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k 发表于 2005-6-19 14:31

晚上回去和小南、韩姐说起这件事,小南听罢吃了一惊。原来这个死了的人她很熟悉,他的妻子和妻妹都曾经在小南的探方里干过活,小南和她们相处得很好,去过他家里好几次,还在他家里吃过饭,和这个人见过面也聊过天。听到这个消息,她好半天没说出话,过了一会儿才黯然道:“怎么会这样?那是个很好的人。”
  韩姐叹道:“好人不长命。”
  我虽然同情,但毕竟不像小南那样熟悉死者,就安慰她:“算了,别想了,都是命里注定的事,躲都躲不过的。”
  小南说:“我该去他家里看看,他老婆也是个好人,遇到这种事真是太可怜了,还有两个那么小的孩子……”
  我劝她:“今天先不要去吧,这时候她家里人一定很多,反正过几天就会发丧,再去也不迟。”
  小南想了想,咬着嘴唇点点头。但她的情绪显然很受影响,坐在那里半天也不爱说话。我和韩姐想尽办法引她开心,她也兴致不高。我了解她,她是个心软重感情的人,而且因为性格外向,亲和力强,和当地许多老乡都处得极好,有的就像是家里人一样。得知了这么不幸的消息,即使是我们,都觉得难过,更何况她和死者的家庭曾经相处得那么好。
  因为小南的情绪不好,我和韩姐后来也沉默下来了,毕竟事关一个人的死亡,就算我们身处局外,也不可能若无其事地谈笑。屋子里少有地安静下来,大家都不讲话。小南在窗边的桌子前写探方日记,我坐在床上看书,韩姐则静悄悄地画图。满屋里只听到她的笔划在纸上的声音和我偶尔的翻书声。
  我看了一会儿书,抬头看看窗边的小南,发现她没在写日记,却抬着头看窗外,目光定定的。从我的角度只能看到她的侧脸,无法看出她脸上具体的表情,但我觉得有点儿古怪,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窗子外边,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却什么也没看到。
  我转过头看了一眼韩姐,她正埋头画图,没发现这边的异状。
  心里一动,想:不会又有什么问题吧?她在想什么?
  另一个问题则是:她在看什么?
  我再看一眼窗外,因为没开日光灯,看过去玻璃上还只是黑沉沉的一片,加上小南桌上台灯的反光。但由于台灯在侧面,反光的面积不大,小南的轮廓在窗玻璃上映得并不清楚,我不能从那里看清她正面的表情。
  她还是那么一动不动地坐着,对着窗外看不清任何东西的黑暗,这么久了,我竟没看到她眨眼。
  我慢慢地从床上坐直了,放下手中的书。
  尽量不着痕迹地来到她旁边,拉个椅子坐下来,后背正好对着韩姐,挡住她的视线。
  伸出手,我轻轻握住小南放在桌上的手,她的手好凉。
  她突然转过头来,目光定定地看着我,脸色有些苍白。
  我不敢随便说话,既怕吓到她,也怕引起韩姐的注意,就用力捏了捏她的手,极轻地问:“怎么了?”
  基本是在用口形说话,没多少声音。
  她看了我一会儿,终于缓过神来,反手握住我的手,握得极紧极紧, 她的手不但很凉,而且在发抖。
  我用询问的目光看她。
  她想要张嘴说什么,又停了下来,向我背后韩姐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后把面前的本子翻了过去,用笔在上面飞快地写:“我看到鬼了,真的。”
  我抓过笔,写:“别瞎说。”
  “是真的。”她写完了,睁大了眼睛盯着我,眼睛里涨满了惊慌。
  “就在窗外,刚才。”
  我下意识地又抬眼看了一眼窗外,还是没看到任何异状,就看着她轻轻摇了摇头。
  她也急急地摇着头,像是对我的不相信感到很着急,接着写:“相信我。很清楚。”
  我写:“什么样子的?”
  她写:“就是那个人,姓陈的那个。”
  看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她更急了,又写:“被炸死的那个,今天死的那个!”
  我看着她,她也放下笔来看着我,我们就这么无声地对视了好一会儿。
  

peak 发表于 2005-6-19 14:32

过了一会儿,我用眼神示意她一下,她很快明白了意思,点了点头。
  我们一起站起来,我问韩姐:“去厕所,你去吗?”她摇摇头。
  于是我和小南走出屋子。
  这个晚上有些黑,天上没看到多少的星,也没有月亮。操场上黑沉沉静悄悄的,两棵老黄桷树的树叶都静静地没发出一丝声响。小南走到门口就停下了,用力拉住我的手,有些迟疑地说:“不要再往外走了,我有点害怕。”
  我说:“那我们就在门口站一会儿吧。”
  厕所在操场的另一面,要横穿过去才到,那里更是黑黑的一片。通常大家晚上都尽量少喝水,不去厕所。因为太远,也因为太黑。
  黑夜似乎是另一个世界,白天的一切到了这个时候,都变得诡谲莫测起来。
  我和小南就站在门口平时打水的龙头前,对面是看门大爷的小屋。大爷屋里也黑黑的,我想这个时候他未必会睡,大概是出去了。
  我问小南:“怎么回事?你真的看到了?”
  她咬着嘴唇,轻轻点点头。
  我说:“会不会是你的幻觉?听我说了这件事以后,心情不好,看到不相干的东西就有了心理作用,看错了?”
  她肯定地说:“不,不是幻觉,我看得很清楚。”
  说时,身体有些微微发抖。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她的紧张。
  她说:“你放心,我的神智很清醒,我知道我看到的是什么。而且我看到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心理准备,当时我正在写探方日记,写了一会儿,就随便抬头看看窗外。这时候,我突然感觉到窗外好像有什么东西。那会儿并没想到会是这个,我只是觉得有东西,而且不对劲,就睁大了眼睛仔细看,结果……”
  她停顿了一下,好像在回忆当时的情景,过了一会儿才又说:“我看到一张脸,就在窗外的黑暗里面,但是那张脸我看得特别清楚,就像在灯光下看到一样。我觉得这张脸很熟悉,就仔细想了想是谁,突然,我一下子想起来,那不就是……他吗?”
  说到这里,她猛地打了个寒噤,停住了口。
  我看着她,她的话很有条理,她的口气也很正常,尽管有些害怕,但我看得出她还是比较镇定的。我问:“你看到他的时间有多长?还是只一会儿的工夫?”
  她说:“我不知道,可我觉得时间很长。当时我的心跳得很厉害,觉得口里发干,有点喘不过气。我知道他死了,心里明白得很,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会这么清楚地看到他。”
  我想了一下,从我发现她的异常,到她缓过神来,这中间就大概有差不多五分钟左右,在那之前她是不是就看到了,我也没法得知。即使从这五分钟来说,持续的时间也算很长了,可以排除眼花看错的可能性。我们的窗外只有对面的一幢空房子,从我们住进来那里面似乎就一直是空置的,虽然窗子很近地对着我们,但我从来没从那些窗子里看到过人,或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我说:“你看到的那张人脸,会不会是对面窗子里有人,你看错了?”
  小南说:“这么黑,就算对面窗子里有人,也不可能看得那么清楚。更何况,那座房子里根本就没有人,门上的锁都结蜘蛛网了,我们早都看到过,这样的地方,哪会有人?再说,谁会这么黑的晚上跑到那里面去,还不点灯?”
  我点点头,没做声。本来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愿往另一面考虑,就只能胡乱猜测。
  小南说:“没事,我不那么害怕了。其实想想也没什么,就算是鬼,也并不可怕。我又没做什么恶事,他不会把我怎么样。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会看到他,难道他有什么事要对我说?”
  我说:“会有什么事?也许他需要你帮他做什么?”
  小南说:“我也不明白。我和他老婆关系很好,他是不是想让我去安慰她一下?”
  我说:“你们再好,也不过相处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她肯定会有比你更近的朋友吧,难道只有你能安慰她?再说,我们在这里也呆不了多久,能帮多少忙呢?”
  小南说:“就是呵,我也不懂为什么他会来找到我。他就那么一直在窗外看着我,倒也不可怕,只是一想到他刚死掉,就被我看到,我心里才觉得发毛。”
  我说:“大概是刚才说完这件事以后,你太替他伤心了,所以意识都集中在这上面。像他这种死法的人,本来就不可能正常地离开,何况有那么多未了之事,想必会在这附近来回游荡,结果正赶上你在想,他就感应到,出现了。”
  小南想了一会儿,说:“也只能这么解释吧。只是他家里人的感觉应当比我强烈多了,为什么他不去那里出现呢?”
  我说:“鬼魂之事难料呵。大概它们也要找合适的环境合适的人才能显现。比如说,我有个好朋友,他的父亲死了,他家里人一直没梦到过,结果他父亲单位里一个清洁工却连着梦到好几次,每次我那个朋友的父亲都向他诉苦,说房子的窗户坏了,他被风吹得太冷,又没厚衣服穿。他连着梦了几次相同的内容,就忍不住和单位里的人说了,结果传到我那个朋友的妈妈那里,他妈妈就和我那个朋友一同去了火葬场。因为当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安葬他父亲,骨灰盒就存在火葬场,那个大屋子里面都是放骨灰盒的架子。他和他妈妈找到他父亲的骨灰时,吃了一惊。原来他父亲的骨灰盒放在靠窗那排架子的最外面,而挨着他那层的窗子果真是坏了,缺了块玻璃,风口正对着他父亲的骨灰盒。他们想到寄存骨灰的时候窗子还是好好的,就问起火葬场的人,结果说坏了没多久,正要装。但我估计是骗他们,因为那个清洁工梦到他父亲诉苦至少有快半个月的时间了。而且,他父亲死在夏天,当时的确没烧棉衣,只烧了单衣,但他们去火葬场时都已经快入冬了,那窗子里吹进来的风确实挺冷。我那个朋友本来也不太信这个的,但因为太巧了,也没法说一点不信。只是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父亲有事不托梦给家里人,却托给单位里一个清洁工?你想,他的父亲是单位里的领导层,和一个普通的清洁工能有多大交情?恐怕连说过的话都是有数的。这件事说出来大家都想不通,所以我想,对于鬼魂来说,它们的选择不是我们能理解的,因为和它们处的情境不同吧。”
  小南说:“不知道,这个你都弄不明白,我就更糊涂了。反正我从小到大没碰到过什么事,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里,却怪事一件连一件?这个地方大概真是像你说的,阴气太重了。”
  我说:“管它阴气阳气,你不是说了,你又没做什么坏事,鬼又能把你怎样?这么一想,就无所谓了。再说,鬼也不过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就像光和影子一样,既然有光,当然要有影子。它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说来说去,除了形体上存在的不同,我看和人的生活也差不了多少。”
  小南叹口气,说:“想想这个人也真是可怜,年纪轻轻就不得不丢下一切走了。就算变成鬼,也是个心愿未了的可怜鬼。”
  我说:“别想那么多了,老人们都说,阳间的人不能总是想着念着死了的人,会让他们在下面不安宁。原来我不信,后来出过一件事,让我也相信了。”
  小南说:“什么事?给我讲讲。”
  我说:“改天吧,这么黑我们站在这里讲这个也不好,等白天再讲给你。何况我们出来这么久没回去,韩姐该担心了。等我教你念六字真言,害怕的时候就念,很有用,可以防止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接近你。”
  

peak 发表于 2005-6-19 14:33

我们两个回到屋子里,韩姐一看到我们俩,就笑道:“你们两个是去上厕所,还是去重建个厕所?不是掉进去了吧?”
  小南说:“我们是打算重建个厕所,那个厕所太远太黑了,害得我晚上都不敢喝水。我要就近重建一个,让大家都方便。”
  我说:“那个屋里的女生也和我们一样害怕呢,有时我听到她们上厕所,都是三个人一起走,大概是想壮壮胆。”
  韩姐说:“和你们说,我到这儿来哪儿都没觉得怎么样,就是不敢上那个厕所。你们要是不说,我还不想说,怕影响你们两个。我不管白天晚上,只要去那个厕所,就觉得背上毛毛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让我不舒服。”她还想接着往下说,就被小南大叫一声打断了,小南说:“你能不能别这么说呵,本来我白天还没觉得有那么怕,让你这么一说,我白天都不敢去了,这不是麻烦了吗?”
  我说:“没关系,大家也同去就是。有福同享,有臭味一起闻,嘿嘿。”
  小南嘀咕道:“真想不出我是怎么了,我原来什么都不怕的。小雪走了,晚上我也是一个人上厕所嘛。怎么你们两个来了,我害怕的事反倒越来越多了,莫非……”她打量我和韩姐,不怀好意笑道:“是你们两个……有什么问题?”
  我忙说:“好好,我先认了吧,我可是住在西山的女鬼哦,不想这么快就被你识破了。”
  韩姐正色道:“好了,别这么开玩笑,我可是认真的,我胆子小呵,你们两个要开玩笑出去开,要不我躲开。万一我晚上又吓得做噩梦,你们也得跟着睡不好觉,到时候可别怪我。”
  小南歪着头笑,说:“嗯,那好吧,不吓你了。不过你得给我们补偿。”
  韩姐问:“要什么补偿?”
  小南说:“等到哪天进城去买东西的时候,你要请我们吃好吃的东西,我想吃牛肉包面。”
  我说:“韩姐,我最善良了,不像某些人那么小人,就会趁火打劫。你只要请我洗澡就好了。我都N天没洗澡了,要结壳了。”
  小南大叫:“过分了,洗澡这么奢侈的事情你也提得出来,到底谁是小人呵?韩姐,我不吃包面了,我也要洗澡!”
  韩姐笑道:“外面长江没有盖子,你们两个去洗嘛。我给你们多找点人,围成一堵人墙挡着,免得你们被看到了害羞……”
  话音未了,我和小南早就朝她扑了上去,小南还叫:“好呵,说得这么明白,你先示范一个。”一时间三个人嘻嘻哈哈闹成一团。
  
  看到小南的情绪基本没问题了,我也觉得轻松了好多。说实话,自从那天我们在她的探方里谈过话以后,她真的变了很多。就像刚才那么怪异的事情,她也只是害怕了一会儿,就调整过来了。看来这种事情也需要锻炼的,至少她不像刚来时那样一遇到事就神经紧张了。
  我想,要是韩姐也能这样就更好了。到那时,我们还这么一直住下去,这屋里不管有什么,都真得考虑搬家了。要是吓谁都没什么用,它们也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吧。
  可后来的事情证明,我的想法真是过分乐观了。
  
  就在那天夜里,我被人从睡梦中轻轻地推醒了。猛一睁眼,只看到一个黑呼呼的人影坐在我床边。当时吓了一跳,定了定神,才依稀认出是韩姐。我坐起来,刚要说话,她却一伸手,一下子捂住了我的嘴。
  我不明白她想干什么,本能地想要挣开,她却拼命摆手,同时示意我往窗那边看。
  我顺着她示意的方向看过去,不看还好,这一看,心里蓦地窜上一股凉气。
  又是小南。
  她抱着腿坐在窗前的桌子上,脸朝着窗外,身子轻轻晃着,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着什么。
  我仔细听去,却只听到一阵细碎的声音,根本分辨不出内容。
  我看了看韩姐,虽然我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但我能够感觉到,此时的她,一定又担心、又害怕。
  我慢慢拿掉她捂在我嘴上的手,朝她轻轻点点头,让她明白我已经看到发生的事,不会轻易惊动小南的。她小声地贴在我耳边问:“她有梦游的毛病吗?”
  我沉吟着,摇了摇头。我虽然知道这么回答会让韩姐将问题想得更加复杂,但让我承认小南有梦游的毛病,我还是做不到,即使是为了让韩姐稍稍安心一些。
  她果然更紧张了,接着问:“那她这是在干什么?”
  我小声说:“你别紧张,我过去看看。”
  她一下子拉住我,很着急地轻声说:“不行,不能过去。这样的时候,你要是惊动了她,她说不定会出问题。”
  我说:“我知道。你放心,我不会轻易去惊动她。”
  看她还是有些不放心,我又低声补充道:“我只是去看一看。”
  她有些犹犹豫豫地,但还是放开了手。
  我极其小心地朝小南所坐的地方接近,尽量让自己不发出声音。
  

peak 发表于 2005-6-19 14:33

 我轻轻来到了她的背后。
  她还在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我凝神细听了一会儿,只依稀听出几个字,也不敢肯定,更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
  她的声音有些奇怪,不太像她平时说话的声音,但要让我说出哪里不像,我却又找不出来。
  我想了想,轻轻绕向旁边,我要看看她脸上的表情。
  她的眼睛半睁半合,脸上没太多的表情,只是嘴在不停地动,讲着我听不明白的话。我下意识地向窗外看去,黑沉沉的夜晚,寂静得怕人,除了黑暗,什么我也看不到。
  只是眼睛看不到的,并不等于不存在。
  我明白这个道理,同时我也意识到,至少现在,就在这个房间里,也绝不只是我们三个人。
  而窗外,虽然我看不到什么,却能感到有一股刺骨的寒气,正在静静地、悄悄地、不动声色地逼来。
  我猛然回头看向韩姐,心里一刹那想到的是,她那样的身体和心态,只怕,会比我更容易受到这力量的侵袭和威胁。
  这个时候,我该怎么办?
  
  我转过身,快步走向韩姐,就在转过身的同时,我做了个决定,尽管在这之前的一瞬间我的确有些犹豫。我来到她身边,把一直戴在颈上的装着楞严神咒的坠袋摘下来递给她,说:“你把这个戴上。
  韩姐下意识地接过去,才想起来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别问了,你戴上就是了。然后回床上去吧,你要是害怕,就盖好被子,不要看我们。”
  我这么一说,她更害怕了,她连忙把坠袋塞回我手里,说:“你要干什么?你别吓我。”她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我轻轻抓住她的手,把坠袋重新塞给她,合上她的手,尽量把声音放平稳了,说:“你别怕,我只是把我戴的护身符给你。这个护身符很好的,你戴上,可以壮壮胆。”
  她说:“你把它给了我,你怎么办?”说着,又想把坠袋还给我。
  我握住她的手,说:“没你想的那么严重,我只是担心你会害怕,给你个东西做个心理依靠。这个坠袋里面是佛家最有力量的楞严神咒,我从庙里请回来的,戴上它你能觉得心里踏实一些。我本来也不是容易害怕的人,有没有它我都不会害怕。”
  她听我这么说,这才慢慢收回手,说了:“那小南呢?她到底怎么了?你要怎么办?”
  我说:“我慢慢试试,看能不能让她回去好好睡觉。我想她这段时间大概有些累,今天晚上又心情不好,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吧。没关系,我不会弄醒她,让她受惊的,你放心。”
  她说:“我和你一起过去,你一个人过去,我不放心。”
  我说:“小南又不是老虎,你有什么不放心的?两个人都过去也没有用,反而容易把她弄醒。你就回床上去吧,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用不着这么紧张吧。”
  她听我说得很轻松,也有点放松了,但还是有些犹豫,说:“你能行吗?你怎么让她回去睡觉?这个时候不能动她的。”
  我说:“我明白。你就别担心了。”
  韩姐迟迟疑疑地,慢慢走到她床边坐下来,眼睛却一直没离开我这个方向,虽然屋子里很黑,但我想象得到她一定用极其担心的眼光在看着我们。
  我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迈步向小南那边走过去。
  摘去了让我心安的护身符,心里一下子觉得有些空空的。虽然我在心里对自已反复地说,不要这么想,重要的是自己的定力。但是,我承认,我在心理上对那个坠袋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在这段不大安静的日子里,我一直靠对它的心理依赖来增强自己的镇定,因为我全心相信它的力量。就像是原始的土著人认定巫术的力量会附在某些物品上从而给自己带来力量一样,那种宗教的虔诚情绪真的会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安慰。
  所以,即使在前一段日子里,我再三犹豫,却仍没有勇气把它摘下来给小南戴上,这也让我时常在心中感到自责,因为我骨子里还是自私的,我也感到害怕,我也想保护自己。这些深层的情绪一直令我对自己感到失望,因为我没能真正地、全心全意地去帮助我的朋友。
  当然,时至今日,我不会再有这样的依赖情绪,因为我已经能够明白,真正让自己镇定和安详的,不是符咒,也不是某种物品,一切都存在于自性里,无需向外去求。但那个时候,我并没有这样的感悟,那么我对这个装有楞严咒的坠袋所抱有的精神依赖,就成了使我获得心理稳定的重要因素。
  

peak 发表于 2005-6-19 14:34

 我一步步地接近小南,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紧张的,越来越快的心跳,伴随着我走向她的每一步,像是杂乱的鼓点,让我无法保持真正的镇定。
  这就是所谓的外强中干吧,也许在身后的韩姐看来,我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紧张或是失措,但我自己深深地明白,以我现在的状态,就已经落在了下风。
  它们当然也很明白,因为它们所要的,正是这种恐惧所带来的能量,这会使它们一下子变得更为强大。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冷静,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给它们空隙和机会。
  不过十几步远的距离,感觉上,却好像走了很漫长的时间。
  还未能走到小南的身后,阴阴的冷气,已经把我团团围住。
  到现在为止,对于那些阴性的力量所带来的这种从外及内的冰冷感觉,我只有过两次真切难忘的感觉。第一次就是这个晚上,而另一次,则是今年在内蒙的时候遇到的。但后者的情境,同前者还有着明显的区别。
  它们的善意或是恶意,能够很清楚地被感知。
  阴冷的气息从脚后升起,一刹那间,便把我包围。
  我已来到了小南的身后。
  她仍在轻轻地摇晃着身体,但口中的声音已细若蚊鸣,更加听不清楚。我在她身后站了一会儿,尽量稳定心神,和那股越来越侵入身体的阴冷感觉对抗。我在心里默念六字大明咒,希望能以它的力量,驱走那些围绕身边的阴灵。
  的确是阴灵,只有它们,才会带来这样阴冷的气息。不过是一会儿的工夫,我方才还温暖的双手,已经变得如同死人般冰冷,手心里湿漉漉的,不知何时已全是冷汗。
  我不由得想到,要是真的对抗不了它们的话,我今天晚上会有什么结果?
  但心念马上收回,这个时候,哪里能有这样的杂念?
  我慢慢走到桌子旁边,从这里,我能看到小南的侧面。她的眼睛仍是半睁半合,只是嘴巴翕动的频率和幅度已经变得很轻很小,几乎不易察觉。
  我站在桌边,看着她。我能感觉到,这一回来的,和从前的那两次,是不一样的。
  前两次发生在小南身上的事情,我能感觉到那个“它”并不是很恶意的,虽然我不明白“它”究竟想做什么;但这一次来到她身上的,绝不是那个“它”。
  那么,来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来?我能感应到这个力量所携带的怨恨,那使它的气息更加强大,阴森。
  就在我静静地看着小南的时候,我发现,小南原本半开半合的眼睛正在慢慢地、慢慢地张开,越睁越大。在窗前惨淡的微光下,她的眼睛大大地瞪着,无神地凝视着黑沉沉的窗外,就仿佛从那里看到了什么令人惊诧的东西。
  接下来,她的头缓缓地朝我这边转过来,一直转到最大限度,几乎正对着我。她的眼睛仍然瞪得大大的,但眼睛里没有任何表情,就像是两个黑洞洞的窗口,看不到一丝带有生机的光亮。
  我极力让自己镇定,虽然有电光石火的那么一刹那间,我竟想立刻离开这个地方,离开这间屋子,离开我所正在面对的一切。但这毕竟只是一闪念的工夫,我还是立刻收回了这种胆怯的想法,嘴唇微动,轻轻地念诵起六字真言。
  我知道六字真言所蕴含的力量。但不管多么有力量的咒语,它效力的强弱,和念诵它的人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更何况,如果念诵的人心意散乱,再强有力的咒语,也不会发挥出太大的效果。
  我口中虽然在念,但是,我的心里,真的并没有集中起最大的意念力,更没有做到心定如磐。
  我勉力对着她黑沉沉的眼睛,不让自己的目光逃开。但我觉得好冷,是刺入骨髓的冰冷,牙齿都稍稍有些打战。
  我试着提高了声音,希望能籍此为自己增加力量。
  这个时候,我看到,小南的脸上竟然浮现出一丝冰冷的笑容,她直直地瞪着我,带着这种让人发冷的笑意,似乎在表示对我的嘲弄。
  不知是眼花还是什么,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那正对着我的,并不是小南,却是一个男人铁青色的脸。他的目光中带着阴冷的怨恨,而且,我似乎还看到了,有大片的血痕,正从他的鬓角处向外延伸,很快就布满了他右边整个的面颊。
  说起来似乎时间很长,但实际上,那只不过在一眨眼间。我只是错愕地眨了一下眼,还没来得及感到害怕,面前的脸,就又恢复了小南的样子。
  而且,我并没有看到她脸上的笑容,她还是一副无神的样子,直直地瞪视着我。
  或者,不如说,她空洞的目光已经穿过了我,投向我身后的不知什么地方。
  我愣了一下,一时间竟不知道方才所见的情形,哪个是真,哪个是幻。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的脑子里突然飞快地掠过一个念头,就像是一个提示。
  它很简单,只有八个字。
  “魔由心生,魔从心灭。”
  就像是一道明亮的闪电从我的脑子里闪过,把一切猛然照得雪亮。
  直到现在,我仍然相信,在那一刻,是观世音菩萨在护佑我,提醒我。我在心里就是有这样的感觉,并没有谁暗示或者灌输我这个念头,只是很自然地就这么认为。
  一瞬间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清凉呵,就好像在一个让我无所适从的黑屋子里猛地点亮了灯火,心中蓦然一片光明。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那一刻的感受,我只能说,就在一刹那间,心灯亮起,所有的不安与恐惧突然消失无形。
  不知不觉间,我甚至有一种想要微笑的感觉,是从心里往外的喜悦,那个时候,整个身体似乎都变得轻灵透明和光亮起来。
  那一刻忽然觉得什么都不想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从心底强烈地升腾而起,充满全身,继而充满我和小南的周围,再继而,充满了整个屋子,整个天地间。
  一切立即变得安详而有力,那股阴冷的气息此时似乎是劲风中的轻烟,转眼间便被吹散。我安详地在心中颂念着六字大明咒,我能感受到它的每个音节都像洪钟一样响亮,充满了天地间任何一个角落,一切都在这种声音中发出嗡嗡的回响。
  我站在那里,全心喜悦地感受着这种美妙的感觉,不想说也不想动,更不想从这样的状态中离开。
  说不出过了多久,我看到小南慢慢垂下了眼帘,她脸上的表情似乎变得柔和了。我在心里轻轻说:你走吧,这里不是你呆的地方。回到你自己该去的地方吧。
  感应的微妙无法言传,但我能够感到,一切变得宁静下来了。
  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法华经》中所说的“游行无畏,如狮子王”的感觉。在这样的状态下,似乎所有和黑暗、恐惧有关的东西都像正午时分阳光下的阴影,远远地避走,只剩下无畏的光明,照亮了一切。
  无畏的感觉真好。
  

peak 发表于 2005-6-19 14:35

又过了一会儿,小南的身子突然向旁边歪倒过去。我连忙过去伸手扶住她,韩姐的动作也很快,立即赶来帮我把她从桌子上轻轻地抱到床上。
  她没有醒,和从前那两次一样,之后就沉沉地睡着了。从她安稳的鼻息,我听得出来,那些东西已经离开她。
  韩姐和我站在她的床边低着头看了好久,韩姐伸过手来,握住我的手。
  她的手微微有点凉。
  她轻声说:“你站在那里半天,在干嘛?”
  我说:“我在等呵。”
  她有些不明白,问:“你等什么?”
  我微笑了一下,说:“在等她躺下来。”
  韩姐好像还想问点什么,但终于还是没有。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小南一直没什么异状,就放下心来,坐回到对面韩姐的床上。
  我问她:“几点了?“
  她拿过枕边的表,凑在窗前就着微光看了半天,说:“快三点了。“
  我说:“睡吧,这么晚了,只怕明天又会觉得困。”
  她答应了一声,随后问我:“你觉得小南没事了吗?”
  我说:“你看,她睡得多好。这种事以前我表姐也有过,半夜起来还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好几圈呢,结果又回去接着睡,第二天什么都不记得。这只是偶然神经紧张或是疲劳造成的吧,没关系,不会是梦游症,你放心吧。”
  她微微点头,长出了口气,说:“那就好。我也觉得不会是,这么多天她一直都睡得很正常。”
  她把坠袋摘下来给我,说:“这个给你,谢谢你。我戴上了,好像真的不怎么害怕了似的。以后我也要去庙里请一个,出门时带着。”
  我说:“你觉得好,就戴着吧。”
  她忙说:“不用不用,我早就不害怕了,要是再怕,我就再问你借来戴。”
  我想了想,就先接过来。心想这样也好,可以把它给小南,现在看起来,她应当是最需要的人。
  
  第二天早晨,我和韩姐起床后,发现小南已经醒了,睁着眼躺在床上,两个脸颊烧得红红的。韩姐摸摸她额头,很烫,估计体温至少得有38、9度,不由得吃了一惊,说:“怎么一下子烧得这么热?昨晚着凉了?”我摸了摸她的身上,的确热得烫人,就问小南:“你什么时候觉得发烧的?”小南摇摇头,说:“不知道,我是被烧醒的,醒了就觉得身上好烫。”我和韩姐赶紧给她找感冒药,好在大家都有准备,带了这类的药品。给小南吃了药,我问她:“你想吃点什么?我去把饭带回来给你,顺便帮你和老师请个假,今天肯定是不能去了。”小南摇头说:“我什么也不想吃,你们去吃吧。你也别和老师请假,我过一会儿就起来。”韩姐说:“那怎么行?有病了不吃饭,身体虚弱病就不能好。我去打饭回来吧,你们在这儿等我。”又对我说:“你在宿舍里先陪着小南,我一会儿就回来。”说完,还没等我和小南表示其它意见,就急匆匆地走了。
  我坐在小南床边,把她的被子掖好,想了想,又把我那床被子也拿来盖到她身上。小南低声说:“你不用忙,我不觉得冷,盖那么多被我觉得压得难受。你就坐在这儿,听我说。”
  我重新坐回来,小南看着我,说:“我知道我为什么发烧。”
  我说:“为什么?是不是昨天着凉了?”
  小南摇了摇头,说:“不是。是我昨天晚上撞鬼了,今天才会这样子。”
  我说:“别乱说,什么呀。”
  小南大睁着眼睛,摇头道:“我就知道说了你也不信。我看那个姓陈的豆渣一定是缠上我了,你知道吗,我整个晚上都梦到他。开始他就像活着的时候一样,和我聊天,可是后来,他的样子就慢慢变了,满头满脸都是血,我一下子想起来他是个死人,吓得我拼命地跑,可跑到哪里他都跟在我后面。不过现在我好像没那么害怕了,只是觉得身上烧得难受。你不是说过,那些东西对人有影响吗?我睡前看到他,睡着了还梦到他,结果醒来就发烧,你说是不是他跟着我?”
  我说:“有可能是昨天晚上我们出去聊天的时候你着了点凉吧,所以才会发烧。人发烧的时候当然会乱做梦,还会说胡话呢。你越这么想,只怕还越容易招来东西。”
  小南说:“你先倒点水来给我喝,我觉得口渴得很。”
  我给她兑了一杯温水,拿过去,扶她半坐起来喝。触手处只觉得她身上很烫,但她的精神状态倒还可以,很清醒,而且不像平常人们发高烧时那么萎靡不振。
  我说:“今天我带你去县城里的医院看看病吧,你烧得很厉害,别耽误了。”
  小南躺回床上,拼命摇头说:“哪里有那么严重?你算了,别小题大做。再说,这个根本就不是正常的病,我心里明白得很。只是那个豆渣干嘛要和我过不去?他活着的时候我没得罪他,没想到他死了倒屡次三番来吓我,还让我发烧,真是没道理。”
  我说:“看来你是一口咬定是他的问题了。”
  小南说:“肯定是。不过我倒不很怕,不过我也不愿意再看到他的样子。”
  我说:“我想他不会再来找你吧,就算他真的来过,也该离开了,他缠着你有什么用?”
  小南想了想,说:“话是这么说,可是我还是有点儿没底。但愿像你说的,他觉得缠着我没用,就赶快离开我吧。”
  

peak 发表于 2005-6-19 14:36

因为小南发烧,老师给她放假,让她休息。韩姐说她可以照顾小南,让我正常去方里上工,不要耽误了进度。小南也催我快去,还让我守在那里等着有卖水果的路过,就买些到下工时给她带回来。我想了想,有韩姐在,我也比较放心,就去上工了,让她们有事给我打电话。
  毕竟心里惦记着小南,上工时也有些溜号。我坐在蓄水池边上,看着民工们挖土,心思却还在小南那边,不知道她烧退了没有。这个方已经有了点儿眉目,但就像小李师傅说的,绝不是个完整的砖室墓,而且看上去很有被盗过的可能。我想,就算挖下去,也未必会有多少收获,顶多挖出一堆墓砖来。希望既然不大,失望也就不大,以这样的平常心来对待这次发掘,反倒觉得比前次沉着冷静多了。
  正在那里心不在焉地乱想,忽听旁边探方里的同学叫我。我跑过去看,原来他们挖出一个土坑竖穴墓,里面还有比较完整的人骨。墓里的棺材尚未完全腐朽,是半拃厚的深紫檀色木棺,似乎还有椁的痕迹,里面填满了青膏泥和木炭。因为这里的气候潮湿,我们挖出的很多人骨都是半腐朽或是腐朽得一碰就粉碎的,这样完整而且结实的人骨倒是不多见,让大家很是羡慕了一阵,还对它的年代进行了一番猜测,我也跟着去凑了一会儿热闹。
  再回到我这边时,民工们还在慢慢地挖土、运土,同时兴趣盎然地聊着天。我听了一会儿,还是关于那个死了的陈家豆渣的事情。看她们说得神神秘秘的样子,我问:“怎么了?你们在说什么?”
  她们说,昨天陈家找了人给看发丧的日子,说按死者的生辰八字要停满十五天发丧才得行,这期间不能乱动,只能停在家里。虽说天气凉下来了,但白天还是蛮热的,要是这么停十五天的话,只怕会放不住。所以陈家的人很为难,意见不一,一直在吵嘴,还没个结果。
  我说:“那就放到医院的停尸间去,冷藏十五天再发丧。”
  她们一齐反对说那可不行,说过要停在家里,怎么能搬到医院里去?再说把人冻在里面,死了的人会很难过。
  我没再多说,毕竟当地有自己的风俗。只是把死了的人停在家里半个月,只怕是太不方便了,不要说家里还有小孩子,就算是亲人,面对一天天变质变样的死者,心里又是什么感觉?
  听村长夫人说,陈家后来好像有意要再找个先生来给看一下,看是不是能改个日子。
  她还神秘兮兮地说,第一个先生看过了,说要是不停满十五天就发丧,只怕会很麻烦,搞不好就不止死这么一个,还会有被他带走的。
  其他人就跟着咋舌,七嘴八舌地议论个不停。我听不清她们到底在说些什么,但想来还是在猜测陈家到底会选择提前发丧,还是听第一个先生的话,停满十五天再说。
  就这么连说带干的,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中午,我把韩姐、小南和我的那份午饭都带回寝室去,大家一起吃。小南的发烧已经有所好转,不那么热了。我和韩姐这才放下心来,让她继续好好躺在床上休息。
  因为头一个晚上没睡好,我想午睡一会儿。可刚躺下没多久,就听到一阵强劲的哀乐声猛然响起,四处回荡。韩姐吃了一惊,从床上坐起来,问:“什么声音?”
  小南说:“好像是哀乐。”
  我说:“哪里在放这个?还这么大的声音?”
  刚一说完,就想起来了,又说:“哦,我知道了,一定是陈家放的。”
  小南说:“我想也是…….不过这声音也未免太大了吧?”
  我说:“好像用的是高音喇叭呢。这可好,国家领导人死了大概也就是这个待遇吧。”
  韩姐说:“这个地方的丧事办得还挺隆重,放这么大声的哀乐。”
  我说:“不对呵,上午我还听民工们说,好像发丧的日子要到十五天后,怎么现在就放起哀乐来?难道日子提前了?”
  大家都觉得奇怪。
  不过更让人奇怪的是,原以为这哀乐放上一会儿就停,结果它就这么一直响亮地回荡在整个村子的上空,而且没有一点儿停的意思。
  我实在睡不着了,料想在这样的音乐背景下能睡着的人只怕也寥寥无几。我坐起来,纳闷道:“怎么没完了……他们要放多久呵?就算哀悼国家领导人也不会强迫大家听这么长时间的哀乐吧?”
  韩姐说:“这声音听得我心脏都不舒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小南说:“我看,大概今天下午就这么放下去了吧?”
  

peak 发表于 2005-6-19 14:37

 事实证明,小南的看法只对了一小半。哀乐不但在那个下午一直没有停下来,而且在这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每四天……一直这么响下去,早上四、五点钟开始,到晚上十一点左右结束。
  于是我们就这样每天都生活在哀乐声中了。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表示出强烈的不理解,因为用哀乐哀悼死者虽然合理,但如果每天都这样哀悼就未免不大合理了。但这只是我们的想法,当地人却很习惯的样子。问起方里的民工,她们说哀乐会一直响到死者发丧那天,这里死了人都是这样的。我听了脑子一下就变大了好多,因为如果死者真的像她们说的那样要停十五天的话,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声音里,从入睡(如果能睡着的话)到醒来(只怕哀乐一响,不醒也难)。
  好在我们是适应力很强的一群――做考古的人通常都有超强的适应力――很快就在哀乐声中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甚至于有一天,大概是在这之后的第三天吧,我在对镜梳头时已经能跟着哀乐的曲调像唱流行金曲一样地哼唱起来,因为能随口唱出来的只有这个调子了。看到韩姐和小南看向我的惊诧眼神时,我还一付若无其事的样子,不明白她们为什么这样看我。
  她们说,看来我已经被这哀乐折磨得失常了。
  我说我倒没觉得,听习惯了其实哀乐倒也挺好听,只是速度慢了点儿,要是节拍再快些,听上去还很不错。毕竟是民歌改编的,曲调很婉转动听呵。
  于是我向她们示范用各种节拍来唱哀乐的效果。
  她们不再打击我,只是齐齐地向我投来怜悯的目光。
  
  比起我来,班里一个男生可就厉害多了,居然对他那个探方里的女民工说,要是大家干活累了的话,就一起到探方里跳跳交谊舞吧,就着这个哀乐正好可以跳慢四步。
  想想一群人在挖开的墓里就着哀乐跳慢四步的情景,韩姐、小南和我笑得前仰后合,不知道这么有灵感的构思会不会被哪个导演用到搞笑恐怖片里去。
  看来,不管什么样的悲伤,麻木之后,也许就成了笑话。
  

peak 发表于 2005-6-19 14:38

这一天傍晚临下工的时候,村长夫人对我说,明天她们不能来干活了。我问她原因,她说因为明天她们都要去吃酒。
  我很奇怪,就问她:“吃什么酒?是哪一家要办喜事吗?”
  村长夫人笑眯眯地说:“是那个陈家的豆渣,要发丧了。我们这个地方,发丧那天大家都要去吃酒。”
  我掐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怎么算好像也没到十五天,就说:“咦,不对呵。你们不是说陈家要过十五天才发丧的吗?”
  她摇头说:“唉呀,不得行呀,那个再停下去就要臭了,等不得十五天了。”
  我说:“可是你们说要是提前发丧不就会出问题吗?”
  她说:“那个是先生说的,不是我们说的。再说,陈家又找了人看日子,说是明天还可以,所以我们都要去吃酒。”
  我说:“哦,那好吧,我也放假。你和我们老师说了没有?”
  她说:“中午看到你们老师,我和他说了的。他同意了,让我再通知你一声。”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对韩姐和小南说陈家要发丧的事,我问小南:“你去不去看一下?”
  小南想了想,说:“我还是不去了吧,反正我已经去过他家里了。”
  原来小南退了烧以后,就抽个时间去了一次陈家,不过她没敢一个人去,找了探方里一个民工陪着,白天去的。她给豆渣的妻子拿了100块钱,还安慰了她好久。晚上我下工时她告诉了我,我问她有没有去看看豆渣,她连连摇头,说:“我可没那个胆子。我没看他他还来找我,我要是再去看他,说不定他又想起我来了,再来找我怎么办?”我被她说得好笑,不过想想那天的情形,也觉得还是不要再招惹这类东西为好。
  韩姐听说我们第二天休息(全体民工都去吃酒,就意味着我们全体放假),很是羡慕,说:“唉,你们多好,还能休息一天,我要是也能休息一天就好了。”
  我和小南一齐说:“你也休息呵,我们都不干活了,你还干什么?”
  韩姐摇头道:“你们不干可以,我就不可以了。我这么拼命画,还不知道得画到什么时候去呢,都是我的活儿,我休不休息都没区别。”
  小南拉住韩姐的手,撒娇道:“不行,我们休息,你就得跟着休息。明天我们三个出去玩,从打你来了,我们三个还没有一起出去玩过呢。”
  我也连连点头说好,韩姐说:“算了吧,上哪儿玩去呀,这个地方也没什么可玩的,到处都是猪圈,臭气熏天的。”
  小南说:“我们去江边玩,我来这儿这么久了,还没到江边去好好走走呢。不是说有水八阵吗,我要去看看。”
  韩姐一直在举棋不定,于是我们两个从吃饭的时候就开始磨她,一直到回寝室,仍然没完没了地央求她第二天不要画了,和我们一同去江边玩。最后韩姐被我们两个磨得无可奈何,只好说:“那好吧,我明天上午不画,可是我下午得画,只能休息一个上午。”
  小南跳起来大叫:“好呵好呵,说定了,不许反悔的。”还伸出手要韩姐和她三击掌。韩姐笑嘻嘻地伸出手和她拍了三下,说:“不过我明天耽误的进度可得补上,你们让我上午休息,我就得晚上加班,到时候别怪我影响你们休息呵。”
  我说:“没得关系。你不睡,我们也不睡陪你。”
  小南说:“对,你教我们两个画图,正好可以跟你学学。”
  说定了,大家就高高兴兴地睡觉去了,一心想着第二天一早去江边玩。临睡前,小南还向往地说:“那天听老师和师傅们说在江边发现一个露头的大墓呢,明天我们也去找找看。”
  韩姐说:“那个墓也不能挖,你找它干什么?”
  小南说:“不挖看看还不行呵?等到枯水期一过,就看不到了。”
  我说:“等到二期水位上来,别说江边的大墓,就是我们挖的地方,也得有一大半看不到了。”
  大家一阵感慨,这才各自入睡。
  

peak 发表于 2005-6-19 14:38

第二天一早,吃罢了早饭,我们三个就拿着相机出发了。这是个晴好的早晨,阳光都显得格外妩媚,三个人开着玩笑顺着小径一直走向江边,一路上还照了不少的照片。
  由于是冬季,长江的水面变得很狭窄,一大片江底都露出来,上面布满大大小小的卵石和江沙。一走到江边,就觉得江风扑面,虽然有些凉意,却清爽得很,吹得整个人都像是沐浴在清澈的江水里。我们远远望去,对面的崖壁苍翠横空,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霭,前面的江水则茫茫平铺开来,有白色的江轮鸣着悠远的笛声慢慢驶过。顺着江轮驶去的方向看去,是高耸的夔门奇异地插天而立,雾气迷蒙中隐隐透出深青色的轮廓。以往站在探方那儿看夔门,因为站的地势高,加上离得稍远,还不像这一次站在江底看它的感觉。真的像是一扇浑然天成的巨大石门,难怪每天早晨我都要到9点钟过后才能看到从它后面艰难爬升而起的太阳。望着眼前的风景,真正理解了鬼斧神工的含义,造化在这里的手笔真是大开大阖,倜傥得不可一世。相比之下,锦山绣水的精致似乎完全失去了颜色,天地间只有一股豪气纵横奔涌,令人心神激荡。
  小南感叹道:“真美呵!”
  过了一会儿又补充道:“难怪听他们说,上一届的学生来的时候,看到这里的景色,激动得不得了。有一个男生站在那儿诗兴大发,酝酿了好久,才高声朗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我抱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说:“那是什么呵,哪里能用到这个地方?太搞笑了吧?”
  小南也笑了,说:“只因为当时他太过激动,一时想不起和此情此景般配的诗句,脑子里存货又有限,所以抒发感情时会用词不当。”
  韩姐说:“这个地方是很好看,虽然一上午不画画,不过来得很值得呵。”
  小南得意道:“对吧?你要是不来,多后悔呵,我们这次走了,再回来时,想下来都不能了,那时水就涨到上面去了,所以我们留在这里的脚印,和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一样珍贵呢。”
  我说:“关键是月球上的脚印会随着去的人数增多而增多,可我们踩到这里的脚印就不同了,到了水位一涨,就不会再有人能在这里留下脚印了。”
  韩姐点头说:“你们说的是,看来我要在这里多踩几个脚印。”一边说,一边大力地在江底的沙子上踩起来。
  小南沉思良久,转过头对我说:“其实想想,人生不就是这样。我们来了,踩上几个脚印,再离开,后来的人再来踩。历史不就是由这些重重叠叠的足迹组成的?”
  我点点头,没说话,心情也变得沉甸甸地复杂起来,一时间想到了好多东西,却又不知道明确的是在想什么。
  于是低下头,慢慢向前走,我想走到江水边去,最近地接触到这条同样孕育了许多灿烂的古老文明的神圣河流。毕竟,这也许是我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得以走在她宽广坦荡的河床之上。有生之年,我也许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深入到这样的腹地,去完成和她的接触。
  一边走,一边想,转眼间就看到了越来越近的江水。清晨的阳光照上去,奔流的江水中像是跳动着无数黄金的星星,耀人眼目。脚下的江沙越来越湿润,越来越柔软了,仿佛是母亲温柔的胸膛,让我几乎想要跪下来,用全部身心来感受这种宽广的柔情。我一步步前行,心中充满了神圣的感觉,仿佛是朝拜圣地的信徒,满载着虔诚的感激。这里也是我的故乡,是我最爱的土地,虽然我没能在她的怀抱里生活,她却一直是我心中最珍爱的记忆。长江,南方文明的摇篮,我的先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数不清的璀璨足迹,至今,一想到古代的巴人,看到他们亲手创造出来的文明,我总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去感觉那粗犷而神秘的气息,我想,我的血脉里,一定也奔流着他们的血液;我的灵魂里,一定也遗留着他们的记忆,要不然,为什么我一看到这里,一想到这里,就会激动得心痛,只想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不要离开。
  正在想着,忽然脚下一空,还没想明白是怎么了,一条腿就已经消失在面前的江沙里。
  
  电光石火的一刹那,完全是求生的本能反应,我另一条腿拼命蹬住后面,整个身子向后用力,要把那条大半已没入江沙中的腿抽出来。好在反应得快,而且另一条腿踩到的江沙还可以受力,虽然被我一瞬间的大力蹬得塌陷下去一大块,但这些力量也正好足够我把那条腿及时地拔出来。
  我连滚带爬地后退了几步,这才离开那片阴险的区域。我清楚地看到,几乎就在我的腿抽出来的同时,那片江沙就完全恢复了原样,静静地没留下一丝痕迹,如果没有方才的经历,我决不相信它的上面不能够走人,因为它和我走过的沙地一模一样,根本看不出任何的区别。
  定了定神,我转过身去找韩姐和小南,发现她们离开我这边至少有500米的距离,正低着头慢慢走来,似乎在聊天。她们完全没看到我方才的险状,而且,如果方才我真的反应稍慢一点,整个人消失在这片沙子里也不过是眨眼间的事,就算我呼救,就算她们看到我,都不会来得及出手相救。
  我隐隐感觉到一丝后怕,不由得想,原来死亡和我们的距离,真的是如此之近;而命运的预谋,却又是如此不动声色。
  前一步和后一步的区别,就有可能从此划开了生死。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鬼事之考古经历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