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幻 发表于 2011-12-13 21:59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12-13 22:09

iohsu 发表于 2011-12-13 1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字典确实只是工具之一,而且有些小字典的水平现在看来实在不敢恭维。

不过,我一直很在乎双语对照{:5_ ...

恩。其实孩子大些,让他自己查中文字典也挺好玩的,能熟悉偏旁部首,由字及词。你说的故事双语对照是个好办法,不过我现在只让孩子单向练习,每天问她幼儿园听了什么故事,让她用中文说一遍给我听。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12-13 22:10

多听自然会说,多读自然会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1-12-14 00:11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1-12-13 2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直在想现在网络时代还有必要学写字么? 我只会打字,不怎么会写字了。而且现在语音输入技术也发展得不 ...

必须要写字,因为写字的过程不仅仅是写字。没有小时候学会写字,现在是打不了字的,或者打出来的东西别人只能靠猜来理解,而如果一门语言上只能语音交流,那在这门语言上其实就是文盲么。

winterfx 发表于 2011-12-14 15:30

如果碰到孩子压根没有兴趣学,而父母的耐心定力也不够高的话,那怎么再继续学呢? 而且有不少孩子,比如我儿子,中文听得懂,但就是不愿意开口说,一开口就全是德语了,我也很头疼!感觉真到那一步,听说没有问题,还能阅读,甚至书写,比登天还难,可是自己的孩子不能用父母的母语去了解他这一个国家的文化,不能将来一起畅谈,也的确说不过去。

iohsu 发表于 2011-12-14 22:40

heidelberg 发表于 2011-12-13 1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上来就说西游记,你这才高要求呢

我就指普通的科普读物,一般性故事还行或者几个知识点,别的还欠火 ...

正常啊,科普读物复述关乎德语的科普词汇量,不像一般故事多半现有的词汇可以解决。所以科普的还得多读读德语版的才行,我们现在读得也不够~~~

iohsu 发表于 2011-12-14 22:56

本帖最后由 iohsu 于 2011-12-15 10:31 编辑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1-12-13 15: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想他以后能自己读《西游记》读二十四史等等书啊,那多有意思。但是他自己最后实在没兴趣了我也不想逼 ...

确实,从读(粗略地结合上下文地认识字和它的结构)过渡到写(精确地认识字的结构并且能还原出每一笔每一划),还有非常艰难的一步要迈!我想除了讲解字的演变和结构,多多练习外也没有什么捷径。。。

我们家孩子还小,暂时对这个也还没有太多的经验。现在她在上中文学校,回家的写字作业她很喜欢,平时认字时也总是跃跃欲试要自己写新学的字,保持兴趣我想是第一步。以后肯定会有练得太多厌烦的时候,到时候再考虑如何重新激起兴趣如何鼓励坚持吧!教育娃真是个大项目{:4_297:}

iohsu 发表于 2011-12-14 23:03

如幻 发表于 2011-12-13 21: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别说,两种语言都学好,孩子都是小小翻译家。去年12月份我们在印度时,我家姑娘那时5岁9个月。一天我和 ...

小春子太棒了,中英德三母语太难得了!只能说,孩子的潜能真是无限!想问问你,小春子的这三语你有比较过哪个更占优势吗,从词汇量以及思维模式各方面来看?

iohsu 发表于 2011-12-14 23:31

本帖最后由 iohsu 于 2011-12-15 10:44 编辑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12-13 2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听自然会说,多读自然会写。

多听多读肯定能大大提高说和写的兴趣,并且听读也是说和写的基石。不过,我觉得,听到说和读到写都还有很大一步要迈(想想咱们的德语{:4_287:})!

精确地记住字的结构并且能无误地还原出每一笔一划,除了多多练习似乎没什么好方法?我现在的基本计划是学龄前突破阅读关,其后走小学语文和中文学校的老路,扎实地学结构学写!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1-12-15 01:42

如幻 发表于 2011-12-13 2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别说,两种语言都学好,孩子都是小小翻译家。去年12月份我们在印度时,我家姑娘那时5岁9个月。一天我和 ...

小春子应该是属于那些outliers的吧. 试想啊, 在德国的华人孩子中, 有几个父母是语言文学专家啊, 这其中又有几个有中英德的三语环境的, 再加上春子妈的早教, 小春子自己的语言天份, 又是女孩子, 语言想不好都不行啊, 哈哈.

别见怪, 我只是给大多数中文学的没有小春子那么好的孩子们找个借口而已. 最近读了一本书, 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 感触很深的. 正如作者分析的那样, 一个人成功的背后, 不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不能少, 而且有时还要归功于几代人所做的铺垫.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双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