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6-14 13:14
“简单地说,贵妃得暂且一死。”
“你到底想说什么?”
“贵妃、高力士大人,你们仔细听我说。我刚刚说的是,暂 且――”
“什么?”
“暂且让贵妃一死,日后再复生。”
“你是说,装死――”
“不!”黄鹤连连摇头,
“如果传出贵妃身亡,叛军当中必然有人前来勘验尸体。或许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会亲自担当这项任务――”
“那――”
“那个陈玄礼,此前所见的尸体少说也有一、两百具,我们再怎么巧妙装死,很容易都会被他识破吧。”
“难道你是说,已经找到可以替代贵妃的人选了――”
“怎么可能?这种时刻,如何轻易就可找到适当的替身受死呢?”
“你到底在想什么?”
“高力士大人,你以为我们是什么人?”
“你们?”
“我们可是深悉咒法之人。”
“咒法――”
当然,高力士、贵妃与我均知晓此事。
黄鹤特别强调此事,到底有何意图呢?
“所谓道士,也就是涉猎长生不老、不死等事的人。”黄鹤说道。
“我知道,仙道之徒确实精通这些秘事。不过,关于长生不老或不死,世上本无其事。就连始皇帝,也曾派齐国方士徐福、燕国方士庐生等人,去找寻长生不老药,或有此药方的仙人,结果失败,他还是死了。”
高力士对黄鹤述说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片段。黄鹤中途打断高力士的话,“当然,这些我都知道――”接着,侃侃而论:
“我也认为,世间绝对无让人不死之术。古代圣人能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火烧不死,其实都只是传说。无非憧憬不死之人内心所想象出来的故事罢了。”
此时,高力士或许认为,与其自己从旁插话,不如听任黄鹤说去较为轻松。因此也就不再插嘴了。
“不过,世间虽无不增长年纪的方法,却有减缓年纪增长的方法。”
“什么方法?”高力士问。
“高力士大人,你看在下多大岁数?”黄鹤反问。
“你吗?”
“是的。”黄鹤点头。
高力士仔细端详黄鹤。
再怎么看,都像五十过半的年纪,不过,那仅是外观看来而已,实际年龄,应该不是我所猜测这个岁数吧。
“六十岁?”高力士说,黄鹤摇头否定。
“四十岁?还是八十岁――”
“都不是,在下今年刚好一百零三岁。”
听了这回答,高力士、我,加上贵妃、皇上,均流露诧异表情。
“听好。人可以依靠本身意志,以别人十分之一的速度,增长岁数。”
“――”高力士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所谓尸解仙,你们可曾听过吗?”黄鹤问道。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6-14 13:16
――尸解仙。
对仙道有兴趣的大兄,想必听闻过“尸解仙”一词。因曾拜读葛洪所著的仙道书《抱朴子》,我对天仙、地仙、尸解仙的相异之处,也略知一二。
不过,在此,我也不能插嘴说话,打断话题。
“唔。”先点头的是玄宗皇帝。
“说到仙人,大致分为三类。就是天仙、地仙和尸解仙。在世时,肉身长生不老,羽化升天,这是天仙。地仙,也是在世时成仙者。至于最后这个尸解仙――”
黄鹤以骨碌碌打转的眼睛环视在场诸人,继续说道:“那是仙人中位阶最低的。因为修行不够,肉身无法羽化,只得于死后留下形骸,仅让魂魄成仙,此之谓尸解仙――”
我曾听说过,死后尸解成仙者,他的尸体也会消失不见。
据说,即使下葬后开棺察看,也只剩下衣裳或遗物,尸骸随魂魄不知飞往何处了。
黄鹤向大家说明的正是此事。
“总之,这是一种权宜之计。天仙也罢、地仙也罢,或是尸解仙,人想不死,在这世间绝无可能。不过,如我刚才所说,延长寿命倒是有可能。那就是――”
黄鹤两眼直视着玄宗皇帝说道:“尸解法。”
“尸解法?”皇上探身向前问道。
“正是。” 黄鹤望向贵妃,继续述说下去,“只要施行此法,呼吸、血液流动、甚至心脏跳动都会停止,皮肤温度也会消失,可以说,跟尸体几乎没有两样。呼吸,一天只需一次,心脏跳动,也是一天一次。施法期间,其所增长的年岁,大概只有别人的千分之一――”
“――”
“在贵妃身上施行尸解法,成为假死状态之后,再让陈玄礼验尸,应该就行了。”
“不会被拆穿吗?”皇上问。
“不会。”
“可是,勘验后该怎么办呢?”
“暂时先葬在土里。”
“什么?!”
“这样做,才不会启人疑窦。毕竟我们不能让尸体消失,也不能把贵妃玉体一起运到蜀地去。当然,贵妃玉体无论经过几天,也不会腐烂。运送无法腐烂的贵妃玉体,恐怕陈玄礼也会起疑心吧――”
“――”
“埋葬之后,再斟酌良机,把贵妃玉体自土里挖掘出来。”
“什么时候呢?”
“按照目前状况,无法确认是什么时候。也许一个月、三个月,或是一、两年后――”
“两年?!”
“我想,三、四年都还撑得住――”
“然后呢?”
“就看贵妃玉体拥有多少能量了。”
“――”
“虽说一天只需呼吸一次,可是,还是会一点一滴消耗贵妃的精气。这段期间,贵妃不能饮水也不能进食。到了七、八年,玉体会愈来愈消瘦,最后在睡眠中真的与世长辞了。”
听到这里,贵妃脸色苍白,血气全失,唇角微微颤抖。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6-14 13:16
“如果像我一样,累积修行,就可以依靠吐纳法,晚上睡觉时自行尸解,白天自行醒来。贵妃却不行。贵妃只能由旁人施法,并得靠解除尸解法,才能苏醒过来。”
“所谓尸解法,到底要怎么做?”
“是的。人要成仙,有天丹法、地丹法两种――”
所谓天丹法,是依靠呼吸,将天地纯阳之气纳入体内,在体内提炼后成仙的方法。
而地丹法呢,则是凭借仙丹,使人身成仙之法。
“说起来,依贵妃状况,应该施行地丹法吧。”
“地丹法?”
“正是。我的秘药,也就是名为‘尸解丹’的药丸,先让贵妃吞服,再于贵妃玉体上扎几针。”
“扎针――”
“只听我说,还不如大家亲眼看看。白龙――”
黄鹤唤了一声,名为白龙的年轻方士,应了一声:“是!”
随即轻飘飘地站了起来。
白龙与丹龙这两名年轻方士,此前,一直默默无语坐在屋角。此刻我方才想起,有这两人在现场。
“衣服――”
黄鹤话一说完,白龙便迅速解下衣带,脱去身上的道袍,一丝不挂地站在原地。
白龙肌肤白皙,身体结实,让人看得心荡神驰。
“大家看好。”
说毕,黄鹤挨近白龙。
不知何时,他的右手上已握着五根长针。
其间,白龙的黑眼眸始终凝视着贵妃。
首先,黄鹤将第一根针,轻巧地扎入白龙肚脐下方。
针长约五寸。几乎全数扎入白龙腹中。
其次,扎在背脊骨与骨之间。
下一针扎在心脏正上方。
再下一根针扎入喉咙。
无论哪一针,似乎都无痛感一般,白龙表情毫无变化。
这其间,白龙还是一直凝视着贵妃。
贵妃也同样凝视着白龙。
接着,最后一根针扎在后脑勺。
尖锐的长针,沉入颈脖后方头发之中。
针完全扎入之际,白龙身体忽地气力全失,瘫倒在地。
黄鹤用力托住白龙的身体,让他睡倒在地板上。
“请大家来确认。”
听从黄鹤的话,玄宗皇帝与贵妃,将手贴在白龙鼻子下方,又将耳朵贴在心脏附近,不久,站起身子――
“没气了。心跳已停止――”
“体温也降低了――”
玄宗皇帝和贵妃,自顾自地喃喃回应。
“这些针,能让人体陷入尸解状态,扎针前吞服的尸解丹,则是为了保护处于尸解状态的肉体。如果没有尸解丹,不到一个月,在离心脏较远之处,就会开始腐烂。倘使身上某处带伤,也会从该处腐烂起。”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6-14 13:18
与方才顺序相反,黄鹤出手依序拔针。结果,本来既无气息,也无心跳的白龙胸膛,又徐徐地上下跳动起来。
白龙开始呼吸了。
玄宗皇帝将耳朵贴在白龙胸口:“喔,心脏又动了。”
白龙脸上泛红,不久,紧闭的眼睑也睁开了。
“真是奇迹——”看见站起身子的白龙,玄宗皇帝发出赞叹声。
“各位觉得如何?”黄鹤喃喃低语。
“贵妃啊,如果是这——”玄宗皇帝望向贵妃,但即便已经走投无路的贵妃,也无法立即回应。
察觉贵妃犹豫模样,黄鹤说道:“贵妃不用即刻下定决心——”
此时,白龙已穿好衣服,回到原地,和丹龙静静地单膝着地,观看事情发展。
黄鹤望向贵妃,说:“因为我的话还没说完。”
黄鹤那粘糊的视线,竟然移到在下安倍仲麻吕身上。
为何我会被召唤至此?真相大白的时刻终于到了。
“喔,对了,事情还没说完——”玄宗皇帝颔首。
“接下来的问题是,贵妃苏醒之后的事。”
“唔。”
“安禄山之乱若能摆平,那就没事,问题是,万一戡乱不顺的话。”
黄鹤这番话的意思,我也能明白。
若干年后,搭救贵妃之时,如果安禄山军队已被平定——
恕我直言,到了那个时候,此次兵变主谋陈玄礼及其他该负责之人,理应遭受严惩。亲眼目睹家人被杀的贵妃,届时绝不会放过陈玄礼等人。
因此,必须瞒着陈玄礼等人,先救出贵妃,接着逮捕陈玄礼等人,再让贵妃出面。
若不如此做,陈玄礼等人很可能再度叛变。
然而,比起这个更糟的是,倘使安禄山之乱无法平定时,那该怎么办?
听闻贵妃活着回到了玄宗皇帝身边,陈玄礼等人岂能心安,他们恐怕都会加入安禄山军队吧。假若在这之前先行处置陈玄礼等人,则人心不免背离玄宗皇帝而去。
因为如果玄宗皇帝能够活到那时,即表示陈玄礼功不可没。玄宗皇帝此后得以平安行幸蜀地,当然全靠陈玄礼等人效力。
贸然处置有此功劳的陈玄礼,不仅百姓,只怕连皇上身边的重臣,也会离心离德。无论如何,这些事都必须避免。换句话说,即使费尽心血搭救出贵妃,也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若让贵妃隐姓埋名,不为人知地活在某处,玄宗皇帝大概也会忍不住而要与贵妃相见。两人一见面,贵妃尚存活人间之事,势必为人所知晓。到时候,大唐帝国恐怕要从内部开始土崩瓦解。
黄鹤以低沉声音,述说着与我内心相同想法的事情,“那,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说毕,他又望向我。
“晁衡大人,这就需要您相助一臂之力了。”
“怎么说?”
黄鹤对我打什么主意,我完全猜不透。
“如果有我效力之处,在下愿竭尽犬马之劳,不过,我该怎么做呢?”
这时候,黄鹤深深吸了一口气,看了我一眼,望向玄宗皇帝,再看了看贵妃,最后,视线又回到我身上了。
“晁衡大人,必得劳驾您的是,请把获救的贵妃平安带到您的故土倭国——”
黄鹤使尽方才所吸进的空气,一句一句缓缓道出,以避免有人没听清楚。但即使如此,我也不能马上意会黄鹤的意思。
“带到倭国——”
“是的。将贵妃托付给倭国朝廷,等骚乱平息之后,再将贵妃迎回大唐,这是在下的打算——”
说到这里,我终于理解他说了些什么。
“这——”话又说回来,黄鹤这人怎会想出如此之事呢?
“只要能让贵妃到倭国,就算陈玄礼知道这事了,皇上应该也会有能力渡过难关——”
顿时,我感觉口干舌燥,数度尝试吞咽口水,均告失败了。
“如、如果到了倭国之后,大唐没派使者来——”
“那就要拜托您了,请好好照顾贵妃,让她过得如意。”
听到这番话时,某种诡异的心跳向我袭来。如果……如果叛乱无从收拾,使者不来,能安慰贵妃,让她排遣无聊的,说来竟只有我了。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6-14 13:20
最后,贵妃毕竟接受了黄鹤的建议。
对贵妃而言,这是孤注一掷的决心,当时确实已没有时间多加考虑。
更无法与他人商量。
总之,即便是演戏,也无从敷衍了事,接下来的就是商讨如何置贵妃于死地的步骤。
众人选出由高力士担任杀死贵妃的角色。
首先,高力士带着吃下尸解丹的贵妃到外面,于后院佛堂前,做样子绞死贵妃,让她在形式上死于高力士之手。
之后,再于贵妃身上扎针,使她处于假死状态,再遣人唤请陈玄礼来验尸。
啊――
自我出生以来,我的命运是何等奇妙的呀。
生于倭国,年轻时就越过万里波涛,飘洋过海,奉仕大唐帝国皇帝,几次欲返故国却不能如愿,就在我下定决心,终将老死此地之际,竟然又遭遇或许可如愿重踏故土的机会了。
而且,还身负将大唐秘密中的秘密之杨贵妃,带往秋津岛的 重任。
能躬逢目击此一秘密会商的,除了贵妃本人,就只玄宗皇帝、高力士、黄鹤、黄鹤弟子白龙、丹龙以及我,七人而已。
除此之外,再也无人知晓这场密会了。
大兄,如果你也能懂倭国文字,那么你将是知道此事的第八人。
我如实以告。
眼见闪闪发亮的尖锐钢针,扎进贵妃那令人目眩的雪白肌肤时,年将六十的我,心中竟也兴起了一股情欲。
大家为已经尸解的贵妃穿上衣裳,一切准备妥当之际,
“贵妃逝世了!”高力士惊声尖叫,走进另一个房间。
“我,我把贵妃缢死――”
挥舞着手上的丝绢,双眼泪如雨下,高力士哭喊道。
然而,陈玄礼等人并未解除包围。
此时,南方凑巧送来荔枝,玄宗皇帝将荔枝搁在贵妃“遗体”旁,一起放在床铺上,再以绣被覆盖,安放在驿站中庭,最后由陈玄礼等人前来勘验。
贵妃“遗体”被装入石棺,下葬于距马嵬驿西方约半里处,某道路北侧的山坡地下。
如此安排贵妃葬事之后,我们一行人方才逃往蜀地。
陈玄礼以下叛变将士,全部无罪――
其后,玄宗皇帝这样裁夺了。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6-14 13:24
开挖贵妃“遗体”的时机,迟迟未至。
就在行幸蜀地途中,玄宗皇帝让位给皇太子。玄宗皇帝第三皇子李亨,即位为肃宗皇帝,玄宗则成了太上皇。
肃宗于西北灵武登基后,集结胡人、回纥等长城外各族援兵,于隔年收复长安、洛阳。
逆贼首脑安禄山,则在肃宗挥师收复失土之前,遭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暗杀。安禄山一生的起落,宛如一场梦幻泡影。
据说,攻克长安之时,安禄山已视眼茫茫,失明在即。安禄山身体被多种病魔所侵,使他性格狂暴,无人能应付。传言他得了疽病,或许身体已有部分开始腐烂。
安禄山欲立年轻的段夫人所生的安庆恩为太子,为另一儿子安庆绪怀恨刺杀。
肃宗皇帝比预期中更早夺回国都,据说,原因出于安禄山上述之事。
玄宗太上皇返回长安,是在长安陷落后的隔年,也就是至德二年。
太上皇朝思暮想,一心挂念着贵妃。原本,太上皇有意立刻开挖墓地,将贵妃搭救出来。然而,当初我们的计划,已因若干事由而发生变化了。
变化之一,是玄宗皇帝退位为太上皇,由太子李亨登基为肃宗皇帝。当然,肃宗皇帝并不知情,下葬在那石棺中的贵妃,依然还活着。若我们将一息尚存的贵妃挖掘出土,肃宗皇帝必然不快。
长安好不容易才恢复治安,倘若贵妃复生,大唐势必又将陷入动乱。陈玄礼不可能安分守己。
另一变化,是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仍然活着。
诚如大兄所知,安庆绪暗杀生父安禄山,过了三年,即遭安禄山副手史思明所杀,不过,玄宗太上皇返回长安之时,他尚在人世。
万一担心贵妃报复,陈玄礼再次叛变,谁又晓得,大唐帝国将会陷入何种处境?总之,当时正是国事纷扰、帝国前途未卜的时期。
比起玄宗太上皇,此刻肃宗皇帝拥有更大的权力,我们无法违逆皇上,擅自挖掘贵妃出土。
如果肃宗皇帝知晓此事,想必会说,让贵妃就长逝于地下吧。惟一的方法是避人耳目,暗中挖出贵妃,然后,不动声色地让我带回倭国去。
然而,此事真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吗?随着时间消逝,挖墓之事也愈来愈困难了。
贵妃墓地常年有人看守,即使能够暗中挖出,也绝难拭去挖掘的痕迹。守墓人一旦发现盗挖痕迹,一定会大感诧异,而挖出石棺确认吧。
彼时,倘若石棺中不见贵妃遗体,守墓人马上会发现盗墓之事。到时候,首先要被怀疑的,就是玄宗太上皇。
若不谨慎行事,世人将会得知玄宗太上皇在幕后指使。
若想不为人知地秘密挖掘、运送出土的贵妃石棺,无论如何,都需藉助高力士之力。不过,与马嵬驿之时相比,高力士现在的心情也好像到有所转变。
高力士似乎反对挖出贵妃,让她回魂苏醒。
黄鹤虽禀告太上皇,无论高力士作何想,也可挖出贵妃石棺。然而,玄宗太上皇却一副心意已决地说:“不能瞒着高力士秘密进行这事!”
再说,也还得准备远渡倭国的船只。
某晚,我被召唤入宫,秘密来到太上皇宅邸。我到达的时候,马嵬驿众脸孔已聚集此处。
玄宗太上皇、高力士、黄鹤、白龙、丹龙、以及我,安倍仲麻吕。
支开闲杂人等后,我们火速展开谈话。
“挖出贵妃的时机应该到了――”玄宗太上皇满脸皱纹地说。
亲眼看见灯火摇曳映照下的太上皇面庞,又听到他的声音,我猛然察觉,太上皇已经失去昔日打造大唐盛世时的脸孔了。
站在我面前的,只是个被自己心事所困扰的老人。
“到底什么时候挖坟?今晚想跟大家商量。”太上皇说道。
“黄鹤,明晚行不行――”
“如果太上皇下令的话――”
说毕,黄鹤行了个礼。
“嗯,既然这样的话――”太上皇回应。
“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不待太上皇说完,高力士开口抢话。
“你是说,还太早?”
“是的。”高力士深深一鞠躬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高力士嗫嚅地向太上皇说明前面我所说过的理由。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6-14 13:25
“既然还太早,那,什么时候?你说,什么时候才好呢?”
“我没法说。”
“没法说?”
“没法说是什么时候,奴才只知道,现在还不是挖坟时机。请太上皇切勿急躁。”高力士说毕,太上皇又将视线移到我身上。
“晁衡,你觉得如何?有什么看法呢?”
“恕臣――”我点点头后,继续说,“臣深切体会太上皇心情,不过,高力士所言,微臣确有同感。”
“到底要听谁的?”玄宗太上皇提高音量,心怀怨气地睥睨了我一眼。
“暗中挖出贵妃,先将她秘密藏匿某处,然后不为人知地带到倭国。如果有这样的方法,现在就可以将贵妃搭救出来。”我说。
“有这样的方法吗?!”
太上皇叫了一声,双手抱头,继续说:“如果有方法,快说出来。我一刻也等不及了,朕要把贵妃从地下挖出来。一想到贵妃这样被埋在地下,朕就要发疯――”
“这个方法,微臣现在无法说得清楚,不过,倒是有几种可能――”
“你是说,有方法?”
“是的……”我深深低头致意,再点点头。
“什么方法?!”
“恕臣直言前先确认一件事,不知可否请问太上皇?”
“快说――”
“顺利挖出贵妃后,太上皇作何打算――”我下定决心,开口问道。
“如何打算?”
“贵妃生还后,太上皇打算和她一如往常过日子吗?”
“――”
“太上皇会否改变心意,想暗中藏匿贵妃,期待一次又一次的重逢?或是按照原计划,由臣护送贵妃到倭国去――”
“――”
“即使和贵妃私下重逢,总有一天,也会败露行迹。到时候,太上皇有何打算?是否已有觉悟了呢?总之,贵妃挖出后该怎么办?太上皇非拿定主意不可。如果打算藏匿贵妃,就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要带到倭国的话,也一样。”
“――”
“微臣绝非要太上皇如何做,而是请您想清楚、下决心怎么做。不管何时开挖,都必须在万全准备后进行。”
“唉……”太上皇深深叹了口气后,说道:“先说说你的意见,朕听后再决定――”
我心中已有觉悟,口中涌溢的口水咽了又咽,然后对太上皇说:“臣以为,正因打算秘密进行这事,才会让事情变得如此复杂。”
“你是说――”
“此事不如以公开仪式,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
“此话怎讲?”
“首先,由太上皇下旨,命令皇上迁移贵妃陵墓――”
“什么――”
“原本就因偶发的叛变,马嵬驿才成为贵妃墓地。墓穴也是临时凑合而成。如能以移葬为由,另建一座与贵妃身份相称的堂皇墓地,再将遗体移走,外界就没有批评的理由――”
“唔――”
“移葬时,可从石棺中移出贵妃遗体,再以其他适当尸骸顶替就可以了。”
“――”
“大家觉得怎样?”
“这有个问题。到底何时、如何移换遗体――”
“首先,挖出装有贵妃遗体的石棺时,先不要打开,原封不动移至就近的帐篷之中――”
“然后呢?”
“帐篷那儿,闲人不得接近――”
“用什么理由支开旁人呢?”
“就说太上皇要亲自凭吊贵妃遗体。不想让旁人目睹已腐烂的贵妃遗体。”
“唔唔。”
“然后,高力士、黄鹤等少数在场之人,打开石棺、更换遗体,再移葬到其他地方就行了。”
“唔唔,唔唔――”太上皇的声音明显透露出兴奋之情。
“新的墓地该设在哪里呢?”
“骊山华清宫旁应该很合适吧――”
“好办法!”太上皇欣喜赞许道。
基于上述这番谈话,表面移葬墓地,实则搭救贵妃的行动,就此决定了。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6-14 13:27
干元元年(译注:公元七五八年),牡丹盛开时节。
贵妃墓地四周,牡丹花缭乱盛开,殷红的红玉、纯白的白玉、紫云、彩风等各色名种牡丹,垂坠得细枝都弯曲了,五颜六色的花瓣正迎风摇曳着。
玄宗太上皇垂坐在树阴下设置的御椅之上,高力士、黄鹤、白龙、丹龙加上我,并列左右两侧。
另有三十余名士兵、宦官、随从等,也在现场。
贵妃埋葬此处,悠悠已近二载。墓地早有四名持锹男子,等待太上皇下旨开挖。
玄宗太上皇帝起身,正要开口。
“啊,不,请等一下――”出声阻止的,是道士黄鹤。
太上皇满脸惊讶问道:“怎么了?”
“等一下,等一下。”
黄鹤说完,跨步向前,站在墓地上,若有所思地斜睨脚下泥土。过了一会儿,禀告玄宗太上皇说:“此次挖掘贵妃石棺的任务,请交给在下和白龙、丹龙吧。”
这句话完全不在当天计划之中。
原定计划是,下令数名士兵挖出石棺,送至迎面搭设的帐篷中,我们随即进入帐篷,以早经备妥的女尸顶替,再将贵妃秘密运回宫中。
然而,为何又――
既是黄鹤,他岂有忘掉计划之理,但既然是他特意提请亲自开挖,想必有某种理由吧。
玄宗太上皇似乎也抱持相同想法,说:“可以,你们三个挖吧!”
老道士黄鹤、白龙、丹龙取代四名男子,接手铁锹。
“开始!”随同太上皇一声令下,黄鹤率先挥锹,朝土中挖了下去。
冷不防――
我看到数条黑蛇,自土中倏地抬起镰刀形的蛇头,缠绕在往下挖去的锹刃和锹把之上。这景象,难道会是我看花了眼吗?
当黄鹤以锹刃尖端刨土,倒出一铲泥土时,黑蛇早已失去踪影了。
随后,白龙、丹龙也陆续下锹。方才那幕,竟仿佛没有发生过一般,三人默默地挖土。
然而,千真万确地,我明明看见黑蛇缠绕在锹把上,绝非错觉。
怎么可能――或许方才我所见之事,黄鹤事前早已察觉。所以才会自动请缨,要求担任挖掘工作?
当然,这事无法当场问个明白。
三个男人一语不发地继续挖土。
不久,白龙的锹刃碰触到土中某个坚硬物体,传出“喀哒”声音。
此时,玄宗太上皇一副坐立难安模样,他自御椅起身,跨步走近正在挖掘的洞穴旁边。
“喔……”
里面果然有具石棺。
松挖开四周的泥土后,石棺露出全部面貌。
约合十人之力,一起将那石棺抬起,移至帐篷中。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6-14 13:31
闲杂人等已被隔离。如同两年前那天。曾经聚集于马嵬驿房舍的众脸孔,又全员到齐于帐篷之中。虽说贵妃人在石棺之中,也算是在现场。
“黄鹤道士――”我情不自禁叫唤了一声。
其他士兵、侍从均已远离,四周环绕、背对着这顶帐篷。只要小声说话,便不必担心遭人窃听。
“你才下锹,我就看见数条黑蛇从土里窜出,缠绕在锹刃和锹把上――”
“原来如此,你全看见了――”黄鹤回应。
“喔,真有此事,我也看见有只手从土里冒出,握住锹把――”玄宗太上皇附和说道。
“果然――”
“果然?”
“所以我们才接替挖掘工作。”
“什么?”
“若让士兵开挖,大概第一铲下土,他们就会吓得落荒而逃了。”
“这――”
“以贵妃墓地为中心,此处地气已乱。如果就那样开挖,我判断会出事,所以才接手。果然,这么做是对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黄鹤说毕,望向一旁搁置的石棺。
依黄鹤所说,墓地泥土,已有异形之气寄宿其中,下锹入地那一 那,异气便缠住那把锹。那股妖气,依所见者不同,有人看见手,有人则看到黑蛇出现――
挖掘之际,无论黄鹤或白龙、丹龙,都看到土中冒出种种不祥之物。
“贵妃到底怎样了?”玄宗太上皇脸上益发显现不安神色。
“白龙,丹龙――”黄鹤简短呼唤,两人从帐篷缝隙中朝四周探看,随即回到原地。
“应该没问题。”两人向黄鹤报告。
“那就打开棺盖――”
黄鹤、白龙、丹龙三人,缓缓地将棺盖移开。棺中情景,徐缓暴露出来。
太上皇看似有点胆怯,本欲闭上双眼,旋即豁出去一般探出身子,自缓缓移开的缝隙中察看棺内状况。
我们几乎也同时望向那石棺。
“喔――”玄宗太上皇吞下叫声。
石棺之内――贵妃躺在石棺之内。
贵妃确确实实躺在石棺之内。可是,该如何形容她的变化啊。
青丝已成满头白发,原本白皙丰润的肌肤,变成了茶褐色,皱缩得干巴巴的,有如枯纸一般。而且,身形削瘦得无以名状。
她的头――脸颊凹陷得可以明显看出头盖骨形状,肌肤干瘪,宛如一张薄纸,贴在骷髅之上。双眼,睁得圆滚滚,正仰望着众人,不知是生是死――
无论如何,那都是一张无可言喻的凄惨的脸――整张脸因恐怖而歪斜扭曲,嘴唇上翻,露出牙齿。
不知是否为贵妃所出,石棺中甚至弥漫一股干涸的屎尿恶臭。众人双眼宛如僵冻了,好一阵子视线都无法离开贵妃的容貌。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6-6-14 13:32
“喔……”
“喔……”
玄宗太上皇发出嘶哑声音,低声叫唤着。
“贵妃,贵妃啊,怎么会――”
语毕,玄宗皇帝即别过脸。
“这到底――”黄鹤也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俯视贵妃身影。
贵妃双手,正好托在胸前。望见贵妃双手指头时,我几乎当场作呕。
因为贵妃指尖上,没有一只有完整的指甲。指尖沾满了血迹。裂开的指甲往上翻转,粘附在指尖之上。
沾满血迹的指尖――血迹虽已干涸,指尖形状却已非本来模样。双手的食指,甚至削肉露骨。
正好,棺盖被挪移一旁,搁在石棺旁的地面上,棺盖内侧朝上。望见棺盖内面时,我几欲再度作呕。
因其表面,竟然有数不清的血痕。也有看似部分指甲或干枯的指肉,与血渍一起粘在该处。
我已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贵妃曾在石棺中苏醒过来。醒来时,她马上明白自己置身何种处境。贵妃惊恐尖叫,想方设法,企图从这地下石棺脱身,而用她那细长指尖,拼命抓挠石棺表面吧。
“到底怎么回事――”黄鹤一脸茫然,喃喃自语。
“贵妃还活着。”说出这句话的,到底是丹龙还是白龙?
众人大吃一惊,俯视棺内动静。
“手指――”丹龙又说。
众人视线转移贵妃胸前那双手,果不其然,贵妃左手食指指尖微微抖动了一下。
“喔……”
令人难以置信地,贵妃竟然一息尚存。与此同时,贵妃的双眼也动了起来。似乎是在探索某物,贵妃双眼左右移动,环视众人般,悠悠地转动了起来。
“喔,玉环,玉环呀,你可知道、可知道是朕啊――”玄宗太上皇伸手抓住贵妃之手,贵妃脸上表情却无任何变化。
贵妃依然龇牙咧嘴,惟有一双眼睛转来转去。
看不出来,那对眼睛认出了谁的脸孔。
太上皇握着贵妃的手,喃喃自语:“停!全部停下来……”接着又说道:“把贵妃从这儿抬出来。让她出来,马上回宫……”
“不用建造新坟什么的了。就把这石棺原地重埋。别让任何人再挖出来――”太上皇继续喃喃说道,“你们向外说,太上皇一看见贵妃遗骸,已失去移葬的意欲。贵妃之墓就是此处。让它保持原状――”
帐篷内备有数个箱子,装盛此次仪式所要用的种种法器、座台等。自石棺移出的贵妃玉体,便藏匿在其中一个箱子内。
石棺再度上盖,埋葬于原地。石棺回埋之际,黄鹤施行种种法术,避免石棺再度被挖掘出来。
此后,直到抵达京城,玄宗太上皇都如行尸走肉,他已毫无气力,再也说不出任何话来。
高力士及道士黄鹤,也都绷着脸,一语不发。
长安归途上,两人在马上几乎未再出声。
对黄鹤来说,自信满满的尸解术为何会失灵?他一直在思索这个答案吧。
返京之后,待玄宗太上皇恢复元气,等待在黄鹤眼前的,会是怎样的旨令――
黄鹤心中大概也在担忧这点。
而我也不停在思索着,护卫贵妃至倭国的任务,已经飘向迢迢远方了。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