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wang81
发表于 2007-4-14 21:52
原帖由 happysteine 于 2007-4-14 00:1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讨论跑题跑得有点远,本来不太想再写下去了,看到大家似乎还有兴致继续盖楼,就再多说两句。
很多刚从国内过来的人对德国放任自流不太习惯,我也一样。后来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学术自由, 洪堡认为学 ...
lz还是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只是我一直没看懂,你提到了洪堡,自由学术等等。但是为什么要引用我的帖子呢?似乎你说的和我说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觉得我在否定德国教育的话,那么可能理解上有问题。如果你阅读过我在这层楼里的其它贴的话,应该可以发现,大部分时间我总是在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至于我说到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动手能力,我个人觉得是一个很客观的评价。lz总是提到洪堡,可能是学理科的,所以你对动手能力的感触或许不是很深,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动手能力弱,现场应变能力弱,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表现出对专业知识理解的不够充分,不够深入,但不是不懂。这种能力不是看看书就可以炼出来的,而是要大量的实践,靠做项目积累的。这就是所谓的经验。
ls有人说,diplom毕业觉得懂得不多,其实ls的没有完全看到自己的能力,其实你懂得并不少。在diplom期间,学生学了很多的专业课,但是实践的机会比较少,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遇到实际的工业项目的时候,发现自己无从下手,好像什么都不懂。其实不是的,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引导,自己也要结合已经学到的知识多思考,提升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击破了一点,基础知识扎实的人,可以触类旁通,经验会像滚雪球一样的堆起来。可是单单靠一个sa和da想达到这样的升华,是完全不够的。从对知识应用能力上来讲,或者说从培养实践能力上来讲,Haudi.的“放羊”式教育,我个人认为没有由导师负责教育模式(美式大学教育)好。德国的大学教育是一种普及专业知识的教育。所以diplom毕业时自己的个人感觉就好像没学到什么东西,因为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
lz提到的forschung这个概念,我想可能也只适合于理科学生,或许跟悲观一些,只适合于做纯理论研究的数学发烧友。因为现在的研究,根本不能靠一支笔和几张草稿纸,或是一台笔记本来完成。这样的模式尤其对工科学生来说,只能是被称为学习,而不是研究。同样,物理学,化学,甚至是计算数学,单单靠个人一腔热情做研究,恐怕只能是神女有意,襄王无梦。现在研究需要的是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这个角度来看,“放羊”教育下的学生如何做研究。我认为,研究这个词在德国通用的定义域,应该是博士生和教授等人。
最后,我想到波尔兹曼的一句话,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德国德大学教育更侧重理论(对于这句话,我本人是举双手双脚同意的):
Nichts ist praktischer als eine gute Theorie。
will_jy
发表于 2007-4-14 22:28
原帖由 leiwang81 于 2007-4-14 22:5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Nichts ist praktischer als eine gute Theorie。
这话是到了著名科学家的境界才可以体会和使用的,不适用于一般人的。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4-17 16:34
being back,
;) ;)
violetpeter
发表于 2007-10-13 14:19
:) :)
强贴留名
yeets
发表于 2007-10-13 18:17
原帖由 leiwang81 于 2007-2-27 23:0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是et的,不过是硕士交流生。
斑竹的说法我不太支持,德国diplom的教育,就像是普及教育。普及的就难精。而且德国采用放任自流的方式,没有教学大纲,教授在自己的vorlesung上想讲什么讲什么,当然 ...
同意,
国内的硕士质量确实不错(至少top 10的大学,其它不了解),只是企业这个环节跟不上,很多人才就这么浪费了。
没办法,真要搞核心技术不能靠外企。
Mr.5
发表于 2010-10-18 04:08
{:5_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