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_jy 发表于 2007-4-10 18:52

这个帖子实在是太深刻了,好不容易看到第10页,以后有时间再看吧。
非常感谢DOLC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平台。$握手$

老虾 发表于 2007-4-10 19:35

原帖由 will_jy 于 2007-4-10 19:5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帖子实在是太深刻了,好不容易看到第10页,以后有时间再看吧。
非常感谢DOLC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平台。$握手$


不出意外,后面的部分是要沉住气,耐着性子看的。

will_jy 发表于 2007-4-11 18:25

原帖由 龙虾 于 2007-3-16 15:4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Erlangen 大学 ---- 世界第1 的大学!   $汗$ $汗$ :D :D

谁排的名啊,不会是西门子的人弄的,好像英国人弄个排名,所有英联邦的大学全是世界前列,只要不讲英语的绝对好不了,哈哈。

will_jy 发表于 2007-4-11 18:39

原帖由 老虾 于 2007-4-10 20:3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出意外,后面的部分是要沉住气,耐着性子看的。

后面的部分花了10分钟看完了,实在想不通怎么话题转移得如此之快。

想说的是,网络终究只是个虚拟世界,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无限大的交流平台,其他的东西都不用看得那么重了。

谁的水平怎么样,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要比得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

实在觉得自己聪明不过,拿本微分方程的练习集慢慢做吧。

neuhier 发表于 2007-4-11 23:55

Hi guys, I only managed to get through the first 2 pages, this is a quite interesting topic for lots of us. I would say you cannot judge the higher or the whole education system to be of good quality or not, there is no fact. It really depends on the individuals, or better, each of us. The overall working atmosphere and starting poin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ere are good ones among the bad, and sure at the same time you can find rubbish among the top ones. What do you guys say?????

shfaye 发表于 2007-4-12 04:42

呵呵,这里的写手大强了。我是懒人,佩服你们的五体投地。。。。。。。算算该有上万字了吧。。。。。。。。

看了半个小时,硬是笑过来的。$汗$

雨蝶 发表于 2007-4-12 21:44

楼上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啊:D :D :D

happysteine 发表于 2007-4-13 23:16

原帖由 leiwang81 于 2007-2-27 23:05 发表斑竹的说法我不太支持,德国diplom的教育,就像是普及教育。普及的就难精。而且德国采用放任自流的方式,没有教学大纲,教授在自己的vorlesung上想讲什么讲什么,当然他认为重要的。一般学生的基础都很差,我带过学生的c语言的uebung,他们在我的uebung上还会客串问些别的方面的问题,电路,半导体什么。 至于进入hauptdiplom以后,因为没有导师负责,还是放任自流。你接触实际项目的机会很少,除非你自己去公司做werkstudent,或找一份80小时的hiwi。一般的学生就算做完了sa和da个人能力也不怎么样。


这个讨论跑题跑得有点远,本来不太想再写下去了,看到大家似乎还有兴致继续盖楼,就再多说两句。

很多刚从国内过来的人对德国放任自流不太习惯,我也一样。后来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学术自由, 洪堡认为学术自由不但包括教授的科研和教学自由,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自由,学习自由是指学生有权利自己选择学什么,怎么学,所以德国大学特意设计成这个样子,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老师在德国大学里不是lehrer, 而是forscher,所以他们教书的意识不强。

这种放任自流对发掘自己的兴趣,培养对科研的热爱是不可缺少的。我也是到了haupt才体会到这点。洪堡的理念是,做研究不能靠外界的压力,而是人从内心的需求。这种放任自流就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对研究的内心需求。科研不是一个喧闹的行业,如果没有真正的兴趣,就太难过了。前面的讨论大部分都在讨论知识(Wissen)层面的比较,很少涉及德国大学制度对一个人的培养,没有经过德国大学阶段,很难感受到这一点,同样是在做科研,有的人能体会到乐趣有的人不能,这就是区别。

另外,德国大学还坚持一点,就是同中学教育区别开来,中学教育以上课为主(Schulung), 大学就尽量减少Schulung(Vorlesung), 大学生应该更多时间放在Forschung,所以这里的上课大家都不太重视。结果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

对刚刚过来的人,一下子很难体会到这种教育体制的好处,我们从小都被管成习惯了。如果我们用习以为常的标准来看德国大学教育,当然就只看到短处。

另外德国的科研水平是经过百年积累下来,需要时间去了解去认识,如果大家在这里取得一定的成就,那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要轻言易否定。

[ 本帖最后由 happysteine 于 2007-4-14 00:18 编辑 ]

chinapope 发表于 2007-4-14 12:46

好个“内心需求”

   上完EIT的Hauptstudium, 自己体会就是,懂的东西太少了,要成为“真的懂的”专业人才,Diplom毕业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呀 -- 这算不算”内心需求“呢?
   
   就我说见,EIT的毕业生就找份工作而已,大概不用上”内心需求“这个层次吧?

   不过德国传统学制真的很自由,我想也是为“追求内心需求的研究型”的相对少数学生提供得。同时“害”了数量上更大一批”追求社会需求“的年轻人 -- 因为如果学习进度有更硬性的规定或高额学费,毫无疑问,可以赶造一批又一批工业界所急需的高科技“螺丝钉"。

[ 本帖最后由 chinapope 于 2007-4-14 13:58 编辑 ]

will_jy 发表于 2007-4-14 13:31

原帖由 happysteine 于 2007-4-14 00:1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另外,德国大学还坚持一点,就是同中学教育区别开来,中学教育以上课为主(Schulung), 大学就尽量减少Schulung(Vorlesung), 大学生应该更多时间放在Forschung,所以这里的上课大家都不太重视。结果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

这些观点是哪里听来的啊!完全不同意!
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以个人眼光看德国高等教育