馨看了眼欧阳倩,欧阳倩摇摇头:“别看我,
阿姨您别卖关子了,告诉小叶子那喜讯吧。”
  “小馨,徐主任打电话告诉我,他决定让你出院了。”
  叶馨一愣,渐渐露出大喜过望的神情,眼中却忽然迸出了泪水,良久说不出话来。欧
阳倩静静地望着她,知道她不是喜极而泣,这泪水里不知有多少辛酸,精神上的压抑、爱
情的幻灭,个中滋味,只有叶馨自己默默承受着。
  办过了出院手续,欧阳倩对母女二人说:“我已经和我父母商量过了,从现在起,暂
时让小叶子在我们家住一段时间。学院已经同意在我们自学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师资
为我们补课,以免留级,我们正好可以一起学习,生活上彼此也可以有个照应。”
  乔盈本想接叶馨回江南休息一段时间,听欧阳倩这么一说,便征求女儿的意见。叶馨
久违课堂,更不愿留级,立刻同意欧阳倩的建议,留在江京补习。
  三个人一起吃过午饭,到了欧阳倩的家中。欧阳倩的父母都在上班,乔盈和女儿又说
了阵体己话,便离开欧阳倩的家,找旅馆,顺带买些酬谢欧阳家的礼物。
  乔盈一起,欧阳倩就说:“小叶子,上回听从你的建议,我又问了我爸妈是否听说过
‘铁托’这个人,你猜怎么着,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那铁托名叫岑铁忠,当年的确是
江医赫赫有名的造反派,可风光了。我爸在学校的时候经常和他一起打篮球,后来并没有
什么联系。他一直很活跃,和许多老同学都有联系,听说两年前离开了医院,到深圳开了
公司,搞医药品销售。我已经央求我妈尽快找到这家伙的电话号码,我们可以向他询问些
旧事。”
  欧阳倩顿了顿,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叶馨的面色和眼神,正色说:“小叶子,虽然你刚
从医院回来,但我还是立刻要带你去一个地方,答应我,你一定坚强。”
  叶馨微微诧异,不知欧阳倩又有什么古怪名堂,也正色说:“放心吧,这段住院的日
子,如果说有所收获的话,就是自我感觉更胆大了,只怕你都要佩服我了。”说到后来,
还是忍不住笑出来。
  欧阳倩心里微微一叹,和叶馨一起出了门。

--

peak 发表于 2005-6-3 18:15

在解剖楼高高的门槛前,叶馨怔了一怔,抬头望天,万里无云,自己的心境也很开朗
,以前总觉得这解剖实验室似乎笼罩着一层恐惧,现在阳光普照,会有什么可怕?但她想
到身边还有如此众多的难解之谜,心里还是微微一颤。只是她知道,只有勇敢地去探索,
才能换来最终身心的安宁,哪怕前面还有更多未知的恐惧。于是她还是率先跨过门槛,走
上台阶,推门而入。
  两人径直走到走廊尽头,欧阳倩叫了声:“冯师傅,我们来了!”
  拖泥带水的脚步声出了那间准备室。冯师傅见到叶馨,脸上显出不自然来,只说了句
:“你出院了?很好,很好。”不再多说,领着两人进了准备室对门的那间小屋。叶馨还
记得,自己正是在这个小屋子里,看见过那具巧夺天工的人体标本。
  小室里除了墙边一排壁橱,空无一物,叶馨正纳罕,冯师傅已弯下腰去。地面上有一
外环状把手,原是伏在地上,不引人注目。冯师傅奋力一拉那把手,“轰轰”响处,地面
开了,竟露出了地下近二十平方米的一个大水槽。刺鼻的药水气味迎面扑来,当冯师傅用
一个铁钩钩上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时,叶馨才明白原来这小屋竟是一间尸库。
  又是一具尸体被钩了上来,和前一具尸体并排躺在白色的橡胶膜上。冯师傅看了一眼
叶馨,用钥匙打开了一扇壁橱门,取出了一个信封式文件袋。他又看了一眼叶馨,再看一
眼欧阳倩,似乎在犹豫着什么,欧阳倩轻轻点了点头,他才从文件袋里取出了两个红色的
小本子,又将两个本子摊开,递到了叶馨眼前:“这是两个死者生前的学生证,你看看这
两张照片。”
  叶馨看到两个人像,忽然一阵强烈的晕眩,痛苦的闭上了双眼。其中一个,眉宇间随
性不羁,正是她多少天来朝夕相伴、又难忘难舍的“谢逊”,而另一个神情冷峻,正是时
不时出出在“谢逊”身边的冷面小生“厉志扬”。
  学生证上却署名了:萧燃、郑劲松。

--

peak 发表于 2005-6-3 18:16

  叶馨的头又开始隐隐作痛,冯师傅说的话在她耳朵里嗡嗡作响,似乎在为她解说着一
个萦绕多日的噩梦。
  “这两具尸体是1967年6月16日清晨送到病理解剖楼,公安局将验尸的差事交给了本样
法医教研室。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多检验的,两人都是附楼身亡,现场没有博斗迹象,公安
局已经做出结论是自杀。确证是附楼后,两具尸体就直接转到了我们解剖教研室,因为两
人在生前都填过遗体捐献的志愿表。我们教研室对每个捐献来的遗体都有登记。但通常,
和遗体相关的资料寥寥,顶多是姓名,有些家属甚至选择匿名。可是这两名与死者,却没
有任何亲属来处理丧事,所以我这里成了他们的最后归宿,保留了他们的证件,多是多么
凄凉!”
  “您为什么还保留着他们完整的尸体?”叶馨捂着越来越痛的头,艰难地问道。
  “开始我还存着一线希望,今后能有他们的亲属,来看他们最后一眼,何况当年教学
不正常,也不亟需这两具尸体的标本。只中后来听说,郑劲松本来就是孤儿,没有任何亲
属;萧燃也没有任何直系家长,只有伯父伯母,一个在服刑,一个两年前已亡故。后来我
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将这两具尸体处理成解剖标本,却发生了一件怪事。
  我一直习惯晚上处理标本,但过去,都是在明亮的灯下干活。那天午夜,我准备切割
萧燃的尸体,正要下刀,准备室里的五盏日光灯和一盏超亮的聚光灯同时灭了!与此同时
,一曲美妙的音乐响了起来,后来才知道,那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我顺问着乐声
看去,只见那间标本处理室的地面上,不知什么时候,多出了一台电唱机,一张唱片正在
缓缓转动,唱机旁边还有一摞唱片。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只见唱机下压着一张纸,我取
来,在走廊路灯下看清,上面写着:‘华发易凋,冰肌易败,红颜易老,铁骨易折,世间
唯音乐不朽。有缘人请收下这个永恒的纪念。’
  我不是一个胆小的人,否则也不会从事这个职业这么久,但那晚,我惊得魂飞天外。
从此再也不敢处理这两具尸体,也从此改了习惯,处理标本只是在黑暗中进行,顶多借一
点自然的月光。我更不是个迷信的人,但那晚的事情一出,使我联想到一个‘特务组织’
成员,这些人死得冤屈,所以常闹鬼,以至于我的师傅臧老自己动手,在楼门口筑了一道
高高的水泥门槛,明说是防药液渗漏,其实是用来镇鬼。后来听说这个萧燃,正是‘月光
社’的最后一名成员。
  我也因此收下了那个唱机,唱机上刻了个‘萧’字,我猜应该属于那个叫萧燃的学生
。听过那许多唱片后,我从此也成了一名古典音乐爱好者,所以当欧阳同学告诉我‘月光
社’的众多成员其实只是一群古典音乐欣赏者后,心里不知是什么样的滋味。”

peak 发表于 2005-6-3 18:17

“回想起过去这些年里,总觉得解剖室里隐隐的不寻常气氛,具体是什么,我说不上
来,但就是这种若有若无的感觉,让我总提心吊胆,尤其在午夜过后,似乎总有些奇怪的
声响。我虽然有些怕,但因为生性好奇,便总是等到午夜后,想看个究竟,时间久了,也
就习惯了。而自从那天唱机出现后,再没有什么异常,那两具尸体则一直浸在这里,我也
再无意处理它们。”
  “七年前,一个叫沈卫青的女生几次于半夜出现在解剖楼里,那样子有些失魂落魄的
。我问她在这里干什么,她说问我,有没有听说过‘月光社’?还问我,是不是‘月光社
’的死者的尸体都捐献给了解剖室?他们还在不在?等等怪问题。这使我立刻想起了那台
唱机。我斟酌了两天,是不是要告诉这个女生我的经历。最大的顾虑是怕一旦告诉她了,
她神不守舍的,再把我的话说出去,我会落下个散布封建迷信的名声。就那么犹豫了一阵
,终于将这唱机的事儿告诉了她。不料,过了一阵后,听说那姑娘先是进了精神病院,后
来又跳了楼,有人说她死了,有人说还活着。”
  “所以那天小叶你盯着我问‘月光社’,我心里非常不安,唯恐小叶重蹈沈卫青的覆
辙,但又觉得不刻隐瞒什么,尽管我不愿轻易散播任何与迷信相关的事。那天,我几乎下
定了决心,如果你再来问我,我就会告诉她我知道的一切。”

  欧阳倩忽然惊叫一声:“小叶子,你怎么了?”
  只见叶馨的身子委顿下来,亏得欧阳倩眼疾手快地扶住,才没有摔倒。叶馨此刻头痛
加剧,晕眩难支,仿佛在一个偌大的漩涡中,身不由己地沉浮旋转,耳中又隐隐传来了低
语“月光”,如针刺着她的鼓膜。她的眼前陡然闪起一道白光,一位白衣女子从白光中浮
现而出,越走越近,直到叶馨看得真切,那一张碎脸,滴着朱红的鲜血。
  “小叶子,我带你去医务室。”欧阳倩扶着叶馨往外走。
  “不用了,我只是有点头晕……也许是太闷热了……坐坐就好。”叶馨知道,医务室
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
  欧阳倩扶着叶馨走到一间教室里,让她坐下来,轻声说:“小叶子,你稍微休息一下
,我去问问冯师傅,至少向他要点仁丹或者十滴水,解解你的痛苦。”
  等欧阳倩和冯师傅转回来的时候,叶馨已没了踪影。
  
  汪阑珊那天在花园突发中风,就被转到了二附院的心血管内科病房治疗。江京医科大
学第二附属医院离校园有五站路。叶馨乘公交车到了医院,在门口取了探望病人汪阑珊的
牌子,直上住院部八楼心内科病房,赶到她的病床前。汪阑珊此刻紧闭双目,也不知是在
养神还是在熟睡。
  叶馨坐在了椅子上,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种种迹象表明,自己的确看见了寻常人无
法感知的事物——两名死者生前的影子。他们想要什么?更让她无法相信的是,自己和一
个灵魂相爱了,而且爱得很深,既然已经知道了这荒唐的现实,仍无法全力自拔。
  真的很可悲。叶馨的泪水潸然而下。
  也很可笑。愚蠢而幼稚。叶馨不用多想,也能预测到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里,会有多
少人在背后嘲笑自己。
  今后四年,还有没有今后四年?
  离6月16日越来越近了,而越来越明显,自己是今年被“选中”的受害者,过去十六年
里,被“选中”的女生无一幸免,自己又有什么异能,躲过此劫?
  希望既然已渺茫,为什么还坐在这里,苟延残喘这屈指可数的几天?不好去打破这迷
信,提前告别这无奈的命运。
  天渐渐阴下来,叶馨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病房的那扇大窗。她突然觉得,自己能理
解萧燃最后做的决定,当自己无法成为命运的主宰时,当众多美好都失去时,为何不挥手
而去?
  她走到窗前,窗下是个供病人散步的小院,几个病人,有的拄拐,有的坐着轮椅,有
的脚步蹒跚,生命似乎都在离他们远去。
  生命也在离我远去。

--

peak 发表于 2005-6-3 18:18

叶馨打开了窗,站在了窗台上。
  “你有没有感觉,越是了解得多,离死亡似乎越近?”身后忽然传来了汪阑珊的声音
。这一句话顿时唤醒了叶馨,她见自己站在八楼的窗台上,凭风而立,随时有失足的可能
,皮肤上立时起了一层细小的疙瘩,连忙跳回病房,快步走到汪阑珊床前,厉声问道:“
你刚才在搞什么鬼?”
  汪阑珊仍躺在床上,因为打着点滴,显然也没有太多移动的便利。叶馨心里一软,觉
得她如此衰老无助,让人不忍责备。汪阑珊脸上又现出半是无辜、半是怜悯的神情:“我
什么都没做,我只是在提醒你,你逃不过的。”
  “你越是说这些宿命论的调调,我越是不信!”叶馨的声音又严厉起来,“我是来问
你,你有没有去过江京医科大学的解剖楼底楼?”
  “那是怪力乱神的圣地之一,怎么没有去过?不过,我真的对那个地方不感兴趣,只
去过一次,似乎是1981年秋天。”
  “告诉我,为什么?为什么只有我和你能看见他们,萧燃和郑劲松?”
  汪阑珊在床上直了直身子,盯着叶馨悲伤和愤怒交集的双眼,摇头说:“我不知道,
我能看见许多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许多医生都说是幻觉,我想一定就是幻觉。你看到的也
是幻觉。所以说,并不是你和我能看见他们,而是你和我自认为能看见他们。”
  “我不懂。”
  “你很聪明,怎么会不懂?我们看到的都是幻象。你说说,幻象是从哪里来的?”汪
阑珊循循善诱。
  叶馨一愣,随即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额头。
  “没错,他们或许就在你的脑子里,或者说,心里,我并不能肯定,只是我逻辑的猜
想,”汪阑珊又躺在床上。“这回轮到你告诉我了,他叫什么名字?”
  “我还不敢确定,也许叫萧燃。”叶馨鼻子又有些醋酸的,他已成为她心头的一块病

  “没关系,名字只是一个符号。”
  “可是,为什么我会把他看成谢逊?为什么不是别人?”
  “你仔细想想,在萧燃出现之前,你当真对谢逊没有一点印象吗?”
  叶馨凝神想了想:如果按汪阑珊的理论,该如何解释?是啊,和三班一起上大课,经
常看见两个男生亲密得如贾宝玉和林黛玉一般,女生之间怎么会对此不评头论足?通过观
察这一对“情侣”,自己潜意识里一定已事先存了对谢逊以及厉志扬的印象,甚至听说过
别人提起,虽然早说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但这些信息仍保留在脑海中。
  “他在你脑中,知道这个印象的存在,便毫不客气地利用了谢逊和厉志扬的名字。而
谢逊和厉志扬的关系,正平行于萧燃和郑劲松之间的感情,简直天衣无缝。”汪阑珊继续
分析着。
  “因为他们在那里,你才会把他们同谢逊和厉志扬联系在一起,你才会听到萧燃的歌
声,你才会在广播站听到恐怖的声音,你才会在解剖楼里看见那技术员老头被大卸八块,
你才会天天和萧燃约会,在精神病院的花园里散步。”
  但她还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思考。
  “照你这么说,他们又是怎么进入我脑子里的,或者说,心里?既然你也去过我们学
校的解剖楼,他们尸体又存放在解剖楼,我是不是可以推论,他们的灵魂就在解剖楼里,
我们去了解剖楼,他们就钻进我们心里。可是,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是个信徒。就和我一样,所以我们为这些灵魂作嫁。”汪阑珊冷冷地说。

  “不对,我以前从来不相信这个的,明明是种种异常的情形出现在了我的身边,才促
使我去探究。”
  “但你一直相信,‘405谋杀案’和你有关,对不对?所以你是个信徒,你对这个系列
坠楼案的着迷使你敞开了城门,种种异常才会长驱直入。”
  叶馨沉吟着,将汪阑珊的话反复把玩:“你说的有些道理。这么说来,你也是信徒,
对不对?所以你能看见他们,他们也驻在你的心里,对不对?他们难道和你说了什么?你为
什么说我是逃不过的?刚才我上了窗台,难道也是他们在捣鬼?”
  “你问得太多,也太尖锐,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但你是逃不过的,你的每一步,
都按着他们的计划。”汪阑珊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
  叶馨一凛:“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你真的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是什么们的计划?就
是让我成为第十三名受害者么?让我想想:莫非正是他们造出那么多的幻象,让所有人认
为我是个精神分裂患者?莫非正是他们给我逃出学校的希望,又让我听见、看见更多恐怖
的声像,让我成为真正的疯子?莫非正是他们让你一次次地对我出言恐吓,进一步让我在
精神病院成为真正的病人?而当6月16日临近,莫非又是他们……天哪,莫非是他们能过你
,用催眠术除掉了阻碍我出院的绊脚石滕良骏医生?这么说来,你突发中风,也是因为你
画出了他们的形状,他们对你泄漏太多的惩罚?”
  “汪阑珊先是点头,突然又频频发摇头,呼吸急促起来:“你何必要问那么多?既然
已经知道,许多事根本无法抗拒,为什么不去享受为数不多的日子?”
  叶馨又是一凛:是啊,汪阑珊似乎是默认了那些猜测,看来,自己是在他们地“计划
”之中。
  难道这真的是命运?
  “真的,你逃不脱的。”汪阑珊轻声说。
  也许,打破这个6月16日的计划,就是自己了断在此时此刻。
  叶馨几乎是急匆匆地爬上了窗台,下面院中仍是那些生气不多的病人,再多一个又有
什么关系?
  她坚定了想法,下要往下跳,下面院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她熟悉的身影,一袭白裙,
远远看去,正是欧阳倩!
  欧阳倩仿佛知道她站在这个窗口,仰头望去,摇了摇头。
  “叶馨,你快下来!”身后病房里忽然传来了欧阳倩的声音。
  叶馨一惊,再低头往下看去,院子里欧阳倩的身影已如自己跳楼的想法一样,蒸发得
无影无踪。

--

peak 发表于 2005-6-3 18:31

  回学校的路上,欧阳倩埋怨道:“小叶子,那老太婆险些害了你,按照我的意思,要
报警,你为什么要放过她?”
  叶馨沉吟道:“报警也没什么用,这个汪阑珊,行事的确非常诡异,但据我的观察,
她的那些异能,不见得是她自己的,换句话说,她并不能控制自己。”
  “你是说,有人在操纵她?或者说,有鬼附体什么的?好像有点意思。”欧阳倩有些
兴奋起来。
  “什么鬼附体,我才不信这些东西呢,要有,也是在这里。”叶馨指了指额头,“你
还没告诉我,怎么找到这里来的?要不是你来得巧,我说不定已经成了仙。我从此可是欠
了你一条命。”
  “别说得这么吓人,我倒是要求你下回别乱跑了,否则,你妈再不会答应让你在我家
住了。其实我见你突然没了影子,仔细一想,就知道你会来找汪阑珊,因为你告诉过我,
她能看见你脑子里的两个人影,或者说,萧燃和郑劲松。你原来没将那两个人影和日记本
中的人物联系起来,所以一见那两具尸体,就会想到,这两个‘人’,究竟想干什么,他
们是不是和‘405谋杀案’有关?能为你解答这些问题的,似乎只有汪阑珊。”
  
  “我猜汪阑珊既然是在精神病总院突发严重的中风,不是在一附院,就是在二附院治
疗。我打了个电话给我妈,她在二附院上班,立刻就查出汪阑珊所在的病房。”欧阳倩有
些不无得意地说。
  “说来奇怪,我站在窗台上时,竟然看见你在病房大楼的楼下,还朝我摇了摇头,可
几乎同时,你的声音又响在了病房里。这样的情景似乎在我的一个梦里也出现过。嗨,可
能我又有幻觉了。小倩,你快送我回精神病院吧。”叶馨说到后来,微微笑着,显然不认
真。
  “我才不呢,就是送你去,人家也得要啊?我看啊,的确有些常理无法解释的怪事发
生在你身上,说不定就是那萧燃和郑劲松闹的名堂,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13号楼在文革
前是幢男生宿舍楼,是我妈说的。”
  叶馨顿时停住了脚步:“真的是这样?这么说,萧燃可能就是住在405。看来,如果我
们真的相信那些常理无法解释的事,是否确实存在呢?那个章云昆,原本坚决不信的,自
从见识了广播室里那盘磁带的分析,现在也信了八成。还是他和徐海亭主任师徒两人长谈
了一次,才决定正式让你出院。你刚才的假设,我看再合理不过,否则,哪有那么凑巧?
章云昆做过研究,过去所有附楼的女生都于午夜时去过解剖楼,而萧燃的日记里表明,过
去至少有‘月光社’的冤魂闹过鬼。合理的推论,他做为‘月光社’的关门弟子,死后胡
闹也不奇怪。”
  “这么说明,再结合汪阑珊颠三倒四的理论,他胡闹的方式,就是进入人心,操纵人
心,让人产生幻觉,做出有悖常理的行为。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就是让女生面对种种幻
觉,感觉自己将是‘选中’的受害者,事实上是受到了一种暗示或催眠,就像我刚才在汪
阑珊的病房,不由自主地走向毁灭。”叶馨觉得寒意阵阵。
  “咦,你的论调和章云昆颇有几分相像,我看有些道理。”
  “要找根源,看来还得回到1967年6月16日凌晨,那天发生了什么?”
  “根据那最后一篇日记推断,萧燃想见依依一面,如果她来了,坦诚相对,他就会顽
强活下去,既然我们知道他选择了自杀,显然依依没有来。”
  叶馨轻叹一声,双眼有些模糊:“其实我也是这么猜的。那首叫《等,等》的歌,分
明就是记叙了这个故事。我为什么能听到那首歌?而如果真是他这样暗示杀人,究竟想得
到什么?要说是报复杀人,这些女生、还有我,都和他无怨无仇,他这样做也太不合情理
。”叶馨不愿将心目中的“谢逊”和一个蓄意杀人的灵魂划上等号。
  “也许他下是心胸狭窄,认为是那个‘依依’出卖了他,这才屡屡造出更多的冤魂,
传一个愤怒的讯息。”
  “如果真是这样,他的行为堪称丑陋。我现在想得更多的是,怎么化解这难”逃的一
劫?”
  欧阳倩想了想说:“我看,解铃还需系铃人,找到那个‘依依’,或许会有些帮助。
刚才给我妈打电话时,她刚打听来了‘铁托’的电话号码,我们这就给他拨个长途。”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碎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