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III 发表于 2007-3-28 12:48

粗略翻了下这个帖, 赞成小牛军队和老虾.

铁棍对中国高校教育的批评,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撇开对错不谈, 嫩还是温习下中学功课, 学习下古人的治学态度吧.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曰: 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3-28 13:17

原帖由 leiwang81 于 2007-3-28 00:5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真不明白斑竹为什么死抓着计算机的人,让他们学数值算法。或许我的看法是比较片面了一点,在一个做仿真软件的公司里,要知道大部分的学计算机的人可以说是属于最没有地位的人,他们是赤裸裸的程序元,他们根本不 ...

首先,我之所以一直抓着计算机系的人去学数值,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在这方面非常薄弱,确切的说到目前为止在市面上还没有一款中国出品的工程场仿真软件。在德国真的可以学到西方的先进技术。数学系的人,他们在搞工程的思维上有问题,必须要有大量的工程类的既懂一部分数学,同时也懂计算机的学生去一起实现,没有仿真软件,中国的工程设计水平将永远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CAD和CAE软件要比布局器什么的涵盖的面宽多了,机械制造,微加工,空气动力设备开发,等等等等。有兴趣你可以去看看比如HFSS,Microwave Studio这些软件。它们不用Spice中的图论,电路仿真和场仿真使用不同的理论,当然也要贵很多很多。21世纪的设计没有CAD简直是天方夜谭。没有强大的计算机科学做辅助,高科技就别想了,永远用别人十年前开发的软件,就算你怎么努力也赶不上。没有野心,总是拣轻担子挑,这样下去计算机系的学生最后真的就变成写程序员水平,那就一点价值都没有。

计算机系下的仿真教研室的教授们基本上的背景都很相似,应用数学系出身,然后进研究机构进行大型计算方面的研究,然后再到企业中主持仿真环境的开发,然后回大学,而中国的应用数学系都是纯学术,缺乏企业的经验,应用数学系的学生改行的很多,也有不少去了保险,金融这些赚钱的行业,搞仿真软件设计的太少了。

计算机系教述的是计算机科学,而不是写程序,在德国没有纯粹的计算机系,只有相对应的Informatik,科学计算只是其中的一个教研室,德国的信息技术本身就很薄弱,计算机系的学生没有学过信号与系统,也去用FFT搞图像识别,没有学过芯片原理的去搞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没搞懂驻波就去设计协议,这种追求皮毛的结果是,一旦在现实中出现问题,他们可能连故障出在哪个层面都不能确定。不能因为德国的计算机水平低,搞编程的人少,就都去学简单速成的编程,这种短浅的目光,于己于人都无益。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3-28 13:28

原帖由 DLIII 于 2007-3-28 13:4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铁棍对中国高校教育的批评,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撇开对错不谈, 嫩还是温习下中学功课, 学习下古人的治学态度吧.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曰: 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撇开对错不谈,有趣,如果是对的,明知教育制度有问题,也不提么?更何况连周济自己都承认高等教育有问题,强调只有教授,副教授才能,并且必须给本科生上课。

古人的治学是在文科,结果这种制度给我们带来的是百年的屈辱,所以在自然科学领域,没什么好说的,还是那句话,管你是教授博导,没有真才实学,误人子弟,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的,一律鄙视。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3-28 13:54

原帖由 小牛军队 于 2007-3-28 01:1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码再多字也没用,爱立信纽伦堡的历史和前景我想你不可能比我更了解。你口口声声这个行业门槛低,巨头们奄奄一息,可我看到的事实是,至今为止你连“如此低”的门槛都没能踏进去过。。。一个人的能力是要靠 ...

早就跟你说过了,在国内的时候,上海的日升酒家,我们是签单的。在上海相信每个网络供应商都知道日盛酒家。可惜你孤陋寡闻罢了。;) ;)

至于爱立信的R&D中心,当年受爱立信资助的红的发紫的移动通信教研室,现在教授手下救剩一个可怜的博士生,是好是坏大家都清楚。移动通信网这门课在Ringvorlesung的时候老打广告,结果上课的不到5个人,其中还有两个是交换。

被美国抢去的是人才,从美国退下来得,呵呵,不说了。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3-28 13:55

原帖由 小兔花想想 于 2007-3-28 12:5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华为的核心开发都是在瑞典做的,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吧。现在替华为做开发的都是以前爱立信的那些人。

真不知道,难怪老外都说中国没有自己的尖端技术。

$angry $angry

Spiesser 发表于 2007-3-28 14:30

路过。看了。笑了笑。:D
我也是ET。DIPLOM。算是名校。自我感觉,混过来的,觉得还挺好混的。成绩不错。比我国内大学的成绩好。毕业了进了大公司,还是什么都不懂,自己就一混日子的人,$害羞$ 没什么理想,工作吗,就是混个吃穿。没觉得在德国毕业了一定就不错,也没觉得国内的人不优秀。一句话,那里都有混日子的。那里都有严谨治学的。讲出身,没什么意思吧。就算呆的学校多有名,有多少牛教授,关我门什么事情。混日子的还是混日子,努力的人照样努力。:) 别自己不行赖环境不好;)

DLIII 发表于 2007-3-28 14:33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3-28 14:28 发表

撇开对错不谈,有趣,如果是对的,明知教育制度有问题,也不提么?更何况连周济自己都承认高等教育有问题,强调只有教授,副教授才能,并且必须给本科生上课。

古人的治学是在文科,结果这种制度给我们带来的是百年的屈辱,所以在自然科学领域,没什么好说的,还是那句话,管你是教授博导,没有真才实学,误人子弟,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的,一律鄙视。

天啊, 我的意思是, 我不想在这里说中国高等教育的对错, 因为我觉得这个话题太大, 一时半会说不明白. 到你嘴里, 就变成我故意不愿意揭短了. $NO$

我只想说你的治学态度, 看你发言, 咄咄逼人, 对自己不精通的东西, 也夸夸其谈, 看到行家眼里, 实在有些可笑. 难怪另外几位都走了, 和你说话真有点累.

DLIII 发表于 2007-3-28 14:38

中国教育制度的确有不少问题, 这个得承认, 可是象铁棍这样全盘否定, 也太过激了.

leiwang81 发表于 2007-3-28 18:30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3-28 14:1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首先,我之所以一直抓着计算机系的人去学数值,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在这方面非常薄弱,确切的说到目前为止在市面上还没有一款中国出品的工程场仿真软件。在德国真的可以学到西方的先进技术。数学系的人,他们在 ...
斑竹你总是很心急,我感觉你连我的帖子都没有完全看懂,就开始发表意见。我现在硕士期间做eda软件的,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设计开发的一个仿真器核心,我做的这个核心,不传统的monte carlo分析法,要快2000倍。我答辩的时候,教授笑得都合不上嘴。你觉得我会不知道什么叫cad吗?我给你据的例子是想告诉你,对于设计仿真软件时,设计具体的数值算法本来就不归计算机的人管。在团队合作的时候,这部分本来就是数学家搞的。至于你提到的hfss什么,对他们是很棒的仿真软件,当然也归在辅助设计软件里,但是他们和布线器和布局器这类东西,是完全不同的,不同之处我想我应该已经在握的帖子里指出了。如果你不是很清晰的话,你可以再读读,我有什么表达不清楚地你可以问。
其实你一直说仿真软件很重要,对是很重要。但是在eda软件中,更为重要的却是那些被你忽略的东西。因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在现在这个阶段已经不可能让人手工的画图纸了。就算是手工的优化一些部件的layout,那也是针对于一个个相对较小的marcocell。如果没有综合工具的话,让你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会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人在面对大型设计的时候,泛晕是很正常的。
在设计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层面上验证最初的想法。但是你要知道你想靠仿真,去模拟(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的话,这几乎是天方夜谭,具体展开就可以说到明天了,你有兴趣的话自己去查查吧。
你学微波的,用hfss做仿真,没错。你最初设计的时候通常都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公式,大概的设计一下你的电路,然后再用hfss做仿真。如果效果满意,在拿去生产。但是你知道20,30年前人们是怎么做的吗,当时计算机不普及,也没现在的好。你应该学过的,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仿真说穿了是一种省钱的手段,他不是不可替代。
你给我的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你对变成不是很了解。其实编程的时候,在有算法的时候,程序员可以直接写程序,完全不需要理解算法本身。你说的“一旦在现实中出现问题,他们可能连故障出在哪个层面都不能确定”,其实是算法出问题,如果假设程序没错的话。这了问题当然要有团对里面懂得人出面处理,你怎么可以说是执行的人无能呢?
最后,建议你以后再回贴之前,先把别人的帖子多看几遍,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

usstlf 发表于 2007-3-28 22:42

原帖由 leiwang81 于 2007-3-28 19:3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编程的时候,在有算法的时候,程序员可以直接写程序,完全不需要理解算法本身。
$支持$ $支持$ $支持$
做程序最多能算个体力活!
:P 写程序的兄弟别拍我,俺几乎也算你们的一员!

[ 本帖最后由 usstlf 于 2007-3-28 23:44 编辑 ]
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以个人眼光看德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