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8-23 03:07

  这位女士阴郁地捡拾起她的针线活儿,再度陷入愠怒不语的状态。万斯仔细端详了她好一会儿,才又转过身去面对艾达。

  "你可知道,那晚有谁可能披着你母亲的披肩?"

  "我--我不知道。"女孩结结巴巴地说,双唇不断颤动。

  "得了,这样行不通的。"万斯有点粗暴地说,"现在不是庇护任何人的时候。谁有使用这条披肩的习惯?"

  "没有人有这个习惯……"她停下来,向万斯投以一个恳求的目光,但万斯毫不为所动。

  "除了你母亲之外,有谁曾经披过?"

  "可是,假如我看到的人是希蓓拉,我一定会认得出来--"

  "希蓓拉?她有时会借用这条披肩?"

  艾达勉为其难地点头,"偶尔。她--她喜欢这条披肩……啊,你为什么要逼我告诉你这些呢!"

  "除了她以外,你从没见过任何人用过这条披肩?"

  "没有。除了妈妈和希蓓拉,从没有人用过这条披肩。"

  万斯给了艾达一个似有若无的微笑,试着化解她的悲伤。

  "你看你害怕成那个样子有多傻,"他轻快地说,"那天晚上,你在大厅里看到的人很可能是你姐姐,只因为你妈妈经常出现在你的噩梦里,才会让你误认成是她。这么一来,你不但受了惊吓还把自己锁起来担忧。真是非常傻,不是吗?"

  过了一会儿,我们便离开了。

  "那一直是我的论点,"当我们驶往市区时,莫朗督察说,"任何在过度紧张或兴奋情绪之下的目击都没什么用。这件事,就是一个突出的实例。"

  "我想和希蓓拉私下好好地谈一下。"忙着思索的希兹,忽然这么自言自语。

  "警官,那不会让你舒服一点的,"万斯告诉他,"在你们的密谈结束时,你只会知道这位小姐想要让你知道的事。"

  "我们现在的处境如何?"一阵沉默之后,马克汉问道。

  "正是我们先前的处境,"万斯垂头丧气地回答。"--在一片无法穿透的迷雾之中--而我一点也不相信,"他进一步说,"艾达在大厅里看到的人是希蓓拉。"

  马克汉大吃一惊。

  "天啊,那么那个人究竟是谁?"

  万斯沮丧的叹息。"只要给我任何一个难题的答案,我就能结束这一长串的杀人事件。"

  那天晚上万斯熬夜到将近两点,一直在他的书桌上写东西。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8-23 03:08

第23章 事实俱在

  十二月四日,星期六,下午一点

  检察官办公室星期六只上半天班,马克汉邀请了万斯和我在银行家俱乐部共进午餐。不过当我们到达刑事法庭大楼时,发现最近积压下来的工作已经完全让他招架不住,我们只好找了一家外送餐厅,叫一些熟食到马克汉的私人会议室里享用。那天中午离家以前,万斯口袋里放了好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根据我的推测--他掏出来时证明我是对的--那就是昨天晚上他熬夜写出来的东西。

  午餐结束时,万斯别无所求地往椅背上一靠,点起一根烟。

  "马克汉老友,"他说,"我今天之所以接受你的邀约,只是为了和你谈谈艺术作品。我相信你有接受艺术洗礼的心情。"

  马克汉一点也不掩饰地瞪着他看。

  "他妈的,万斯,我都忙成这个样子了,哪有时间理你那些不切实际的空论?如果你有闲情鉴赏艺术,尽管带老范到大都会博物馆去。别再烦我了。"

  万斯叹口气,很不以为然地摇摇头。

  "你看你,完全说出了美国人的心声!'如果这种无聊的事真能给你带来乐趣的话,去吧,去玩你那些唯美的玩具;我可只想专心做点儿正事。'真让人难过。不管你怎么说,眼前这种时刻我不但不会抛下你,更肯定不会堕落到去浏览那座欧洲人拒绝接受的'阴森的陵墓'--通常我们都叫它大都会博物馆。你竟然没建议我们一个个去拜访国内的雕塑家,这我倒有点儿意外。"

  "我早该建议你们去水族馆--"

  "我知道。只要可以摆脱我的东西你都肯推荐。"万斯用受伤的语气说,"不过,你也知道我还是会坐在这儿,即席发表一场美学创作的启迪演说。"

  "请别讲得太大声。"马克汉起身说,"因为我就在隔壁房间工作。"

  "但是我的演说与格林家杀人事件有关,你真的不该错过。"

  马克汉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又是一个菲洛·万斯冗长∴碌目场白,不是吗?"他又坐下。"好啦,如果你有什么有用的提议,我会听。" 万斯抽了一会儿烟。

  "马克汉,你也知道,"他以懒散冷漠的语气说,"在一幅好画和好照片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差异。我相信还有很多画家不大明白这个事实。当彩色摄影更进步以后--天哪!会有多大一笔墨守成规的学究失业!然而,不管彩色照片有多好,和画作之间仍大有分歧;这种技术性的差别,就是我本行的重担。比如说,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和一张年高德劭、蓄八字胡的老人家拿着一块石碑的摄影作品之间有何差异?鲁本斯的《史坦堡的景致》和一名旅行者的莱茵城堡快照,两者之间的分歧点在哪里?为什么塞尚的静物胜过一盘苹果的相片?为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玛利亚画像已耐久不朽数百年,而快门喀咛声下的母亲与婴孩的相片,在艺术上却渐渐被遗忘?"

  马克汉正准备开口,万斯却举起手要他别做声。

  "我并不是吃撑了在这里犯傻。请耐心听我再说一会儿--一幅好画和一张好照片之间的差异是这样的!一种是经过安排、组合、有组织结构的;另一种是随意的、无计划的景象,或者是现实的部分显现一如它实际存在的样子。简单说,一种是有其特定形式的,另一种则是杂乱混沌的。你也知道,真正的画家画一幅画时,他安排所有色块和线条的手法,会与他事先的布局想法很一致--那就是说,他会在图画中任意扭曲任何事以配合他的构想;他也会刻意安排一些冲突或贬抑那构想的物体或细节;我们可以说,借着这些安排他达到了一种类型的同质性。图画里的每个物件都有一定的目的,也都要放在一定的位置,才能契合根本的结构模式。意义上不能离题,画面上没有不相干的细节、不相连的物件、不合情理的安排。所有的形式和线条都相互依存;每个物件--正确地说是每一笔--都要在原型上的正确位置,而且能够完成所赋予的目的。总而言之,一幅好画是惟一的。"

  "非常有教育意义,"马克汉说,还故作姿态地看看表。"那么,格林家杀人事件呢?"

  "呃,从另一方面来说,"万斯不理他,自顾自往下说,"甚至在美感的安排上,一张照片也毫无设计可言。当然了,摄影师可以摆正人物的姿势,装扮他要拍的对象--甚至可以截去那些不想记录下来的枝枝叶叶;不过对他来说,他永远也无法像画家一样,让照片题材的组成契合事先构成的想法。照片里总是有许多不具意义的细节、伪造的光影变化调和、调子虚假的质感、互不协调的线条、格格不入的色块。你也知道,相机是非常直截了当的--它记录任何在它面前的事物,不问艺术价值,结果不可避免地就是缺少组织和惟一性;一张照片的构图,再了不起也是自然原始而且平淡无奇的。而且照片上充满了不相干的因素--也就是没意义也无目的的物件。照片里头没有一致性的观念,它是无计划的,不同成分组成的,无目的且难以归类--正如自然界的状态。"

  "你不需要一再强调这个观点,"马克汉不耐烦地说,"我没什么悟性--这些你说了又说的谁都知道的事,又能够带你去哪里?"

  万斯给他一个迷人的微笑。

  "带我到东五十三街译注:意思就是格林大宅。。不过在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前,请允许我补充另一个简短的说明--通常一幅设计复杂微妙的图画不会马上向观众揭示它的构图布局。事实上,更简朴的设计和更平淡的图画才能立刻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一般而言,观众必须仔细地研究绘画--在根本的构思变得清晰之前,就要探索它的和谐性,比较它的形式结构,斟酌它的细节,融合它所有突出的部分。很多组织结构良好,布局比例完美的图画--就像雷诺瓦的人物,马蒂斯的心境,塞尚的水彩,毕加索的静物画,和李奥纳多·达文西的解剖图--按布局构图来说一开始看起来可能是无意义的,它们的形式似乎都缺少独一性和内聚力,它们的色块和以线条来表现的意义,感觉上甚至有种被任意记录的印象。只有在观众已能领略它们的整体概念,探究到它们相互呼应的特殊活动之后,它们才会呈现内涵并展现创作者所要激发的概念……"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8-23 03:09

  "是啊,是啊,"马克汉打断他的话。"绘画和照相不一样;相片中的物件不用构思,为了落实构思的方向一个人必须常常研究绘画--我相信,那就是你在过去十五分钟里背离主题、东拉西扯要讲的过瘾的题目。"

  "我只是想要模仿法律文件上泛滥化的复式赘词,"万斯解释,"希望把我的想法传达到你这个律师的心坎里。"

  "你的报复非常成功,"马克汉厉声说,"还有吗?"

  万斯再一次严肃起来。

  "在格林家杀人事件中,就好像一张照片里各不相干的物件那样,我们已看过各式各样的事件。事件一个个浮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一个个检验,但是,我们并没有好好地分析这个事件与其他事件的相关性。我们把这整个杀人事件看做许多连续或累积的孤立事件,我们错失了每件事的含意,因为我们没有弄清楚最基本的构图,没有把每个事件视为整个事件的一部分。--你还跟得上吗?"

  "我亲爱的老友!"

  "很好。现在,我们都明白整个杀人事件的背后有个巧妙的布局。每一个事件都在凶手的运筹帷幄之中。凶手的每个行动都经过规划--就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微妙而且谨慎地规划过,都来自最基本的构图。每个单独发生的杀人事件,都在基本构图的布局之中,因此,自从第一桩双枪命案不符合我们预设的犯罪原型以来,我们就再也没想到里头有什么重要的讯息。把所有的角度和事件集拢起来以后,就会形成一个整体--一致的,互相影响的整体。简单说,格林家杀人事件是一幅画,不是一张照片。而当我们用这样的眼光研究、调查格林家杀人事件--当我们决定了所有外在因素的相互关系,也从可见的形式追溯到这些事件的主线--那么,马克汉,我们才能了解这张图画的布局,我们才看得出来,这个变态画家是怎么构建他所记录的素材的。一旦我们发现这幅惊人图画的基本构图,我们就看得出来谁是它的创造者。"

  "我抓到你的重点了,"马克汉缓缓地说,"不过,我们该怎么进行你的论点呢?我们知道所有已发生的事实,可是,这些事实并不能给我们任何统一整体的清晰概念。"

  "也许现在还不能,"万斯同意。"不过,那是因为我们还没开始有系统地去做。我们调查得太多、想得太少,我们已经被现代画家所说的'客观事实'--也就是图画上的可辨认部分--搞得晕头转向。我们根本没有探索过抽象的成分。我们忽略了'意义重大的存在形式'。"(作者注:语出克里夫·贝尔《艺术》一书中《美学的前提》这一章。)

  "那么,你会建议我们怎么着手探索这幅血腥图画的结构或布局?附带扯一句,我们可以为这幅图取个'族阀主义全盘皆输'的名字。"我知道,他是想用一两句插科打诨的话,来解消万斯的论述对他所造成的深刻影响。虽然他也了解,如果没有确实有效解决问题的想法,万斯就不会这样长篇大论,但是他已从这个案子里学到不轻易怀抱任何期望,以免换来更多的失望。

  万斯拿出了随身带着的那札纸张,来回应马克汉的询问。

  "昨天晚上,"他解释说,"我简单地按时间顺序排列写下了格林家杀人事件的所有重要细节--也就是说,我记下了过去几个星期以来我们思忖过的、这幅恐怖图画的每个重要的表面因素。尽管我可能漏掉了很多细节,不过基本的元素应该都在这里。我相信,我所列出的这些项目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他把那些纸张递给马克汉。

  "事实就存在于这个一览表里。假如我们能集拢这些细节--利用它们真实的含意,证明它们之间的必然关联--就会知道这一连串的屠杀是谁干的;因为只要我们看出了构图,每一条项目就都会呈现出极其重要的含意,那么,我们也就能清楚地理解它们所透露的信息。"

  马克汉接下这些摘要,把座椅挪近灯光,一言不发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我保存了这批文件的原版。比起我拥有的所有记录,事实上,这些文件不只最重要也影响最广泛深远。一点也没错,它就是解决格林家杀人事件的工具,要不是万斯准备好、后来还分析了这份摘要,这一桩著名的格林家杀人事件,无疑早就被警方归类为悬案了。

[ 本帖最后由 享受人生 于 2005-8-23 04:12 编辑 ]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8-23 03:12

  以下,就是一字不差的原件重现:

  一般事实

  1. 格林大宅里弥漫着一种彼此仇恨的基调。

  2. 格林夫人是一个抱怨不休的瘫痪病人,给整个家人带来痛苦的生活。

  3. 五个孩子--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和一个领养来的女儿--没有共同的嗜好,生活在始终如一的敌对、仇恨和讥嘲状态之中。

  4. 尽管女厨曼韩太太多年前就认得托拜亚斯,托拜亚斯还在遗嘱中给她遗赠,她仍然拒绝透露任何过去的生活点滴。

  5. 托拜亚斯·格林的遗嘱规定家人必须住在格林大宅二十五年以上,违者剥夺继承权;只有一个例外:如果艾达结婚了,她可以住在其他地方,因为她与格林家没有血缘关系。而根据遗嘱,格林夫人可以全权管理和处置金钱。

  6. 格林夫人的遗嘱会让这五个孩子成为均等的受益人。万一他们之中有任何人死亡,继承权则由生存者分享,而要是所有家人都死亡就归于姻亲--如果有的话。

  7. 格林家人的卧室都在二楼,安排如下:朱丽亚和雷克斯的卧室在前方相对;契斯特和艾达的卧室在中央相对,希蓓拉和格林夫人的卧房则在后方相对。除了艾达和格林夫人的卧房之外没有任何房间互通,而这两个房间也都通向同一个阳台。

  8. 格林夫人以为十二年来没人进去过的、托拜亚斯的图书室里,收藏着惊人的完整的犯罪学和相关主题的图书。

  9. 托拜亚斯的过去有一点神秘,很多人谣传他在国外进行可疑的交易。

  第一桩罪行

  10. 朱丽亚在晚上十一点三十分,被人从前方近距离射杀。

  11. 艾达是从背后,同样是近距离开枪,但是她复元了。

  12. 朱丽亚被人发现躺在床上,她的脸上有一种恐惧和惊诧的神色。

  13. 艾达被人发现在梳妆台前的地板上。

  14. 两个房间后来都开着灯。

  15. 两声枪响间隔超过三分钟。

  16. 管家马上通知冯布朗,他在半小时之内抵达大宅。

  17. 发现一组离开和走近宅子的脚印,但不是冯布朗的;不过,雪质易碎难以检验。

  18. 罪行之前半个小时左右,这些脚印就已出现了。

  19. 两桩枪击事件的凶器是同一把点三二左轮手枪。

  20. 契斯特报告,他的一把旧型点三二左轮手枪不见了。

  21. 契斯特不接受警方的窃贼理论,坚持要检察官亲自调查这个案件。

  22. 格林夫人被艾达房里的枪声惊醒,并听到艾达的倒地声。不过她没听到脚步或关门声。

  23. 第二声枪响时,史普特正走下佣人梯,在大厅里没遇到任何人,也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24. 艾达隔壁房的雷克斯说他没听到枪声。

  25. 雷克斯暗示,契斯特知道的内情远比他说出来的多。

  26. 契斯特和希蓓拉之间有某种秘密。

  27. 和契斯特一样,希蓓拉也驳斥窃贼理论,却拒绝提供任何替代的选择,并坦率地说格林家的任何成员都有可能是凶手。

  28. 艾达说她被一个来意不善的人影惊醒,当时一片黑暗;她企图逃离这个闯入者,却被那拖着脚走路的脚步追赶。

  29. 艾达也说她起床后有一只手碰到她,却完全不肯去辨认这只手。

  30. 希蓓拉向艾达挑衅,不慌不忙地指控艾达枪杀了朱丽亚。同时,她也指控艾达从契斯特的房间偷走了左轮手枪。

  31. 从态度和举止上,冯布朗和希蓓拉流露出一种特有的亲密关系。

  32. 艾达很明显地喜欢冯布朗。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8-23 03:13

  第二桩罪行

  33. 朱丽亚和艾达的枪杀事件过后四天的晚上十一点半,契斯特被人用点三二左轮手枪近距离射杀。

  34. 契斯特的脸上,也有一种诧异和不敢置信的神色。

  35. 希蓓拉听到枪声后召来史普特。

  36. 希蓓拉说,枪响之后她立刻在门厅边倾听,不过没听到其他声响。

  37. 契斯特房间的灯开着。很明显,凶手进房时他正在阅读。

  38. 宅前的走道上发现一组清晰成双的脚印,是在凶杀前的半小时左右出现的。

  39. 契斯特的衣橱里,找到了一双刚好符合脚印的高统橡胶套鞋。

  40. 艾达有预感契斯特会死于非命,而且当她一听说凶案时,就推测契斯特是与朱丽亚相同的方式被射杀的。然而当脚印模型指出凶手是一位外人时,她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41. 雷克斯说他听到大厅里有声音,枪响前二十分钟有关门声。

  42. 听到雷克斯的叙述时,艾达回想起来,十一点过后她也听到了关门声。

  43. 很明显,艾达知道或者怀疑某件事。

  44. 一想起有人要伤害艾达,女厨就变得情绪激动,不过她表示,她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要杀朱丽亚和契斯特。

  45. 面对警方的询问时,雷克斯很明白地表示他认为凶手就在大宅里。

  46. 雷克斯指控冯布朗是凶手。

  47. 格林夫人要求停止调查。

  第三桩罪行

  48. 契斯特被杀二十天后,就在艾达从地检处检察官办公室打电话给雷克斯后五分钟,雷克斯于早上十一点二十分被人用点三二左轮手枪打中前额。

  49. 和朱丽亚、契斯特的例子完全不一样,雷克斯脸上并没有恐怖或惊讶的神色。

  50. 他的尸体在壁炉台前被发现。

  51. 艾达要他带往地检处检察官办公室的简图已不翼而飞。

  52. 门都开着,楼上却没有人听到枪声;在楼下备膳室里的史普特,却清楚地听到了。

  53. 那天早上冯布朗在希蓓拉房里,不过希蓓拉说雷克斯被杀时她正在浴室帮狗洗澡。

  54. 艾达房里发现来自阳台的脚印,玻璃门半开着。

  55. 门前走道发现一组通往阳台的脚印。

  56. 这些脚印出现的时间,最早在那天早上九点。

  57. 希蓓拉拒绝离家避难。

  58. 织品壁橱里发现了制造出三组脚印的高统套鞋,但在先前搜索左轮手枪之时,那里并没有高统套鞋。

  59. 这双高统套鞋又放回织品壁橱,不过当晚便又不见了。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8-23 03:14

  第四桩罪行

  60. 雷克斯死后两天,艾达和格林夫人在相隔不到十二小时陆续被下毒--艾达是吗啡,格林夫人则是马钱子碱。

  61. 艾达接受紧急治疗,终于复元。

  62. 就在艾达吞服毒药之前,冯布朗正要离开格林大宅。

  63. 艾达之所以被史普特发现中毒,是由于铃绳缠住了希蓓拉的狗。

  64. 吗啡下在艾达平日里早上常喝的肉汤里。

  65. 艾达的供词中,护士叫她喝肉汤之后就没人到过她房里;不过因为她到朱丽亚的房间拿一条披肩,这段时间里肉汤没人看管。

  66. 在艾达喝下毒汤之前,艾达和护士在大厅里都没看到希蓓拉的狗。

  67. 艾达喝下吗啡后,格林夫人才被发现死于马钱子碱中毒。

  68. 服下马钱子碱的时间,一定是在前晚十一点过后。

  69. 晚上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之间,护士待在她三楼的房间里。

  70. 那天晚上冯布朗也在希蓓拉那里,希蓓拉说他十点四十五分就走了。

  71. 马钱子碱是掺在柠檬碳酸盐里服下的,据推测,在没人协助的情况下格林夫人无法自行调制柠檬碳酸盐溶液。

  72. 希蓓拉决定到她大西洋城的一位手帕交那儿作客,搭下午的火车离开纽约。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8-23 03:14

  可分类的事实

  73. 狙击朱丽亚、艾达、契斯特和雷克斯的,都是同一把手枪。

  74. 前后三组脚印,很明显都是宅里有人为了把嫌疑推到外人身上而制造出来的。

  75. 凶手是个穿着随便轻松,会让朱丽亚、契斯特深夜在房间里接待的人。

  76. 凶手不让艾达知道他的身份,所以鬼鬼祟祟潜入她的房间。

  77. 契斯特死后将近三个星期,艾达来到检察官的办公室,说她有重要消息。

  78. 艾达说雷克斯已对她坦承,他不但听到她房里的枪声,也听见了其他声音,却又害怕承认。她希望雷克斯能接受讯问。

  79. 艾达说她在图书室门口附近发现了一张画了很多符号的神秘简图。

  80. 雷克斯被杀那天,冯布朗说他的医药箱少了三厘马钱子碱和六厘吗啡--根据他的推测,是在格林大宅掉的。

  81. 图书室显现一个事实:有人常常到那儿去,并有借烛光阅读的习惯。看得出来被阅读过的书本有:一本犯罪科学手册,两本毒理学着作,和两本歇斯底里性麻痹症和梦游症的专著。

  82. 造访图书室的人有德文素养,因为其中三本是德文版的。

  83. 雷克斯被杀当晚,从织品壁橱里不翼而飞的高统套鞋,就在图书室里。

  84. 检视图书室当时,有人在门边偷听。

  85. 艾达说,前晚她看到格林夫人在楼下大厅走动。

  86. 冯布朗断言格林夫人的瘫痪不可能复元,连要她移动一下双腿都办不到。

  87. 冯布朗接受建议,准备让欧本海默医生检查格林夫人。

  88. 冯布朗说服格林夫人接受检查,也安排好隔天的检查时间。

  89. 就在欧本海默医生检查之前,格林夫人被毒死。

  90. 死后的验尸显示,格林夫人的腿部肌肉太过萎缩,早已不可能走动。

  91. 谈到验尸,艾达坚持在大厅看到她母亲披着披肩,受到催逼之后,承认希蓓拉有时会披戴那条披肩。

  92. 讯问艾达披肩的事时,曼韩太太表示,艾达在大厅里看到的可能就是她。

  93. 朱丽亚和艾达遭枪击时,屋子里在场的人或有可能曾经在场的人是:契斯特、希蓓拉、雷克斯、格林夫人、冯布朗、巴登、何敏、史普特和曼韩太太。

  94. 契斯特被枪杀时在或可能在屋子里的人是:希蓓拉、雷克斯、格林夫人、艾达、冯布朗、巴登、何敏、史普特和曼韩太太。

  95. 雷克斯被枪杀时在或可能在屋子里的人是:希蓓拉、格林夫人、冯布朗、何敏、史普特和曼韩太太。

  96. 艾达被下毒时在或可能在屋子里的人是:希蓓拉、格林夫人、冯布朗、何敏、史普特和曼韩太太。

  97. 格林夫人被下毒时在或可能在屋子里的人是:希蓓拉、冯布朗、艾达、何敏、史普特和曼韩太太。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8-23 03:15

  马克汉看完这一览表之后,又从头到尾再看了一遍,才把这些纸张搁在桌面上。

  "是的,万斯,"他说,"你彻头彻尾地罗列了主要的重点。不过我还是看不出它们有什么相干性。事实上,你的排列似乎只更强调了本案的混乱。"

  "马克汉,我相信只要重新排列和解读,事情就会相当清楚,再加上准确的分析,这些线索就会告诉我们想要知道的任何事。"

  马克汉又匆匆看了一遍这札笔记。

  "要不是因为某些摆在眼前的事实,我们早就有好几个嫌疑犯了。不过,不管我们假设什么人有嫌疑,马上我们就会面临一堆矛盾难以克服的事实。这份概要,也可以反过来证明每一个人都不是凶手。"

  "表面上看似乎是那样,"万斯也同意,"不过,我们得先找出布局的主线,再连上构图的辅助形式。"

  马克汉做了一个"你真是不可救药"的手势。

  "要是人生就像你的美学理论那么简单,那该有多好!"

  "本来就是这么简单,"万斯坚定地说,"懂得操作相机的技巧就可以记录人生,但惟具备成熟有创意的智慧、达观哲学家的深刻见解,才能创造出一件艺术作品。"

  "不管是美学还是非美学--"马克汉任性地轻敲纸张,"你能解释这里的谜团吗?"

  "你可以说我看得出某些线条--原始构图的某种暗示;不过我得承认构图的主线的确难倒了我。事实上,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案子里的某些关键因素--或者说构图中的几条平衡线--仍然躲着我们。在目前的状态下,我不认为我的摘要不容易解释,我们若找到了统合的主线,我们的工作就会简单得多了。"

  十五分钟后,我们回到马克汉办公的地方,史怀克走进来在马克汉桌上放下一封信。

  "长官,这个有点儿古怪。"他说。

  马克汉拿起信封,一边看锿返男乓槐咧褰裘纪贰?赐曛后,他把信递给万斯。信纸开头写?教区长 第三长老会,斯坦福市,康乃狄克州"。日期是昨天。署名是安东尼·西摩牧师。信件以细小、严谨的字迹写成,全文如下:

  约翰·马克汉阁下:

  敬爱的长官,记忆所及,我从来没有泄漏过一件信徒的秘密。不过我相信,当无法预见的意外出现时,一个人有时也只好改变他坚守的誓约;也就是说,当更重大的责任降临时,保持沉默也许不是最正确的举动。

  从最近的报纸上,我知道纽约格林大宅发生了伤天害理而且令人憎恶的事件。经过不断地反省和祈祷,我终于下定决心--让你知道一个事实是我应尽的义务。由于我的承诺,这个秘密我已经信守了一年多,如果不是我怀疑这里头可能有什么恶意,今天我也绝不肯失信于所托。不过我相信,阁下一定也能以最应尊重隐私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秘密。这封信也许帮不上什么忙--事实上,我也看不出来到底它能如何终结降临格林家族的灾祸--不过既然这件事与一位格林家族成员有密切的关联,一旦传达给你之后,最少我会觉得舒服一点。

  去年八月二十九日晚上,有一辆轿车直开到我家门口,车上的那位男士和女士要求我秘密为他们证婚。我过去经常接受私奔情侣的要求,而这对特殊的情侣显然也都很有教养、值得信赖,因此我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保证这个仪式会如他们所愿而不为人知。

  这份结婚证书,已在那天晚上送到纽黑文妥善保存--证书上的名字,女的叫希蓓拉·格林,来自纽约;男的则是亚瑟·冯布朗,也是纽约人。

  万斯看完信后,递回给马克汉。

  "你要知道,我真的一点也不惊讶--"

  他突然住口,望着眼前陷入深思。过了一会儿,他神色不安地站了起来,开始来回踱步。

  "就是这个!"他忽然喊道。

  马克汉摸不着头脑地瞪着他看。

  "又怎么啦?"

  "你看不出来吗?"万斯快速地走到检察官的桌边。"天哪!那就是从我们的摘要上失落的一个环节。"他摊开最后一张纸,立刻写上:98. 希蓓拉和冯布朗于一年前秘密结婚。

  "可是,我看不出来加上这一条又有什么用。"马克汉抗辩道。

  "眼前我也看不出来。"万斯说,"不过,今天晚上我要花点时间来精深广博地沉思冥想一下。"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8-23 03:16

第24章 神秘之旅

  十二月五日,星期日

  下午,波士顿交响乐团预定演奏一首巴哈的协奏曲和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一离开地方检察官的办公室,万斯立刻搭车直奔卡内基厅。他以一种悠闲的心情耐着性子欣赏完整场演奏后,还坚持走两里路回到他的住处--对他来说,这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事。

  用过晚餐不久,万斯就跟我道了晚安,穿上拖鞋和睡袍走进他的图书室。那天晚上我还有很多工作得做,结束时早已过了午夜很久了。回房途中我经过图书室,室门微开,我看到万斯浑然忘我--双手拄着头,那些摘要就平放在他前面--专注地坐在书桌前。他正在抽烟,胳膊肘旁的烟灰缸堆满了烟蒂;这样的景象显示他的脑袋正在忙碌之中。我默不作声地走过图书室,但对于这个新问题竟然如此让他投入,还是有点吃惊。

  夜里三点半左右,我突然醒了过来,感觉到屋子里的哪个地方似乎有脚步声。在隐约的不安和好奇心驱使之下,我悄悄地起床,走到大厅。在半明半暗的走道上,我看到走廊尽头处的墙上铺着一片光影,光芒则来自半开着的图书室房门。我也同时明白,那时断时续的脚步声就来自图书室。我忍不住往里头看去。我看到,万斯在那儿来回踱步,下巴顶在胸膛上,两只手塞在睡袍的深口袋里。房间里弥漫着浓浓的烟雾,他的身形,也在蓝色的氤氲中显得朦胧不清。我回到自己的卧房,醒着躺在床上快一个小时之后,图书室里那有节奏的脚步声,才让我重新开始打盹儿而终于入睡。

  我八点钟起床。星期天阴沉又灰暗,我打开电灯,在起居室里喝咖啡。我往图书室里瞧时已经九点了,万斯还在那里;他就坐在书桌前,阅读用的台灯也还亮着,只是炉火已熄。回到起居室后,我勉强把注意力放在星期天的报纸上;在瞄到格林惨案的大标题之后,我立刻坐直起来,在壁炉前点起一斗烟。

  万斯出现在起居室门边时,已经快十点了。和自己给自己出的难题搏斗了一整晚之后,很明显看得出来,长时间的不眠不休已经让他大伤元气。两个黑眼圈挂在脸上,嘴角有些歪斜,双肩因疲惫而松垂下来。尽管他的外表让我惊诧,我还是压制不住强大的好奇心。我很想知道他彻夜不眠的结果,所以打他一走进起居室,我就给他一个充满询问、期待的眼神。当我们的眼光一相遇,他便缓缓地点了点头。

  "我已经找到整个血案的布局构思了,"他说,伸出手到火炉边取暖。"它远比我的想像吓人。"沉默了几分钟以后,他才又说,"老范,替我打电话给马克汉好吗?告诉他我必须马上见他一面。邀他来共进早餐好了--也说一下我有点累的原因。"

  话声一落,他就走出了起居室;然后我听见,他要柯瑞准备洗澡水。

  经过简单地说明之后,马克汉爽快地答应来和我们共进早餐,而且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万斯已经刮过脸、打扮得整整齐齐,看起来比今早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清爽得多,不过仍然脸色苍白,双眼难掩疲惫之色。

  用餐期间,谁都没提起格林家杀人事件,可是我们才刚坐进图书室的安乐椅,马克汉便已按捺不住了。

  "老范在电话里好像是说,你已经从摘要里看出端倪来了。"

  "是的,"万斯沮丧地说,"我已经兜拢所有的关键了。真是天杀的!难怪我们会看不出事情的真相。"

  马克汉紧绷着脸,倾身向前,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你知道真相了?"

  "没错,我知道,"万斯平静地回答,"我的脑袋终于告诉我谁是这一连串残暴事件的祸首;即使是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我还是不敢相信。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不想接受这个真相,应该说,我几乎是不敢接受这个真相……真该死,我越来越故步自封。中年人的特点,已经不知不觉地出现在我身上。"他努力想挤出笑容,但没有成功。

  马克汉静静地等着。

  "不,老家伙,"万斯继续说,"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真相。还得再调查一两件事之后,我才能告诉你。你知道吗,犯罪的构图其实很平凡,但在嵌入了新的关联之后,原本清楚的东西忽然变得荒诞不经起来--就像是噩梦里的幽灵。我必须先亲手接触、打量过它们,才能够确定它们真的不是我无谓的奇想。"

  "这种证实会花掉你多少时间?"马克汉很清楚,强迫万斯加快脚步一点也没有用。他知道万斯一定意识得到情况的严重性,也尊重他在揭露结论之前调查某些关键点的决定。

  "我希望不用太久。"万斯走向书桌,在一张纸条上写了些东西,递给马克汉。"夜里造访托拜亚斯图书室的人,很明显读过这五本书。马克汉,我要这五本书--马上就要。不过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它们不见了。因此,我希望你能打电话给欧布莱恩护士,要她在不会被人发现的情况下拿到格林夫人的钥匙,并小心保管。要她包好这五本书,交给守卫宅子内部的探员,让他们带来这儿给我。麻烦你跟她说明一下,这五本书摆在书架的哪一带。"

  马克汉拿着那张纸,一言不发地站起身来。走到图书室门口时,他却停了下来。

  "你认为,让探员离开宅子是明智的举动吗?"

  "不要紧,"万斯说,"那边再也不会发生什么事了。"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8-23 03:17

  马克汉点点头往外走,几分钟后就回到图书室。

  "半小时内,五本书会送达。"

  探员带着那包书来到时,万斯拆开看了一眼,就把书搁在椅子边。

  "现在,马克汉,我恐怕得花点时间阅读。你不会介意吧?"尽管他的声音毫无变化,但言语之中却明显有种紧迫的严肃。

  马克汉马上起身。这两个个性南辕北辙的人之间的绝佳默契,再一次让我大开眼界。

  "我还有很多私人的信件要回,"他说,"所以我得走了。柯瑞的煎蛋卷很棒--我应该什么时候再过来看你?下午茶时间我可以顺道过来。"

  万斯诚挚地伸出手来。

  "就五点吧,那时我应该能完成我的阅读研究。另外,多谢你的宽容。"他低沉地加了一句,"在我告诉你一切情形之后,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要你稍作等候。"

  下午接近五点,马克汉依约前来;那时万斯还在图书室里,没过多久他就到了起居室。

  "整个事态清楚多了,"他说,"荒谬意象一点一滴地为潜在的真相添加元素。我已经证实了好几个观点,还有一些仍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据。"

  "来证明你的假设正确?"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假设会自己证明自己,一定可以引出事情的真相。不过--真该死,马克汉!--除非每一个片段的证据都已毋庸置疑,否则我拒绝接受这个真相。"

  "这一些片段的证据,能拿到法庭上用吗?"

  "那就是我连想都不肯想的事了。在这个案子里,怎么起诉罪犯不是关键。不过,我相信我们这个嗜血的社会一定不肯善罢甘休,而你--你这个上帝正式为她最眷顾的普罗大众所拣选的夏洛克译注:莎士比亚剧本《威尼斯商人》中狠毒的犹太高利贷者。--也会义无反顾地为他们操刀。总归一句,我可以跟你保证我不会出席这场大屠杀。"

  马克汉好奇地端详他。

  "听起来不怎么吉祥。不过如果一切真如你所料,你都已经揪出这些杀人事件的凶手了,为什么社会大众不该将他绳之以法?"

  "如果我们的社会大众真的无所不知,马克汉,当然就有审判的权利。但我们的社会大众不但愚昧无知而恶毒,而且没有一点洞察力和理解力,审判只会让社会大众的作风更无赖、更崇尚愚蠢,把知识分子钉上十字架,把有病的人囚进地牢。是的,你的社会大众自以为有权利和能力可以分析所谓'罪行'的深奥证据,并且对他们不喜欢的那些先天抗拒不了冲动的人飨以死刑。马克汉,这就是你亲爱的社会大众的面貌--一群等着扑杀、撕吞受害者来解放兽欲的饿狼。"

  马克汉有点惊讶,非常忧愁地看着万斯。

  "也许你宁愿让这个杀人事件的凶手逃之夭夭。"他以愤慨的讥讽语气说。

  "哦,不,"万斯向他保证。"我会把你的祭品送到你手上。格林家杀人事件的凶手不但是邪恶的典型,还可能披着弱者的假象。我只是想告诉你,用电椅--你心爱的社会大众动人的设计--来惩处这个罪犯,不是个完全正确的方法。"

  "无论如何,你总得承认他对社会大众构成威胁。"

  "毋庸置疑。更可怕的是,除非我们能够制止,不然格林家的连环杀人事件还会继续下去。那,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这么小心谨慎的原因。以这个案子的现况来看,我甚至不敢说你有机会逮捕谁。"

  茶壶已经空了,万斯起来伸展了一下筋骨。

  "对了,马克汉,"他忽然问,"你收到过任何希蓓拉动态的报告吗?"

  "没啥大不了的。她还在大西洋城,打算再待上一阵子。昨天她打电话给史普特,要他寄给她满满一箱行头。"

  "真的?我真替她高兴。"万斯说,忽然往外走。"我想我要到格林家来个蜻蜓点水的拜访,不超过一个小时。请在这儿等我,马克汉--我的老友,我不希望我的拜访带着官方色彩。桌上那一本新书,可以陪你打发这一段等待的时光。"他边说话边向我打手势,在马克汉开口询问之前,我们两个已经走到大厅,头也不回地往楼下走去。十五分钟以后,计程车在格林大宅前让我们下车。

[ 本帖最后由 享受人生 于 2005-8-23 04:18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格林家杀人事件》--[美]范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