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3-29 10:13

原帖由 leiwang81 于 2007-3-28 19:3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斑竹你总是很心急,我感觉你连我的帖子都没有完全看懂,就开始发表意见。我现在硕士期间做eda软件的,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设计开发的一个仿真器核心,我做的这个核心,不传统的monte carlo分析法,要快2000倍 ...

原帖由 leiwang81 于 2007-3-28 19:3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学微波的,用hfss做仿真,没错。你最初设计的时候通常都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公式,大概的设计一下你的电路,然后再用hfss做仿真。如果效果满意,在拿去生产。但是你知道20,30年前人们是怎么做的吗,当时计算机不普及,也没现在的好。你应该学过的,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仿真说穿了是一种省钱的手段,他不是不可替代。

这实际上是我们两个说的是完全不同的仿真软件,确切地说是CAD软件,的问题,就好比两个人去看大象的不同部分,在数字电路设计中,在某一段导线上电压是1伏还是1,0000001伏是不关心的,基本上在通常的数字电路设计中,是不是用到偏微分方程的,所有感兴趣的变量都是一个,时间(当然如果涉及高速数字芯片设计的时候,和模拟芯片设计是类似的,需要考虑电压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大小)。

而在模拟电路特别是到了高频以后,电路上每个位置,每个时间的电压大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就像在前面的帖子中所述的,这除了使用场仿真软件以外没有其他的办法,同样也好比制造业上需要知道材料的不同的点上不同的时间的受力情况,这些都需要场仿真软件。如果没有仿真软件,是不可能设计出高性能的产品的,所以说工业水平才会停留在上个世纪。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尖端领域,仿真已经是不可替代的了。

数值并不是只能由应用数学系的学生去实现,所以才会在计算机系有计算工程学这个方向,计算机系的学生在学完了足够的课程后同样也能,甚至能更好的实现工程中的数学算法,并最终用计算机去实现,在仿真教研室里面的博士生,以及博士后,绝大部分都是计算机系出身。并不是一定要停留在数学系。交叉科学的发展同样会给工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计算机系的学生不应该只关心Coding。

至于编程的经验,如果没有变化的话,在风筝之乡的某个SCO的服务器上还跑着当年在国内的时候,基于SMPP协议写的网关程序,来德国以后,也是一半读书,一半工作,从个人的感受出发,纯粹的Coding,实际上不需要大学的先修知识,多看几遍《计算机网络》也就能对各种网络协议有差不多的了解,何况现在还有Internet,各种加密解密的在RFC里差不多都能找到,这不应该是计算机系的学生关注的方向,Coding说到底技术含量还是很低的,当然如果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的,可能会再去看看Knugh的书,而同样的事情,一个高中毕业生也能办得到。

如果继续把Coding全划归计算机系,算法全划归数学系,那就不会在欧美诞生计算工程学这个交叉的方向,而在没有学过数值和工程数学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的学生就算写出来,也不一定能正常工作,而数学系的学生,相信你也知道,他们也不会勤快到把算法写的详细到没学过数值的人也能看懂得地步。况且应用数学系每年的毕业生那么少。要是一个应用数学系的学生要给三个计算机的人写详细的算法,估计不到三个月就辞职了。

不过对于你的硕士毕设倒是很感兴趣,以前也碰到过类似的速度问题,蒙特卡罗这种随机的方法虽然稳定,但是太慢,而梯度法虽然快,但是有可能卡在本地最小,交替使用也同样会不稳定,这边用的是采用并行计算的方法,不过详细的就不知道了,要是不妨碍的话,不知道能否说来听听是怎么优化的?

老虾 发表于 2007-3-29 10:58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3-29 11:1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实际上是我们两个说的是完全不同的仿真软件,确切地说是CAD软件,的问题,就好比两个人去看大象的不同部分,在数字电路设计中,在某一段导线上电压是1伏还是1,0000001伏是不关心的,基本上在通常的数 ...


我就是你不断提及的计算工程专业出身,加上现在的应用方面的一点经验和体会,前后加起来也有5,6年了.对于模拟仿真这块,在你完整做一次从算法到编程的数值计算实现过程和通过商业软件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从而对计算模拟有一个系统了解之前,你就不要再纸上谈兵的发表任何高见了.

大部队都撤了,俺该跟着撤了.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3-29 11:47

又来摆资格了不是,要不要把用C++写的根据边界条件求解三维空间电场分布,Plot的结果给你看看,或者用商业场仿真软件做出来得滤波器产品摆在你面前你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

或许你很早以前是计算工程专业出身,但并不代表你就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多网格就是最近几年的成果,照道理你应该懂得比别人多才对,可惜,可惜。

学无止境,你这种喜欢摆资格的特点倒是和国内的某些教授很像。那些不务正业,混出来的博士丢的是整个教研室和教授的脸。

祝您走好!

kasamia 发表于 2007-3-29 12:03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3-29 12:4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又来摆资格了不是,要不要把用C++写的根据边界条件求解三维空间电场分布,Plot的结果给你看看,或者用商业场仿真软件做出来得滤波器产品摆在你面前你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

或许你很早以前是计算工程专业出身 ...

看了你第一句话,就觉得你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人,太过偏激。你也别怪别人不待见你。。。

你要是去无忌或是这里的精彩一瞬看看,你就知道老虾并不是个摆谱的人。。。。。

你这样讨论的话,这个地方也就快是你的一言堂了!你真有精力还是去捣鼓捣鼓什么论文发表好了,比在这里贫嘴强!

小牛军队 发表于 2007-3-29 13:51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3-28 14:5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早就跟你说过了,在国内的时候,上海的日升酒家,我们是签单的。在上海相信每个网络供应商都知道日盛酒家。可惜你孤陋寡闻罢了。


能说出这段话,证明你勇气非凡。。。$支持$ 。。。这种级别的采购和运营商采购相比,就好比菜市场的菜妇和沃尔玛。像你们这种迷你订单,是你口中奄奄一息的爱立信思科的市场人员都不会感兴趣的,二级代理甚至三级代理这一级别来处理也就到头了,如果你不相信,大可以把你们当时单子的金额说出来让大伙儿听听,让大家看看小数点左边到底有几个零。如果你觉得你这段经历就能说明你入局了,那上海某菜市场某卖菜的也可以自称入了全球零售业市场的局了。。。还是那句话,人的眼界是由经历造就的,没到那层次,你自己吹到头也只是吹而已。。。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3-28 14:5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至于爱立信的R&D中心,当年受爱立信资助的红的发紫的移动通信教研室,现在教授手下救剩一个可怜的博士生,是好是坏大家都清楚。移动通信网这门课在Ringvorlesung的时候老打广告,结果上课的不到5个人,其中还有两个是交换。


呵呵,你关于爱立信的了解,绝不会多过你对walmart本周菜价的了解,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能进的去爱立信诺基亚思科这样级别的企业,你才有资格来谈论电信发展方向的问题,来指点电信业的江山,否则你的视野永远就是上海菜市场一卖菜的而已,和其他卖鱼卖肉的可能还可以吹一吹你给哪家大酒店配货了,但是和全球零售业市场,那距离还得以光年来计算。。。你可以继续举例说明你入局了,不过像上面那样的迷你订单,还是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的好。。。

另外,我那概率问题怎么样了?。。。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3-29 14:24

借用一下你说话的口气:“行啦,没资格在那里吃饭呢,就不要再到处谈运营商啦,急运营商所急,都不认识人家,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等你什么时候真的在日升酒家吃过一顿签单的再谈运营商吧”

你那概率题,不早就跟你说了。不明白?讲的简单点,有一个三角猫的师傅,坐船出海,触礁游回岸,告诉他五脚猫的徒弟,地球是方的,出海远了会沉船,有一天这个五脚猫的徒弟碰到水手,他问水手为什么不能在海上航行太久,水手说会闹耗子得败血症,徒弟哈哈大笑,说你真笨还是水手,连地球是方的都不知道。

:D :D

leiwang81 发表于 2007-3-29 20:20

回复 #203 eisenstange 的帖子

你不用给我解释ode和pde的不同,这些我都知道,你看来不了解这个领域的具体情况,算了展开说的话又可以打字打到手指断掉。
你说的梯度法,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做的是优化问题,但是我不知道你用monte carlo分析做什么样的优化,就如他的名字一样,他是一种分析手段,他是一个统计方法,并不是优化方法?你可能只是用到了monte carlo决策机制,我猜是用来实现simulated annealing,因为这是最常用的避免局部最小值的方法,或是蚁群算法,他也可以避免局部最小值。如果是这样的话,和我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做的论文对你也不会有任何帮助。
至于我做的算法的思想细节,很不好意思确实不方便告诉你。一是由保密性的问题,将来他是否会成为ibm的专利(因为我做的论文是一个ibm大项目的一部分),还不得而知。二则是太复杂,单是我刚做完的时候,光我给betreuer解释原理,就弄一周多。他想想,我讲讲,我在问问他,我觉得比较难的地方,就这样终于让他完全弄懂了我是怎么整出来的。
还有就是小牛军队的题是有根有据,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考虑,这个题绝没耍你的意思。
你不是要贴个c++的程序结果,我倒是很有兴趣看看。如果是你自己写的话,这种东西我想没什么不方便贴出来的吧。不妨让我们看看,我也算半个仿真发烧友。在学习版里,有人问高模态coaxial cable的问题,你也看到了。你的c++程序可以仿真这个问题吗?你可以贴个图给大家看看,也让我见识一下,高模态运行的coaxial cable。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3-30 15:12

原帖由 leiwang81 于 2007-3-29 21:2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不用给我解释ode和pde的不同,这些我都知道,你看来不了解这个领域的具体情况,算了展开说的话又可以打字打到手指断掉。
你说的梯度法,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做的是优化问题,但是我不知道你用monte carlo ...

有趣,几天不见各个都变成仿真发烧友了,呵呵,也罢,普及一下知识也未必是坏事。

我所作的优化,很简单,就像其他多数的优化一样,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输入变量或者参数,使关心的输出变量向希望的方向发展。而用什么方法改变输入变量,可以用梯度法,或者用生成伪随机数,再生成变量,也就是蒙特卡罗法。不过估计你是误解了,你的论文倒不是我的方向,我只是好奇,如果伪随机变量的生成速度能提高两千倍,在不使用新的硬件的前提下,行不行的问题。

至于小牛的问题,早就说过了,他的题目,只适合他和他的同行们去“研究”,在不给出足够的信息,不管是一秒,一天还是一年信息熵始终为0,而这种假设有个致命的漏洞,至少他们是无法体会的。

不要说Coax,只要是电磁场,管是 MSL-Patch, Dipol都可以用C++写程序去仿真,不过要花上不少的时间。只是这个图老虾看得,你就看不得了,因为可能你既没有学过PDE也没有学过高频。

[ 本帖最后由 eisenstange 于 2007-3-30 16:52 编辑 ]

小牛军队 发表于 2007-3-30 15:41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3-29 15:2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借用一下你说话的口气:“行啦,没资格在那里吃饭呢,就不要再到处谈运营商啦,急运营商所急,都不认识人家,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等你什么时候真的在日升酒家吃过一顿签单的再谈运营商吧”

你那概率题,不早 ...

吃饭和潜规则是市场人员的事儿,别搅和到一块儿讲。。。至于和欧洲各大运营商里的研发人员,呵,我们通电话会议的频率基本是每周一次,遇上项目验收的时候几乎是一天几次,“不认识人家”的除了你还是你,还是那句话,等你入了局,自然就懂了,自然也就“认识人家”了。。。$ok$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3-30 15:55

原帖由 小牛军队 于 2007-3-30 16:4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吃饭和潜规则是市场人员的事儿,别搅和到一块儿讲。。。至于和欧洲各大运营商里的研发人员,呵,我们通电话会议的频率基本是每周一次,遇上项目验收的时候几乎是一天几次,“不认识人家”的除了你还是你,还 ...

请你先分清楚什么是运营商,什么是设备提供商,亏你还搞了这么久,笑死人了。

:D :D
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以个人眼光看德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