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jiedog 发表于 2011-8-12 21:40

刚才又想了一下,世博上的电动汽车的设计者肯定都是国内的老法师,既然真正的sbahn用的pantograph寿命那么长,可靠性那么好,为什么这些设计者会舍弃不用,而用面积很大的充电板呢?而且这些充电板才几个月就烧得不行。
个人推测原因如下:普通的pantograph都是在机车运行的时候才通过电流,即使因为接触不良(有没有1分钟1次那么夸张姑且不论)而局部放热,也会因为风冷良好而不会严重损伤接头。而世博的电动汽车是在站头停止状况下充电的,纯粹靠自然散热,所以,他不能用弓状的pantograph,而用大面积的板,增加导电面积,也增加散热面积。尽管如此,实践证明,由于散热条件恶劣,它的寿命很短。

admirewhat 发表于 2011-8-15 10:44

jiejiedog 发表于 2011-8-12 2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的,wireless power transfer的用途,我给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在中高压中取代cb,和电动汽车充电 ...

对于第一个例子,我是外行有个问题,什么是开关管?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用三极管做开关管的,或者igbt也是利用几个pn结的。但是我有个疑问,当开关管被击穿时,那么是应该短路还是断路呢?他能起cb的作用吗?而且,我并没有看到无线能量传输起的作用啊,因为本身断路器的作用跟他并不重叠啊,除非有了他之后就不用cb了。

第二,原来电动汽车的主要问题是接触不良的问题啊,看来我理解错误了。

admirewhat 发表于 2011-8-15 11:07

本帖最后由 admirewhat 于 2011-8-15 12:09 编辑

jiejiedog 发表于 2011-8-12 2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图看不出1分钟能脱线1次的pantograph

恩,刚刚比较仔细的看了下sbahn图,发现自己有些想当然,一般输电轨道长度不止几百米。不过,由于某些原因,他的长度也不会太长。前面有个特点我没有提,sbahn的输电左右两边都可以进行的,不是同时,而是在不同情况下因地制宜。

1)进站。一般sbahn都是复线(废话,单线的sbahn我也没见过),所以输电轨道通常都在两个轨道之间(见图右下方),大约是因为总电缆也铺在轨道之间,为了节省材料也为了安全的原因吧。但是进站时,由于站台通常也在轨道之间,而如果输电轨与站台同侧的话,应该会有安全和检修不易的问题,所以会移到外侧(见图左上方)。通常两站之间时间是2-3分钟,进站出站各变一次,即为两次。


2)道岔。由于运行需要,道岔是必然存在的,一条线变两条或者两条线并线。这时就存在一条输电线变两条的问题,那么输电轨在地上,不可能像一般重轨火车一样只要把天线类似的分一下就好,而是要开始一段新的输电轨。比如对角线那根铁轨,由上往下一分为二时,下面分支的右边出现新的输电轨。


3)过短桥。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供电电缆太粗?过桥时,输电轨会中断,图中上方的轨道,可以看到桥两边都有输电轨,但是桥上没有。对于很长的sbahn,这个中途短暂中断应该不是问题,因为车头或者车尾至少有一边还连着。很长的桥应该也不是问题,高架不就是桥么。


或许还有诸多其他原因,因为我时间能力有限就不一一例举了,但是上面三种情况还算是很普遍也经常出现的。所以说sbahn输电头一分钟一短不算太离谱吧,退一百步说至少量级是一致的。

jiejiedog 发表于 2011-8-15 13:36

admirewhat 发表于 2011-8-15 1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于第一个例子,我是外行有个问题,什么是开关管?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用三极管做开关管的,或者igbt也是 ...

开关管可以是IGBT,IGCT,以IGBT为例,他们的过压过流特性你可以自己慢慢找,这一时半活要补课的内容太多了。
最后那句没错,有了它以后就不用cb了。两个部分纯粹靠气隙能量传递。

admirewhat 发表于 2011-8-15 13:42

jiejiedog 发表于 2011-8-15 14: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开关管可以是IGBT,IGCT,以IGBT为例,他们的过压过流特性你可以自己慢慢找,这一时半活要补课的内容太多了 ...

恩,太过详细的我也没精力去找,既然你说可以那就fare enough了。
恕我驽钝,那如果这样,igbt不就可以做cb了么,还要无线传输做什么?无线传输还是没起到cb的作用啊。

jiejiedog 发表于 2011-8-15 13:45

本帖最后由 jiejiedog 于 2011-8-15 14:54 编辑

admirewhat 发表于 2011-8-15 1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刚刚比较仔细的看了下sbahn图,发现自己有些想当然,一般输电轨道长度不止几百米。不过,由于某些原 ...

你所说的,是sbahn的grid每隔几公里会换一个,在两个grid之间,因为pantograph不能同时连接到两个grid(否则相当于短路这两个grid),所以,在进入交叉点的时候,会短暂脱离overhead line。这个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sbahn每分钟产生1-3次火花,以grid平均长度3公里计算,列车得有至少18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才可能达到这个穿越频率(每分钟1次)。所以那天我和同事讨论的时候,首先就把这个可能性排除了,因为sbahn没有可能开那么快。
除非柏林火车站的grid无比特殊,长度才几百米一段,我没有亲眼看到,无法判断。

jiejiedog 发表于 2011-8-15 13:53

admirewhat 发表于 2011-8-15 14: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太过详细的我也没精力去找,既然你说可以那就fare enough了。
恕我驽钝,那如果这样,igbt不就可以做 ...

如果只是用半导体连接系统A和系统B,如果IGBT突然坏了,爆炸了还是会影响到它连接的A和B的。
如果用无限传输,IGBT 1连接系统A,IGBT 2连接系统B,两个之间通过无线传输。那么,如果IGBT 1的爆了,系统B中的IGBT2最多就是收不到电磁波,失去能量,但不会造成巨大威胁。

jiejiedog 发表于 2011-8-15 13:57

admirewhat 发表于 2011-8-15 14: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太过详细的我也没精力去找,既然你说可以那就fare enough了。
恕我驽钝,那如果这样,igbt不就可以做 ...

举一个简单例子好了,电动牙刷的充电插座坏了,只要他是无限充电的,你换一个充电插座就可以,而电动牙刷不会坏掉。
如果你用直接铜接触充电,第一频繁开关的接触点寿命降低,第二如果充电插座坏了,很可能把电动牙刷也打坏。

admirewhat 发表于 2011-8-15 16:28

jiejiedog 发表于 2011-8-15 14: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所说的,是sbahn的grid每隔几公里会换一个,在两个grid之间,因为pantograph不能同时连接到两个grid( ...

恩,没错,所以我说我有点想当然了,实际情况没有我想的那么夸张。一分钟三次肯定没有,一分钟一次也可能不到,不过即使这样,也满足了你所说的“你有见过地铁触头每3分钟通过机械制动脱离overhead line的么?”。三分钟脱离一次绝对是有的,不过并不是每次都会有火花。

admirewhat 发表于 2011-8-15 16:35

jiejiedog 发表于 2011-8-15 14: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只是用半导体连接系统A和系统B,如果IGBT突然坏了,爆炸了还是会影响到它连接的A和B的。
如果用无限 ...

这要取决于igbt怎么坏的吧,如果效果是断路,那么不管后面是无线还是有线传输,都不会有大电流损坏负载,如果是短路,那么同样不管后面是无线还是有线传输,都可能会有大电流损坏负载,因为只要有电流就会有电磁波,除非无线传输有限流的作用。但是即使限流了,他也没起到cb的作用啊。

我的理解是,cb在电路工作不正常时,比如后面有短路或者漏电之类的,主动采取措施断开电路。为了减少断路时的事故,尤其是电弧放电,人们想引进无线传输。但是这里无线传输并没有起到主动断路的作用,而只是被动的等igbt去断,那么我实在看不到他存在的意义。因为cb的工作还是igbt来完成的。这种所谓的空气气隙起的隔离作用,跟普通的变压器没有任何区别。如果变压器能行的话,干嘛还投入大价钱去研发“空气中的”无线传输。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无线能量传输的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